1、1一、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资料,污水处理站为地上一层,长 39.0m,宽 18.0m,层高 8.7m,独立柱基,排架结构。污水处理站原设计为南北走向,而详细勘察后变更为东西走向,故 1-4 轴无相关地质资料,设计部门参考原地勘报告进行设计。污水处理站 2012 年 6 月基础施工至 2012 年 12 月上部结构完成,至今已经进入收尾工作,外墙抹灰、腻子已施工完毕,涂料完成 80%,自 2013 年 5 月 27 日前后 C 轴/1-5 轴北侧外墙出现裂缝,起初疑为面层抹灰过程中,基层处理不善,导致的外墙皮空鼓开裂。6 月 5 日该区域外墙出现较大面积开裂,并形成斜向贯通裂
2、缝。6 月 17 日,施工单位将 C 轴/4-5 轴北侧地梁挖开,发现地梁已经开裂,至 6 月 26 日,地梁裂缝已经贯通。目前施工单位已经将北侧外墙出现裂缝的部位拆除。根据 2013 年 6 月 27 日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公司、设计院、监理和总分包单位现场会诊后做出的决定,对污水处理站采用注浆加固处理方案。自 6 月 15 日开始沉降观测,到目前为止,污水处理站 C轴最大沉降约为 5mm,A 轴最大沉降量为 3mm。二、注浆设计方案1、特点 2(1)注浆法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质量易于保证,施工不需大型设备,机动灵活,施工干扰小的特点;(2)浆液渗透性强,无污染,可有效提高原地基承载力;(3
3、)可对较厚的填土层进行分层加固,消除土层中的孔隙、空隙和空洞,使地基土的密实度得到很大提高且处理后不受地下水的影响。(4)可在独立基础下部形成微型灌注桩,可分担独立基础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地下水,渗透系数0.1m/d 的砂类土和粘性土、级配砂石等地基加固。本工程回填土深 4 米左右,冲沟最深部位达 8.70m,冲沟上部(3.04.6m )为近期场地平整回填及基础回填的1 细砂素填土、4 碎石素填土、6 粉质黏土素填土层,下部(2.35.7m)为填筑年代较长的层粉质黏土素填土,属不均匀地基,适宜采用注浆加固法进行加固处理。 3、工艺原理 注浆加固法是在既有建筑物基础周围或
4、基础上钻垂直孔或倾斜孔后将水泥浆液以一定压力通过注浆管压入基础底部土中,在土中经过渗透浆液固化成凝胶状,将土的颗粒胶结在一起,使其具有一定强度和不透水性,实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地下水稳定性的目的。34、设计依据1) 甲方提供基础平面图2) 污水处理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补充勘察)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00)6)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污水处理站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案建议7)会议主题为“污水处理站墙体开裂处理方案讨论会”的会议纪要。5、初步设计参数1)地基加固部位轴上轴基础,轴上
5、轴基础,轴上轴柱下独立基础及在此范围内的墙下条形基础、大型设备基础、室内水池基底及罐体基础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房心土、地梁下部、位于 2 层粉质粘土层柱下独立基础地基不进行注浆处理。 )详细处理范围及处理深度见“注浆加固平面图” 。2)注浆扩散半径的确定注浆扩散半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对注浆工程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数据,结合我司多年的施工经验,本工程注浆扩散半径暂定为 0.6m,注浆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以确定最优的扩散半径。43)注浆材料及配比的确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仅采用 P.O32.5 水泥作为溶液的悬浮材料。根据现场加固土体的特性及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
6、初步确定浆液的水灰比为 0.71.2,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验情况做调整。在钻孔钻进至粉质黏土层中,开始注浆时,先将水灰比调大,待确定浆液能够压入土体中后,再逐步调整水灰比到规定值。4)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与所加固土体上覆土层的压力、浆液粘度和注浆量等因素有关,且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是变化的。本工程采用初始压力为 0.10.2Mpa,稳定压力 0.30.5Mpa。当注浆量不能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是,可适当调整注浆压力到 1.0 Mpa。5)注浆孔布置由于独立柱基础受力较大,本次注浆加固,暂定独立柱基础注浆孔间距为 0.750.8m,条形基础、室内水池、大型设备及罐体基础注浆孔间距为 1.0m 左右。具体
