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51220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绪论1、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 “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2、 发展传播学:发展传播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务、服从、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3、 党报理论: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与苏联,后来在

2、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党报理论的核心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第二章:新闻活动1、 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传播和获取新闻的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第三章:新闻1、 新闻:新闻有两种并行不悖的定义: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了新闻的形式是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了新闻的实质是信息。2、 新闻本源:新闻本源指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这一概念最早由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并对这一概念做了唯物主义论述,

3、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3、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一般包括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新闻事件的经过,即 5W1H。4、 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突然爆发的战争等。突发性新闻通常有明确的发生时间5、 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如物价上涨,政策执行效果等。延缓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发生时间。6、 硬新闻:是指关系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

4、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市场行情的波动,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7、 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知识性、纯趣味的新闻。它通常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关,只向人们提供娱乐、知识或茶余饭后的谈资,多属于延缓性新闻。8、 新闻来源:又称新闻出处,是指新闻获得的源头和途径。新闻获得途径一般有:记者采访他人,记者现场目睹和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这三种。交代新闻来源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新闻的权威性、可靠性,并揭示提供新闻的意图。第四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1、 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及事实的组合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

5、情、原因、经过和事物间的相关关系都要经得起核对。2、 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所阐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一种社会现象。新闻失实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故意性失实,即明知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非故意性失实,即在新闻采写编过程中,作者并未意识到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多半是由于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导致。3、 新闻煽情和八卦:指在报道中提供带有娱乐性质的实时信息,只注重选择离奇的、情绪化的给受众带来感官刺激的内容。4、 悬疑新闻:指对尚未发生的或者尚待求证的新闻事实进行不置可否的 报道,试图通过这一点悬疑来吸引和满足受众的知情的期待。5、 标题党:泛指那些

6、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赚取点击率的网民和网站管理者。6、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以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情感等改变对象事物本来的面目。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两个要求:新闻报道的理念客观,即传播主体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要超越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利益,反映新闻事实本来面目;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方法客观,其核心是将事实与意见相分离。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7、 网帖新闻化:指专业媒体对网络社区上的网帖未经证实即转发,使得一些凭空杜撰的网络谣言变成有板有眼的社会新闻,甚至经济新闻。8、 后真相:“后真相”一词原本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的是媒体传播起到的煽动情

7、感、强化偏见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牛津字典将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9、 回音壁效应:在媒体上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已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10、 蚕茧效应: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11、 合理想象: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 ,并将之作为事实来报道。第五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1、 信息:广义的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

8、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意义的信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在新闻学中,信息这一概念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守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2、 宣传:是宣传者处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期影响受众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活行为3、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第六章:新闻事业的产生1、新闻事业: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收集、生产、发布等业务的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第七章:互联网与新媒体1、 互联网:是指将若干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

9、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计算机系统。2、 博客: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互动的综合性平台。3、 论坛: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时的互联网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他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进行讨论和聊天。4、 网上网下互动:是指网民从参与网上群体性事件即网络舆情事件,延伸成参与社会性群体性事件。第八章:互联网造就传媒新业态1、 用户生成内容:指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

10、GC 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 Web2.0 概念而兴起的。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2、 众包新闻:是指新闻机构借助网络技术组织化地从用户那里获取报道灵感、素材以及资金等帮助的一种新闻生产模式,它是新闻机构和用户之间一种通力合作。这一概念是伴随着西方新闻机构仿效商业公司开展众包式的新闻生产模式而被提出的。3、 迭代新闻:指新闻的报道流程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进行的新闻生产,专业人员与用户进行广泛深入的互动,在迭代过程中,在快速基础上,逐渐逼近事件真相,抵达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他是由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提出。4、

11、媒体融合:狭义上讲,媒体融合指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广义的媒体融合则包含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如媒介形态,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从动态上来讲,它是各种媒体形态的边界逐渐消融,多功能复合型媒体逐渐占据优势的过程和趋势。5、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 ,指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等多媒体产品形态的新闻形态,它是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 。6、 +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的“+互联网”是指传统媒介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转移到互联网上,常见如”报网互动“、 ”台网互动“等。它强调的是顺势创新,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发展

