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章 基础-阴阳应用.pptx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169445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0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基础-阴阳应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章 基础-阴阳应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章 基础-阴阳应用.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章 基础-阴阳应用.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章 基础-阴阳应用.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贯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1,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组织结构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向日者为阳,凡是剧烈的、运动的、外向的、温热的、明亮的、升腾的、机能亢进的,都是属于阳;背日者为阴,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机能减退的,都是属于阴。,2,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人体脏

2、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心、肺居于上部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生理功能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和物质相对而言,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4,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病理变化中的应用,说明人体

3、的病理变化:阴阳的相对协调是健康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则是因某种原因而使阴阳失却协调所致。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分阴阳,包括阳气和阴液两部分;邪气也分阴阳,如六淫致病因素中的寒、湿属于阴邪,风、暑、热(火)、燥为阳邪。,5,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病理变化中的应用,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一般是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亢盛;但阳长

4、则阴消,阳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阴性一般是指阴邪致病,是阴的绝对亢盛;但阴长则阳消,阴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6,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病理变化中的应用,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 阴虚则热:阴虚实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7,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病理变化中的应用,综上所述,中医学的病机总纲是“阳胜则

5、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的转化 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8,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诊断中的应用,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以用阴和阳加以概括说明。 在辨证方面,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色泽的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9,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

6、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诊断中的应用,声音的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脉象分阴阳:以部分分,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动过程分,则至(起)者为阳,去(伏)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10,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治疗中的应用,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泄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

7、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为有余之证。故在调整阴阳的偏胜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或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11,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治疗中的应用,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一方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治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

8、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12,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药性中的应用,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的性能,一般来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1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阴阳在药性中的应用,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大抵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14,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