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小问题”(吉利小学五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一、课题背景目前在不少父母心中,都觉得很烦恼,原因是自己的孩子大事不出,小事不断。面对这些状况,有些家长就想, “树大自然直” ,等孩子大了就会好了吧!而有些父母则认为这么小就这样。还得了?由此引出不同的态度与方式。前者是存侥幸心理,消极等待,把孩子中出现的“小问题”不当回事。后者则是急躁,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解决” 。我们认为,这两种态度与方式都是不对的,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应引起关注,科学分析,冷静处置。那么,在孩子中经常出现的有哪些“小问题”父母又该如何看待这些这些“小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纠
2、正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二、教学目的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常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应对方法。2、引起父母对孩子出现的“小问题”的重视,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三、教导过程今天,先给各位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一名叫江舟的男孩成长的故事。江舟是家中的独子,他已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现是在读研究生。江舟从小学到大学,品德、学习、身体全面发展。他曾在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活动中担任领唱,还曾出国演出。在他 16 岁生日时,不少客人来家里为他祝贺,送上生日礼物。当大家让他说两句话时,江舟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认认真真地对大家说:“今天虽然是我的生日,但我首先要答谢我的
3、爸爸妈妈。16 年里,他们抚养我非常不容易。 ”说着,就向爸爸妈妈深深地鞠了一躬。没想到,这一鞠躬下去,江舟的身子好半天没直起来。他想到爸爸妈妈 16 年来为自己操的心,受的罪,想到爸爸妈妈给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江舟激动地哭起来了。客人的眼睛湿润了,江舟的爸爸妈妈也流泪了。江舟为什么表现得如此优秀?源于他的爸爸妈妈从江舟很小时候起,就不错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机会。江舟小时候曾有独食的习惯,为了帮他改正,父母想了很多办法。一次四川的一位朋友给他家送来了一篮子红橘,江舟最爱吃了。爸爸妈妈要求每次吃的时候,都要同时拿 3 个,最大的给爸爸,第二大的给妈妈,小的留给自己。到最后,篮子里只剩下 3 个橘子
4、,小江舟舍不得分了。父母给他讲道理,努力说服他,总算答应分了。可是怎么也舍不得把最大的那份分出去。父母告诉江舟,东西越少的时候越考验人,这个时候能想到长辈的,才是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最后江舟哭着按橘子的大小分出去了,但却泪汪汪地看着父母,希望父母不要真的把橘子吃了。但江舟的父母相互使个眼色,狠心把橘子掰开,一瓣一瓣地放进嘴里吞掉了。橘子什么味道,夫妻俩是谁也没吃出来。但从那以后,江舟逐渐养成了不独食的习惯。直到现在,每顿吃饭都往父母碗里夹最好的菜以后,才自己吃。江舟的家中经常是笑声连连,充满欢乐。第二个故事是讲一名被枪决的大学生。他在监狱里写了很多日记,其中写到他经常怨恨自己的妈妈和姐姐,因为妈
5、妈和姐姐在他小时候太娇宠他了,使他形成了极端自私的精神境界,家中不管是谁的东西,想要就拿,妈妈和姐姐毫不制止。同学的东西喜欢就偷偷占为己有。妈妈知道了只轻声说句“以后不要这样”就算了。后来为了能随心所欲地花钱,经常说谎骗妈妈和姐姐,但她们居然从来不指出。如果不是妈妈和姐姐太放任,自己也不致于走向恶性犯罪。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优良品格是由克服一个个小缺点开始的,而不良行为也是因小事不注意慢慢形成的。我们当父母的为了孩子能成才,就要象江舟的父母一样,不放过孩子的“小问题” ,不急不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逐一克服。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上小学的孩子一般会出现哪些“小问题” ,作父母的可以
6、如何应对。 不讲礼貌明明是一个二年级女生,是家里的“小公主” ,全家人都围着她转,十分宠爱她。她见到家人、父母的同事、亲戚朋友从来不主动打招呼,吃饭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菜拉到自己的面前,不敲门就进入父母的房间,随意打断父母的说话,对父母为她做了事从来不会讲声谢谢,偶尔还说脏话,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未经同学同意就拿同学的文具玩。我们一听就知道明明是个不讲礼貌的孩子。为什么孩子会不讲礼貌呢?一般有下面的原因:一是家庭溺爱。家人对孩子百般呵护,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容易养成孩子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孩子对老师、客人不礼貌,家长不作严肃批评、没有即时纠正,因此,孩子的不礼貌行为便呈现加剧的趋势。二是忽视教
