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75864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道德素质、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仍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否则,学校教育的作用就会被减弱,甚至被抵消。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事实已证明,社会上许多教子成功的例子都表明了:家长如果能够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就可以保证孩子获得好的学习成绩。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浅谈以下几点:一、摆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位置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

2、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早期智力开发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为孩子以后的教育铺下第一块基石。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家长在想办法为孩子提供优越学习生活环境的同时,切勿忘记对孩子进行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教育,培养他们勤奋和独立的精神。例如:2.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学校教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毕竟接受过专业培训,作为知识传输者,在知识传递、信息收集等方面比家长更系统,科学,合理,教师更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 尤其是当代学校的教师更应注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因为最近几年学生往往单亲家庭较多,父母在外打工(农民

3、工子女)、靠爷爷奶奶生活的较多,这些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心,或受到爷爷奶奶过分溺爱,性格发生扭曲,想问题偏激,针对这样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去教育,否则适得其反。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先找他们谈心,回避他的错误,直到他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教师观点,再加以纠正错误,他才可以改正。二、教育的目标一致性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希望学校能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而学校则应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与家庭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家庭、学校教育结合的基础。家庭与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影响学生思想的两个最主要外因。教育的完善性,它

4、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家庭的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结合的根基。不仅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得保持一致性,否则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例如:教师和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若家长常在孩子耳边讲学习无用,久而久之孩子也接受这样的观点,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使家庭教

5、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为此,教师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应试图努力改变家长的分数观念,通过家长会、各种机会的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三、重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1、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多数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

6、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

7、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该班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2 重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要提高家长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光提高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产生足够的积极性。作为老师的我,对学生总是抱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爱和严,他们的点滴进步都是我的快乐。只要老师用言行让家长

8、明白这一点,他们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必要性,理解严和爱是统一的。只要真情真爱,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只有让家长从你说的每句话,你做的每件事中都感觉到你是完全为孩子着想的,你也是信任他的,家长才会尽力合作。在家庭和学校联系中,教师还应十分注重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访时,应多采用奖励式家访,即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就去家访。与家长交谈,首先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甚至将成绩加以夸大,让家长心里有一种安慰,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家长对老师家访就是告状的误解,再以平等诚恳的态度指出孩子的缺点,阐明纠正它的重要性,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真正地以平常心与家长进行

9、沟通,对家长产生足够的信任感时,家长才能主动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观点,进而达成共识。书面联系时,也应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归功于家长,造成学生落后的原因首先划给老师自己。如学生进步了,则这样写:“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你的支持和努力下,你孩子获得成功了!”“你可真是个好家长。怪不得孩子这么有出息。”当学生犯了错误和退步了,就这样写:“出乎意料。你孩子这次考试退步了,也许是因为我平时对他关心不够的缘故吧,今后我一定多关心指导。其实,你孩子是聪明的,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定会进步!”这些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教师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3、重视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家校联系的目

10、的之一,是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然而家长毕竟一般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家校联系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家长怎样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时间集体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配合和帮助学校搞好教育等;可以通过家访、通电话、请家长来校等方法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例如,某班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其爸爸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觉得孩子没有母亲,因此对孩子百般

11、宠爱。孩子夜养成许多坏习惯,不做作业,随便拿学生的东西,不爱劳动,还经常无缘无故缺课。一次,教师通过与他爸爸谈话才知,父亲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回来对孩子就是一顿毒打,其实这根本不解决问题,于是这位教师就把他的父亲叫到学校,一起耐心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让他回家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害了孩子,找到最终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需爷爷奶奶与教师的配合,而不是你对孩子的毒打。最后,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位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总之,家

12、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生物教研组 吴举宏执笔信息技术为 21 世纪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极大丰富了教育的手段和教学途径。而怎样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本世纪我国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现实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中小学教

13、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新的视点。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子课题。现将 2001年 9 月启动的课题研究工作作一简要总结。一、课题研究工作的简要回顾1、准备阶段(2001 年 9 月2002 年 2 月)通过自学与校本培训、自我研究与小组交流,全组人员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现在基本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制作较为有效的教学课件,基本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进行学科教学。我们利用周三下午教研组活动和“市学习日”等机制,有计划组织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

