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相关问题的几个关点,你是否有更好的建议?一、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认为,城市化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科院一日推出其二 00 五年度“科学与社会”三大系列报告,牛文元领衔完成了其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并表达出上述观点。他说,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施城市化战略才能够最终完成。牛文元称,当农村人口数量降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下时,农村土地即达到市场化要求,此时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
2、一定程度,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生产成本才有大幅度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有明显进步。这样,“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中国如何推进城市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牛文元提出六项基本措施:尽快修改城市规划法,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两到三个世界级城市作为中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将中国城市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大中小城市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力度。对于乡
3、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辩论会二、搞城市化中国将出现贫民窟温铁军认为,未来三十年,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温铁军特别强调自己不反对城市化,但是当前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否则可能会出现城市贫民窟。中国现有的城市模式将不可持续发展温铁军特别强调自己不反对城市化,但是当前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否则可能会出现城市贫民窟。我们现在搞的是城镇化,我在很多地方都讲过,我在所有人口
4、超过一个亿的发展中国家做过大量调查研究,没有发现有一个城市化成功的典范,更何况中国这样 13 亿人口的国家,我说我们现在接近 6 亿城市人口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规模,它所造成的环境灾难和生态灾难已经不可持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算帐。说城市化就有规模,规模就产生规模效应,那从经济逻辑来说是对的,但从综合角度、从宏观战略来说,你有多少资源、有多少环境、你的承载能力如何,我们去看过沿海的污染,能不能持续?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不主张农民进城?我说我主张全世界农民都进城,现实吗?这不是一个所谓想象的问题,而是一个可能性的问题。再说了,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哪个不是靠贫民窟实现的?哪个贫民窟不是黄
5、土堆泛滥,垃圾不好控制,哪个贫民窟好治?稍微动一动贫民窟就是大乱。甚至有的朋友主张中国搞贫民窟,我就不明白这是人是不是自己打算进贫民窟去当贫民,如果主张别人进贫民窟自己在旁边站着看,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立场。我从来赞成城市化,我只是看条件,我从来拥护城市化,我希望把全国 13 亿人都变成城市居民,我没有意见,有本事来呀。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资源、有没有这个环境、你的承载能力到底是多少,我说我们已经有了两倍于老欧洲城市人口的规模,欧洲消耗了多少资源?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三倍于美国城市人口,或者我们城市人口的总规模已经是所有环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和还要多,我们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你光算一百分比,说全
6、世界城市化率 50%几,中国才有 40%几,百分比是什么?那叫做眼中有数、心中无人。现实一点好不好?所以我说现在中央的决策其实是很清楚的,我们要搞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城镇化并不是没有模型,你去看看德国,德国有多少是靠千万级以上人口大城市发展支撑的?它不是大部分都靠所谓人口中高密度地区,也就是城镇化地区,大家都有同样的国民待遇,都可以得到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建设服务等等,但并不是都得非高密度的集中到某个大城市,只有发展中国家照搬了西方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照搬不成,变成东施效颦,才弄得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都变成大型贫民窟。三、中国 20 年城市化的反思上海:对年轻人仍有巨大吸引力 财富杂志
7、亚洲编辑钱科雷闲聊般说起他在上海不止一次经历过的一个细节:“在上海人民广场的城市规划展示馆里,有一个关于 2020 年的上海的城市模型。我看到很多上海人非常高兴地在这个模型边指点,为他们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骄傲。可一旦他们研究起一些细节,又会沮丧发现,自己现在住的地方也要被规划作其他用场。到时,他们该往哪里去?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城市的规划是否很难避免和个人的冲突?” 北京:城市化的脚步悠一点 面对 2008 年的奥运会,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文化圆桌会议的省市长座谈中直言,北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脚步该悠一点。 当人们以为整个北京城沉浸在“迎奥运”的热火朝天情绪中时,王岐山意味深长地提出:城市的建设不是越大越好、越快越好。对于北京而言,如果以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 “大”、 “快” 将成为一种危险的信号。 “北京现在的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瓶颈,城市建设缺水、缺天然气,在能源方面捉襟见肘。比如去年冬天,是天津牺牲了自己的天然气指标,才保住北京整个冬季的暖气供应。 ”王岐山进一步分析,北京的人口太多,资源紧缺的矛盾因此更加突出。 “可持续发展 不能停留于口号,而应该是每个人应该有的意识。如果在建设中只考虑快,考虑可以立刻见到的成效,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那么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将是一场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