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散文二篇,R 八年级上册,新课导入,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文体知识,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字词测评,生难字,兴味( ) 洗涤( ) 卑微( ) 茸毛( ) 蔓延( ) 遏制( ) 濒临( ) 俯瞰( ) 星辰( ),xn,d,wi,rn,mn,bn,kn,chn,词语集注,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遏制:
2、制止,控制。 臼齿:牙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一个。 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飓风: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热带气旋。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永久的生命,作者名片,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
3、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写作背景,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选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这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写时间流逝,生命悄悄消失。,第二部分(2-4):动态看待生命,永不消逝。,第三部分( 5):赞美生命是奇迹。,课文讲解,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
4、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从人的生理变化写起有何妙处?,人们感受最真切,既符合实际,又能感染人。,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说“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衬衣是具体物件,可以洗涤、缝补,但是生命一去不复返,无法修补留存。,永久的生命第一段末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
5、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做主。,读一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小草和小牛犊的用意是什么?,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从生命的流动性上与小草和小牛犊作比较,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形象生动。,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指生命离开肉体,分开来,合起来,指生命在下一代延续,
6、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为什么说生命是奇迹?,因为生命的消逝是暂时的,而不朽却是永久的。,主旨归纳,作者从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延续上,感悟到生命的快乐和威势,对生命发出由衷的赞叹。,时间流逝,生命创造新的生命,先抑后扬 赞美生命,生命的快乐和威势,永久的生命,结构梳理,
7、可怜,感动,赞叹,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作者名片,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写作背景,我为什么而活着: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
8、版)。胡作玄、赵慧琪译。略有改动。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课文讲解,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怎样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的含义?,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认真朗读第2段,说说寻求爱情的原因。,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第3段作者写追求知识包括了几个方面?,(1)了解人的心灵; (2)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第4段开头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