7、育。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因此,下足功夫狠抓孩子的学习,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礼貌教育。明明正是因家人的宠爱使她觉得家人对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她的不礼貌行为归根到底是由于家人的过度溺爱造成的。而对孩子有这情况,当父母的该如何应对呢?一是言传身教。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因此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使用文明的语言,尊重孩子,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大人说话时不插嘴,不要打断别人讲话,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二是即时提醒。当孩子忘记了礼貌用语时,提醒孩子,当家里来了客人时,不要因孩子情绪不好而放任孩子不理
8、人,应指出来,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三是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父母要设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让孩子尽量做到“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同时教育孩子保持仪容仪表整洁,讲究个人卫生,衣着要干净、整洁、得体。 爱说谎杨波是个正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有一天放学回家,他说老师要求大家买大白兔橡皮和白兔铅笔刀。其实,老师并没有说过,是他自己喜欢而谎称老师叫买。后来他迷上了电脑游戏,每天放学都要去机室玩上一个小时。有时回家晚了,便撒谎说去同学家做作业了,或是被老师留下来搞卫生了。杨波的爸爸性子急躁,动不动就打他,为此杨波在家挨了不少打。后来他只要做了错事,就编出一套谎话来骗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
9、说谎不一定是存心想骗人,一般孩子有下面的原因:1、孩子年龄小,往往分不清现象和现实而导致说谎。儿童想象力丰富,常常会把现实和幻想混淆起来。2、因模仿而说谎。由于各种原因,大人并不总说实话,当孩子了解到大人说谎时,她们有时会不知不觉地模仿。比如父母告诉孩子:“要是那个人打电话来,你就说我不在家。 ”对不愿应酬的事,就告诉孩子:“你说我不舒服。 ”有时妈妈会对孩子说:“这件事别让爸爸知道。 ”这些,孩子都会模仿。3、为了自我保护而说谎。孩子做了错事怕受惩罚,或者有时为了逃避干不愿干的事而说谎。用说谎来摆脱困境,进行“自我保护” 。如自己打破了花瓶说是小猫弄的,为了不愿做家务而说作业很多,害怕考试说
10、自己头痛要请假等。碰到孩子说谎,我们当父母的要弄清孩子说谎的原因,要引导孩子说真话,说了真话就不要责骂他了,还要肯定他能说真话。如果孩子暂时不说实话也不要急,应该真诚地对他,找机会让孩子承认错误。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父母要言之必行,不要骗孩子,不要用从不兑现的谎言给孩子许诺,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做人必须言必信,行必果。此外,我们还要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纠正时要多用正面的方法。例如,孩子做了错事,能如实告诉父母,就要对他进行表扬,指出他做得对,说了实话。以此对他说真话的行为进行正面强化,说假话的行为逐渐减少。尽量不要用惩罚的办法。顺便说一下,一个人说谎是可能会有掩嘴、摸鼻子、拉
11、衣服、擦眼睛、搓耳朵这些动作,大家在观察孩子有没有说谎时可以试试。 做事丢三落四10 岁的东东,从小总是乱扔东西,刚刚拿过的东西一会就不知道放哪去了。他常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为此常挨父母的打骂。但往往是打还打,骂还骂,东东一会又把玩具撒满床铺,作业本丢得满桌都是。还有,东东上学不是忘记带作业本,就是忘了带文具盒。最初,父母以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好了。但现在他都上四年级了,这种现象还常出现。父母打又打过,骂又骂过,还是拿他没办法。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丢三落四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态度马虎,没有听完或听清别人的话就匆忙去做。二是生活缺乏条理,东西乱放,需要时就找不到了。三是记忆力较差,四是孩子动
12、手机会少,从小接受听、说的训练多,动手机会少,造成这方面能力弱。五是家长惯于包办,孩子习惯了东西放乱了,忘了,丢了,有家长解决,自己缺乏责任感。对孩子这种现象,我们当父母的应及早纠正,不要幻想孩子长大懂事了,自然而然就好了。但纠正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躁。纠正孩子这种毛病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善始善终的习惯。要认真听完别人讲话,不理解或听不清的要学会有礼貌地再询问一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办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2、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柜子,摆放他自己的书本、玩具,要求孩子把课本、练习本、玩具分类摆放,让孩子从
