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洲城市 | 78 作者简介P.S.N.Rao(印度)印 度 规 划 和 建 筑 学 院 ( 新 德 里 )教 授纪 雁Vangel Planning & Design 设 计 总 监沙永杰同 济 大 学 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副 教 授同 济 大 学 建 筑 与 城 市 空 间 研 究 所副 所 长100 Years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in Delhi, IndiaP.S.N.Rao(印度) 纪 雁 沙永杰,编译 文章编号1673-8985(2014)01-0078-09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对 印 度 首 都 德 里 的 城 市 演
2、 变 、 城 市 发 展 的 主 要 问 题 和 当 代 城 市 规 划 进 行 了 综 合 的 介 绍 和 分 析 。 包 含 3部 分 内 容 : 一 是 德 里 的 城 市 演 变 过程 , 分 为 12 17世 纪 的 德 里 七 城 、 1911 1947的 英 国 殖 民 统 治 、 1947年 的 印 度 独 立 和 分 裂 以 及 1967年 至 今 的 当 代 城 市 规 划 4个 时 期 ;二 是 分 析 德 里 当 前 城 市 发 展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题 ; 三 是 阐 述 了 德 里 当 代 城 市 规 划 的 主 要 举 措 以 及 2002 2021城 市
3、总 体 规 划 的 新 战 略 重 点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ity evolution history of Delhi, from its hoary past as the capital of many kingdoms dated as early as 1450 BC, to the British colonial influence during early 20th century, to its painful independence and partition of India in 1947 till modern master
4、planning began in 1962. It also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Delhi is facing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achievements and new strategies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which attempts to being more meaningful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eople of Delhi.德里(新德里)位于
5、印度北部,据2011年统计,德里大都会总面积为1 483km2,人口约为1 675万人,是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仅次于孟买的印度第二大都市。德里坐落在恒河支流的亚穆纳河岸边,城市主要分为德里旧城和新德里。德里旧城是古印度历代王朝的首都所在,新德里曾为英属印度的首都,也是现印度共和国的首都。1 城市演变过程1.1 德 里 七 城 ( 1217世 纪 ) 多个 王 朝 的 首 都德里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印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中所描述的都城因陀罗普拉沙(Indraprastha),史学家考证因陀罗普拉沙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450年。德里也是
6、若干个王朝定都的地方,从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在这里不同的政权修建了7个不同的都城,称为德里七城(图1)。第一城,拉莱皮瑟拉城堡(QilaRaiPithora)德 里 | 城 市 演 变 | 城 市 规 划 | 问 题 和 举 措Delhi | City evolution | Urban planning |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印度德里城市规划与发展由公元12世纪的印度兆汉王朝的国王普里特维拉贾兆汗(Prithviraj Chauhan)从公元8世纪的拉尔科特城(LalKot)扩建而来,其旧址位于现德里南部。公元1192年,来自阿富汗摘 要Abstract关
7、 键 词Keywords注: 1.拉莱皮瑟拉城堡( QuilaRaiPithora), 2.梅劳里(Mehrauli), 3.西里堡( Siri), 4.图格鲁克巴德城(Tuglakabad), 5.菲罗兹巴德堡( Firozabad), 6.舍尔嘎城(Shergarh), 7.沙贾汉纳巴德(Shahjahanabad )。图 1 德 里 七 城 的 位 置 指 示 图德里也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或德里大都会,下含3个直辖市德里、新德里、德里坎特门,整个辖区的政治中心是新德里。注释 79 | 亚洲城市的古尔王朝(Ghori
