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 年安徽省芜湖七年级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答案)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1月食现象能够证明()A月球能够自己发光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围绕月亮旋转 D太阳围绕地球旋转2毛泽东有句豪迈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中八万里是指()A0 度经线的长度 B赤道的长度C北极圈的长度 D南回归线的长度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四季的变化 B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4某地的纬度是 0 度,经度也是 0 度,那么该地所处的温度带是()A热带 B北温带 C南寒带 D温带
2、5关于图中 A、B 两大洲说法正确的是()A大洲 A 是非洲,B 是南美洲 B赤道穿过这两个大洲C这两个大洲都毗邻印度洋 D这两个大洲都位于东半球6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副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芜湖市地图 B安徽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7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如果要四面朝北方,应当建在()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D不能修建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 B C D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W 和 160E B20E、160W C0 、180 D赤道10在 1:20000 的地图上,A 、B 两地图上距离是 5 厘米,则实地距离是()A1 千米 B2
3、千米 C5 千米 D10 千米11繁昌的小玲要到芜湖市镜湖公园游览,她应查找()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C安徽省地图 D芜湖市区旅游交通图12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更好的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B认识经纬线长短及方向的变化C有利于了解地球是怎样形成的D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和方向13世界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A非洲和太平洋 B亚洲和大西洋 C亚洲和太平洋 D欧洲和大西洋14在以下节日中,芜湖市白昼最长的是()A元旦 B六一节 C国庆节 D圣诞节15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A180 B0 C160E D20W16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周期 B方向C绕转中心 D
4、产生的地理现象17一年中,在芜湖正午时刻观察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影子最短是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8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条数有无数条,但长短不一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度范围是 0360D经线的形状呈圆形19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则()A海拔越低 B海拔越高 C坡度越陡 D坡度越缓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代表的是()A海拔 B平均高度 C相对高度 D绝对高度21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A B C D22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B星星的东升西落C北京正午时,华盛顿仍是黑夜D季节的变化23小明对小莉说:“我在你的东北方”此
5、刻,小莉在小明的()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24一架飞机从芜湖市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A到达北极点 B到达南极点C回到芜湖市 D不能回到芜湖市25划分五个温度带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B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C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D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26每年的 12、1、2 三个月是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7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8 千米 B6357 千米 C6371 千米 D4 万千米28世界上的最高峰的海拔是 8844.43 米,它与世界最低洼的死海的相对高度是 9236.43 米,据此推测世界最低洼地的海拔为()
6、A392 米 B 392 米 C0 米 D不能确定2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平原二、非选择题:共 42 分30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读出 A、C 两点的经纬度A(,);C (,)A 点在 B 点的方向从东、西半球看,A 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 C 位于半球图中 D、F 点位于五带中的带,图中 B、E 点位于(低、中、高)纬度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上箭头,以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附近,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20
7、15 年 9 月 3 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日,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图中的(区间范围)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纪念日当天,芜湖昼夜长短是(填:昼长夜短或昼夜等长或昼短夜长)32读五带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五带的名称A,B,C ,D,EA、B 两带的分界线的纬度度数是,D、E 分界线的名称是图中各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AA 带 BB 带 CC 带 DD 带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双选)AA 带 BB 带 CC 带 DE 带33读图回答问题(1)将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在图中恰当的位置A亚洲 B太平
8、洋 C南美洲 D大西洋 E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和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和南极洲不相邻的大洋是3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C,D,EB 点在 C 点的方向若量得 D 到 G 的图上距离为 4 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米G 的海拔不低于米2016-2017 年安徽省芜湖七年级期中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1月食现象能够证明()A月球能够自己发光 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围绕月亮旋转 D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
9、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那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解答】解: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是地球形状(球体)的有力证明故选:B【点评】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
10、意各自然现象的本质2毛泽东有句豪迈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中八万里是指()A0 度经线的长度 B赤道的长度C北极圈的长度 D南回归线的长度【考点】地球的大小【分析】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 4 万千米【解答】解:毛泽东有句豪迈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点位于赤道上,赤道的长度是 4 万千米即八万里故选:B【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要理解记忆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四季的变化 B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考点】昼夜交
11、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24 小时【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为基础题 4某地的纬度是 0 度,经度也是 0 度,那么该地所处的温度带是()A热带 B北温带 C南寒带 D温带【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分析】地球上的五带有: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它们的分界线是回归线和极圈【解答】解:地球的五带中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北寒带
12、位于北极圈以北,南寒带位于南极圈以南而纬度是 0 度,经度也是 0 度,说明这个点在赤道上,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故 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地球上的五带是中考的重点,学习时应重点掌握课本上的五带示意图5关于图中 A、B 两大洲说法正确的是()A大洲 A 是非洲,B 是南美洲 B赤道穿过这两个大洲C这两个大洲都毗邻印度洋 D这两个大洲都位于东半球【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
