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鸭常见病的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05742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鸭常见病的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鸭常见病的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鸭常见病的防治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饲养雏鸭不少养鸭户缺少防病常识,常发生病害,造成损失。现将小鸭常见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维生素缺乏。雏鸭维生素缺乏,不只是缺乏单一维生素,往往是多种维生素缺乏,主要是饲料单一,未补青绿饲料。小鸭维生素缺乏,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出现痉挛,贫血消瘦,生长缓慢,关节肿大,站立不稳,病鸭相继死亡。防治:日粮中不断青绿饲料,日粮中配入多种维生素粉,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对维生素缺乏严重的鸭只,按鸭体重公斤,用维生素 B1 一毫克,一日分三次喂服。2、流行性感冒。这是雏鸭易发病,因雏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难适应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等都易引起感冒。病状:雏鸭精神不振,食欲降低,羽毛松乱,鼻流清液,缩颈,咳嗽

2、,伴有支气管炎,下痢,可见粘膜发绀,死亡率高达 60以上。 :防治。(1)绿豆 500 克、煎汁日喂三次,供 100 羽鸭用;(2)葱 500 克、豆豉 250 克、鲜芦根 500 克,葛根 250 克、黄芪 250 克、卜荷 10克、防风 250 克煎汁作饮用,喂量不限,供两周龄鸭 1000 羽用;(3)土霉素,按日粮的 0.02加入饲料中喂,连喂 2-4 天;(4)阿司匹林,每羽雏鸭日喂 0.1 克,分三次喂,连喂 2-3 天;(5) 青霉素,每羽雏鸭肌肉注射 1000 单位,日分二次注射,连续注射一周。3、雏鸭大头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不分品种、年龄、性别的鸭都能感染,一年

3、四季发生,春夏发病最严重。病状。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不食、两足发软,不能行走,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卧地不起,粪便呈灰绿色,头部肿大,故称大头瘟。防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科学饲养管理,病鸭可试用:(1)上清丸混麻油喂病鸭,每日喂一丸,连喂 3-4 天;(2)土霉素加维生素 C,每次喂半片土霉素,一片维生素 C,日喂三次,连喂 4 天。4、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成年鸭发病率较高,无明显季节性,其临床症状以高热 42-44、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眼睑水肿、头颈部肿大为特征,故又称大头瘟、软脚瘟。病程一般为 3-4 天,死亡率可达90以上。防治:目前对

4、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平时要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一旦发病,进行隔离,注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能收到较好的效果。5、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仅发于鸭。以 5 周龄以下小鸭发病较多,本病多以冬季或早春暴发,病程短,传播迅速,致死率高,其临床症状,神经症状明显,运动失调、两脚发生痉挛、头向后仰,翅下垂、呼吸困难,死前头扭曲扭于背上或偏斜、脚伸直向后张开,呈角弓反张。剖检可见肝肿大、变性和有出血点。防治:周龄雏鸭注射两倍份量鸭肝炎疫苗,可预防该病。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发病进行隔离,注射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或康复鸭血清,可降低死亡率,制止流行。、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病传染病,又称鸭出败。鸡、鸭、鹅均可发生,以月龄的鸭死亡率高。病程 1-3 天,其临床症状为,下痢,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口腔、鼻孔粘液混有泡沫,频频摇头为特征。治疗:(1)磺胺类药: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脒等药物。可按每公斤0.2-0.5 克口服,或按 0.4比例拌入饲料内喂服,日服 2 次,连服3-5 天。 (2 )抗菌素:青霉素每只肌注 3-5 万单位,每日 2-3 次,连用 3-4 天。浙江省富阳市农业局农技 110 服务中心 邵 中 庆邮 编:311400 电 话:63362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