8、)打败印度的兆汉王,其留在印度的总督古特伯乌德丁艾巴克(QutubuddinAibak)在1206年于德里自立为王,开始奴隶王朝(Slave Dynasty),成为印度的第一个苏丹,以德里为都开创北印度的穆斯林统治时期,并打造自己的梅劳里城(Mehrauli),称为德里的第二城。古特伯乌德丁艾巴克为弘扬伊斯兰教,摧毁城中的印度庙,修建清真寺,最著名的是古特伯米纳尔(QutabMinar)清真寺,其高72.5m的古特伯高塔至今犹存,是印度境内第一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继奴隶王朝后,卡尔吉王朝(Khilji)的统治者发动了大规模征服战争,将疆土大幅度向南印度扩展,卡尔吉王阿拉丁卡尔吉(Al
9、lauddinKhilji)在德里建设了第三城西里堡(Siri),城里开始设立有教育机构。至公元14世纪20年代,来自西部的吉亚斯乌德丁图格鲁克(GhiasuddinTughlak)利用卡尔吉王朝内乱之际入侵德里,夺取政权,开始了图格鲁克王朝并建设德里的第四城图格鲁克巴德城(Tughlakabad)。图格鲁克王朝前期是德里苏丹国最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建设的清真寺、运河等都体现了其辉煌的历史。图格鲁克王朝的第三代苏丹菲罗兹图格鲁克(FirozeTughlak)的执政使德里苏丹国维持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安定和发展,他在亚穆纳河边建设了第五城,即菲罗兹巴德堡(Firozabad),城堡由高墙环绕,里面建
10、有宫殿、清真寺、高塔等,体现了伊斯兰和印度建筑融合的特点。公元14世纪后期,西亚的奥斯曼帝国,东亚的明朝,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先后乘势而起,重建了亚洲各农耕文明区域的格局。菲罗兹图格鲁克苏丹死后,1398年中亚征服者帖木儿(Samarkand Taimur)的可怕入侵终于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国林立各地。继图格鲁克王朝之后的德里没有太多的建设。1526年帖木儿的后裔自中亚南下再次入侵印度建立莫卧儿王朝(Mughal)。1540年莫卧儿的第二代国王胡马雍(Humayun)被阿富汗苏尔王朝的舍尔沙(Sher Shah)战败,逐出印度。舍尔沙摧毁了胡马雍
11、在德里建设中的新都城,在其基础上开始修建自己的舍尔嘎城(Shergarh)。胡马雍重整兵力,于1555年卷土重来,恢复了帝国,夺回了德里,建设完成了舍尔嘎城,称为德里第六城。公元17世纪,莫卧儿帝国进入沙贾汉(Shah Jehan)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其所兴建的帝国首都沙贾汉纳巴德(Shahjahanabad )即今天的德里旧城是德里的第七城(图2,图3)。举世闻名的泰姬陵(TajMahal)、贾玛清真寺(Jama Masjid)和红堡(Red Fort)均是这一时期的杰作。所有的七城中,仅有沙贾汉纳巴德保留发展了下来,至今仍然沉载着大量的人口,其他六城已经成为历史古迹散落在城市中。沙贾
12、汉纳巴德临亚穆纳河而建,由城墙环绕,并设多个出入口和外部联系,城的东部是皇宫图 2 德 里 旧 城 沙 贾 汉 纳 巴 德 地 图图 4a) 皇 宫 红 堡 图 4b) 旧 城 内 拥 挤 的 低 层 住 宅 区图 3 德 里 旧 城 1857年 的 沙 贾 汉 纳 巴 德 从 北 向南 鸟 瞰 ( 图 左 侧 为 皇 宫 红 堡 )图 4c) 旧 城 内 拥 挤 的 低 层 住 宅 区 图 4d) 旧 城 内 的 街 道 景 观亚洲城市 | 80 图 5a) 19世 纪 60年 代 英 国 殖 民 时 期 的 昌 德 尼 朝 克大 街图 5b) 周 末 的 昌 德 尼 朝 克 大 街 景 象
13、 ( 2009年 )图 6 作 为 英 属 印 度 首 都 , 新 德 里 选 址 在 德 里 旧 城 的南 部大街(Rajpath),相当于政治权力中心的总督府(Viceroys Palace)建在西端的芮希那山上(Raisina Hill),俯瞰整个新德里,国王大街从芮希那山脚一直向东延伸至东端的战争纪念碑印度门(India Gate),在总督府周边是办公管理机构的建筑,如议会大厦、高级法院等,同时也容纳了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等文化性建筑(图9)。这个宏大的规划留存至今,总督府成为今天的印度总统府。新德里的中心是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这是沿着圆形喷泉广场而建的带有拱廊
14、的内外两层环形建筑,是新德里商业贸易的中心也是展示当代都市生活的中心,因连接地铁中央车站,交通便捷,如今也是旅游购物的胜地。康诺特广场周边是鲁琴斯爵士规划的低层住宅区,大部分区域仍保存完好,靠近广场的一些地块已经被允许重新开发为高层商业办公建筑。1.3 印 度 的 独 立 和 分 裂 ( 1947年 ) 被 难 民 安 置 区 包 围 的 城 市1947年印度独立,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英属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印度西部的旁遮普(Punjab)地区和部分西北部的领土被两国分割。印巴分治之后,由于印度以印度教为主而巴基斯坦地区以伊斯兰教为主,为躲避宗教迫害,在这两个地区,居
