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汇总.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159951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0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0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0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0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参数估计(1)统计推断的基本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参数估计是本章讨论的问题。参数估计可表述为:在总体的分布函数或概率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已知的情况下,通过对样本的实际观察取得样本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样本统计量的计算得到总体待估参数的估计值来代替其真实的过程。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参数的点估计点估计又称定值估计,是一种对未知的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统计方法,其估计结果是一个具体数值。是样本的函数,因此对于不同的样本, 估计值往往是不同的。点估计的优点在

2、于它能够提供总体参数的具体估计值,其表达更直观、简练,并可以作为行动决策的数量依据。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点估计所提供的信息量比较少,尤其不能提供估计的误差和把握程度方面的信息,比如说,误差会有多大,有多大把握可以保证结果正确等,这些信息在决策中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点估计的方法主要有矩估计法、最大似然法及贝叶斯法等。矩估计法矩估计法首先在 1849 年由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提出,它有简单易行的优点。用样本的矩作为相应(同类、同阶)总体矩的估计方法称为矩估计法。在统计学中,矩是指以期望值为基础而定义的数字特征。矩分原点矩和中心矩两种。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

3、/www.shangx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参数估计(2)最大似然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是费歇在 1912 年提出的。从理论上看,它是参数点估计中最重要的方法,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应用十分广泛。最大似然估计法是建立在最大似然原理基础上的求估计量的方法。(1) 最大似然原理最大似然原理的直观想法是:将在试验中概率最大的事件推断为最可能出现的事件。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在参数估计中,我们用样本估计量 作为总体参数 的估计。实际上,用于估计的估计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参数估计(3)参数的区间估计

4、区间估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事先给定的小概率 (01) ,求出置信度为(1-)的置信区间。置信区间表达了估计的精确性,(1-)是置信度,它反映的是估计的可靠程度。 称为显著性水平。1.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2010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辅导参数估计(4)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统计师统计基础理 论及相关知识辅导参数估计(5)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统计学原理(1)统计学的定义1.统计学的涵义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

5、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统计研究的过程是:首先通过统计活动取得统计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取得统计资料,最后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探索数据内在的规律性。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中,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数据整理是介于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一个必要环节。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1)总体性:统计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例如,要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目

6、的不在于了解个别居民的消费状况,而是要通过对很多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还有,人口统计中对性别比例的研究、某企业生产的日光灯管的平均使用寿命的研究,等等。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2)数量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数量性,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来反映对象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效益和趋势等。例如,我国的人口数量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构成、企业内职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等等。数量性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的多少、现象间的数量关系、质与量间的关系。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

7、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共同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一定的质规定着一定的量,一定的量也表现为一定的质。但在认识的角度上,质和量是可以区分的,可以在一定的质的情况下,单独地研究数量方面,通过认识事物的量进而认识事物的质。因此,事物的数量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研究和掌握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我们统计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数据的随机性也表明了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在实际问题中,数据的来源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指标数据也具有不确定性。(5)范围的广泛性 :统计学几乎不同程度的渗到所有人类活动

8、的领域。例题单选题统计是从哪方面入手认识现象的()A数量B质量C 数量和质量D以上都不对答案:A例题多选题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除具有总体性和数量性之外,还表现有()。A具体性B同质性C 差异性D数据的随机性E 范围的广泛性答案:ADE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统计学原理(2)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与总 体单位: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总体单位,简称个体。(注意: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别)(2)统计总体形成 的三个条件:第一,客观性。总体和总体单位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观

9、察和计量的;第二,同质性。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必须是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第三,差异性。构成总体的各单位除了同质性一面还必须有差异性一面,否则就不需要统计研究了。(3)统计总体的分 类:按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可划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总体是该地区的全部国有工业企业,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而要了解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总体则是全国的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而各个地区的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为总体单位。例题单选题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A

