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89402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建议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耿马镇允捧完小 黄明会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五华民小 李光明【摘要】:计算能力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学生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人生必备的数学素养,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在练习的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 避免学生疲劳、厌烦现象的产生 ,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稳定地集中在练习对象上,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耿马镇允捧完小【关键词】: 计算能力 小学生 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 数学素养 基本技能 内部

2、因素 练习对象 电教媒体 相关学科计算能力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学生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人生必备的数学素养,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的特点,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下面就谈谈在计算中的几点建议。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3、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

4、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

5、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 20 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 ,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

6、算中的错误。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划分。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

7、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 20 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2)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

8、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 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 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 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4)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

9、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35+26,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5 611,个位是 1,十位上是 32 16 ,十位写 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3520 55,556 61 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

10、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另外,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 13 岁以前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他在这一阶段可以记住很多东西,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他并不知这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但这些并不成为影响他记忆的障碍,这些知识中的未知原因将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多而破解。因此,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特别是 13 岁以前的记忆力。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没有

11、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我对此进行的强化训练主要内容有:1、在自然数中 110 每个数的平方结果;2、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如 12581000,254 100 等。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地掌握、牢记,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收到良好的作用,产生较高的效率。五、注意培养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计算教学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学生不能光喊“要细心!” ,要教会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

12、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针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验算常利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六个关系式。估算常常根据积与商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比如:根据一个因数1,积另一个因数(0 除外) ;一个因数=1 ,积= 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1,积另一个因数( 0 除外) ,不通过计算就能判断下面哪几道题的积大于一个因数,哪几道题的积小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等于被乘数:82 、94 、12 、0.916、51、32 、8 1 。根据除数1 ,商被除数(0 除外) ;除数=1 ,商= 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 0 除外) ,不计

13、算便可判断 3612、81 、217、2 1、 9000.45 的商是大于被除数、小于被除数,还是等于被除数。六、丰富学习活动,乐教乐学,激发学生兴趣。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1、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数学计算趣味化。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分散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2、组织计算竞赛,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分笔试和口试)七、采取“

14、短时、少量、多次”的练习。1、每天练习 35 题,夯实基础。2 、认真审题,注意细节。3、计时做题,稳中求快。4、按步做题,切忌眼高手低。 5、细心检查,独立学习。 6、准备错题本,随时翻阅。计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八、加强各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密切联系。小学各个年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平时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各个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联系。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直到小学毕业,只能靠日积月累,不可能突击完成。每一节计算课的教学,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计算教学的系统中去理解教材,实施教法,使之上下贯通,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此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加强平时教学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促使各个年段的计算教学、整个学校的计算教学融合成一个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平凡而又艰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强练习。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节课都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