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旧大纲).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1390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旧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旧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旧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旧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导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的内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人类与环境(解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1 环境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这个中心事物而言的2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3 人类对环境作用的同时,环境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这叫环境的反馈作用。4 环境问题的产生:当

2、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5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环境的自净能力。6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境问题的表现(一)环境污染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环境污染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举例: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理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交通、工厂等

3、造成的噪声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二)生态破坏生态破坏的原因: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举例:滥伐森林,导致森林对环境调节功能下降破坏自然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由于不合理灌溉等原因,导致土壤盐碱化由于大量燃烧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臭氧层的破坏。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一)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1) 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

4、噪声污染等。(2) 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水平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二)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主要原因是:(1)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2) 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3)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举例:(1)酸雨 (2)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3)热带雨林被破坏,影响全球的气候 (4)大气中二

5、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的“温室效应” (5)臭氧层的破坏(南极臭氧洞 9、11 月)全球环境基金(GEF) 融资的项目与其重要性相一致,最多的是“生物多样性” 、其次是“气候变化” 、还有国际水域、臭氧消耗等。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1 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放慢,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全球人口数仍将大量增加。2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差异:(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迅猛增长(2)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目前多已接近零增长,有些是负增长。3 人口压力导致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

6、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超过了极限。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2 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而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举例: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任意修筑堤坝和道路等。图 8。7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1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

7、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人们认识不到域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 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可取。因为其没有考虑到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3 小结: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83 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一)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

8、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二)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在中国古代逐渐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的主张)(三)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四)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3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1)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

9、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2)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面积的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3)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1 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改变我们人类的行为方式。2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举

10、例:工厂实行清洁生产: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4 环保标志的含义: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2 中国的成就:占世界约 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 21%的人口,举世瞩目3 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1)庞大的人口压力。1997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 3。4%,而养活的人口约占世界的 21%,意味着我国必须用 1 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 6 倍

11、的人口。人口压力:1978 年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较高,每年有 1/4 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人口这一沉重的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障碍。(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一是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二是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3)深刻的环境危机-人均资源少表现: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我国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