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锻炼身体的知识,西北师范大学 许世岩,交流内容,一、初中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内容二、初中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方法三、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初中生锻炼身体的单元计划(案例)五、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教学设计(案例),一、初中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内容,(一)体能的概念 (二)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敏感期 1、健康性体能发展的敏感期 2、技能性体能发展的敏感期,(三)初中生健康性体能锻炼的内容,1、发展柔韧性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2、侧重发展心肺耐力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3、侧重发展肌肉力量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4、侧重发展肌肉耐力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四)初中生技能性体能锻炼的
2、内容,1、侧重发展位移速度的各种练习。(男生) 2、侧重发展动作速度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3、侧重发展爆发力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4、侧重发展协调性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5、侧重发展准确性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6、侧重发展空间定向能力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7、侧重发展节奏感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8、侧重发展灵活性的各种练习。(男生、女生) 9、侧重发展最大力量的各种练习(女生、男生),二、初中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方法,(一)侧重发展柔韧性的主要方法 (二)侧重发展肌肉力量的主要方法 (三)侧重发展肌肉耐力的主要方法 (四)侧重发展心肺耐力的各种方法 (五)侧重发
3、展灵活性的主要方法 (六)侧重发展协调性的主要方法 (七)侧重发展平衡能力的主要方法 (八)侧重发展速度的主要方法 (九)侧重发展爆发力的主要方法,三、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教学重点 1、在初中生锻炼身体教学时应该把健康性体能锻炼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也就是把侧重发展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的各种练习作为教学重点。 2、依据初中生生长发育的规律,根据体能发展敏感期的规律,把发展位移速度(男生)、动作速度、爆发力、协调性、准确性、空间定向能力、节奏感、灵活性、最大力量(女生、男生)作为另一教学重点。 3、在锻炼身体教学中,把培养初中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也
4、作为教学重点。,(二)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教学难点 1、运动能力越差的学生越是害怕运动。因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是锻炼身体的教学难点。 2、运动安全问题是锻炼身体的另一教学难点。 3、初中生锻炼身体时会出现一些“非常”现象,也是教学的难点。,三、初中生锻炼身体的单元计划(案例) 【案例1】发展心肺耐力的单元计划,【案例2】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的单元计划,【案例3】“小胖墩”的减肥计划,四、初中生锻炼身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案例1】愉快的越野跑 教与学目标: (1)练习越野跑,了解越野跑的方法。 (2)改善心肺功能,发展有氧耐力,增强下肢肌肉力量耐力。 (3)磨练意志。 教与学内容:越野跑 教
5、与学步骤: (1)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练习越野跑。一路上请大家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2)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3)教师带领学生在田野上进行越野跑,遇到上坡、下坡和下沟渠时教师要提示跑步和跨越的方法。 (4)越野跑结束后,唱歌。 (5)随机分组,进行互评。 (6)教师点评。 提示与评析:本案例利用了田野,还可以利用公园、树林、草地等进行越野跑教学。在进行越野跑教学时切记注意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案例2】圣火传递 教与学目标:此项目为定向越野个人线路跑项目,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辨别方向和识读地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奔跑能力,增加学生对奥运会以及奥运火炬传递的认识。 教与学内
6、容:该课程的情景设计为奥运圣火传递从雅典到北京,线路可采用环型设计,模拟奥运火炬传递经过的城市。训练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两条路线:1、设计一条完整的路线,共12个点。男生按顺时针方向跑,女生按逆时针跑。2、为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教师还可将火炬传递路线分为2个距离相同的路线,第一段:从点点;第二段:由点终点。 此项活动应事先准备好奥运圣火传递线路图,即定向地图,男生路线两套, 女生路线两套。每名学生一张。其它应准备的工具包括:点标旗12面(每个点标旗代表一个所要到达城市),“火炬传递”打卡纸(每个学生一张),以及与本次课打卡纸内容和数量相符的打卡印章。 教与学步骤: (1)教师
