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宫艺术鉴赏摘要:宫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故宫则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故宫的规划设计依据的是周礼考工记,从中可见“五门三朝”、“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等体现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关键字:故宫 建筑 文物珍品故宫宫 殿 建 筑 布 局 谨 严 , 秩 序 井 然 , 其 布 局 与 形 制 均 严 格 按 照 封 建 礼 制 和 “阴 阳五 行 ”学 说 设 计 与 营 造 , 映 现 出 帝 王 至 高 无 上 的 权 威 , 其 形 式 上 的 雄 伟 、 堂 皇 、 庄
2、 严 、和 谐 , 都 可 以 说 是 集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艺 术 之 大 成 , 是 世 界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之 一 , 此 外 故 宫还 是 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 , 内 有 大 量 艺 术 珍 品 , 这 些 珍 品 艺 术 价 值 都 堪 称 中 国古典艺术的瑰宝1 故宫建筑群故宫即原紫 禁 城 , 曾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其 宫 殿 建 筑 总 面 积 达 163000 , 是 一 座长 方 形 的 城 池 , 南 北 长 961 米 , 东 西 宽 753 米 , 四 周 有 高 10 米 多 的 城 墙 围 绕 , 城 墙外 有 宽 52 米 的 护 城 河 。
3、 紫 禁 城 宫 殿 都 是 木 结 构 、 黄 琉 璃 瓦 顶 、 青 白 石 底 座 , 饰 以 金 碧辉 煌 的 彩 画 。 其 平 面 布 局 、 立 体 效 果 , 以 及 形 式 上 的 雄 伟 、 堂 皇 、 庄 严 、 和 谐 , 都 可以 说 世 上 罕 见 的 , 集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艺 术 之 大 成 , 是 中 国 两 千 多 年 专 制 社 会 皇 权 思 想 的集 中 体 现 。 与 中 国 历 代 皇 宫 一 样 , 故 宫 的 总 体 规 划 和 建 筑 形 制 完 全 服 从 并 体 现 了 古 代 宗法 礼 制 的 要 求 , 突 出 了 至 高 无
4、 上 的 帝 王 权 威1.1 紫 禁 城 整 体 布 局紫 禁 城 位 于 北 京 都 城 正 中 , 中 轴 线 穿 过 皇 城 正 中 , 也 就 是 穿 过 紫 禁 城 中 三 大 殿 、后 三 宫 。 紫 禁 城 正 门 为 正 南 面 的 午 门 , 也 被 称 为 “五 凤 楼 ”。 午 门 是 宫 城 中 最 高 的 一座 门 , 朝 中 大 赦 、 献 俘 等 重 大 仪 式 都 在 午 门 举 行 。 其 北 门 为 神 武 门 , 东 门 为 东 华 门 , 西门 为 西 华 门 。 紫 禁 城 作 为 明 清 两 代 的 宫 城 , 全 部 宫 殿 分 “外 朝 ”和
5、“内 廷 ”两 部 分 。 位 于 紫 禁城 的 前 部 。 外 朝 由 天 安 门 端 门 午 门 太 和 殿 中 和 殿 保 和 殿 组 成 的 中 轴 线 和中 轴 线 两 旁 的 殿 阁 廊 庑 组 成 。 外 朝 以 太 和 、 中 和 、 保 和 三 殿 为 主 , 前 面 有 太 和 门 , 两 侧又 有 文 华 、 武 英 两 组 宫 殿 。 从 建 筑 的 功 能 来 看 , 外 朝 是 皇 帝 办 理 政 务 , 举 行 朝 会 的 地 方 ,举 凡 国 家 的 重 大 活 动 和 各 种 礼 仪 , 都 在 外 朝 举 行 。 内 廷 是 皇 帝 后 妃 生 活 的 地
6、方 , 包 括 中轴 线 上 的 乾 清 宫 、 交 泰 殿 、 坤 宁 宫 、 御 花 园 和 两 旁 的 东 西 六 宫 等 宫 殿 群 组 成 。 内 廷 位于 紫 禁 城 的 后 部 ( 北 部 ) , 包 括 乾 清 宫 、 交 泰 殿 、 坤 宁 宫 , 是 帝 后 居 住 的 地 方 , 这 组 宫殿 的 两 侧 有 居 住 用 的 东 西 六 宫 和 宁 寿 宫 、 慈 宁 宫 等 ; 以 及 分 布 在 内 廷 各 处 的 四 座 御 花 园 。宫 城 内 还 有 禁 军 的 值 房 和 一 些 服 务 性 建 筑 以 及 太 监 、 宫 女 居 住 的 矮 小 房 屋 、
