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专题复习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大多数共价化合物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SO 2、NH 3、CO 2 等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 全部电离,故 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
2、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离子结合成 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这叫电离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 ;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抑制 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则 促进电离。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第一步为主)5、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
3、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 Ka 表示酸,Kb 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A+B- Ki= A+ B-/AB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 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练习:物质 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如 SO3、CO 2、C 6H12O6、CCl 4、CH 2=CH2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 HCl、NaOH、NaCl、BaSO 4弱电解质: 弱
4、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 HClO、NH 3H2O、Cu(OH)2、H 2O混和物纯净物2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D )干冰 B氯水 铜 氯化氢2.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B )固体食盐 溴水 CuSO 45H2O 液溴 蔗糖 氯化氢气体 盐酸 液态氯化氢A B C D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D )ACH 3COOH B Cl2 CNH 4HCO3 DSO 2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C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强电解质DCO 2 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
5、 CO2 属于弱电解质5.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C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C 0.1mol/L 的氨水 pHc(NH4+)c(H+)c(OH)- 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多元弱酸(多元弱酸盐)的电离(水解)的书写原则:分步书写注意:不管是水解还是电离,都决定于第一步,第二步一般相当微弱。2、多元弱碱(多元弱碱盐)的电离(水解)书写原则:一步书写 四、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比较基本原则:1.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特点2.溶液中微粒浓度满足的三种守恒关系:7电荷守恒::任何溶液均显电 中 性,各阳离子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各阴离子浓度与其所
6、带电荷数的乘积之和(即阳离子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负电荷总数相等)物料守恒: (即原子个数守恒或质量守恒)某原子的总量(或总浓度) 其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所有微粒的量(或浓度)之和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 H+浓度与 OH-浓度相等。以 Na2CO3 溶液为例分析:练习:1.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下列溶液中,NH 4+浓度最大的是 ( B ) ANH 4Cl BNH 4HSO4 CCH 3COONH4 D氨水2.室温下,在 pH=12 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OH-浓度为 ( CD )A110 -7 molL-1 B110 -6 molL-1 C1 10-2 molL-1
7、D110 -12 molL-1 3.下列有关 pH 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C ) A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 pH 减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 增大C新氯水制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 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 增大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 pH 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C )ANa 2CO3 NaHCO3 NaCl NH4ClBNa 2CO3 NaHCO3 NH4Cl NaClC(NH 4)2SO4 NH4Cl NaNO3 Na2S DNH 4Cl (NH4)2SO4 NaNO3 Na2S5.关于小苏打(NaHCO 3)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
8、 AD ) Ac(Na +) = c(HCO3 )+ c(CO32 )+ c(H2CO3) Bc(Na +) + c(H+) = c(HCO3 )+ c(CO32 )+ c(OH )CHCO 3 的电离程度大于 HCO3 的水解程度D存在的电离有:NaHCO 3 = Na+ + HCO3-,HCO 3- H+ + CO32-,H 2O H+ + OH-6.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B ) Ac(NH 4+) c(Cl-) c(H+) c(OH-) Bc (NH4+) c(Cl-) c(OH-) c(H+)8Cc(Cl -) c(NH4
9、+) c(H+) c(OH-) Dc (Cl-) c(NH4+) c(OH-) c(H+) 7.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 pH7,则此溶液中 ( C ) Ac(HCOO )c(Na ) Bc(HCOO )c(Na )Cc(HCOO )c(Na ) D无法确定 c(HCOO )与 c(Na )的关系8.在 pH 都等于 9 的 NaOH 和 CH3COONa 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 OH- 离子浓度分别为 Amol/L 与 Bmol/L,则 A 和 B 关系为 ( B )A. AB B. A=104 B C. B=104 A D. A=B9.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10、顺序正确的是( B )A10mL0.1mol/L 氨水与 10mL0.1mol/L 盐酸混合: C(Cl) C(NH4+) C(OH)C(H+)B. 10mL0.1mol/L NH4Cl 溶液与 5mL0.2mol/L NaOH 溶液混合:C(Na +)=C(Cl-)C(OH-)C(H+)C10mL0.1mol/LCH 3COOH 溶液与 5mL0.2mol/L NaOH 溶液混合:C(Na+)=C(CH3COO-)C(OH-)C(H+) D10mL0.5mol/LCH 3COONa 溶液与 6mL1mol/L 盐酸混合: C(Cl)C(Na+) C(OH-)C(H+)10. 25时,在浓度为