10、标志B标志值C 调查单位D总体单位答案:D例题单选题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的集合。A不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B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C 随意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D有选择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 许多个别事物答案:B2.标志与指标(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 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按表现形式分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不能用数量表示。主要用作分组的依据。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可用数量表示。可进行计算。(2)指标:两种理解和使 用方法。一种是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适用于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另一种认为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

11、具体数值。适用于实际统计工作。(3)指标与标志的 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必须是能用数值表示的。(4)指标与标志的 联系: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体单位时,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是数量标志了)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统计学原理(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统计是要分析数据的,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数据的来源是否合适,实验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所谓实验设计就是指设计实验的合理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

12、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它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搜集实验设计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1)重复性原则:即允许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实验。好处是:其一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有效估计量;其二,可以获得实验误差的估计量。这些都是提高估计精度或缩小误差范围所需要的。(2)随机化原则:是指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分配和实验次序都是随机安排的。是实验设计的重要原则。(3)区组化原则:即利用类型分组技术,对实验对象按有关标志顺序排除,然后依次将各单位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使各处理组组内标志值的差异相对扩大,而处理组组间的差异相对缩小,这种实验设计安排称为随机区组设计。例题多选

13、题实验的统计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单一性原则B主观原则C 重复性原则D随机化原则E 区组化原则答案:CDE2.大量观察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所特有的方法。所谓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3.统计描述统计描述是指对由实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像把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统计描述D统计推断答案:B例题混合选择题下列哪种统计学研究方法属于统计描述法()A分组法B综合指数法C 统计模型法D参数估计

14、法E 假设检验法答案:ABC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统计学原理(4)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统计是要分析数据的,但首先需要考察的是,数据的来源是否合适,实验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所谓实验设计就是指设计实验的合理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它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统计数据搜集实验设计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1)重复性原则:即允许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实验。好处是:其一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有效估计量;其二,可以获得实验误差的估计量。这些都是提高估计精度或缩小误差范围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

15、下载:http:/www.shangx 重复性原则D随机化原则E 区组化原则答案:CDE2.大量观察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所特有的方法。所谓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3.统计描述统计描述是指对由实验或调查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从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图像把它表示出来。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通过对分散无序的原始资料的整理归纳,运用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得到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露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达到认识的目的。分组法是研究总体内部差异的重要方法,通过分组可以研究总体中不同类型的性质以及它

16、们的分布情况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指标来反映和研究客观总体现象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统计模型法是综合指标法的扩展。它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例题单选题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中,作为统计研究基础的是()。A实验设计B大量观察C 统计描述D统计推断答案:B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统计模型法D参数估计法E 假设检验法答案:ABC4.统计推断所谓统计推断就是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的方法。统计推断是逻辑归纳法在统计推理的应用,所以称为归

17、纳推理的方法。(1)参数估计法:当总体的界限已划定,总体某一数量特征(如总体平均数、方差等) 的数值就是唯一确定的,所以把总体的数量特征称为总体参数。但是总体参数通常不知道,这就需要通过样本数据计算样本统计量,并以此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或取值区间,这种方法称之为参数估计法。(2)假设检验法:假设检验的特点是,由于对总体的变化情况不了解,不妨先对总体的状况作某种假设,然后根据样本实际观察的资料对所作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行动的取舍。假设检验的方法是统计推断常用的方法。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经济学基础理论(1)需求分析1.需求法则与消费者效用

18、最大化人们购买的欲望或需要:即人们对某种物品感到缺乏而希望得到它的一种心理现象(1)定义:需求是指在某 一特定的时期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可以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2)需求表与需求 曲线需求表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即商品价格(P)与需求量(Q)之间的关系。如表 1-1 所示。表 1-1 某商品的需求表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1 2 3 4 5 6 7 8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根据表 1-1 上的价格和需求量

