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目录,一、导论 1、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 2、2007年2013年人民币国际化大事件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必然性和障碍三、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互作用 1、总括关系 2、汇率制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3、汇率均衡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4、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得影响 四、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导论,(一)、何为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1、汇率市场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将汇率浮动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自行决定汇率的过程,但央行有一定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2、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
2、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二)2007年2013年的人民币国际化大事件,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在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2008年12月4日,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
3、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2008年12月25日,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2009年2月8日,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2009年3月9日,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
4、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2009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7月,六部门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6月,六部门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8月,人民银行8月23日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
5、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2012年11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2013年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与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新闻发布上表示,中国和英国同意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必然性和障碍,(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1、中国经济实力,这是最基本的。2、我国国家管理货币的能力。3、我国国家声誉。(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1、在经济全球化运行中,在没有一个能够支配全球经济的世界货币的前提下,多元货币是必然选择。2
6、、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中,美元居与主体地位,3倍于其经济总量的份额;欧元和日元的占比略多于经济占比,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份额与其经济份额基本相当。美元超过的份额大致相当于货币没有国际化的国家的经济份额之和。中国经过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占比已超过8%。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人民币不可能不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但对中国经济,而且对全球经济都是有利的,(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1、利率、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没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匮乏,都造成我国外汇市场仍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当前股市疲软,美元作用逐步减弱,金融体系变革
7、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提升,这是人民币步入国际市场且占有一定优势的重要表现。但是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国民消费主体地位遭受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与国家直接或间接调控的矛盾依旧存在不健全、不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亟需走向规范化、正规化。利率和汇率从本质来说都是货币的使用价格,因而须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倘若比较如存在的世界货币,便可发现利率市场化和相对自由的浮动汇率制是货币国际化的必经途径。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起实行到如今效果并不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对一般存款利率一直严格管制。而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即银行结售汇制及对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外汇银行实行额
8、度管理,说明了我国外汇市场是供求关系不对称,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生成具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权,由此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反过来,过度低估本币汇率,又会阻碍进口,影响必需品的合理进口,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利率和汇率若不市场化便不能真实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的因素。,2、市场定价机制不健全。自1990年开始,除了1993年逆差外,其余年份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双顺差”局面,并总体上呈强化趋势,人民币汇率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作用明显,不是纯粹由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汇率每天以中间价为中心在一定幅度内波动,而国家外汇管理局作为外汇交易市场一个成员,可以在波动区间
9、任意价位进行干预,市场操作主体的自主定价权不能生效。外汇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不可避免。3、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汇率黑箱”之嫌。中国人民银行没有正式公布过一篮子货币的内容,没有披露关于权重设定的详细信息,更没有明确指出什么是“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什么是“基本稳定”。从某种角度上说,所谓参考一篮子货币更像是“汇率黑箱”。货币管理当局承担的义务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盯住该篮子货币价值的义务,而是根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以及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灵活地调整汇率的定价基础。,三、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互作用,(一)总括关系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人民币国际
10、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国内金融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合理的汇率制度和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支撑。,(二)汇率制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1、一种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应具备的个本质属性是该种货币的价值稳定性和可测性。中国国内的价格水平表明的是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汇率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水平是服从购买力平价的。 2、浮动汇率可以根据一国价格水平的变化和国际收支的变化决定的。短期内汇率主要由国际收支决定。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国际收支逆差本币贬值。如果国际收支发生了变化而汇率水平固定不变,那么汇率水平将是不可信的。那么这将可能发生本币的高估或
11、者是低估。 3、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本币高估,意味着未来本币将贬值,市场对本币的评价下降,资本外逃,该国有爆发国际收支危机和货币危机的风险;当本币低估意味着本币将会升值,市场对本币的评价上升,导致资本的大量流人,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4、合理的价格水平将给人民币的持有者、使用者提供更稳定的预期。从周边国家和地区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动机来看,主要是源于人民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1997-2005年在人民币汇率保持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情况下,人民币从美元那里“借来”信誉,持有人民币和持有美元一样好。但是随着中国大国经济特点的突出,和美元保持单一钉住将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经济人会认为钉住美
12、元是不可信的,不可持续的。因此,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是非常必要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1年除外),中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双顺差”,人民币对美元应该升值。但为了保持和美元汇率的稳定性,中国人民银行被迫增加外汇储备,为了减少由于储备增加带来的基础货币上升,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央行实行了冲销措施来控制流动性的增加。冲销措施本来是一种短期政策工具,但是被长期使用,对经济必然带来扭曲效应,对中国来讲,正常金融体系的运行将会受到损害。由此,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不仅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对外价格合理性,而且也利于保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经济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
13、信誉。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推进,中国资本管制的工具也会发生变化,行政性管理手段的效率下降,市场化手段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汇率是调节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的经济杠杆,因此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对保证中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稳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必须要考虑中国国际收支的特征、大国经济特征、保障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人民币处于可兑换进程中的金融风险。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比较灵活的汇率制度安排是保证人民币价值稳定性与可测性的重要条件。,(三)汇率均衡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1、相对均衡汇率能够使进口贸易真正的建立在各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能够把进口与贸易与国内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14、实现要素、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相对均衡的汇率能够使资本流动比较平稳,不会破坏金融市场上资金平衡的内在机制,不会冲击国内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内在平衡,能够隔离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3、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许多时期,汇率并不是均衡的。这既与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中较少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相关,也与各个国家的政策选择相关。在不少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融入全球经济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往往选择低估本国货币的做法,促进出口,换取外汇,用以购买本国急需的产品、技术等等。这在一定时期对本国的发展史有利的。但是,当贸易顺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外汇储备超过购买实质产品和生产要素的需求之后,过多的外汇储
