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电阻定律 电阻率本节教材分析本节的电阻定律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教材对电阻定律的讲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学生初中已有的定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引入电阻率的概念,得出电阻定律.同时,还介绍了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因此,做好教材安排的实验,是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关键.电阻率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超导体的电阻率在温度降到转变温度时突然变为零.根据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制成了电阻温度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电
2、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控制变量,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电阻温度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电阻定律.2.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实验,抽象概括出电阻定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实验法、分析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电键、导线若干、实验所需合金导线、日光灯灯丝、欧姆表、酒精灯.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电阻是
3、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其定性关系是什么?生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师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这节课让我们用实验定量地研究这个问题电阻定律 电阻率二、新课教学师介绍固定在胶木板上的四根合金导线 L1、L 2、L 3、L 4 的特点.(1 ) L1、L 2 为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而长度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2 ) L2、L 3 为长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合金导线(镍铬丝)(3 ) L3、L 4 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合金导
4、线(L 3 为镍铬丝,L 4 为康铜丝)演示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1 )按下图连接成电路.(2 )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定量关系.师将与 A、B 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 L1、L 2 两端,调节变阻器 R,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 L1、L 2 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定量关系.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长度成反比.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导线中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经过分析推理可知,在导线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3 )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师将与 A、B 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 L2、L
5、3 两端,调节变阻器 R,保持导线两端的电压相同并测出电流.比较通过 L2、L 3 电流的不同,得出导线电阻与导线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而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经过分析推理可知,在导线的长度和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线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4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师将与 A、B 连接的导线分别接在 L3、L 4 两端,重做以上实验 .生从实验知道,电流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经过分析推理,导线的电阻与导线的材料性质有关.师生共同活动:概括归纳出电阻定律.(1 )电阻定律的内容:导体的电阻 R 跟它的长度 l 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
6、 S 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2 )电阻定律的公式:R= Sl师介绍比例常数 .(1 )比例常数 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的电阻率.(2 )电阻率的物理意义: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制成的长为 1 m、横截面积为 1 m2 的导体电阻.(3 )电阻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R 的单位是 ,l 的单位是 m,S 的单位是 m2,所以 的单位是 m.投影几种导体材料在 20 时的电阻率.材料 /m银 1.6108铜 1.7108铝 2.9108钨 5.3108铁 1.0107锰铜合金 4.4107镍铜合金 5.0107镍铬合金 1.0106锰铜合金:85
7、%铜,3% 镍,12% 锰.镍铜合金:54%铜,46% 镍.镍铬合金:67.5%镍,15%铬,16%铁,1.5%锰.师从上表可知,金属与合金哪种材料的电阻率大?生从表中可以看出,合金的电阻率大.师制造输电电缆和线绕电阻时,怎样选择材料的电阻率?生制造输电电缆时应选用电阻率小的铝或铜来做.制造线绕电阻时应选择电阻率大的合金来制作.师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跟温度有什么关系呢?演示研究金属的电阻率跟温度的关系.将日光灯灯丝(额定功率为 8 W)与演示用欧姆表调零后连接成上图电路,观察用酒精灯加热灯丝前后,欧姆表示数的变化情况,说明了什么道理?生当温度升高时,欧姆表的示数变大,表
8、明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师介绍电阻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1 )工作原理: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制成的.(2 )主要构造:指示仪表、连接导线、热电阻(铂).请同学们思考:锰铜合金和镍铜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怎样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生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师有些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节课学习这部分内容.三、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电阻定律 R= .Sl2.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
9、小;而某些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四、作业1.练习二(1) 、 (2) 、 (3 ) 、 (4 )2.查阅资料,了解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法: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3.预习“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分组实验.五、板书设计六、本节优化训练设计1.一只“220 V、100 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 484 ,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于 484 B.大于 484 C.等于 484 D.无法确定2.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是 d,电阻是 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 的均匀10d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A.10000 R B.R/10000C.100 R D.R/1
10、003.一个标有“220 V、60 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 U 由 0 逐渐增大到 220 V,在此过程中,电压 U 和电流 I 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图中所给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4.在示波器的示波管中,当电子枪射出的电流达到 5.6 A 时,每秒钟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数目有多少?电流的方向如何?5.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左下图所示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a Rb=_6.在相距 40 km 的 A、B 两地架两条输电线,电阻共为 800 ,如果在 A、B 间的某处发生短路,这时接在 A 处的电压表示数为 10 V,电流表的示数为 40 mA,求发生短路处距 A 处有多
11、远?如右上图所示.参考答案:1.A 2.A 3.ACD4.3.51013 个,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5.1 4解析:将半球形导体可再等分成两块 球形材料,假设每 球形材料相当于用同种材料4141制成的长为球半径 r、截面积为 S 的电阻 R,则图(a)中的连接方式相当于长为 r,面积为2S 的等效电阻,故 Ra= ;图(b)中的连接方式相当于长为 2r,面积为 S 的22r等效电阻,故Rb= =2RSrRaR b=146.12.5 km解析:设发生短路处距离 A 处有 x m,据题意知,A 、B 两地间的距离 l=40 km,电压表的示数 U=10 V,电流表的示数 I=40 mA=40103 A,R 总 =800 .根据欧姆定律 I= 可得:A 端到短路处的两根输电线的电阻 RxRRx= =250 3104I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x= S2A、B 两地输电线的电阻为 R 总 ,R 总 = Sl2由/得 lxR总解得 x= 40 km=12.5 km8025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