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岁小孩子如何教育?9 岁的孩子一般到了第一个逆反期,很多孩子都会不听话,对着干。那我们要怎么办呢?9 岁儿童如何教育呢?以下是几点小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一、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反省你自己的行为。孩子对着干的对过分控制孩子的父母或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的直接反抗。二、如果孩子好争辩,他身边也许有某个人在当他的陪练。如这个人是您,试着成为争辩中最后说话的人(这比你想象中的要难,但请挑战一下)三、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猜测一下孩子挑衅背后的原因。比如问孩子:“你生气是不是因为我管你管得太多了?”“是不是因为妈妈忙着工作让你觉得很受伤?”通常你可以猜到是什么让孩子开始反叛。如果你猜测的正确,孩子会
2、觉得获得了认同和理解;如果你猜得不对,那么再试下。四、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给孩子一些选择。比如问孩子:“你觉得你能自己过马路,还是想让我牵着你的手带你过去?”“你想布置餐桌,还是把碟子拿到餐桌上等我来布置?”五、有的孩子老是对着干直到他挨打才会安静下来,这样他就被训练成要挨打才能安静的孩子。不要打他,把这个叛逆的孩子抱到腿上。无论他怎么挣扎,别放开他,直到他安静下来。对稍大的孩子说:“我不会打你,也不会以任何方式体罚你。我对以前采取的那些方式向你说抱歉,希望就此能改变我们之间的关系。你所做的让妈妈不高兴,但是我爱你,我想得到你的帮助停止我们之间的纷争,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六、试着问孩子他要
3、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去做什么。比如问:“你在过马路之前要做些什么?”这常常会鼓励孩子去思考,用他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挑衅你给他的命令。七、让孩子知道你需要他的帮助。告诉他:“我将感谢你能给我的任何帮助。”这样能够激发合作,而不是挑衅。八、父母坦诚的态度也会奏效。记住用“我觉得。因为。我希望。”这个句型。九、注意别当“只会说不的怪物”。每次当孩子问你问题或提出要求的时候,你是不是不加思索的就说“不”呢?你是不是一见到正学走路的孩子碰了不让碰的东西就大声说“不”呢?当孩子还小的时候,要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告诉他们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亲身示范教他们如何说“不”。等他们长大一些,与孩子交流时要找到方
4、法说“是”。十、选择你要坚持的事情,让那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随它去吧。问一问你自己,这个问题在这时候看起来对你很重要,可你会记住或者在意这事情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吗?要促使孩子真正发生改变,你得花上很多精力去提前计划,跟进发展直到最后完成,所以请不要浪费精力在不那么重要的问题上。总之,孩子会明白当每个人都得到尊重的时候,合作远比对抗更有效。他们会知道父母对他们所说的话是认真的,但也允许他们有所选择并尊重他们恰当的选刘良华教授的新父母学校里,第三讲成长的关键期讲了 9 岁孩子的一些情况。提出“9 岁之前,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痉挛或强迫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呢?因为朋友的孩子在三
5、年级前后,就出现吸鼻子、眨眼睛的动作,现在五年级了,家长怎么提醒都不能使孩子得到纠正。读了这段话,我才知道了原因,或者说并不是这一个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而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共性了。书中还提到“9 岁是个尴尬的年龄,玩的天性开始消退,开始隐约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但很容易感觉自己微不足道,对很多事情感到无能为力。 ”五一节期间,石宇涵就因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出色,太普通而在妈妈面前痛哭流涕。于是我再次感觉到孩子们都长大了,开始思考大问题了,与书中所讲内容相吻合。书中还谈到,在孩子三岁之前,母爱比父爱重要,三岁之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孩子三岁之后,需要父亲出场必须在孩子 9 岁之前学会理解并遵
6、守规则让 9 岁之前的孩子有个“权威性的”重要他人,内容很多,我眼睛不好,输入很困难,只能是简单介绍了。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落在孩子成长的后面,不能预知孩子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之后,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于是阅读、了解关于孩子特点的书籍成为必须。在这个方面我是吃了不少亏的,总是跟在孩子的后面追,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走到孩子前面。便不希望我的家长朋友们跟我一样了。我去找找在刘良华教授讲座的哪个地方讲的是这个内容,以便于家长们收看。刘教授的讲座跟书不是一致的,找不到具体内容在哪里。那我就摘录刘教授的一些教育信条吧。1、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