15、住在印度教区的伊斯兰教徒逃往伊斯兰教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区的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区。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两教徒之间发生了难以计数的冲突和暴动。数以百万的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来成为难民,主要集中在德里、加尔各答等大都市,造成这些地方住房奇缺,刚刚成立的印度政府需要立刻着力解决住房问题,德里设立建设了最大数量的难民安置区(图10)。同时,这一事件也在印巴两国产生了巨大的都市贫困阶级。德里市内的安置区大多是以小块土地小平房的方式给难民居住。经过几十年的变红堡(因用红色砂岩建造,称为红堡),城西是法泰普里清真寺(FatehPuriMosque),联系这东西两端的是著名的昌
16、德尼朝克大街(ChandniChowk)(图4,图5)。这条街是城中的主街,也是德里旧城的中心,沿街都是集市,如今依然是德里著名的批发市场。昌德尼朝克大街的两侧则是拥挤高密度的低层住宅区,遍布狭窄的巷弄。几百年来,沙贾汉纳巴德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老建筑被拆除或根据商业功能重新分割,商业已经渗透入巷弄内街。1.2 英 国 殖 民 统 治 ( 19111947年 ) 新 德 里英国早在17世纪已经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的商业贸易,随后逐渐演变为殖民垄断,当时的重心在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Kolkata)。1857年,印度士兵发动的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大起义以失败告终,本已岌岌可危的莫卧儿帝国自此完
17、结,英国人攻下红堡夺取首都德里,印度开始置于英国的直接统治之下,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Raj或British India)。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沙贾汉纳巴德清理红堡周边拥挤的城区,拓宽街道,建设火车线路以及完善行政管理职能。当时英国殖民者主要集中在沙贾汉纳巴德的北部,在那里建设方格式路网和低层平房。1911年,英国殖民行政中心从加尔各答移至德里,德里再一次成为印度的首都,城市面貌至此发生巨变。英国建筑师艾德温兰西尔鲁琴斯爵士(Sir Edwin Landseer Lutyens)被任命为规划师对英属印度的新首都进行设计规划,当时有两个选址,一个在沙贾汉纳巴德北部,另一个在旧城以南(图6)。
18、尽管此时英国人已经在旧城北部有了一些建设基础,但最终的选址还是确定在旧城南部建立新德里,新德里的形象要完全体现英国在其殖民地的权力象征。新德里的规划严格按照西方的城市理论放射状的路网、强烈的轴线、林荫大道和公园绿地、作为空间节点的圆形广场、强调对景等(图7,图8)。城市的主要轴线是东西向的国王81 | 亚洲城市图 9a) 从 国 王 大 道 遥 看 总 统 府图 9b) 战 争 纪 念 碑 印 度 门图 9c) 议 会 大 厦图 9d) 新 德 里 商 业 中 心 康 诺 特 广 场图 10 因 宗 教 原 因 产 生 的 百 万 难 民 使 德 里 形 生 了 大量 的 难 民 安 置 区
19、( 1947年 英 属 印 度 解 体 , 印 巴 分 治 )图 7a) 英 国 建 筑 师 艾 德 温 兰 西 尔 鲁 琴 斯 爵 士 的新 德 里 规 划 图图 8 总 督 府 从 芮 希 那 山 俯 瞰 整 个 新 德 里 , 国 王 大街 从 芮 希 那 山 脚 一 直 向 东 延 伸 至 东 端 的 战 争 纪 念碑 印 度 门资料来源: Centre for South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图 7b) 新 德 里 现 状 地 图迁,如今这些安置区通过这些难民的辛勤劳动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和发展,以卡尔卡吉马尔维亚纳迦,拉杰帕特纳
20、迦,拉杰德拉纳迦(Kalkaji,Malviya Nagar,LajpatNagar,Rajendra Nagar)最为典型,不再仅仅是居住功能,内部已经囊括了大量的商业金融和办公等混合功能,成为城市内价格昂贵的地段,其中的居住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4 当 代 城 市 规 划 ( 1962年 至 今 ) 住 宅 区 和 卫 星 城德里是印度第一个有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德里政府根据1957年的德里开发法案(Delhi Development Act of 1957)设立了德里发展局(Delhi Development Authority)并开始准备总体规划。由于当时的德里发展局刚刚建立,
21、德里的第一个总体规划是在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支持下由印度政府机构下的城镇规划局(Town Planning Organisation)制定。这一总体规划为其后的两个规划奠定了基础。从第一个总体规划(19621981)后,德里发展局相继制定了第二个总体规划(19822001)和第三个总体规划(20022021)(图11-13)。最新的20022021总体规划在2007年提出,目前正在修改和调整阶段使其能更有利经济发展,更好地被人民接受。3个总体规划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在环形放射性路网系统里建立多中心的城市;中心城区是商务贸易区,其他的商业中心散布在城市里;城市被不断细分为