14、和教育教学理论,共同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革新教学设计;展开现状调查,了解学生家庭配备电脑、上网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状况,电脑和网络家庭配备率从课题研究初的 10%现已上升到 50%以上。这些理论和技术上的准备,为我们完成“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策略研究”的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实验阶段(2002 年 3 月2003 年 12 月)以“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调查相结合,个案研究和整体观察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为指导,在全组人员初步掌握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实际的基础上,进入子课题实验,探索信息技术和生

15、物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益,特别是“基于网络背景下的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与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关系,特别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学能力方面的研究;同时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观念变化和行为变化也作为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研究搬入课堂,以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件制作研究,开设多媒体教学研究课。经过本阶段的研究,形成了一批质量上乘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和教学论文,并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竞赛中获奖,一些课题研究成果也以论文形式公布在国家级等专业刊物上。3、总结推广阶段(2004 年 1 月2004 年 9 月)目前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进行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

16、报告,并准备通过网络发布、会议交流等手段,将本课题研究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宣传和推广。二、课题研究使我们亲身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的效应桑新民教授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是文化发展中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又一次引发了教育模式的质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革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人们向往已久的个别化教学必然成为可能,同时合作学习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

17、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国家教育部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原跨越式发展。以上二个目标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可持续地发展。因此,革新原有的学习模式势在必行。不论未来教学的模式怎样,其基本学习模式必定是自主、合作、创新的、研究性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习的能力。过去,我们以传统的教育思想来应用信息技术,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谈的、做的和示范

18、较多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定位在辅助教师课堂讲授上,结果出现了很多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演示教学软件。这些软件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于帮助教师把知识难点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确实变得容易了,但是,它仍然是就知识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其结果无异于传统的教学。而旨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目标,更多注重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教师要拓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整缚,教师想学生所想,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所学的课

19、程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业绩。”“英特尔未来教育”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网络教学为基础,学生完全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既丰富了学习的知识,又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获取信息能力。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主动地学习,创新地学习。在英特尔未来的教育模式下,要求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网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定是人人参与、主动学习。学生可以上网查询各种所需的材料和资源,并共享资源,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页与其他同学交流共享。还可

20、以分组协作研究,共同完成拟订的单元学习计划,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熟练掌握了计算机技能,也增强了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这种具有积极的学习方式正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也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所希望的。说具体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有如下意义:1、它将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教师不应只做课文知识的传播者,学生也不应只是被动的学习者,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当代学生最需要做能够发展具有个性的学习时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后,将会有效改变学生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形成的那种偏重于知识的记

21、忆和理解的学习方式,立足于在网络环境下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

22、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部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2、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会在学生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学生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限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断提出新问题,同时也迫切希望

23、自己能成为合作伙伴和多种问题指导者,整个过程是一个围绕同一主题,大家分头学习研究获取信息,提出不同问题,又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学生在上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获

24、取的信息将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学习更能体现出自主性,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例如,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中,为获取“飞行动物”的知识,他(她)必将运用应景掌握的信息技术,查找全国各地有关网站,在这一过程中,他会获取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在交流讨论中完善这一方面的知识、深化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样一种探索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学生不再是教师的附庸。他们可以决定研究的内容、方向和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出充满个性的演示文稿或网页,可以给整个研究注入自己的灵感,发挥创造才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光凭教师的教都是不能学会的,探索性

25、的教学方式可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践、去感悟,给学生发挥创造才能的场合,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进行个别化教学,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课题研究使我们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策略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不能用传统经验来看待知识发展。我们的“传统教育”注重“传道、授业、解惑”,以着

26、重实施人类已有的知识成果的记忆或教育教学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成了课本知识或已有知识的“贮容器”。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信息素质的养成,注重信息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力培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我创新性学习,使之成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在新的世纪中,学习就是对信息的掌握,而信息的最大媒体就是 Intenet,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利用网络掌握信息,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这里所讲的网络教学不能等同于网络辅助教学,更不是单纯的上网教学,而是一个全新教育观念,它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以教为中心。