7、法,倒不如让孩子过节制的、低调的班级贫穷的生活。 “如果你想开快车,就必须保证你有非常好的刹车,你不能给孩子太多自由,除非你有办法限制他们,让他们的幸福举止守规矩。 ”2、不让孩子早产,也不让孩子过早地入学。孩子不能早产,因为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子宫里获得足够的保护,有了足够的抵抗力之后,在出去和外面的人交往。孩子不能过早地入学,因为孩子需要在家庭获得足够的保护,让孩子有了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之后,在出去和他人交往。3、先有夫妻之间的幸福婚姻,然后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长。不要颠倒了家庭教育中的因果关系。4、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语
8、言,常常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和孩子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缘故。很多人是在家庭的餐桌上学会了怎样做一个风趣的讲话者和好听众。5、一个家里有应该看电视的“小东西” ,这个家里一定有几个看电视的“老东西” 。6、父母可以让那个孩子接触电脑游戏,但必须严格限制玩游戏的时间并监视游戏的主题。如果孩子不幸染上了“网瘾” ,要么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制定上网的规则,要么因为孩子在电脑游戏之外找不到足够的成就感。7、对孩子的性格、智力和身体状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8、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9、 “长善”
9、比“救失”更重要, “扬长”比“补短”更重要。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长时间地郁郁寡欢的补救自己的短处。10、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让孩子的身边有一个或者几个最喜欢又最敬畏的人。好家长就是让孩子既“敬畏”又“喜欢”的那个人。坏家长就是只能让孩子畏惧而不让孩子喜欢的人。11、9 岁的特殊年龄使孩子容易处于焦虑之中,而这种焦虑会导致孩子出现身体的痉挛,比如眨眼、耸肩、出怪相、扭脖子、清嗓子、干咳等等。美国育儿专家斯波克发现,痉挛经常发生在 9 岁左右的儿童身上。孩子在 9岁前后之所以出现痉挛或强迫症,主要是因为 9 岁前后是孩子成长的“过渡期”:3 岁前后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玩乐,13 岁前后的孩子
10、开始以“成人”自居并为此感动焦虑。在二者之间,9 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玩的天性开始消退,开始隐约感觉到自己身上在责任,但很容易感觉自己微不足道,对很多事情感到无能为力。12、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也有自己的性格弱点。父母不要急于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父母与其急于改变,不让先坦然地接受。如果父母坦然地接受孩子的性格弱点,那么孩子的性格弱点会逐渐转化为高贵气质。在四处都充满生存竞争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争取自己的权利。可是那些善良而有高贵气质的人,才是真正的胜者。13、男孩的身上的雄性激素使男孩天生就喜欢破坏、冒险,具有攻击性,他必须处于活动之中。男孩和男孩在一起,很难容忍没有
11、主题的聊天。男孩聚会是为了活动,男孩在活动的过程中,他就找到男人的感觉。他必须有活动,必须闹出一点动静来。他必须折腾,让自己处于操作之中。男孩和男孩聚会是为了活动,女孩和女孩聚会是为了聊天。女孩和女孩在一起时,她们往往围成一个圆圈。男孩只接受肩并肩的交谈或者面对面的对抗。14、除了尊重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差异,父母最好理解并尊重男孩和女孩在智力的差异。男孩往往动手能力、空间能力、方位感比较强。而女孩更擅长语言和交际。就学习领域而言,男孩往往有较高的“数理智能” ,富有“逻辑思维” ;女孩的逻辑思维往往较差,她们更擅长于“语言智能”和“形象思维” 。父母可以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智力优势,让孩子因自己
12、的特长而建立自信。15、父母可以让自己女儿适当参与男孩的游戏,父母可以让自己女儿具有某种男孩的活力、勇气的精神状态,因为善良与活力是所有人的基本要素。但是,总体而言,在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勇气之后,女孩在另外的地方显示出她的优势,比如文静、温柔、宽容、善良、敏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等等。男人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争执和争斗,女人出现在哪里,她就成为那里的“维和部队” 。16、父母也可以让自己的儿子适当参与女孩的活动,父母也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具有某种柔情、同情心和宽厚。但是,男孩在具有一定的善良和爱心之后,他将在另外的地方显示出他的性格优势,比如精力充盈、意志发达、喜气洋洋、激情澎湃、势不可挡、豪侠仗义、浑身是胆、不知疲倦、不愿意停止与妥协的生命狂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