12、既有新闻、信息传播业务。7、 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的“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统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媒介形式对信息的表达,各种媒体以其不同介质特征选择相应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手段、策略。第九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1、 新闻体制:指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2、 党委机关报:以刊登政治、经济方面的硬新闻和发表阐述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的言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纸。第十章:新闻媒介的性质1、 新闻媒介的共性:是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是指包括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

13、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2、 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具体的某一类或某一家新闻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3、 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是指新闻媒体一方面作为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本身属于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属于信息产业范畴。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我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十一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1、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实际影响。2、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是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它是根据媒介在分析受众需求、自身情况和要实现的传播

14、目的的基础上,在新闻媒介的五大一般功能中选取几项组合而成的,是由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观决定。十二章: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1、 党性原则:是指党报要按照党的纲领、策略原则和党章办报,是列宁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办党报的准则的基础上,明确、正式提出的。党性原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而且是整个国际无产阶级政党新闻事业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和光荣传统。第十三章: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1、 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公开揭露、批评政党、政府、公职人员以及社会一切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言行。舆论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政府和政府的公职人员2、 舆论引导:指新闻媒体劝服大众尊重、遵循实行国家的法规、社会公德及政府的方针政

15、策,以达成社会共识,形成共同行动。舆论引导的主要引导对象是一般公众。第十四章:大众传媒与社会1、 媒介生态环境:指媒介体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关系的总和。2、 政治参与: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参与政治决策。3、 政治文化:关于政治体系或体系之内人们的态度、信仰和感知,也包括关于政治目标的知识和信息。4、 软实力: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第十五章: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1、 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就是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自由,广播电视波送自由。

16、新闻自由 1644 年英国政治思想家约翰.密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提出的。第十六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1、 媒介管理:一方面指国家对媒介传播、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也指媒介内部对决策、监督、传播、经营等活动进行制度性管理。2、 中央厨房:指有全媒体记者采集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介形态的素材,放入全媒体数据库中由编辑进行二次加工编辑,供各种传播媒介屈才使用的媒体运作模式。这一概念源于连锁餐饮行业,传媒业的“中央厨房”的基本理念是打通媒体内部、不同媒体之间、媒体和其他社会系统间的壁垒,整合资源,借助开放和协作的平台,在业务层面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工作格局。

17、第十七章:传媒业经营1、 精准营销: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把营销信息精确推送给商家的目标消费者,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第十八章:新闻媒介的受众1、 受众定位:指确定传播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个部分。2、 知情权: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权利,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3、 表达权:指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

18、4、 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指受众借助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公共领域内的部门和各项活动依法行使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及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5、 媒体认知:指受众自身如何认识媒体,如何定位自身与媒体的关系。这种认识会随着受众自身变化和媒体变化而发生改变。第十九章: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1、 新闻生产: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它不仅仅指事实经过采写编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的一个生产流程,更指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加工的产物。2、 新闻生产场域:指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各方的客观关系。这些关系对新闻生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压力。3、 二次售卖

19、理论:二次售卖理论指的是媒介单位先将媒介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读者、听众、观众) 。然后,再将消费者的时间(或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广告主的过程。简而言之,第一次售卖,媒介向受众提供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这里售卖的是信息,信息是商品。第二次售卖,将受众的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受众的注意力是商品。4、 新闻选择: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5、 新闻敏感: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6、 新闻价值: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关注的素质。7、

20、 宣传价值: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第二十章:中国的新闻改革1、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式来经营新闻媒介。2、 制播分离:指媒体生产过程中,只制作新闻节目及部分核心节目,其他大部分节目由独立制作公司提供。3、 编营分离:指将内容生产和经营活动分开,内容生产在不受经营干扰下独立完成,以确保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4、 小新闻:指以采写编评、媒介管理经营等新闻业务和媒体内部业务为主的新闻学教学与研究。5、 大传播:是指新闻学研究突破”小新闻“的框架,视野不再局限于媒体内部,也突破以“受众为重点、效果为目的”的大众传播学领域,而是以互动、沟通为重点,在更广阔的失业中探索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大传播”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信息传播为重心、以沟通互动为目的。第二十一章:新闻工作者修养1、 新闻专业理念:指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2、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自律,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遵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