27、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提出问题、收集信息、相互沟通、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引导、提高和补差。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正确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学习的内容是第二位的,这对学生的在校教育、校外教育以至长远的继续教育部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将完全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和学习观,虽然在现今的实际工作中是一种超前的意识,但不容置疑它是发展的方向。比如说,网络资源成为一种新颖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给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赋予了新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网络来相互沟通,以网络的交互与反馈进行学习的评价,再通过网络信息发布来运用学会的知识。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师和课件制作人员的要求 ,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

28、新知识、新技能,发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2、明确信息技术是各类学习的重要工具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各类学习的重要工具,它一定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由于计算机本身所具的工具性的特点,使得信息技术能够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在这里,特别强调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点本身,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例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练习和生物学科学习相结合,不少学生为了解决学习中难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个体发育、遗传规律等,都主动到网络

29、中查找动画课件,利用BBS 和老师、学生进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创作、贺卡制作,并在活动渗透生物学知识;用 word 进行作文、班报编辑,通过这些途径宣传生物学知识;用 WORD、EXCEL 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用“Frontpage”制作个人网页;利用 powerpoint、flash 制作交流课件,为小组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性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

30、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学科甚至于其它领域。3、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素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仅仅增加一门课程,它将带

31、来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因而也要求其它学科课程进行配套改革,实施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就是将各种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与学融为一体,让技术作为一种认知的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实现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学生可通过网

32、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它的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也就是说,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将要在适应信息网络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根本性的改革。例如吴晓波老师利用“自主学习”的教法,通过网络资源进行“飞行动物”教学,学生通过网络访问,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建构性的学习。与学科教学模式的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强调的就是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老师课堂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模式。实现这种整合后,教师将不再是教学的“主角”,而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讨论和探索,利用电脑展示内容或查询资料,最后可以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或网页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3、为自己的终生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又真正解决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难点问题,从而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和创新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而传统教学又难以甚至是无法解决的能力培养问题。这种整合的基本模式为:利用 internet 查找资料师生或学生共同讨论、探究展示成果(多媒体演示文稿 powerpoint 或网页frontpage)。以上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为小组为单位。老师们还积极把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整合,认真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评价,师生关系诸方面都焕然一新。例如,施群毅老师 2003 年 10 月开设的“免疫”一节课,把多媒体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

34、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扩展的过程不仅仅是原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整合、提高。同时,项目活动的可塑性,也提供了学生自己决定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学生们在小组协作讨论的基础上去查找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在角色扮演中相互协作,使得综合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不断得到重组,学会了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也学会了使用信息工具。与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现代信息应用做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构建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为教师选择和采用各种教学形式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能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就

35、会大大增强生物学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形式整合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有实验条件下难以完成的模拟实验,便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生物学演示效果和学生实验操作结果。学生还可以上网查资料或结合探究性学习进行社会调查,把生物学知识从课内引伸到课外,这不仅将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要求。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必将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更加体现出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特别是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方法、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手段整合的研究和实践,必

36、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来源:未知 时间:2011-01-04 字体:大 中 小 收藏 我要投稿 浏览:311 摘要:本文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整合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整合的实践研究,总结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有效整合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提出,传统的生物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许多生物教师对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存在一些困惑,本人在实践中也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

37、法,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模式,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一、开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生物学作为本世纪的热门学科,其学科发展速度、学科内容更新速度日趋加快,传统的教学媒体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而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1、为“整合而整合” ,忽视生物学科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不顾生物学科的特点,为“整合而整合” ,忘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如有位教师讲“鱼的外形”一节中鱼的鳍有什么作用时,为了

38、运用信息技术,不顾生物学科的特点,花了许多时间用计算机制作了“剪掉鱼鳍的鱼游动情况”的模拟实验。学生观看实验获取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就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剪掉鱼鳍,探索鱼的游动情况所获取的知识更具有感性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不能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 2、追求课件的形式,忽视课件的功能 有些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