7、布孔间距和数量,待现场试验后再确定调整。注浆孔采用机械钻进,考虑到室内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在临近设备、仪器和配电设施处,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钻孔孔径 5075mm,采用钻杆内直接注浆或预埋花管注5浆两种方法。具体情况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三、工艺流程及施工1、工艺流程 地质勘探 编制施工方案 选择浆液及配合比 灌浆试验确定技术参数 放线布孔成孔(预埋注浆管)灌浆封孔养护。 2、注浆施工(1)施工场地应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室内或室外有混凝土面的部位,使用水钻开孔后再钻进。(2)注浆施工时,宜采用自动流量和压力记录仪,并应及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3) 注浆孔的孔径为 50-70mm
8、,垂直度偏差应小于 1%。(4) 浆液采用 P.O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5) 注浆用水不得采用 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和工业废水。(6)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 0.7-1.1,根据现场情况选择。(7) 注浆的流量可取 7-10L/min。(8) 浆体应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9) 日平均温度低于 5或最低温度低于-3的条件下注6浆时,应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保证浆液不冻结。(10) 水温不得超过 30-35;并不得将盛浆桶和注浆管路在注浆体静止状态暴露于阳光下,防止浆液凝固。(11) 注浆
9、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并宜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12) 单一钻孔采用自下而上、分层注浆法施工。根据现场试验确定的数据,当注浆压力或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时,提钻进行上一层注浆,每次注浆厚度为 0.5m。(13)注浆加固时,应对既有建筑及其邻近建筑、地下管线和地面的沉降、倾斜、位移和裂缝进行监测。并应采用多孔间隔注浆和缩短浆液凝固时间等措施,减少既有建筑基础因注浆而产生的附加沉降。3、操作要点 (1)地基勘探:在拟加固条基地基范围钻孔勘探,查明地基土及地下水性质与情况(本工程已明确故可直接进行施工)。 (2)编制加固方案: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灌浆孔间距、行距、加固深度。(3)选择水
10、泥标号及配合比,本项目采用普通 p.o32.5#水泥即可,水灰比为 1:1。 (4)施工前,在现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灌浆试验,确定各项技术参数。 7(7)水泥浆溶液充分搅拌后,在确认搅拌均匀后用泥浆泵压送到孔中,灌浆压力 0.3-0.5Mpa。本次注浆点回填土质差异较大,注浆量变化较大。四、质量要求及检验 1、所使用的原材料要有材质报告单,并做好复试。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执行进料检验制度,保证施工材料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确保工程质量。2、根据施工程序,严把钻孔深度、配料注浆压力、注浆量关,每一道工序均安排专人负责。3、注浆泵压力表等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 4、
11、施工中设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5、 注浆检验时间应在注浆结束 28d 后进行。可选用标准贯入、轻型动力触探或静力触探对加固地层进行检测。6、注浆检验点可为注浆孔数的 2%-5%。当检验点合格率小于或等于 80%;或虽大于 80%但检验点的平均值达不到强度或防渗的设计要求时,应对不合格的注浆区实施重复注浆。五、施工注意事项1、室内设备已经就位,钻孔施工时,要防止泥浆流入室内排水管道堵塞管线。82、室内沟渠的排水口前端应设置挡水设施,防止注浆时溢出浆液流入管道。3、临近设备和罐体部位施工应有专人看守,防止机械或机具磕碰、撞击设备,造成设备损坏;必要时,对设备进行包裹保护。4、高压
12、注浆管路进入室内应做好防爆管措施。六、材料及机具设备 1.本工程所需材料1)水泥约 200 吨。2)注浆花管 200 根。2. 本方案所需主要设备如下:主要设备 单位(型号) 数量 备注小型钻机 台 1 成孔洛阳铲 套 4 成孔注浆泵 台 1 注浆 水泥浆搅拌机 台 1 水泥浆制备 贮液桶 个 1 储备水泥浆施工用电量约需 50kW。压力胶管 50m(可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 七、劳动力组织 1、技术负责 1 人 92、质检员 1 人 3、材料员 1 人 4、 钻孔三组:每组 2 人 5、灌浆一组:每组 2 人 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注意事项1).工地设置安全员,施行安全奖罚制度。2).各工序请遵守各自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3).进入工地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4).班前严禁饮酒。5).电工、电气焊工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6).配备防火设施。7).工地严禁打架斗殴。8).注意食堂卫生,防止食物中毒。9).未尽之处参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10) 、所有用电设施安装漏电保护器,确保人身安全。 11) 、锤击注浆管时手不准放入锤下,防止伤人。 12) 、灌注浆液时,要谨防管子爆裂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