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20945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9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国粹”京剧之价值摘要:2010 年 11 月 16 日,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使京剧进一步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一直以来,京剧被冠以“国粹”之名,承担着传播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也被时代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在表演方式上,京剧也都在与时俱进,似乎从未与时代脱节。本文旨在通过对京剧审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阐述,探究京剧在历史发展和当今社会中的价值所在。关键词:京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文化,艺术,历史提起京剧,无论喜欢不喜欢,也无论了解不了解,不约而同都会说出一个词:国粹。喜欢京剧的人或许因为自

2、己喜好的高雅而自豪,不喜欢京剧的人则可以用国粹说明京剧的难懂和小众作为自己不喜欢的理由。总之,京剧从很早时候起就因为这个词而与偌大的一个国家联系在了一起,显示出了在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 2010 年 11 月 16 日,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京剧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或汉文化的代名词。其实,只要对京剧发展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京剧最早起源于民间,前身是在南方民间流行的徽剧,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

3、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因此,从京剧起源这个方面来看,京剧是个大杂烩,从诞生之初就不是纯粹的一门艺术,一直发展到今天,京剧在不同时期融合了很多东西,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的京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成分越来越多,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了其自身的价值。同光十三绝一、文化价值(一)主流文化的直观体现京剧在还没有正式成为京剧之前,就已经在担负着双重的使命娱乐上层统治者和丰富民间百姓的生活。这其实是很有利于京剧发展的条件。当京剧能够被社会各阶层所接收,它也就具备了利于自身生存的良好环境。早期从事京剧表演的艺人们也很有头脑,抓住了有利于京剧发展

4、的大好机会,在京剧的内容、题材、表现方式等方面大做文章,使京剧有了极大的创新与发展,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和剧目不断涌现出来,京剧也不断地体现着时代大变革中文化的日新月异。清末民初,西方话剧被当时的有识之士引进中国,化身为文明戏在中国大行其道,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一些京剧艺人大胆创新,也创作并演出了一批时装新戏,演员们穿上时装,以表现家庭琐事和社会热点为主要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一时的追捧。排演时装新戏的不乏名角大腕,如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兄弟,田际云等当时的京剧名家,甚至还有后来名满天下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梅兰芳那是也是思想前卫的青年演员,排演了如孽海波澜 、 一缕麻 、 宦海潮 、 邓霞

5、姑 、 童女斩蛇等一批新戏,大都反映女性的反抗与解放,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女性要求自主独立的心声。虽然时装新戏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失掉了观众,但是我们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京剧对时世主流文化的体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梅兰芳在时装新戏一缕麻中饰演邓霞姑(二)时代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时装新戏的排演因种种原因最终归于失败,当然是没有传承下来,但是,很多主流文化通过京剧的传播与呈现,流传至今,成为了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岳飞、文天祥的精忠报国,马义、莫成的忠心护主,包拯、董宣的刚正不阿,关羽、秦琼的义薄云天,张生、崔莺莺、梁山伯、祝英台的忠贞痴情,窦娥、谢瑶环的无畏抗争等等无数优秀的品质,都被大众所接收

6、,进而通过满江红 、 正气歌 、 九更天 、 一捧雪 、 铡美案 、 强项令 、千里走单骑 、 当锏卖马 、 西厢记 、 梁祝 、 窦娥冤 、 谢瑶环等一大批优秀戏曲剧目的呈现与传播,成为影响大众百姓生活的主流文化,并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维持中华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京剧满江红 (孙 岳 饰 岳 飞 杨秋玲 饰 岳夫人)京剧铡美案 (裘盛戎 饰 包 拯 谭富英 饰 陈世美)京剧柳荫记 (杜近芳 饰 祝英台 叶盛兰 饰 梁山伯)京剧谢瑶环 (杜近芳 饰 谢瑶环 陈淑芳 饰 苏鸾仙)二、艺术价值(一)综合艺术的直观呈现京剧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杂

7、技、舞蹈等多个门类的艺术,通过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结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将一出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精彩大戏呈现在观众面前。演员和编剧们为了取悦观众,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素有“江南活武松”美誉的短打武生盖叫天断腿一事,就是在解放前的演出中,老板为了取悦观众,让盖叫天从几张高桌上翻下,酿成了恶果。盖叫天在京剧武松中饰演武松前段时间我把王立军的八大锤像音像看了看几遍,在惊叹演员功力不凡的同时,心里不禁也在暗暗咒怨着武打设计,为何会设计出如此精彩却又难度系数超高的动作,难怪在一次访谈中,王立军充满感慨的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演出这种高难度的戏目,都像上刑一样。