22、不同的区,每个区又有自己的详细规划;根据相对应的标准进行历史建筑保护、提供绿地、整合社区和各种不同等级的附属设施等。对于住宅规划,早期的总体规划着重小地建屋的形式,如今的总体规划开始强调开发多层和高层公寓,提高密度。德里发展局全权控制城市内所有土地的征用、发展和处理,杜绝了第一个规划编制完成前产生的个人直接从农民手里购得土地,发展住宅项目的问题。根据1961年的大面积土地征用、发展和处理政策,德里发展局征用了亚洲城市 | 82 将近90 000英亩(约364km)的土地,计划根据总体规划逐步分期开发。然而一方面由于其开发速度缓慢,这么多土地无法一下消化;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从1961年
23、的266万人发展至2011年1 675万人,人口增长给住房需求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近25 000英亩(约101km)的土地被非法侵占私自开发。同时根据规划,德里发展局原本打算开发20个商业综合区,然而其缓慢的开发能力使得最后只有5个能够真正实现,造成了德里住宅区广泛的商业化。2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1 非 法 开 发 和 贫 民 区根据德里的土地政策,只有德里发展局拥有土地开发的权利,然而由于其缓慢的开发速度无法满足需求,人们自己开始非法地建设和开发。农地被重新划分为若干小地块由其所有者转售,人们再在这些地块里建屋。这些建设行为虽然非法,然而对于大多数德里市民来说是经济上唯一能够承受
24、的方式,至今,德里大约有1 600个这样的非法居住区,囊括了近400万人口(图14)。这些居住区散落在城市各处,不仅仅只是满足居住功能,也有随之相伴的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商业功能。由于居住人口数目巨大,占选民的很大比例,政府决定逐渐将这些居住区合法化。德里还有大量的由非法搭建的临时性建筑组成的贫民区。这些贫民区占用政府用地,且大多沿铁路轨道或者亚穆纳河沿线。据不完全统计,有250300万人居住在这种贫民区里,其物理状况破败,政府一直致力于把这些贫民区内的人口转移到新的安置区,一些沿河的贫民区已经拆除,人们被迁移到偏远的安置区,现实情况显示这一计划并不成功,新安置区内空置现象非常严重(图15)。德里
25、约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未经规划、不被认可的非法居住区和贫民区内,这种城市发展的畸形状态表明政府缺乏有效的策略来解决人民的住房需求,也表明了政府垄断图 11 德 里 1962 1981城 市 总 体 规 划图 12 德 里 1982 2001城 市 总 体 规 划图 13 德 里 2002 2021城 市 总 体 规 划图 14 德 里 东 部 的 非 法 开 发 建 成 区下的城市规划和开发模式的缺陷。这些非法居住区不断扩展,在基础设施匮乏和物理状况破败的条件下,一些其内的工厂和商业活动竟然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有利支撑点。对于数以百计的这样的非法居住区,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可行措施使它们能尽可能地
26、融入城市,2006年印度高等法院下令开始强制拆除一些非法居住区时,许多工厂被迫一起迁出德里。2.2 住 宅 短 缺 、 高 房 价 以 及 城 市 向 郊 区蔓 延过去几十年,德里的房价非常高,德里发展局的土地开发垄断政策造成了住宅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如今德里21m2的土地售价约为400万印度卢比(约38.8万人民币)。高房价推动郊区化居住模式,这也是为何德里郊区成为住宅开发的热土,提供更多住宅选择性的原因。德里土地开发的私人力量被排挤到德里的偏远郊区。私人开发商抓住德里市内地产价格奇高的机会,希望通过在郊区的房地产开发来吸引买家。德里西北部的哈里亚纳邦(Haryana
27、)和德里东南部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因鼓励这种私人开发的行为成为郊区房地产的集中地。如北方邦内的诺伊达(NOIDA),原是临近德里的一个工业园区,被逐渐转化为房地产开发来顺应德里的住房需求。继诺伊达之后,此类的房地产开发在北方邦和哈里亚纳邦内蔓延。同时连接昌迪加尔(Chandigarh)的国道和亚穆纳快速道的建成也为沿线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另一个机会。德里和孟买之间的工业走廊(Delhi Mumbai 83 | 亚洲城市Industrial Corridor)的形成也意味着大量的需求就要产生。如今德里的居民在德里的郊区可以找到各类的房产选择机会,德里的郊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全
28、印度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建设量,各种经济因素在德里的土地开发需求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图16)。2.3 复 杂 的 管 理 机 制德里的城市管理系统一直非常复杂,1957年颁布的德里市政公司法案(Municipal Corporation Act)把10个当地的相关机构合并成为德里市政公司(Municipal Corporation of Delhi)来巩固原本松散的政府管理系统,然而最近,德里市政公司又被拆分为3个机构。这种方式增加了管理部门协调和管理的难度。而不断的职能转换使得管理部门处于尴尬的位置,譬如,城市贫民区问题曾有一段时间归属德里市政公司管理,然后又划归德里发展局管理,如今,为解
