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栏目索引,考情分析,知识梳理,知识体系,考点剖析,实战演练,【常考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摄食、呼吸、排汗等,说明生物具有_现象,如鲸浮出水面呼吸。(2)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成熟的个体能够_。,新陈代谢,繁殖后代,(4)后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_的现象。(5)生物具有_,能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6)生物能够对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_并_。注:生物分为植物、_、微生物。,遗传与变异,应激性,适应性,影响环境,动物,【一般考点】2.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范围:_、_和_。即海平面以下约_和海平面以上约_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
2、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_的范围内。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_、_、_、_、_等。,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10千米,10千米,100米,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2)栖息地。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_。,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1)巴斯德实验。,将煮沸的A、B两个瓶内的肉汤放凉,3天后,A烧瓶里的肉汤中出现了微生物,肉汤_;B曲颈瓶里没有微生物。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_。,浑浊变质,浑浊变质,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_。在此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_。,空气,做对
3、照,(2)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提出问题_制订计划_得出结论_。在科学实验中,往往需要设计_实验,并控制变量,使变量_。(3)探究的常用方法:_、_、_、_等。,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对照,唯一,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必考考点】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a.一台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和_,作用是_。(物镜的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_;目镜相反)目镜_螺纹,物镜_螺纹。b.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A_、B_、C_、D_、E_、F_。,目镜,物镜,放大物像,大,无,有,目镜,转换器,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的使用。a.取镜。一手_镜臂,一手_镜座,保持镜体直立。(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动,防止_从镜筒中滑脱。),握,托,目镜,b.对光。转动_,使镜筒上升;转动_,使_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_,使遮光器上_的光圈对准通光孔;_眼注视目镜,右眼_,转动_,直到看到一个_的视野。,粗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低倍,较大,睁开,反光镜,明亮,左,c.安放装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材料正对_,用_固定载玻片。(观察的标本必须是_的。) d.观察。从侧面注视_,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 mm处;左眼注视_,反方向慢慢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必要时,可以转动_
5、,使物像更清晰。,通光孔中心,压片夹,薄而透明,物镜,目镜,细准焦螺旋,e.整理与存放。用_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若镜头被弄湿或弄脏,用_轻轻擦拭干净。,纱布,擦镜纸,(2)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常见问题。对光时,若室内光线暗,选择_和_;若室内光线亮,选择_和_。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_,像的移动方向与实物的移动方向_。,凹面镜,大光圈,平面镜,小光圈,倒像,相反,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方法:首先在_倍镜下找到物体的像,将像移到视野_,然后转动_换上高倍物镜,最后转动_使像清晰。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化:观察到的像体积_,细胞数目_,视野范围_,视野亮度_。,低,中央,转换器,细准焦螺旋
6、,变大,变少,变小,变暗,视野中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_、_和_。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_。,物镜,目镜,玻片,乘积,常考点提示:1.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或常态下的那一组。,2.显微镜。目镜与物镜的区分:物镜有螺纹,目镜没有螺纹。镜筒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物镜的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的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对光时的“三转一看”:转动转换器,转动遮光器,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
7、亮的圆形视野。观察时“三先”:先低后高、先降后升、先粗后细。,显微镜下物像的判断:如果显微镜观察的装片带有“F”字样,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F”(判断时可将字样倒过来,看到的即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显微镜下物像污点存在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所看到的污点有可能存在于三个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如果移动其中的两个位置,污点都不动的话,即可判断污点很可能在未移动的那一个位置。,点击图片放大观看,【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例1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解析:生物
8、的基本特征及共有特征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应激性,适应并影响环境。A、B、C三项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而D项只有绿色植物具有,其他生物没有。答案:D解题技巧:解题关键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易错点:误认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是指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绿色植物等能通过光合作用等途径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等其他生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考点2】生物的生活环境,例2 (2013山东济南)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将生物名称的序号填写在对应栖息地后面的横线上。蕨菜松水绵仙人掌大熊猫鲨鱼企鹅
9、南极冰原_,沙漠_,海洋_,干旱陆地_,阴暗潮湿的山间_,洁净的小溪_,高山竹林_。,解析:蕨菜属于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山间;松属于裸子植物,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生活在干旱的陆地;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仙人掌的叶子变成针状,茎肥厚能储水,生活在干旱沙漠中;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鲨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海洋中;企鹅生活在南极冰原。答案: ,【考点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例3 (2015山东济南)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的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的湿度可
10、以不同C.左右两侧都应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28 左右,解析:在对照实验中,只能出现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本实验为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只能设置一个变量即光照的不同,其他实验条件应该完全相同。因此温度应该相同,28 为黄粉虫生活的适宜温度。答案:D,例4 (2013山东济南)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小麦种子平均分为四份,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1组证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B.2组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C.1组与4组对照可知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D.1组与2
11、组或2组与3组均形成对照实验,但变量不同,解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使变量唯一。再根据实验结果,探究变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B选项,没有对照实验, C选项中1组和4组变量不唯一,不能构成对照实验,都是错误的。D选项,1组与2组实验变量是水,2组与3组实验变量是温度,都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答案:D解题技巧:解答有关探究实验时,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再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是唯一变量。,【考点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例5 (2015山东济南)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怎样操作才能使A视野变成B视野( )高
12、倍镜换成了低倍镜 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向左上移动了玻片A. B. C. D.,解析:从A视野到B视野,物像变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B中物像移动到右下方,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所以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与看到的物像相反,所以玻片应该向左上移动。答案:D,例6 (2014山东济南)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亮( )A.5和4 B.16和40C.4和10 D.5和40,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同一部位时,要使看到的视野最亮,应该使显
13、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图中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是5,放大倍数最小的物镜是4。答案:A,例7 (2013山东济南)小张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了物像,他不小心将玻片往左上方移动了一下,请问如何移动玻片才能看到物像( )A.左上方 B.左下方C.右上方 D.右下方,解析:此题考查显微镜成像的知识,显微镜呈的是倒像。在显微镜视野中已经观察到了物像,不小心往左上方移动了玻片,物像就会向右下方移动,要想重新看到物像,就要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答案:D,例8 (2013山东济南)关于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遮光器能调节光线强弱 B.转换器能调换目镜C.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 D.压片夹能固定玻片,解析: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A正确;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物镜,不能调换目镜,B错误;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C正确;压片夹可以固定玻片,D正确。答案:B,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