8、这可真是痛并快乐着演员痛,观众快乐。尽管如此,京剧发展到今天,虽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我能感觉到,京剧的传承与演出依旧在坚守着那份传统,那份从京剧发展之初就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二)流派艺术的传承众所周知,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指的就是京剧艺术的流派特点。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说过,有流,才有派,体现出了京剧艺术的传承性。京剧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形成各家各派,各位前辈艺人结合自身特点,创立了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流派艺术,一直流到今天。虽然京剧是流派艺术,或者说是体现个性特点的艺术,但是,演员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过去梨园行提倡“一棵菜”精神,体现着京剧个性与团结的相结合。不夸张的说,马连良先生是把

9、“一棵菜”京剧发挥到很高程度的一位京剧艺人。从出道之日起,马连良就重视舞台效果对观众的影响,他在上台前出钱让龙套剃头刮脸,净化舞台,用帘幕遮蔽文武场面,改良戏服,高薪聘请名家合作,到解放后重组的北京京剧团马谭张裘“四大头牌”强强合作,无不体现了马连良精明的头脑,不仅认真唱戏,琢磨戏,还密切关注着京剧发展的周围环境,为京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直到今天,马连良的很多创新,还沿用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用鲜活的事实阐释了流派艺术的真谛。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开放,京剧的学习也被越来越多艺术家提出不应再仅限于学习一家,马连良的亲传弟子冯志孝是当今仅存的马派传人,但是,冯先生多年来

10、坚持不收徒,他提出不愿把自身缺点传给学生。马连良也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都在体现着京剧的开放性的流派特点。解放后重组的北京京剧团“四大头牌” (左起:裘盛戎、谭富英、马连良、张君秋)解放后重组的北京京剧团合作演出的京剧赵氏孤儿 (马连良 饰 程 婴 小王玉蓉 饰 卜 凤 张君秋 饰 庄姬公主)三、历史价值京剧自出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二百余年的成长史使京剧不免带着浓重的历史痕迹。京剧作为文化的传播者的同时,也记录着历史。八年抗战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程砚秋告别舞台,耕种自足,依旧坚持在舞台上的艺人们,也在依靠京剧这门艺术,表达着自己对时世的态度。抗战时期,马连良排演了表现元末人民反抗主题的

11、串龙珠 ,周信芳排演了表现民族气节的正气歌 ,以此来表现作为一个京剧艺人对抗战的态度,也使京剧成为了宣传抗战的武器。京剧串龙珠 (马连良 饰 徐 达)到了解放后,京剧艺人们接受改造,响应国家政策,同时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承担着宣传国家政策的作用,可事实并不像艺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响应当时国家政策,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排演了吴晗编剧的新编京剧海瑞罢官 ,上海京剧院的周信芳则排演了新编京剧海瑞上疏 ,双双受到批判,出现了他们始料未及的结果。京剧海瑞罢官 (马连良 饰 海 瑞)京剧海瑞上疏 (周信芳 饰 海瑞)自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京剧也进行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传统老戏逐渐被束之高阁

12、,全国大演现代戏,老艺人们要想继续舞台生活,只能跟着演出现代戏,否则只能靠边站,艺术生命也就此结束。到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八个样板戏更是成为了全国八亿人民屈指可数的精神食粮,京剧也在艰难中前行。京剧是时代的产物,京剧的发展自然也是带着时代的痕迹,它记录着历史,不仅从反映的题材上可以看出时局的变化,从京剧艺人们的命运中,也能感受到时世的变幻。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童祥苓 饰 杨子荣)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钱浩梁 饰 李玉和 刘长瑜 饰 李铁梅 高玉倩 饰 李奶奶)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高度多元,开放,京剧依然在时代大潮中前行。近年来,振兴京剧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很多人说是因为京剧快不行了,

13、才去呼吁振兴,但是,不管怎么说,呼吁振兴总表现了人们对京剧的关注,愿意使京剧继续发展。同时,随着京剧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京剧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也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有记载的各种戏曲剧种共有三百多种,但是很多已经失传,而能坚持在当今的舞台上演出的更是少之又少,相对于这些可怜的缺少有力扶持的剧种来说,京剧算是个受宠的幸运儿,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多扶持一些,尽自己的努力是这些艺术多流传下来一些,别让这些曾经满足无数人民精神生活的好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让它们能真正成为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遗产。参考文献1单跃进 .京剧M.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3.05.

14、 2骆正. 中国京剧二十讲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0.3常立胜.中国京剧装扮艺术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06.4田志平.京剧知识声腔艺术赏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01.5傅谨.京剧学初探M.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05.6周媛远. 京剧服饰的典藏价值探寻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袁国兴.京剧文学的体式特征及其理论价值J. 戏剧艺术,2006, (1).8唐颖. 浅析京剧工艺脸谱的传统美学价值J.文学教育.2012.9王钟陵. 中国京剧史略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10刘新阳. “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京剧艺术核心价值的坚守J. 201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