13、洲【解答】解:根据图中大洲的轮廓可判断,A 是南美洲,B 是非洲,故 A 不正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与南美洲的北部,故 B 正确;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故 C 不正确;南美洲位于西半球,故 D 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6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副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芜湖市地图 B安徽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相同图幅,范
14、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安徽省地图芜湖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芜湖市地图安徽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7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如果要四面朝北方,应当建在()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D不能修建【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解答】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
15、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如果要建造一座四面朝北的房屋,其地址就要选在南极点上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极点上方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A B C 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解答】解:读图可知,A 项表示山峰, B 项表示盆地,C 项表示山脊,D 项表示鞍部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
16、解解答即可 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W 和 160E B20E、160W C0 、180 D赤道【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 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 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解答】解: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牢记即可10在 1:20000 的地图上,A 、B 两地图上距离是 5 厘米,则实地距离是()A1 千米 B2 千米 C5 千米 D10 千米【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17、【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得:实地距离= ,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得:实地距离= =520000=100000 厘米=1 千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11繁昌的小玲要到芜湖市镜湖公园游览,她应查找()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C安徽省地图 D芜湖市区旅游交通图【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
18、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繁昌的小玲要到芜湖市镜湖公园游览,她应查找芜湖市区旅游交通图故选:D【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12我们利用经纬网的目的是()A更好的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B认识经纬线长短及方向的变化C有利于了解地球是怎样形成的D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和方向【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判定方向
19、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作用,牢记即可13世界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A非洲和太平洋 B亚洲和大西洋 C亚洲和太平洋 D欧洲和大西洋【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解答】解: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14在以下节日中,芜湖市白昼最长的是()A元旦 B六
20、一节 C国庆节 D圣诞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 3 月 21 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6 月 22 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安徽省的芜湖市越接近夏至日,其白昼时间越长,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
21、季节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15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A180 B0 C160E D20W【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 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 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属于基础题,识记即可16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周期 B方向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22、;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解答】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难度较小,解答较简单17一年中,在芜湖正午时刻观察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影子最短是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解:夏季,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故 B 正确故选:B【
23、点评】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大小与影子长短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18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条数有无数条,但长短不一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度范围是 0360D经线的形状呈圆形【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解: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故 A 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 B 正确;经度范围是 0180,故 C 错误;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形,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牢记即可19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则()A海拔越低 B海拔越高 C坡度越陡 D坡度越缓【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
25、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生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理解记忆解答即可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代表的是()A海拔 B平均高度 C相对高度 D绝对高度【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分析】地球表面某一地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相对高度故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理解答题即可21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A B C D【考点】图例和注记【分析】
26、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例 A 表示的是铁路,B 表示的是国界,C 表示的是洲界,D 表示的是公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图例,牢记即可 22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B星星的东升西落C北京正午时,华盛顿仍是黑夜D季节的变化【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
27、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高度,并产生了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分析选项可知,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星星的东升西落北京正午时,华盛顿仍是黑夜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23小明对小莉说:“我在你的东北方”此刻,小莉在小明的()A东北
