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综合一).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66228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综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综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综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综合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4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考试(综合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单选1 沉稳型的讲课方式和雄辩型、演说型的讲课方式相比,前者容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讲义。这一现象体现了( )的作用。B.低声效应2 祖辈和父辈之间、夫妻之间产生教育分歧时,要特别注意( )对孩子的影响。D.手表定律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3 下列选项属于超限效应的表现是( ) 。A.孩子对家长三番五次的教导充耳不闻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2、判断1“低声效应”告诉我们:有理不在声高,要想使孩子接受意见,就要学会克制情绪,把沟通的音调降低。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严父慈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家教经验,父母“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配合补充,相得益彰。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 时间过长、内容过多或

2、方式单调等不良教育手段,均可引起孩子的低声效应。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 与体罚、物质刺激等不良教育手段相比较,心理制裁的方式更加有效。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家长处理孩子异性交往中的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C.禁止孩子的异性交往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 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情感教育要恰当引导,应当( ) 。B.尊重孩子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盲目制止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2、判断1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看,一般到孩子上学时,就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了。标准答案:2 许多孩子在“异性好感期” 的初期并不是表现出对异性的关注、喜欢,而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

3、 人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既有操作性又有富于表达性,既武断又犹豫,既争强好胜又自我保护。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异性关注,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但他们实际上是对立的、排斥的。标准答案:1、单选1 青少年性教育面临的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2 对青少年实施性教育时需做到的方面不包括( ) 。C.回避孩子提出的尴尬问题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判断1 人们性生理的健康,性心理的和谐,性道德的高尚,性行为的科学,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 性教育担负着传播精神文明、移风易俗、改造

4、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性”是羞于启齿的低级庸俗之物,跟孩子提性有可能误导孩子。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 控制孩子性信息的获取来源,就应禁止孩子接触一切与性有关的内容。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在考试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时想到考试的情景,经常地、隐约地感到害怕和不安,甚至感到身体不适。考期越临近,这种紧张感就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复习的正常进行。这种表现属于( ) 。B.中度考试焦虑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2 重度考试焦虑( ) 。C.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进行,甚至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3 下列哪项不属于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 ) 。A.影响人际交往标准

5、答案:A答题解析:4 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期待水平过高和( )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考试焦虑。C.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判断1 考试焦虑形成的学生自身因素包括认知评价能力、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三个因素。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 考试焦虑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调整自我认识应做到的内容不包括( ) 。C.经常进行精神放松训练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 放松训练中不包括( ) 。C.调整认识法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3 自信训练法的内容包括用书面语言表达朦胧的消极暗示和( ) 。D.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标准答案:D答题

6、解析:2、判断缓解考试焦虑首先要正确对待考试,将考试当作检验和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 自信训练就是对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挑战。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 考试焦虑的调节方法包括调整自我认识法、自信训练法和放松训练法等。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自我中心行为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 。D.交往过多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 家长对待孩子无理取闹可以采取“冷处理”方法是指不迎合、 ( ) 。D.不妥协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判断1、2-3 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但只要大人耐心辅导,让孩子多经历几次成功的合作经历,他们是可以学会体谅别人、与人合作的。标准答案:答题解析

7、:2“劣性刺激”是指用饥饿、劳累、困难和批评等进行教育的方法,要绝对避免使用。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 乐于助人、共享为荣的观念有利于孩子克服自我中心,盲目归类、乱下结论反而会强化孩答题解析:1、单选1 懦弱行为和性格产生的原因有家庭暴力、溺爱包办、限制自由和( )等因素密切相关。C.灌输卑微意识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 通过身体语言的训练,养成面带微笑、身体前倾、友善握手、点头示意和( )等习惯,使自己的外在形象亲切、随和,可以帮助克服怯懦。C.眼睛对视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判断1 责任感的建立有助于孩子自觉克服胆怯心理。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 当众训斥揭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突出孩子的弱

8、点,也是教育者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表现。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 孩子爱玩游戏的天性对纠正懦弱性格无益。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 家长的逆来顺受与孩子的懦弱性格并无关系。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耐性差的表现?( )C.在生人面前表现得害羞、胆怯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 下列哪项不属于耐性差的危害?( )B.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3 孩子丧失新鲜感和求知欲,处处依赖父母,做事耐性差、虎头蛇尾是父母( )导致的。D.过度包办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判断1 父母在培养孩子耐心时可采取重过程轻结果、学会忍耐、多玩团体游戏、由浅入深等方法。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

9、 采用运动训练法,先让孩子确立可行目标,再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逐步培养孩子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这是锻炼孩子耐性的好办法。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时间管理原则的是( ) 。A.培养敏锐的自己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2 以下成为时间管理高手的方法不包括( ) 。D.把要做的事都摆在桌面上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判断1 如果大部分的事情都集中于“紧急重要”一栏,说明有太多重要的事情拖延到最后关头做,孩子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拖延症,且焦虑情绪出现频率很高。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 同一时间段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才能有效节省时间。标准答案:3 当要做一件事情时,无论多么艰难,也要