7、宫 城 正 门 午门 至 天 安 门 之 间 , 在 御 路 两 侧 建 有 朝 房 。 朝 房 外 , 东 为 太 庙 、 西 为 社 稷 坛 。 宫 城 北部 的 景 山 则 是 附 属 于 宫 殿 的 另 一 组 建 筑 群 。1.2 建 筑 法 式建 筑 法 式 是 指 以 木 构 架 为 主 要 结 构 方 式 的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向 标 准 化 、 定 型 化 发 展 中 形成 的 一 整 套 专 项 制 度 。 北 宋 崇 宁 二 年 ( 1103 年 ) 刊 行 的 营 造 法 式 是 关 于 宫 室 、坛 庙 、 官 署 、 府 第 等 建 筑 的 设 计 、 施 工
8、 和 用 料 的 规 范 。 据 此 , 现 代 建 筑 史 家 将 古 建 筑 房屋 的 各 部 分 及 其 构 件 的 规 格 尺 寸 、 比 例 关 系 和 做 法 要 求 等 简 称 为 “法 式 ”。 紫 禁 城 宫 殿 的 建 筑 法 式 在 继 承 以 往 标 准 化 、 定 型 化 传 统 的 基 础 上 又 有 所 发 展 。 清 雍正 十 二 年 ( 1734 年 ) 颁 行 的 工 程 做 法 是 针 对 包 括 宫 殿 建 筑 在 内 的 房 屋 建 筑 修 造 的条 例 规 范 , 将 宫 殿 修 造 的 法 式 要 求 进 一 步 制 度 化 。 明 清 宫 殿 的
9、 建 筑 法 式 较 之 以 往 更 为 完 整 、 详 尽 、 实 用 , 在 地 盘 布 局 、 台 基 栏 杆 、 大木 构 架 、 屋 顶 式 样 、 墙 体 形 制 、 内 外 装 修 及 油 饰 彩 画 等 诸 多 方 面 都 有 明 晰 规 定 。 建 筑 法式 的 制 度 化 , 一 方 面 标 志 着 建 筑 体 系 的 高 度 成 熟 , 有 利 于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 强 化 工 程 管 理 ,但 另 一 方 面 也 有 僵 化 的 趋 势 , 使 建 筑 设 计 者 的 创 造 力 受 到 极 大 的 限 制 。 1.3 建 筑 艺 术中 国 古 代 建 筑 有
10、 其 独 特 的 艺 术 特 点 , 紫 禁 城 建 筑 的 对 称 布 局 、 院 落 组 合 、 空 间 安排 、 单 体 建 筑 、 建 筑 装 修 、 室 内 外 陈 设 、 屋 顶 形 式 以 及 建 筑 色 彩 等 , 都 体 现 出 中 国 古代 建 筑 的 艺 术 特 征 , 从 中 可 了 解 和 欣 赏 到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之 美 。 紫 禁 城 不 仅 在 总 体 规 划 、单 体 建 筑 设 计 等 方 面 取 得 了 极 高 的 艺 术 成 就 , 在 建 筑 色 彩 运 用 方 面 也 堪 称 中 国 传 统 建 筑艺 术 的 代 表 。 紫 禁 城 的 色
11、 彩 设 计 中 广 泛 地 应 用 对 比 手 法 , 造 成 了 极 其 鲜 明 和 富 丽 堂 皇 的 总 体 色 彩效 果 。 人 们 经 由 天 安 门 、 午 门 进 入 宫 城 时 , 沿 途 呈 现 的 蓝 天 与 黄 瓦 、 青 绿 彩 画 与 朱 红 门窗 、 白 色 台 基 与 深 色 地 面 的 鲜 明 对 比 , 给 人 以 强 烈 的 艺 术 感 染 。 宫 城 中 轴 线 上 的 主 体 建 筑 较 为 严 格 地 遵 循 上 述 的 总 体 效 果 , 其 它 区 域 则 根 据 建筑 功 能 并 结 合 周 围 环 境 酌 情 灵 活 处 理 。 如 外 朝
12、东 路 文 渊 阁 的 屋 顶 采 用 黑 琉 璃 瓦 绿 剪 边 ,门 窗 、 柱 子 也 是 绿 色 , 与 院 落 中 叠 石 、 花 木 共 同 构 成 幽 静 的 文 人 园 建 筑 环 境 。 内 廷 宫 苑如 御 花 园 、 乾 隆 花 园 , 其 中 有 大 量 亭 台 楼 阁 的 色 彩 应 用 较 为 自 由 , 变 化 丰 富 。 紫 禁 城 建 筑 的 色 彩 处 理 既 有 大 面 积 经 营 , 更 不 乏 细 部 推 敲 。 以 皇 极 殿 为 例 , 其 檐 下青 绿 彩 画 、 斗 栱 和 朱 红 檐 柱 、 门 窗 形 成 了 冷 暖 、 明 暗 对 比 的