29、决贫民区问题,又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德里城市庇护区改进委员会(Delhi Urban Shelter Improvement Board)。这种职能上重叠,既相互依赖又缺乏执行力的问题存在于很多的德里政府机构中,如德里的水力委员会(Delhi Jal Board)、两个私有的电力公司、公共工程局(Public Works Department)、德里发展局3个市政公司、德里的地铁公司和交通局等等,创造了城市管理的迷宫,相互之间互相推委。另一方面,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扩张,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也使得城市管理工作更为艰巨。同时,在政治地位上,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门(Delhi Cantonment)
30、属于德里国家首都辖区(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下的3个直辖市,但因为土地全部归印度政府所有,因此德里发展局直接向印度政府汇报而不是德里国家首都直辖区政府,这也直接带来城市管理上的矛盾和难度。3 城市规划的主要举措19621981和19822001的两个规划与最近的20022021新城市总体规划相比,图 15a) 德 里 的 贫 民 区图 15b) 城 市 贫 民 区 的 迁 移 安 置 点 内 空 置 现 象 严 重图 16 住 宅 开 发 密 集 的 居 住 区 德 里 郊 区 位 置图 17a) 德 里 主 要 的 卫 星 城 位 置有很大的
31、不同,前两个总体规划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土地零散开发,利用效率低;提倡低层和低密度开发;土地开发由政府垄断;推行自上而下的规划策略;偏重总体规划;政府操控土地征用;提倡私人交通工具以及主张城市开发。发展到20022021的新总体规划,规划开始具有详细的管理制度;提倡综合性的土地开发;加强高层和高密度开发;给私人开发留有余地;提倡公众参与的规划和公私合营的土地开发;侧重分区详细规划;推行轨道交通并侧重城市重建工作。3.1 建 设 卫 星 城为了满足居住、商业等的持续增长的需求,德里发展局在规划初始就提出了发展卫星城的战略(图17)。第一个建成的卫星城是罗希尼(Rohini),建于1980年代早期
32、,位于德里西北部,城市规划为方格路网,拥有100万人口,主要是低收入人群,以小地块低层住宅的居住模式为主,局部地块作为社会性福利住房,整个卫星城市经过规划整合了一些综合性功能在其中,为人们居住和工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健康的模式。另一个大的卫星城是城市西南部的德瓦卡(Dwarka),也是规划为100万人口。规划的重点从地块住宅模式转变为公寓,卫星城中所有住宅均为多层公寓,由城市合作社自建,因此可以看到非常多变的式样。其他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地铁线路、各级公园和开放空间等使得德瓦卡成为颇受欢迎的居住点。德里北部的纳热拉(Narela)卫星城由于缺乏地铁,交通影响导致整个开发并不成功,至今仍有很多地
33、块空置。贾索拉(Jasola)是德里南部的卫星城,但相比规模较小,由于德里南部是人们比较热衷的地点,相应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居住情况会比较理想。这一系列卫星城的建设为德里的城市开发项目展示了居住区经过综合、仔细的规划将在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3.2 改 善 公 共 交 通德里最大量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亚洲城市 | 84 车,城内有约6 000辆公共汽车。最近,采用CNG(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公共汽车已经代替老的柴油汽车,带有空调的汽车也已被引入。然而根据印度政府城市发展部的调查表明在德里公共交通的普及率仅为每千人0.504辆,平均等待新型CNG汽车的时间约为70min。除了公共
34、汽车,德里的地铁系统也于2002年开始运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有主要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区间服务的计程车,价格合理的摩托人力车,以及只在特定地区为低收入人群服务的脚踏人力车。巴士捷运系统也曾被引入,因在德里的交通状况下无法享用真正的优先路权造成等待时间过长而遭到人民的抵制。德里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非常巨大,有很大提升空间(图18)。德里私人汽车的拥有量也很高,为减少交通堵塞,德里在环线道路上又架设了高架,现已建成约90条高架道路,是印度之首。随之而来的停车场问题是德里需要面对的另一大挑战。市场和住宅区的沿路停车已经对城市空间和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混乱,为解决这一矛盾,很多地方开始建设多层停车库,在一定程度