28、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依据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可知,东北与西南相对,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据分析可知:当小明位于小莉的东北方时,则小莉位于小明的西南方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位的辨别,物体位置的相对性24一架飞机从芜湖市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A到达北极点 B到达南极点C回到芜湖市 D不能回到芜湖市【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9、,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解: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一架飞机从芜湖市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回到原地,故 C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25划分五个温度带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B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C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D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考点】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分析】根据地球表面不同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为五个温度带【解答】解:由于地球的运动,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根据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划分了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26每年的 12、
30、1、2 三个月是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北半球的春季是 3、4、5 月,夏季是 6、7、8 月,秋季是 9、10、11 月,冬季是 12、1、2 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解答】解:每年的 12、1、2 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划分,牢记即可27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8 千米 B6357 千米 C6371 千米 D4 万千米【考点】地球的大小【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 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 5.1 亿平
31、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解答】解: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28世界上的最高峰的海拔是 8844.43 米,它与世界最低洼的死海的相对高度是 9236.43 米,据此推测世界最低洼地的海拔为()A392 米 B 392 米 C0 米 D不能确定【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由此可知,世界最低洼
32、地的海拔为 8844.43 米9236.43 米= 392 米故选:B【点评】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需要了解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2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 B丘陵 C山地 D平原【考点】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二、非选择题:共 42 分30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
33、下列内容(1)读出 A、C 两点的经纬度A( 32S , 90E );C( 40N , 170E )A 点在 B 点的 西北 方向从东、西半球看,A 位于 东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C 位于 北 半球图中 D、F 点位于五带中的 热 带,图中 B、E 点位于 中 (低、中、高)纬度【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
34、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 A、C 两点的经纬度是 A32S,90E;C40N,170E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 点在 B 点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从东、西半球看,A 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 C 位于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
35、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判定,图中 D、F 点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图中 B、E 点位于中纬度故答案为:(1)32S;90E ; 40N;170E ;西北;东;北;热;中【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上箭头,以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夏至日
36、(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 (纬线)附近,北极圈内会出现 极昼 (极昼或极夜)现象2015 年 9 月 3 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日,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图中的 A (区间范围)AAB 之间 BBC 之间 CCD 之间 DDA 之间纪念日当天,芜湖昼夜长短是 昼长夜短 (填:昼长夜短或昼夜等长或昼短夜长)【考点】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
37、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2015 年 9 月 3 日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日,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图中的A(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和 B(秋分日,日期为 9
38、月 23 日前后)之间;故选项 A 正确纪念日当天,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安徽省芜湖市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略 夏至日;北回归线; 极昼;A;昼长夜短【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目 32读五带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五带的名称A 热带 ,B 北温带 ,C 北寒带 ,D 南温带 ,E 南寒带 A、B 两带的分界线的纬度度数是 23.5N ,D 、E 分界线的名称是 南极圈 图中各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A AA 带 BB 带 CC 带 DD 带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CD (双选)AA 带 BB 带 CC 带 DE 带【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
39、范围;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解答】解:(1)根据位置可知 A 是热带,B 是北温带,C 是北寒带,D 南温带,E 是南寒带;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南寒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40、;寒带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1)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23.5N;南极圈; A; (5)CD【点评】本题考查五带的范围和特点,较简单,要牢记33读图回答问题(1)将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在图中恰当的位置A亚洲 B太平洋 C南美洲 D大西洋 E大洋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 运河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欧洲 和 北美洲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南极洲 ,和南极洲不相邻的大洋是 北冰洋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
41、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 和北美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和南极洲不相邻的大洋是北冰洋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苏伊士;欧洲;北美洲;南极洲;北冰洋【点评】该题考查的是纯记忆性的知识,多结合教材熟练掌握3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A 山脊 ,C 山谷 ,D 山顶 ,E 鞍部 B 点在 C 点的 东北 方向若量得 D 到 G 的图上距离为 4 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1600 米G 的海拔不低于 300 米【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42、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字母 A 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E 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向判断,B 点在 C 点的东北方向若量得 D 到 G 的图上距离为 4 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4400 米=1600 米图中的等高距为 100 米,G 的海拔不低于 300 米故答案为:(1)山脊;山谷;山顶;鞍部;东北;1600;30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