13、 总 体 效 果 ; 而 每 攒 斗 栱 间 的垫 栱 板 与 上 下 额 枋 间 的 垫 板 却 是 红 色 , 檐 柱 上 悬 挂 的 楹 联 又 以 蓝 色 为 主 , 如 此 形 成 对比 色 调 互 向 对 方 渗 透 的 局 面 。 对 比 色 调 在 主 体 色 调 中 所 占 比 重 小 , 并 不 破 坏 整 体 色 彩 效果 , 而 是 起 到 调 和 、 平 衡 的 作 用 。 大 量 使 用 的 金 色 装 饰 也 使 两 种 对 比 色 调 的 过 渡 不 显 生硬 。 如 额 枋 上 青 绿 彩 画 中 多 用 金 龙 图 案 ; 朱 红 门 窗 多 用 金 箔 装
14、 饰 裙 板 和 槅 心 , 并 以 金 线勾 划 边 框 。 此 外 , 黑 色 与 白 色 的 巧 妙 使 用 以 及 “间 色 ”的 手 法 , 都 在 紫 禁 城 建 筑 色 彩细 部 的 处 理 上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建 筑 的 室 内 色 彩 多 根 据 其 功 能 加 以 处 理 。 中 轴 线 上 主 体 建 筑 地 位 重 要 , 殿 堂 内天 花 和 梁 枋 多 施 青 绿 彩 画 , 朱 红 门 窗 , 大 量 使 用 金 色 装 饰 , 以 浓 墨 重 彩 烘 托 庄 重 华 贵的 气 氛 。 但 在 帝 后 休 憩 娱 乐 的 寝 宫 里 , 色 彩 处
15、 理 则 完 全 不 同 。 门 窗 、 槅 扇 、 天 花 通 常保 持 木 材 本 色 , 内 墙 为 白 色 粉 壁 或 糊 以 白 纸 , 装 饰 物 的 风 格 与 色 彩 偏 向 素 朴 淡 雅 , 加 上室 内 的 红 木 家 具 和 陈 设 , 整 体 色 调 趋 向 平 和 宁 静 。 1.4 紫 禁 城 建 筑 群 体现的思想中国古代建筑融政治,经济,哲学,美学,宗教于一体,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紫禁城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其建筑布局,形式,装饰无不体现了中国所特有的建筑特色。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华五千年建筑文化的
16、丰富。整组宫殿建筑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制度,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礼制思想。 “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 ”紫禁城受礼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遵从周以来“天子择中而处”的思划。其规划布局,承袭了中国历代帝王所遵循的传统礼制,周王城制度,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宫殿营建模数制及清代模数制的规范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说,是三者于一身的完美体现。宫殿的空间规划建筑营造是根据帝王的政治活动,日常起居的需要而进行的。宫的主要活动是“朝” 。 周礼 , 礼记 , 仪礼等典籍中有“天子诸侯皆三朝之说”。营建工程绕朝而展开。城之南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
17、皇帝举行朝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的御花园为中心,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的思想相符。紫禁城的平面布局,既遵循了传统礼制,又富于变化,融汇了“尚心”与“取正”的传统。从内廷总布局来看,乾清,坤宁两宫沿中轴线纵向排列,有如天地,而后寝六宫分于东西两侧横向展开,如众生拱卫,清晰的反映出“王者必居其中”的营建思想。宫殿布局充分的体现阴阳五行等风水说。外朝为阳,内朝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现了阳刚之美;内廷布局严谨,内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了阴柔之美。紫禁城的院落运