39、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比如:在制作“DNA 结构与功能”课件时,由于组成 DNA 的碱基共有四种,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的碱基用不同色彩表示,DNA 的复制用动画展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些教师喜欢在课件上插入一些活动的青蛙或不断变幻的花来增加动感,这样的课件常常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频率,忽视传统媒体的应有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文宁、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功能,忽略传统媒体。如,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较之屏幕更具亲和力,适当的板书,板画可以给学生一个短暂思考、回味、休息的时间。所以信息技术要在广泛运用的基础

40、上,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整合点,分析信息技术的优缺点,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要不断总结传统媒体的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 4、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低层次的整合多,高层次的整合少 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多停留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们是在传统的教学框架下,依靠一些生物教学软件即课件的制作,使“课本搬家、挂图搬家、实验搬家” 。缺少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有利于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转变的全新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与信息素养“携手”提高的过程。 5、课堂上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运用,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但

41、不能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应用要适当和适度。如生物学科能力目标中的实验操作能力,再好的信息技术也不能代替对实物的真实感觉,也不能替代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观察。例如对青蛙皮肤的触摸,感觉湿润与凉爽;对蚯蚓的触摸,感觉其体表的刚毛等。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不能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完全用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教学,即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适度。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 1、与教学目标整合的实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实现培养科学素养,提高能力。例如:生物课中“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必须的外界条件” ,然后让学生做出假设并

42、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设计和实施实验过程中,教师用录象记录学生操作的过程,指导完成实验的设计;学生自己用录象、照片等不同的手段,记录小组实验的过程,根据记录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得出自己的结论。每个小组将整个实验的过程自己作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展示实验结果,共同探讨结论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学习,获得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必须的外界条件的知识。并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实践 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尝试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学习主题的学习情景,通过课

43、件、视频、动画、科学动态模拟等,演示微观或宏观的生理变化,加强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辅助实验教学。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通过动画课件,介绍光合作用发现史,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微观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讲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通过动画演示生长素使细胞伸长的变化;讲遗传的物质基础时,通过动画课件演示 DNA 的复制过程(解旋、碱基配对)、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形象演示,实现了用生动的形象信息来揭示复杂过程的目的,让实际看不到的分析性信息以形象方式呈现,在“感觉与思维之间架起了桥” ,让在课堂中做不了的实验,通过科学动态模拟展示给学生,进行模拟探究,解决学生思考

44、、理解的难点。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演示的课件、动画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3、与教学方式整合的实践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教室的网络学习环境,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情感的交互和分层教学。例如:生物学中关于遗传和变异、健康教育等内容,教学信息量大,有些问题学生难于公开表达。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我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的方式,提供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大量教学资料制作成网页形式,让学生各自在计算机上,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就自己难于开口

45、的问题,通过教师提供的网页查询答案,同时还可以就某些不懂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在进行网络教学时,教师还给学生提供了配合教学内容的检测题,包括基础性题目和拓展性胚目。学生在完成基础性胚目后,有兴趣的可以有选择地完成拓展性题目,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提交给老师。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的研究 传统生物教学偏重知识系统教学,现代生物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问题化 根据生物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

46、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教学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教学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 4、教学结果创新化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

47、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其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变动时间跨度和环节,并不意味着某一节课一定要具备所有环节。 四、整合实践后的收获与体会 1、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革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学习主题的学习情境,包括为理解主题所需要的,但又是学生所欠缺的接近真实的经验情境,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联系的情境等,模拟荐现生物体内部的变化规律和微观动态过程,将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展示给

48、学生,有利于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2、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虚拟的生物学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和思考的机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构建者,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整合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网上资源远不够丰富,学生主动建构的能力还比较差;教师本身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资源的大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一些基础知识容易被忽略等。 总之,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思

49、想去努力实践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整合,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再实践,再总结,一定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为生物教学服务。 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中学生物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江阴市云亭中学 吴宜军 中学二级 214422)(江阴市华士高学 张年逢 中学二级 214421)摘要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中学生物学科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就多媒体网络教学如何与中学生物学科进行整合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关键词 建构主义 网络教学 中学生物教学2002 年我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学学科整合”的研究工作,2005 年顺利结题,得到了与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在这三年中,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就“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中学生物学科整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多次在生物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并多次承担了校内外的公开课,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1 理论基础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活动是有意义的,他们才会主动去探究问题、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