7、介绍奥运火炬传递背景,以情景开展游戏:“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圣火传递由雅典至北京,沿途主要经过的国家和主要城市有现在由你们担任火炬手,传递圣火,出发。” (2)学生出发的形式,采取个人依次出发的方法,每次出发4人,2男2女,每隔30秒出发一组。出发前一分钟把图发给学生,允许学生看图1分钟,先学会标定地图(教师可辅导)。 (3)学生手持打卡纸开始活动,到达每个点时要在打卡纸上盖上所经城市的图章。 (4)学生跑完全程回来后,进行分组讨论,分享体验,进行自我评价,分析途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 提示与评析:此类情景设计的定向越野活动,简便易行,便于在校园、公园及其周边地带开展,训练内容活泼,可充分
8、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训练活动的趣味性。此类案例的情景,还可设计为重走长征路、寻访侏罗纪公园等等,适用于各年级学生。,【案例3】接力跑 教与学目标: (1)体验接力跑时的心理感受,培养合作精神。 (2)基本掌握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发展速度和力量。 教与学内容:50米4或100米4 教与学步骤: (1)教师手里拿着接力棒,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看过接力赛跑吗?你们知道怎样传接棒吗?” (2)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做分解示范,介绍传接棒的方法,然后请出两名学生,做传接棒动作,强调两人如何配合完成传接棒。 (3)把学生分成4人一队,站成纵队,原地练习,要求在练习时传棒者要发出“接”的信号,以体会传接棒动
9、作和传接时机。 (4)仍然4人一队,站成纵队,在慢跑中练习,要求在练习时传棒者要发出“接”的信号,以体会传接配合的时机。 (5)教师介绍棒次分配的方法,并由各队学生自己进行棒次安排,进入各棒位置,做好准备。 (6)教师引导,看哪队传接棒配合得最好。然后,教师发令,进行接力比赛。 (7)各队小结,接力跑时有什么心理感受,怎样配合接力棒才能传接的更好。 (8)再进行一次接力比赛。 提示与评析:该案例的设计注意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体验心理感受,接力跑时如何进行传接棒配合上来,进行了合作行为的养成教育。,【案例4】全身力量锻炼原地蹲起,女子8次3组、男子10次3组;俯卧撑,女子5次3组;蛙跳,女:3
10、次3组,男:5次3组;俯卧背腿20次3组;仰卧起坐20次3组;足尖跳30次3组。6个练习采用循环锻炼的方法,每做完1组,休息3-5分钟。,【案例5】 看谁跳得好 教与学目标:学习立定三级跳远,激发运动兴趣,发展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培养自信、交往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与学内容:立定三级跳远 教与学步骤: (1)教师向学生发问:“谁做过跨步摸人游戏?”引导学生回忆。 (2)自由组合,分成若干组,进行“跨步摸人”游戏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 (3)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并且从技术动作、合作等方面进行总结。 (4)然后,让学生分散在场地上,自己跳一跳,体会、摸索技术动作。 (5)按原小组,进行新一轮的“跨
11、步摸人”游戏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示范立定三级跳远,不讲解怎样才能跳得远。 (7)采用异质分组,进行练习,互帮互学。教师巡回指导。 (8)各组展示立定三级跳远,看谁跳得好。 提示与评析:本案例通过发问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自己体会、摸索技术动作培养探究精神,借助自由组合、异质分组使学生进行交往和互相帮助;利用“看谁跳得好?”引导学生认真练习,展示自我,培养自信心,发展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案例6】我有信心,我能进步 教与学目标:发展上肢力量、腰部力量和协调性,发现自己的进步,培养自信心。 教与学内容:推实心球 教与学步骤: (1)学生每人双手持一实心球。在教师带领下做双
12、手举球、侧屈体、转体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推实心球前的预备姿势。 (3)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4)学生推实心球练习,教师观察后提问:“应当怎样把球才能推得远?” (5)教师讲解、示范推实心球动作。 (6)学生在教师口令下,练习推实心球。 (7)在地面上画一条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远度,在教师口令下进行练习。鼓励学生看谁有进步。要求每推一次,就让有进步的学生举起手来,大家给以掌声表示祝贺。并且教师注意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8)教师及时评价学习情况,表扬鼓励全体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就会进步。 提示与评析:本案例用大体积的实心球让学生体会推实心球时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培养正确的投掷动作
13、,发展上肢力量和腰部力量;通过“有进步的学生举起手来,大家给以掌声表示祝贺”的方式,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培养自信心。本案例适用于水平四阶段的教学。,【案例7】发展力量,培养创新能力 教与学目标:发展上肢及腰腹力量,培养抛掷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与学内容:前抛实心球 教与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前抛实心球的动作。 (2)学生做徒手模仿练习。 (3)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两队,面对面相距15米站立,各队左右间隔4米。 (4)教师强调注意安全,要求在教师的口令下做前抛实心球练习,并且要求在教师的口令下捡实心球。 (5)学生练习前抛实心球,教师观察指导。 (6)教师提问:“还有哪些抛掷实心球的方法?” (7)学生一一把抛掷动作展示给大家看,教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做示范。 (8)学生练习“新动作”,如侧抛实心球等。 (9)教师小结,表扬鼓励平时注意观察、敢于创新的学生。 提示与评析:本案例用大体积、大质量的实心球让学生练习抛掷动作,有助于发展上肢及腰腹力量,培养抛掷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还有哪些抛掷实心球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能力。,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