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穿透黑暗的曙光(宗教改革的背景),二、冲破樊篱的呐喊(宗教改革的内容),三、追求幸福的回响(宗教改革的影响),【课标】要求: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基督教的发展演变:,基督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1054分裂,1C产生于罗马,路德教派 加尔文教 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不仅是天主教徒, 而且对非天主教徒, 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美国很多的长老教 基督徒都因为教皇 牢固的宗教信仰而对 他非常敬仰。,教皇的性格对于,阿波奈提,2005年4月2日因病逝世于梵蒂冈,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主权国家梵
2、蒂冈,尽管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人口572人,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和现任教皇方济各。,-教皇的特权(或地位),政治:教权高于王权,经济: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思想: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社会生活:人的一生离不开天主教,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中心,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皇的权威,教皇的权威,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
3、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诺莎之辱”。,(1)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为什么要挑战教皇权威?,一、宗教改革背景,经济:通过欺诈掠夺成为西欧最大封建主 政治:跨国界的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文化:教会垄断文化教育,控制思想 生活:极端腐朽,(2)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宗教改革前夕的几任教皇 西克斯特斯四世(14711484)贿选,暗杀 英诺森八世(14841492)贿选,美化
4、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2)贿选,乱伦 朱利亚二世(15031513)贿选,赎罪券 列奥十世(15131521)贿选,玩乐,(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 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一、宗教改革背景,2、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3、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1、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上:通过欺诈和掠夺,成为最大封建主。 政治上:跨国界的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思想上:用宗教神学控制人们的思想。 生活上:极端的腐朽,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宗教改革为什么最先发生在德国? 根本原因没
5、有形成强大的王权 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严重阻碍 了经济的发展,致使国家落后, 民不聊生; 有利于罗马教会对德国的随意干涉、放肆 掠夺; 没有强大的王权,也有利于各种反教会思想 和活动的存在,为宗教改革在这里先行提供了 较有利的条件。,教皇的乳牛,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 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 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 只要支付金钱,就可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 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教会兜售赎罪券,二、宗教改革过程,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 教授马丁路德针对教会兜售 赎罪券,在教堂门口站出 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 “赎罪券”的欺诈,
6、提出了 “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因信得救“因信称义”) 的原则。成为宗教界人文 思想展示的一页,宗教改革 运动就此开始。,第27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 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 这是宣传者的捏造。,第20条:当教皇说赦免一切惩罚时, 并不真的指所有的惩罚,而仅仅是指他本人 所施于人的惩罚。,九十五条论纲节选:,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 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 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 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节选:,三、宗教改革过程,因行 称义,因信 称义,确立教皇的 绝对
7、权威,教阶制度 复杂的圣礼,1.否定教皇的 绝对权威。 2.使人获得精神 自由和灵魂得救 的自主权,带有 人文主义色彩。,不受教皇管辖 废除教阶制度 简化宗教仪式 建立廉价教会,对因行称义的理解罗马天主教会宣扬“因行称义”的 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 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 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 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 守贞、安贫、忍让、施舍、服从教会、 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 成为修道士是最佳途径。,“因信称义”: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义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会被上帝 称为“义人”。 “信”是与生俱来的,是深深根植于 人的内在经验之
8、中的东西。通过内在信仰,而非外在苦行,来解脱 罪孽和得救的道路,这就是“因信称义”。,对“因信称义”的理解,(因信称义),上帝,教徒,(因行称义),教皇,1519年6月,教皇的代表 同路德在莱比锡举行了辩论 会。路德公开否认教皇和 宗教会议无上权威的行动标志 着他和罗马教皇的正式分裂, 同时,也是他声望大振。教皇 在德国的特使在一份报告中 说:“德国的形式十分严重, 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 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 少数人则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圣母大教堂前 的路德雕像,路德改革产生的影响:外在善功VS内在信仰教会沟通VS自我沟通精神禁锢VS精神自由,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 俗人,是因
9、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 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的笃诚解放出来,是 因为他把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 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 人的心灵戴上了锁链。”,“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马克思,认识加尔文:加尔文 ,法国宗教改革家, 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在法国称 “胡格诺派”)创始人。他曾 研习神学和法律。他出版了 基督教原理一书,提出 “先定论”,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否定 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他提倡勤奋工作, 支持教育。其思想体系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先定论,材料一: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 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 而对另一些人则
10、加以拒绝上帝藉着他的 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 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者预定 事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 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 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 并将谁贬入灭亡。,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 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 绝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 亵渎神明。,思考:既然选民、弃民上帝早已圈定,那么 个人奋斗岂不是毫无意义?而教材上说先 定论适应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需要,怎么 理解?,对待财富的态度:,对待教会的态度:,对待个人奋斗的态度:,从罪恶到荣耀,从遵从到完全否定,成功
11、是上帝选民的凭证,信仰 得救 及先 定论,1.否定教皇的 绝对权威。 2.为资产阶级 发财致富作 辩护。 3.为资产阶级 革命提供了 意识形态方面 的依据,不受教皇管辖 建立民主教会 实行政教合一,同: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救以升入天堂。 异: “因行称义” 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经济掠夺和思想控制服务。“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带有人文主义色彩。“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三种信仰的异同,四、宗教改革影响:,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资本 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提供了思想武器
12、。,新教登上了历史舞台,宣传了宗教信仰 自由和人文主义思想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发展。,性质: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的社会、思想 改革运动,1、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A,(,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恒谦教育研究院,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第,2,页,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2、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B,3、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强调的是宗教信仰中个体的自由”,这里的“个体的自由”的本质涵义是( ) A个人的自由原是天所赐予的 B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 C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个人有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4、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D,5、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