35、上起到了缓解作用。德里第一个全自动的多层停车库由政府和私人合作开发,建于沙罗基尼纳加(Sarojini Nagar)市场,2至8层可以停放800辆车,底层作为餐饮商业功能。同样的自动停车系统也将在一系列商业和办公场所内推广,如康诺特广场和高等法院等。3.3 非 法 居 住 区 的 合 法 化 和 改 善 贫 民 区由于非法开发建设的居住区内人口数量巨大,占选民的很大比重,最近德里政府决定将所有不被认可的非法居住区逐步正规合法化,至今已有1 400个这样的居住区得到合法化。然而这些非法建成区内最大的问题是物理性的缺陷,因为当初开发不合法,所以也没有相应的市政配套和服务设施,巷弄狭窄,缺乏光线和空
36、气流通。政府正在努力系统化地优化这些方面,然而,此类改造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同时,很多居住区又包含有很多作坊和家庭式的小工厂,对居住和工作的刚性需求使得这些居住区内人口密度进一步飙升,让改造举步维艰。将贫民区迁移安置到规划的居住安置点已经提出几十年了,目前的政策是将贫民区居民迁移至政府安置点的小户型公寓。然而这些安置点大多地处偏远郊区,交通极为不便,学校等其他公共设施匮乏,主要是城市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地方。不久前,亚穆纳河沿岸的贫民区被拆除,居民被迁移到非常远的巴瓦纳(Bawana)安置点,然而,这一措施并不被贫民区居民所接纳,最终以失败告终。3.4 应 对 基 础 设 施 不 足德里的基础设施
37、建设不足,水力和电力供应是两大主要问题。德里的地下水不适合饮用,饮用水主要依赖亚穆纳河和恒河。城市发展规划已经计划从这两条河引入河水经过处理作为城市居民饮用水。而在电力供应方面,停电经常发生。原先国营的德里电力供应企业产能很低,如今私有化之后,电力供应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然而,即便如此,德里的电力消耗仍然很大,因为气候原因,大部分家庭都需要使用空调进行制冷与采暖。3.5 保 护 历 史 遗 产德里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城市里有1 300多座纪念碑,代表了12个朝代的88位国王,其中包括红堡在内的3个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图19)。这些历史遗迹们散布在城内各处,使得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开发曾一度
38、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也使政府意识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潜力。对这些城市遗址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渐改进,它们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给城市文化带来活力,也促使旅游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3.6 世 界 级 的 城 市 活 动德里已经成为一系列国际性活动的主办城市,如亚运会、英联邦运动会、F1汽车赛以及一系列国际性的商业展览(图20)。德里与其它世界级的城市相比,在城市规划、体育场图 18 德 里 的 高 架 道 路 和 私 车图 19 德 里 拥 有 千 年 文 化 和 丰 富 的 历 史 遗 迹图 17b) 德 里 西 南 部 的 德 瓦 卡 卫 星 城 规 划图 17c) 德 瓦 卡 内
39、建 设 的 多 层 公 寓85 | 亚洲城市而可持续发展是德里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20022021城市总体规划为整合各方面观点提供了更开放灵活的系统,而次一级的区域规划也正尝试给予更多的空间让各种意见都有平等的表达机会。希望不久的未来,新的城市规划能够为提高德里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有意义的贡献。图 20 2010英 联 邦 运 动 会 举 办 场 馆220hm2的土地入股,经联合开发后,土地的60%仍然可以归属私人拥有,40%归德里发展局,用于建设城市住宅等公共事业;20hm2以上的土地入股,开发后48%归私人,52%归德里发展局。土地公私合营方式的推出,预期将给德里带来土地开发的新热潮,同时进
40、一步解决城市内住宅供应短缺的问题。20022021城市总体规划也非常关注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问题,硬性规定地块内15%的容积率或者地块内开发的35%住宅单元,两者取高者,必须作为低收入家庭住房。考虑到德里住房供需的巨大缺口,这个计划在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上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新的总体规划也致力于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德里的环境曾经一度很差,但随着一系列的检测控制,目前状况有所改善。公交和摩托人力车上强制规定使用CNG使德里的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地铁的建设也对提高空气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内很多工厂被搬迁出去,减少了市区的工业污染源。高等法院也对固体废弃物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方面,