18、用空间变化,利用建筑围合院落,通过院落的空间尺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氛围和艺术效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为三大高朝,以贯穿太和殿正中的子午线为宫城中轴线,并向南北延伸,与宫城中轴相合,强化了这一主轴的感染力。这一优秀的设计体现了建筑设计艺术抑扬顿挫的韵律,有收敛,有豪放,有漫长,有高昂,经三大高朝,渐入至高境界。设计者在遵循古制的前提下灵活地发挥了创造性,表现出起伏错落,平中有奇的空间组合艺术,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修养和非凡的才智。2 故宫收藏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皇室有着收藏文物珍品的传统。皇室文物收藏与承袭,与王朝的“奉天承运”的统治的合法性更是密切相关。皇权高于一
19、切,君主能调动全国的资源,顶尖的技艺,来为宫廷服务。宫廷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艺术品的中心,有着大量珍贵的文物收藏。一般来说,这些收藏代表着当时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清代帝王重视文物收藏,特别是乾隆皇帝,更使宫廷收藏达到了极盛。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西清砚谱等就是宫中收藏书画、铜器、古砚的目录。这些收藏品,一是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二是数量宏丰,且多是精品;三是反映了各个重要艺术门类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不间断的历史。例如,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画作品,现基本上都存藏在两岸故宫博物院。浙江大学正在编印一部宋画全集,包括流散世界各地的宋人绘画,共
20、1000 余件,其中一半多分藏在两个故宫,又多是最有影响的名迹巨品。宫廷不仅承袭前代王朝的收藏,还大量制作各类精美的工艺品。故宫博物院曾办过一个“明代永乐宣德文物特展” ,就有随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远走南洋诸国的花色繁多的瓷器、色泽润美的雕漆、婉丽飘逸的台阁体书法、笔墨工谨的“院体”绘画等。清宫内务府更设造办处,从全国各地选拔技艺高超的工匠,在宫廷内造做各种物件,多不惜工本,精益求精,设立的各种作坊最多时达到 41 作,每月仅领 1 两钱粮的各项匠役曾达 595 名。在画院处有外国传教士画师,造佛像处有来自尼泊尔等外国和中国西藏的匠人。这些人常年按照御旨制作独有清代皇家风范的艺术品、工艺品和各种精
21、美的日用品。明清宫廷还编刻了大量的图书典籍,明代最著名的是大型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清康熙时把武英殿作为清代内府专门的修、刻书机构,内务府主持编纂、刊刻和抄写了许多大部头的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等,在中国图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总结故宫既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威权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是一个政治符号,同时它又充分体现了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及审美观念等在内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此外,故宫还藏有大量堪 称 古典艺术的瑰宝文物珍品,是 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因此,故宫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财产。参考文献1 王镜轮.紫禁城全景实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062 毛宪民. 故宫片羽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3.063 刘畅.北京紫禁城.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54 朱家溍.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