19、的各种组合,可以在一个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需求量的平面坐标上绘制出一条斜率为负的需求曲线,见图 1-1。图 1-1 上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既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当需求函数为线形函数时,需求曲线即为直线,其斜率不变。当需求函数为非线形函数时,需求曲线就是一条曲线,无论需求曲线的形状如何,我们都将其称之为需求曲线。就一般商品而言,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为负。(3)需求法则 (定律)需求曲线斜率为负,表明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水平越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少;反之,商品的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

20、越大。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这种负相关的关系被称之为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之所以存在需求法则,是因为经济学假定;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即消费者通过选择购买和消费商品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的购买力却总是有限的,即总是受到预算的约束。他们总想用有限的购买力实现最大的满足,因此,在商品的价格水平较高时,他购买的商品数量就会相对少一些;在商品的价格水平较低时,他购买的商品数量则会相对多一些。这样,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之间就必然存在负相关的关系。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经济学基础理论(2)需求法则的例外需求曲线: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或

21、根据需求表绘制的曲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符合需求定律。例如,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和炫耀性商品(conspicuous goods)或声望商品(prestige goods)就属于需求法则的例外。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品的需求曲线如图 1-2 所示。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1-2(A)中的 D 线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D 线的斜率为正表明:吉芬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大;吉芬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小。图中显示,当吉芬商品的价格较低为 P1 时,商品的销售量也较少,为 Q1;当价格上

22、升到P2 时,销售量也相应增加到了 Q2。但是,什么商品会成为吉芬商品呢?从理论上说,只有低档品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才有可能成为吉芬商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品都是吉芬商品。比如,饥荒往往会使某些低档或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变成吉芬商品。在苏格兰的某个时期,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由于饥荒,土豆的价格上升了许多,但需求量也增加了很多。原因是,在饥荒时,肉类、鱼类等高档商品的价格上升得更多,人们受到预算约束,不得不更多地购买土豆以替代高档商品的消费。再如,当人们的收入迅速增长时,许多低档品也会变成吉芬商品。例如,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黑白电视机的价格比以前虽然降低了很多,但人们对它的需求量还是大

23、大地减少了。吉芬商品这一概念给经营者的启示是:如果厂商生产的是低档品,为防范它变成吉芬商品,应时刻注意:在消费者收人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否则,厂商将会陷入销售收入减少的困境:伴随着价格的下降,销售量却不断减少。(2)炫耀性商品与吉芬商品不同,在图 l2(B)中的 D 线是向后弯曲的炫耀性商品的需求曲线。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条需求曲线上斜率为零的 A点作为分界点,将其分为两段。显然,A 点以上的那半段需求曲线是符合需求法则的,因为它的斜率为负;而 A 点以下的那半段需求线是不符合需求法则的,因为它的斜率为正。斜率为正的需求曲线表明,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反之,

24、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12(B)表明,当价格为 PA时,厂商的收入可以实现最大化,收入面积为 A点、PA 点、原点和 QA 点所圈成的面积。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预习经济学基础理论(3)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需求法则和需求曲线所表明的是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把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恩格尔曲线。(1)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曲线。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他们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

25、趋势。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时,消费者只能更多地购买低档商品和正常商品,而当人们的收人水平大幅度提高时,人们就会减少对低档商品的购买,转而增加对高档商品的消费。这时,一部分正常商品就可能成为低档商品,而一部分低档商品则可能成为吉芬商品。当然,某些高档商品则可能成为炫耀性商品。如果用横轴表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I),用纵轴表示消费者对正常商品或低档商品(X)和高档商品(Y)的需求量,就可以得到两条不同的恩格尔曲线。见图 13。图 1-3(A)表明,消费者对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需小于他们的收入增加的幅度,既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消费者对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消费的增加量是递减的。图

26、 1-3(B)表明,消费者对高档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需大于他们收入增加的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60%,即为绝对贫困;如果在 50%60%之间,则为勉强度日;40% 50% 为小康水平,30%40% 为生活富足,30%以下则为生活富裕。这是因为,在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不得不将其收入的大部分甚至决大部分用于购买食物,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当收入水平较高时,人们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额虽然不会减少甚至增加,但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会变小,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衣服、汽车、住房和外出旅游。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

