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词五首.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167096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五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诗词五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诗词五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诗词五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诗词五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诗词五首,诗 词 五 首,夜雨寄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如梦令 声声慢 浪淘沙,音 读,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给下列字注音 涨秋池 风骤 寻觅 戚戚 憔悴 幽燕 萧瑟,(zhng),(m),(qio cu),(xio s),(zhu),(q),(yn),解释下列词的含义,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 却话: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 将息: 3、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谁边:,何时能够。,重提,再说。,忽然,养息,何处,哪里。,意 读,结合课下注释,识记文学常识,理解诗词大意。,文 学 常 识,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时期很有

2、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夜雨寄北是作者滞留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的诗。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其前期作品多写悠闲生活,如如梦令;后期作品多悲叹身世,情调伤感,如声声慢。常用白描,语言清丽。著有漱玉词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嘉佑进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词风豪迈,对后世影响很大。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浪淘沙.北戴河是作者1954年在北戴

3、河游泳后即兴写成的。,诗 词 大 意,1、夜雨寄北: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下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乌云翻滚象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像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3、如梦令: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依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念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

4、了一看,笑着回答:“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红的渐少,绿的见多了吗?” 4、声声慢:独处陋室东寻西觅,一切都在乱中失去,永远都无法寻觅;冷冷清清的环境,空空落落的心情,凄凉孤独又惨痛,想想令人心肺痛。忽冷忽热的秋季,最难以令人将息。酒入愁肠无热意,怎抵夜晚冷风急。丈夫已去书信无,故雁南来情更凄。地上黄花到处是,谁来共摘同怜惜!独自一人窗边坐,怎么捱到黑夜里!黄昏又下绵绵雨,点点滴滴落心底,孤独冷清又难捱,一个愁字怎能提! 5、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着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全被汪洋所遮没,也不知飘去了哪边?往事已有

5、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扬鞭,东巡至碣石吟诵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美 读,从五首诗词中找出和“雨”有关的诗句。,(赏 析 优 美 诗 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雨疏风骤”,“梧桐更兼细雨”,“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优 美 诗 句 赏 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中心意像是夜雨,而不是巴山;巴山只不过点明了诗人的居所,“夜雨秋池”这样的画面之外,还包含了作者无限的惆怅。,从语言方面赏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诗。,这两句诗前句写乌云翻滚,后句写暴雨骤至。“云黑”意味着雨意很

6、浓;“未遮山”表明乌云不是漫天密布;雨大而猛,又骤起骤停,这些都是夏天暴雨的特点。用“翻墨”形容云黑,不但形象而且写出了浓云滚滚的动感和气势。用“跳珠”比喻“乱入船”的“白雨”也十分鲜明、生动。,如梦令中“雨疏风骤”表明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征?,这是暮春时节。“雨疏风骤”写出了如丝细雨由稀疏变大,微微暖风由渐趋急骤的季节特征。 这首词以雨为缘起,但写的是雨后的情和景,激发起特别的心境。词中“绿肥红瘦”一直被给予很高评价。词人感叹的不完全是花的凋零,还有对自己和花朵一样消逝的青春。,声声慢中“秋雨梧桐”是表达什么情感的意象?,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其间饱含了词人的忧愁与惆怅。一开头就是

7、“寻寻觅觅”,这是没有来由的。寻觅什么?她自己也不清楚。接下来是“冷冷清清”,再看下去,“凄凄惨惨戚戚”,问题更严重了,冷清变成凄惨。下半阙,词人心事更沉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比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更惨了,不但憔悴,而且干枯了。所以,词中是一种特别的情绪,是孤单、凄凉、忧愁、惆怅,“秋雨梧桐”表达的是忧愁的意象。,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是从哪个角度写的,显示了作者怎样的气度?,这是俯视的角度,将幽燕和大海尽收眼底。这不仅是躯体的高度,而且是精神的气度。这种气度无疑是很宏大的。,“雨”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我们平时习惯于看雨、听雨,我们还很少像诗人、作家一样去用心的感悟“雨”,相信学习了本课对大家的写作会有所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