41、蚊虫叮咬带来的致命疾病如登革热经常发生,也是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考量。亚穆纳河的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是水环境治理的另一个挑战,如今在德里为确保水资源平衡,雨水收集已经成为强制规定来执行。4 结语德里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承载着文明也见证了层叠的历史痕迹。如今,现代生活的需求给城市面貌带来的变化与这些历史遗迹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创造了德里独一无二的风貌。在400多年前的沙贾汉纳巴德可以看到现代的地铁车站,紧挨着西里堡是现代大剧场,而古特伯米纳尔清真寺边已经建成高尔夫球场。德里正在向国际化都市发展,而城市化的进程也展现出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城市贫困阶层、非法居住区、环境污染以及城市内高昂的生活成本。
42、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当地人认识接受并推进。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士也意识到公众参与是规划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 References12345678DDA. Master Plan for Delhi 19621981R. 1962.DDA. Master Plan for Delhi 19822001R. 1990.DDA. Master Plan for Delhi 20022021R. 2006.FANSHAWE, H.C. Delhi Past and PresentR. John Murray,Lond. 1902.GULATI, S.C., TYAGI, R.P. AND SHA
43、RMA,Suresh. Reproductive Health in Delhi SlumsR. B.R.Pub.,New Delhi. 2003.HEARN, Gordon Risley. Seven Cities of DelhiR. W.Thacker& Co.,Lond. 1906.RAO, P.S.N Urban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R. IIPA &Kanishka Pub., New Delhi. 2006. SINGH Sat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Resetlement Colonies of Delhi A
44、 Study of People s Participation and Urban Policy. Bookwell Pub., New Delhi. 2006. 馆建设、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上相差巨大,每一次的大型城市活动都需要集结巨大的城市资源来支撑,德里在应对国际性活动,在真正成为国际性都市上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3.7 20022021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的 新 战 略重 点为解决日益增多的汽车和城市交通堵塞,20022021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安全、经济和便捷的公交系统的战略思想,提倡以公交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公交的通达度希望能够涵盖社会的各类人群和地区,减少污染和交通堵塞,提高能
45、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规划同时建议沿这些快速交通干道沿线加强地产开发,提高沿线的土地利用效率,方便市民的交通出行。新的总体规划计划把现有地块整合重建,开发高层。规划将对政府住宅用地、德里发展局用地、贫民区的安置地和私人用地进行整合重新开发,而建筑高度的限制取消后,这些地块可以通过建设高层来获得更高的容积率。鼓励地块重建可以增加城市内住宅的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房价。长久以来,政府征地一直非常困难,关于征地的补偿问题也是纠纷不断,而20022021新规划所推出的土地公私合营方法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一计划鼓励个人用私有土地入股,公私合伙经营进行城市用地的再开发,德里发展局为土地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供应等,开发好的土地一部分归还私人业主,可以自行根据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等相关规划条例进行再开发或转售。规划规定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