27、础知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并通过变动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总需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水平的政策。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也称松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进而刺激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增加的方法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的而实行的扩张经济的政策。因此,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一样,扩张性货币政策也是通常在GDP 出现负缺口,失业增加的时候被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也称紧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

28、进而减少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的方法来达到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价格水平的目的而实行的紧缩经济的政策。因此,同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样,紧缩性货币政策通常也是在GDP 出现正缺口,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被采用。货币政策有三个重要政策工具: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再贴现率,三是公开市场业务。上述三个货币政策工具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通常被称为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称法定存款准备率,是由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货币

29、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减少,从而商业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货币数量相应增多;二是货币乘数会变大。因此,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还会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是指在货币政策中存在的能够自动减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经济波动的机制。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主要有二。一是利息率效应。利息率效应又称凯恩斯效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当出现

30、总需求膨胀,经济中出现正缺口,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时,由于物价水平上升,公众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即 会增加,但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即 会减少。 是收入的函数,与利率水平无关。但 的减少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会抑制投资需求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减轻需求膨胀对经济的冲击。相反,当总需求不足而出现经济萧条时,由于物价水平下降或出现通货紧缩,投机性货币需求 的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而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需求和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减轻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形成的冲击。二是货币余额效应。货币余额效应又

31、称庇古效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当总需求膨胀引发通货膨胀时,由于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拥有的货币余额所能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会减少,即实际购买力降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需求。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总需求的膨胀和通货膨胀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相反,在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时期,由于价格水平下跌,人们所拥有的货币余额所能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会增加,即实际购买力会上升,这又有利于增加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并对通货紧缩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一样,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波动,稳定经济运行,但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单纯依靠这种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使经济实现持续均衡

32、增长,熨平经济波动。在此情况下,政府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干预经济就是十分必要的。2010 年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必要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需求管理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相同的调节作用,但也应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它们对某些经济变量的作用方向也存在着不一致性。此外,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两种政策对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的作用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这就产生了综合运用两种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作用具有完全不同的效应。政府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33、增加政府支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机制会迫使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反之,如果政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www.shangx 与政府支出乘数(包括政府购买 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 的乘积,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部门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程度抵消作用的这种经济现象,通常被称为挤出效应。再次,一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制定到作用于经济运行,都存在着作用时滞。作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反应时滞和生效时滞。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两种政策具有

34、不同的作用时滞。一般地说,财政政策由于是通过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它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总需求,在乘数的作用下,对经济的扩政或收缩即国民收入的变动会较迅速地产生影响,因此其生效时滞可能较短。但是,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和反应时滞可能较长。因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出台,在许多国家需要经过国会的批准,这就意味着这项政策的出台必须在大多数议员取得共识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可能较长。此外,在国会预算程序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即使不存在认识时滞,要完成国会预算程序,也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财政政策的反应时滞也可能较长。与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财政政策的作用更为间接,因而其生效时滞可能

35、较长。因为中央银行无论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都要首先影响货币供给,并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利率,然后通过贷款发放额度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再影响国民收入。货币政策的这一传导机制表明,相对于财政政策来说,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虽然货币政策的生效时滞较长,但其认识时滞和反应时滞可能较短,因为在许多国家,货币政策都是由货币当局直接制定的,不存在繁杂的批准程序。究竟哪一种政策的作用时滞更长,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情况,因而不能一概而论。最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当经济出现萧条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尽管能够降低利率水平,但是只要厂商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即使较低的利率也难以刺激私人部本投资的大量增加,通常,这被称为投资呆滞。如果再考虑的到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会使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不能再下降的情况,那么,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的效果就可能很小。反之,在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作为反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其效果则比较显著。与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常具有显著的效果,因为扩政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