11、 1 molL-1 的(NH 4)2SO4、(NH 4)2CO3、(NH 4)2Fe(SO4)2 的溶液中,测得其 c(NH4+)分别为 a、b、c (单位为 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A、a = b = c B、a b c C、a cb D、ca b11.有体积相同、相等 pH 的烧碱溶液和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 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 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C.两溶液中 OH 离子浓度相同 D. 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 仍相等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0.1molL 1 氨水中,c(OH -)=c(NH4+)B10 m
12、L 0.02molL1 HCl 溶液与 10 mL 0.02molL1 Ba(OH)2 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 20 mL,则溶液的 pH=12C在 0.1molL1 CH3COONa 溶液中,c(OH -)=c(CH3COOH)c (H+)D0.1molL 1 某二元弱酸强碱盐 NaHA 溶液中,c(Na +)=2c(A2-)c(HA -)c(H 2A)13某溶液中在 25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HCO 3-、HS -、HPO 42- 等离子在该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该溶液的 pH 可能是 2 或 12C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片后
13、,一定能生成氢气 D若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它一定是酸或碱914草酸是二元弱酸,KHC 2O4 溶液呈酸性。对于 0.1 mol/L KHC2O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A、c(K +)+c(H+)=c(HC2O4)+c(OH)+c(C2O42) B、c(HC 2O4)+c(C2O42)=0.1 mol/LC、c(K +)=c(H2C2O4)+c(HC2O4)+c(C2O42) D、c(C 2O42)c(H2C2O4)15. 用物质的量都是 0.1mol 的 HCN 和 NaCN 混合后配成 1L 溶液,已知溶液中的c(CN )c(OH ) B c(HCN)AgI Ag2S DAgIAgCI
14、Ag2S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OH)2(aq)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a2+)增大 Bc(Ca2+)不变 Cn(OH-)增大 Dc(OH-) 减小10、已知 Ksp(AgCl )=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l 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 AgI B两种不溶物的 Ksp 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AgI 比 AgCl 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可以转化为 AgI D常
15、温下,AgCl 若要在 NaI 溶液中开始转化为 AgI,则 NaI 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1.8 1011 molL113、在含 AgCl 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对 AgCl 的溶解度有什么影响,并解释之。(1)盐酸: 12(2) AgNO3: (3)氨水: 14、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表达式。Mg(OH)2 AgBr Ca3(PO4)2 Ag2S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测试题答案1、B【 解析】固体的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大小取决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仅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A【解析】B、C 产生同离子效应,溶解度减小 H2O 比乙醇极性大,离子化合物在H2O 中溶解度更大 3、A【解
16、析】B、D 溶液水解显碱性,除得到 FeS 还会有 Fe(OH)2 沉淀产生,C H2S电离出的 S2-得到的 FeS 沉淀不彻底,而(NH4)2S 溶液完全电离且接近中性,不可能因为溶液的水解产生的酸碱性影响 FeS 沉淀。4、 C【解析】除杂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CNaOH 引入了 Na+ 。5、C【 解析】防止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6、A 【解析】沉淀的转化是把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的过程,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 FeS、 MnS 能使 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除去,可知 FeS、MnS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 CuS
17、、CdS 、PbS 。7、A 【解析】Qc=c(Ag+)c(Cl-)=(001molL-1 01L)/ 0101L(0 01mol L-10001L)/ 0101LKsp,溶液中将析出 AgCl 沉淀。8、C【 解析】沉淀的转化是把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的过程。白色沉淀为 AgCl,黄色沉淀为 AgI,黑色沉淀为 Ag2S。9、B【 解析】温度 不变,的 Ca(OH)2 的溶解度不变,离子的浓度不变。加入少量生石灰时,部分水参与反应,溶液的量减少,离子的量减少。10、A【解析】不溶于水不是绝对的不溶,是溶解度小于 0.1g。尽管 AgCl 溶解的很少,但由于 AgI 比 AgCl
18、 更难溶于水,溶液中微量的 Ag在 I浓度足够大的溶液中,可以转化为 AgI,而使 AgCl 的溶解平衡向产生 Ag的方向移动,导致 AgCl 溶解。所以A 错误。根据 1.81010 c(I)1.01016 可计算得:c(I)11.8 1011 molL1,D 正确。11、PbSCuSAg2S【解析】对同类型的微溶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Ksp 越大,溶解度就越大;Ksp 越小,溶解度就越小。则溶解度 PbS CuS,从 Ksp 上看出 Ag2S 的溶解度越小,则可以实现的沉淀转化关系为 PbS CuSAg2S。12、H+OH H2O,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5Ca2+3PO43 +F=Ca5(PO4)3F;加 Ca2+或加 PO4313、 (1) 盐酸:产生同离子效应,AgCl 的溶解度减小。(2) AgNO3:产生同离子效应,AgCl 的溶解度减小。(3)氨水:形成Ag(NH3)2Cl 配合物,AgCl 的溶解度增大。1314、Ksp Mg(OH)2 =c(Mg2+) c(OH -)2 KspAgBr =c(Ag+)c (Br -)KspCa3(PO4)2 =c(Ca 2+ ) 3c(PO4 3-)2 KspAg2S =c(Ag+) 2c (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