13、小养成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的习惯。3、把责任还给孩子。从摆放玩具、日常用品这样的小事做起,属于孩子的事让他自己订计划、做准备、自我检查、自己负责,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当然,开始要教给孩子方法,但一定要他自己做。如果孩子粗心出差错,让他自尝后果。如红领巾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挨一次批评;作业错了,让他得一次低分。目的是让他明白粗心大意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假如不这样,而是罗罗嗦嗦,不停地提醒,相反会养成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因为他必觉得,自己忘了不怕,父母会提醒。 过分依赖家人6 岁的明珠已上小学一年级了,还要缠住父母,让父母喂饭、洗澡、洗脸等一些简单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凡事都要爸妈帮她做。做作业要父母
14、陪着,要不然她就不做,就连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她去玩也一定拖着爸妈陪着。明珠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陪孩子花去了他们很多很多时间,他们真是烦透了。那么,明珠这些依赖行为,是谁造成的呢?其实,这都是来自于她的父母。现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宝贝,非常溺爱,什么事都帮他们想得周周到到,做得妥妥贴贴。很多该孩子做的事都由父母代替了。上课不留心,造成晚上做作业有困难,父母就在旁边指点,甚至代笔。长此下去,孩子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碰到困难,也就没有了解决困难的能力,没有了独立的能力。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做起。为此,要耐心教会孩子做事情,可以从简单的事教起,如教他如何洗手
15、、洗脸、洗澡、洗手帕等。要教给孩子做事的步骤,也可先给孩子演示,再让其动手操作。这时,大人要耐心,不要因孩子动作慢或做不好而打骂孩子或干脆又包办代替。同时,要给创造独立生活的条件,这样可改变他的依赖性。首先从他感兴趣的事做起,如孩子喜欢洋娃娃,可以教孩子帮洋娃娃穿衣服,再者是从小事做起,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穿袜子、摆放好鞋子、自己收拾书包、准备好学习用品等。总之,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有就是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懒,可让他们在家务劳动中克服“懒惰”心理。如洗菜、洗碗、扫地、倒垃圾等轻活,尽量让孩子独立去做,还可让孩子去买一些生活用品,这样既培养孩子的独
16、立生活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安静不下来,容易犯纪律8 岁的彬彬兴奋好动,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课,而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动作不停,经常叫喊、讲话,影响课堂纪律。老师批评了他无数次,他依然不改。一放学他就象离弦的箭,到处奔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常惹事生非,常遭老师投诉,父母被“急召”到校。在家里做作业时也难以安静、边做边玩,作业常出差错,成绩不断下降。但如果让他去运动,就开心极了,特别来劲。有时惹急了父母,挨一顿打,但没过一会,毛病又犯了。他父母对他简直是毫无办法。我们来分析以下,彬彬在课堂课堂上捣乱,其实很有可能是想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恰好老师批评了他,满足了他内心的需要,也强化
17、了他的毛病。而作为父母,并没有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静不下来,为什么老犯纪律,而是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重要的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没有孩子喜欢听批评,老师和家长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故意刺激他,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要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让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并即时给予鼓励,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和上进心,这是帮助孩子克服缺点的主要条件。此外,还要注意,对孩子过多的精力要给予宣泄的机会,指导孩子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玩个够,动个足,减少因精力过剩带来的不适宜的行为。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小问题” ,并介绍了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小毛病的方法。请各位家长要引起对孩子这些“小问题”的足够重视,引导孩子逐步纠正各种不良行为。四、思考与实践1、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你对孩子的“小问题”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在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小问题”过程中,你有什么经验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