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姓名: _白旋_学校: _宁夏大学_年级: _2014 级 _指导老师:_ 白玉波 赵红_联系电话:_13895624908_比赛编号: (由组委会填写)2017 年 11 月 3 日比赛编号_(由组委会填写)片段题目 秋天的怀念 重点展示技能类型讲解技能学科内容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课前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散文创作的特色;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语句来感知母爱的无私与博大,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品读文中细腻描写菊花的句子,理解“我”读懂的“好好儿活”的含义,进而引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2、。教学技能训练目标1.讲解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且讲解框架合理,问题环环相扣,思路线索清晰。2.能用清晰的具有示范性的语言搭配身态语,感染学生,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有引导有强化。3.讲解的最后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要点,明确结论。教学过程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教学设计意图00 秒 一、创激情之境【导入】请大家闭上眼睛来听:“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但她扑过来抓着我的手,忍住哭声说的那句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却始终捶打着我不甘命运摧折的灵魂。”请大家睁开眼睛。这令人动情的语句便出自今天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悟母爱的力量。被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动,快速进入
3、到文章的感情基调中。让学生闭眼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迅速带入到文章的情感之中。30 秒 【板书】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二、抓细节之美【提问】在这篇文章中,母爱的力量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的,请大家找出关于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体悟细节之美。【讲解】1.细节描写往往是最使人动情的,在第一段中“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狠命地捶打”写出了我对身体的不爱惜,表现了我的暴躁,而那句“我可活什么劲”就是不想活了,写尽了史铁生对生活的绝望。而这时母亲则是“扑
4、”过来,“抓”住我的手。两个动词“扑”“抓”,看出了母亲动作之快、心情之急切,为的是急着阻止、打消“我”自暴自弃的念头。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病痛的折磨使她憔悴,照顾暴躁的我使她愈发憔悴,而“央求”反应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她是如此希望能陪儿子走出阴影。【回答】动作描写:“扑”“抓”“忍”;神态描写:“憔悴”“央求”“喜出望外”;理解、感悟 此环节通过把握文章细节之美,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使学生学会借助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
5、法。3 分30 秒5 分“喜出望外”是因为母亲压根没想到我会同意去看花,我不知道母亲在此之前还央求过多少次,可是这四个字,仅仅四个字就已经让母亲兴奋无比。这位母亲的爱就是如此简单,简单的让人心疼。【板书】扑 抓 喜出望外 三、品言语之情【提问】我的母亲对我的爱在细节之处早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她对我说的话,更是富有爱意。请试读第一段中史铁生与母亲的对话,品析言语之情。教师范读这两句。母亲没有直接说出乞求的话,用了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却说尽了她的爱。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誓言,有的不过就是这句“好好儿活”。【板书】好好儿活四、析菊花之意【提问】带着母亲最后的这句“好好儿活”,史铁生去看了菊花,他终于
6、看到了菊花,在他眼里,菊花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板书】淡雅 高洁 热烈 深沉 烂漫【讲解】淡雅说明有的花开得素净雅致,高洁说明有的花开得超凡脱俗,热烈而深沉说明有的花开得美丽,但却给人深沉之感。但这各色的花朵有各异的美丽,花不同状态也象征了人生的百态,不同的学生试读。一生:“我可活什么劲。” 另一生:“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回答】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给学生范读课文对话,通过示范性的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到文章的情感之中,有利于加强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此环节借助PPT 呈现出百花烂漫之态,进而通过分析菊花的文化内涵使学生的
7、情感达到高潮,理解“好好儿活”的意蕴,7 分人活得或平淡,有的人活的高贵,在有朝气时轰轰烈烈,在需要低调时毫不张扬,但不管是怎样活,都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在这猎猎深秋,菊花给人的不只是审美慰藉,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以启迪。元稹曾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郑思肖曾写“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人们喜爱菊花不仅仅因为它的高洁、雅致,色彩纷呈,更崇尚的是它凌寒不凋,傲霜挺立的可贵品质。菊花所富有的文化内涵,更是母亲希望他能像菊花一样坚强,勇敢面对人生的苦难。我终于看到了母亲心心念念的花,终于明白了看花背后深沉的母爱,也终于懂得了她说的那句“好好儿活”,我都明白了。【板书】定格菊花
8、的整体形态五、拓文章之思【结课】不管哪种姿态,都要活出自己的模样,这就是我读懂的好好儿活。虽然我一直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我依旧在坚持创作,这就是我读懂的好好儿活。将眼角膜、肝脏捐给需要的人,将生命的感召传递给更多的人,这就是我读懂的好好儿活。于是就有了这些照片。(PPT 展示)这一张张的笑脸是对逝去母亲最好的安慰。这一张张的笑脸更是他“好好儿活”的最好见证。体悟、思考理解、感悟、动情让学生能深刻领悟母爱的伟大以及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新的感悟。补充史铁生的微笑的照片,一个需要三天一化疗维持生命的残疾人能微笑,与世界上跑得的最快的人的合照时灿烂的微笑更是说明他真的“站”起来了。这样的结
9、课留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也让课堂有余韵。设计思路说明秋天的怀念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文章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对于暴怒无常的我的百般呵护,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另一方面则通过菊花隐晦地写了母亲给给予我的力量,让我对生活中的苦难以及漫漫人生路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对于初一的学生,细节描写的品读已经可以体会母爱的伟大,但深层次的对于生命的领悟则需要老师引导。基于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史铁生及其散文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导入新课时,以文章之句激情导入,创设文章的情感之境。本课将教学重点设置为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等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难点设置为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愧疚与怀念之情,领悟并懂得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分析母亲与我的形象,让学生感悟母爱的同时,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最后我以作家史铁生微笑的照片结束课文,形成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课堂余韵,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作者的好好儿活的人生。附:板书设计好好儿活扑、抓 喜出望外淡雅高洁热烈烂漫深 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