15、备便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使用出路,当其收益低于国内投资收益的时候,好处便会消失,负面影响会明显突出。,(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能够在国际范围内执行货币的三大主要职能: 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 即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是充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发展进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三大职能得以强化, 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结算货币方面A、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成果显著。 2010年6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试点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 增加国内试
16、点地区, 不再限制境外地域, 试点业务范围扩展到货物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结算, 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际需求, 发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积极作用根据央行统计, 自2 0 10 年6 月扩大试点后,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大幅增长。2 0 10 年第三季度, 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2 64.8 亿元, 比上季度增长1.6 倍。自试点开始至20 ro 年9 月末, 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1 970.8 亿元。其中, 货物贸易出口结算金额17.3 亿元, 货物贸易进口结算金额15 70.9 亿元; 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22.6亿元; 为境外参
17、加银行共开立4 93 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账户余额191.4 亿元,B、首次推行本币结算, 区域金融合作取得新进展。 2010年3月24 日, 中国人民银行与白俄罗斯国家银行签署中白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是我国与非接壤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议, 也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实施后区域金融合作的新进展。C、配套政策支持跨境结算 2010年8 月,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两项配套政策。一是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 允许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银行使用依法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
18、券市场。二是发布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允许境外机构申请在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依法开展各项跨境人民币业务。,2、投资货币方面 2010年第三季度, 个案试点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7笔, 金额为274 亿元。截至9月末, 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等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16 笔, 金额为305 亿元。其中,境外人民币项目融资已放贷金额2 24亿元。 10月,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工作部署, 新疆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成为首个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省区市。3、储备货币方面 通过货币互换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 加强区域金融合
19、作, 拓展人民币作为区域性货币使用范围。2008年10月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其他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计65 0 亿元货币互换协议, 包括: 20 8 年12 月12 日与韩国央行签署的18 0 亿元框架协议, 以)9 年l 月20 日与香港金管局签署的二十多亿元正式协议,2 月8 日与马来西亚央行签署的80 亿元正式协议,3 月1 日与白俄罗斯央行签署的2 0 亿元正式协议, 3 月23 日与印度尼西亚央行签署的余额十 亿元正式协议, 以及3 月29 日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 0 亿元框架协议。2010年12月2 8 日, 东盟与中日韩签署总规模为12 0 亿美元的多边货币互换协定,
20、 中国承担32 % ,金额为38 4 亿美元,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 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循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汇率弹性, 破解单边升值预期, 有利于人民币向国际货币迈进。 2005 年的汇改引起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边升值的现象。本轮汇改重启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性明显增强, 打破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边大幅升值的市场预期。央行强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则说明未来波幅可能扩大, 虽然目前仍然是0.5 % 的波动范围; 同时, 由于波动是双向的,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出现升值或贬值的可能性, 使得交易者无法认定汇率仅朝升值方向变动。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我们预期人民币汇率将出
21、现双向波动, 但是, 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升值, 即便每日的波动可能会呈现双向波动, 却难以改变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长期向单一方向变动的预期。因此, 央行应适时、逐渐放宽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 增强汇率弹性, 让汇率水平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 最终形成市场化波动机制, 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历史性变革,人民币不再单一钉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金融稳定的需要调整人民币汇率。此后,中国官方机构在人民币汇率报价、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外汇市场交易和人民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做了很多改进工作,促进人民币汇率形
22、成机制的完善。,(二)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扫除人民币国际化障碍在开放经济下, 利率的变动通过两种途径传导到汇率上: 一是直接通过外币资金市场的套汇渠道, 二是间接通过本币资金市场影响国内供求渠道。由于汇率对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 央行可以通过利率政策来影响汇率。目前, 中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 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 外汇市场仅限于银行间外汇交易; 利率市场化进程尚未完成, 现行的利率政策对人民币贷款利率设有下限, 对人民币存款利率设有上限; 国内的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直接联系也尚未建立, 导致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机制作用还不能有效实现。因此, 央行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发挥
23、利率水平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作用; 加强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的协调, 疏通利率和汇率的传导机制, 扫除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约束(三) 丰富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建立有效的风险对冲手段, 增强人民币抗风险能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给企业带来汇兑风险, 企业对汇率的避险需求将大幅上升, 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巫待发展。外汇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和汇率的市场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外汇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目前, 中国外汇市场规模较小, 外汇交易量反映的基本是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 外汇市场交易工具不够丰富, 中国的外汇衍生品仅有远期和货币掉期两种。为规避汇
24、率风险, 应积极推动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推出更多的避险工具, 建立有效的外汇市场。这样才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也有利于保证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顺利发展, 增强人民币抗风险能力。,(四) 渐进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循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首先,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遵循是市场规律, 人民币汇率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不能违背汇率变动规律大幅升值, 而是应遵循渐进的方式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次, 人民币不具备大幅升值的条件。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利润最大不超过5 % , 若按照一些国家要求大幅升值20 %,
25、这些企业将会破产, 大量工人失业, 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对于中国将是灾难性冲击,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停滞。中国也由此不能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 进而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再次,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 西方一些国家施压人民币大幅升值, 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遵循市场规律渐进式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需循序推进, 人民币汇率走势不能脱离规律和趋势独立运行, 应该遵循规律和趋势,参考文献,万方数据78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逯新红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障碍及对策研究陆晓磊浅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发展焦知岳 李刚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策分析钟颖、贺雪吟、卓苏曼,THE END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