10、鼓励自己坚持完成,不要说“明天再做吧”。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 时间管理包括紧急且重要,不紧急但重要,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且不重要四个象限。标准答案:答题解析:5 珍惜零碎时间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内容,比如利用零碎时间创作、反省等。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美国家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理财教育经验不包括( ) 。C.强制孩子通过劳动满足消费欲望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 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不包括( )A.让孩子随意支配零用钱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2、判断1 孩子们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赚钱是大人的事。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用劳力换取所得” 能使孩子学会珍惜回报,懂得把金钱运用在最值得的地方

11、。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 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就是教他们如何得到财富。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 即使出生在富裕家庭也不能有坐享其成的观念,应该有勤奋工作的意愿和自我要求的责任感。标准答案:答题解析:5 教孩子做金钱的主人和好管家,比替孩子赚钱,给他们丰厚的物质生活更重要。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在满足孩子需要的过程中,家长存在的主要误区不包括( ) 。A.缺乏学习、心中无数B.不问情由、随意满足C.态度强硬、多说少听D.方式单一、缺乏规划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孩子在尊重方面需要的是( ) 。A.物质需要B.渴望理解C.自尊需要D.得到肯定的需要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3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孩子在自我实现方面需要的是学习需要和( ) 。A.安全需要B.娱乐需要C.获得成就的需要D.劳动需要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2、判断1作为父母,一切为了孩子,一切奉献给孩子,为了孩子可以牺牲幸福,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征和阶段发展规律,无法真正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家长使用强硬的措辞,有助于树立家长权威,更好地管教孩子。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各层次需要不是相互离散的,而是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减小。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满足孩子需求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孩子基本生

13、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以及( ) 。A.竭尽所能B.家庭经济承受范围以内C.厉行节约D.因人而异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2孩子能更快地从现象、消息、知识、经验中读出不同意义,且从中衍生出新的发现、观念和心得,属于孩子的( )需要。A.幽默感B.认识环境C.语言学习D.智慧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判断1为了让孩子快乐成长,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孩子的愿望都应该尽量满足。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孩子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即使是合理的要求,父母也要鼓励孩子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换取。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孩子不懂事,

14、有什么过分要求可以满足一次,下不为例就行了。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 )是指个人和社会群体中常见的活动模式,它包括自然的反应倾向、常态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A.习俗B.习惯C.行为D.默契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2习惯养成教育主要指生活习惯和( )A.交际习惯B.做事习惯C.作息习惯D.学习习惯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3习惯养成的实践法提出,每个习惯要连续训练至少( )天。A.20 天B.21 天C.22 天D.24 天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2、判断1家庭习惯养成中要坚持一致性、示范性、循序渐进和反复性原则。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家庭中的习惯培养方法包括实践法、渐进法、激趣法和表扬法四

15、种。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不包括()A.合理饮食B.享受乐趣C.讲究卫生D.大量运动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家长可用改变生活秩序、认真细心做事、脚踏实地生活、用心钻研工作和()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A.善于学习反思B.经常拜访老师C.制定严酷家规D.约束孩子行为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3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做法不包括()A.让孩子做家务B.由孩子自主安排作息C.零花钱适度D.家长要学会示弱标准答案:B答题解析:2、判断1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要实现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良好

16、习惯,家长最好每周去学校拜访老师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家长合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合理规定他们的睡眠和饮食时间,并加以严格执行。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朋辈之间的相貌歧视、家境歧视和() ,会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轻生。A.性格歧视B.身高歧视C.特长差距D.身体缺陷歧视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学会处理生命的关系,就是要关注生命与社会、自然以及与()的和谐关系。A.自我B.父母C.物质D.同学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3()不是造成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A.包办溺爱,从未受挫B.父母离异,亲情淡漠C.家庭暴力,训斥体罚D.严宽有度,民主平和标准答

17、案:D答题解析:2、判断1生命教育一词原本是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针对吸毒、自杀等危害生命的社会现象而提出的。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具有过度敏感、受暗示性强、抑郁、缺乏环境控制力等特征的孩子更容易自杀。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动漫就是为孩子创作的,孩子看动漫不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标准答案:答题解析:4父母尽早教孩子学习说话、交际、科技、竞争,在重视孩子社会属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孩子的自然属性。标准答案:答题解析:1、单选1生命教育的主题不包括 ()A.生命文化教育B.生命健康教育C.生命态度教育D.生命意义教育标准答案:A答题解析:2属于小学阶段生命教育的内容有: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

18、疑的陌生人和()A.学习和了解每个人在婚姻、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B.理解生与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C.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帮助弱者D.了解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标准答案:C答题解析:3属于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包括()A.了解生育过程和避孕的方法,认识到人工流产对身心的伤害B.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与技能,以及应对精神创伤的危机干预技能C.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远离“黄”、 “赌”、 “毒”D.了解家庭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生活安全知识标准答案:D答题解析:2、判断1生命教育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大致相同。标准答案:答题解析:2体验教育是帮助孩子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标准答案:答题解析:3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孩子学会感知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标准答案:答题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