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评估检测(一)第一章(90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1.(2015益阳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氧气的质量为 32 gB.标准状况下,0.5 mol NO 和 0.5 mol O2混合后体积约为 22.4 LC.CO2的摩尔质量为 44 gmol-1D.1 L 2 molL-1的 BaCl2溶液中含 Cl-的个数为 2.4081024【解析】选 B。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32 gmol-1,1 mol 氧气的质量为 32 g,A 正确;NO 与氧气不能共存,根据 2NO+O2 2NO2 可知, 0.5 mol NO 和 0.5
2、mol O2 混合后得到 0.5 mol 二氧化氮、0.25 mol 氧气,标准状况下体积小于 22.4 L,B 错误;摩尔质量以 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CO2 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1,C 正确;氯离子物质的量=1 L2 molL-12=4 mol,溶液中含 Cl-的个数为 4 mol6.021023mol-1=2.4081024,D 正确。2.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解析】选 A。同温、同 压下,两瓶气体的体 积相等,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3、,所含分子数、原子数相等,但质量、密度、摩 尔质量不一定相等。【互动探究】如果左边集气瓶中气体是乙烷,则题中哪项是正确的?提示:乙烷和 NO 的摩 尔质量相等,故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质量相同、密度相同。3.(2015苏州模拟)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俯视D.用胶头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解析】选 B。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没有影响,A 错误;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则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
4、 正确;定容 时俯视 ,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 错误;用胶头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对所配溶液浓度没有影响,D 错误。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 2和 O2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 N2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 3)与氢氧根离子(OH -)所含电子数相等C.常温常压下,28 g CO 与 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D.16 g CH4与 19 g N 所含质子数相等H+4【解析】选 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 A 正确;每个甲基(CH 3)含有 9 个电子,而每个氢氧根离子(OH -)含有 10 个电子,所含 电子数不相等,B 错误;
5、C 项,不是标准状况,错误;D 项, 16 g CH4 含有(1616)10 mol=10 mol 质子,19 g N 含H+4(1918)11 mol=11.6 mol 质子,不相等,D 错误 。5.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5.6 L CH 4含 CH键的数目为 NAB.常温常压下,100 g 17% H 2O2水溶液含氧原子的总数为 NAC.标准状况下,5.6 L O 2与适量 Na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NAD.常温常压下,14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总数为 NA【解析】选 D。A 项,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
6、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错误;B 项,H 2O2 水溶液中的 H2O 中也含有氧原子,故氧原子的总数大于 NA,错误;C 项,当钠与氧气在加 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Na2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0.5 mol,即转移电子数为 0.5NA,错误;D 项,因乙烯和丙烯的5.6 22.4 1最简式均为 CH2,故 14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总数为 NA,正确。6.(2015郑州模拟)把 500 mL含有 BaCl2和 KCl的混合溶液分成 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 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
7、度为( )A.0.1(b-2a)molL-1 B.10(2a-b)molL-1C.10(b-a)molL-1 D.10(b-2a)molL-1【解析】选 D。把 500 mL 含有 BaCl2 和 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 5 等份,每一份的体积是 100 mL,一份加入含 a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说明100 mL 溶液中含钡离子 amol,另取一份加入含 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卤离子完全沉淀,说明 100 mL 溶液中含氯离子 bmol,利用电荷守恒得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10(b-2a)molL-1。(2)100103【加固训练】在 Al2(SO4)3、K
8、 2SO4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 c(S )等于O240.2 molL-1,当加入等体积的 0.2 molL-1的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合溶液中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 molL-1 B.0.25 molL-1C.0.45 molL-1 D.0.225 molL-1【解析】选 B。Al3+4OH- Al +2H2O,则原混合溶液中 Al3+的浓度为 0.05 O2molL-1,则 3c(Al3+)+c(K+)=2c(S ),则 c(K+)=0.25 molL-1。O247.300 mL 2 molL-1硝酸与一定量的铝镁铁合金反应生成 3.36 L NO(标
9、准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等,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 molL-1的 NaOH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所加 NaOH溶液的体积是( )A.150 mL B.200 mLC.450 mL D.无法计算【解析】选 A。金属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硝酸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钠,根据氮原子守恒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0.3 L2 molL-1-3.36 L22.4 Lmol-1=0.45 mol,所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45 mol,氢 氧化钠的 浓度是 3 molL-1,所以其体 积是 0.45 mol3 molL-1=0.15 L=150 mL。【
10、方法规律】终态分析法计算在复杂多步反应中可以跳过中间复杂的多步化学反应过程,根据守恒思想分析反应后的最终状态溶液溶质的情况,再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或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守恒)等求出问题的答案。【加固训练】(2015新余模拟)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N 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 molL-1NaOH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解析】选 A。根据题
11、意,整个反应过程中 HNO3 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相当于 Cu失去的电子都被 O2 得到了,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n(Cu)2=n(O2)4,n(Cu)=2n(O2)=2=0.15 mol,使 Cu2+恰好完全沉淀, 则消耗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1.68 22.4 1是 n(NaOH)=2n(Cu)=20.15 mol=0.3 mol,NaOH 溶液的体积是V= = =0.06 L=60 mL。n 0.35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共 58分)8.(16分)用 18 molL-1浓硫酸配制 100 mL 1.0 molL-1稀硫酸,实验仪器有:A.100 mL量筒 B.10 mL量筒
12、C.托盘天平D.50 mL容量瓶 E.100 mL容量瓶 F.玻璃棒G.胶头滴管 H.50 mL烧杯(1)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_。(2)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按先后顺序回答所需的仪器是(填代号)_。(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均正确,只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填字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烧杯洗涤 23 次,未将洗涤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_;稀释浓硫酸时,没有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_;在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至刻度线:_;配制好的溶液装入洗净的但有少量蒸馏
13、水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_。【解析】设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V,则有:V= mL=5.6 mL,为减小误差,应100118选择量程与实际所量溶液体积相近的量筒,所以,本实验应选择 10 mL 量筒。配制此溶液的步骤应该是计算、量取、稀释、 转移和洗涤、定容、摇匀。按 顺序所需要的仪器是 B、H、F、E、F、G。玻璃棒最先用于搅拌,后来用于引流。答案:(1) 搅 拌、引流 (2)B、H、F、E、F、G(3)c b a b b9.(12分)(2015德州模拟)向 VmL 0.10 molL-1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14、 CO2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1)当加入 35 mL盐酸时,产生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mL。(2)计算所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V=_mL。(3)取上述氢氧化钠溶液 200 mL,加入适量铝粉使之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逐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至少加入 1 molL-1的盐酸_mL 才能使生成的沉淀完全溶解。【解析】根据所给图象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同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剩余,因为 HCl 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的 HCl 的物质的量和 HCl 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 HCl 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关系,由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体积是 4
15、5-25=20(mL),而产生气体前消耗的盐酸的体积是 25 mL,说明溶液中存在未反应的 NaOH。(1)当加入 35 mL 盐酸时,实际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盐酸的体积只有 35-25=10(mL),所以产生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0.01 L1 molL-122.4 Lmol-1=0.224 L=224 mL。(2)根据 钠元素守恒,当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则 n(NaOH)=n(HCl)=0.045 L1 molL-1=0.045 mol,该氢氧化钠的浓度是0.10 molL-1,所以 NaOH 溶液的体积 V= =0.45 L=450 mL。0.0450.101(3)Al 与
16、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200 mL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0.2 L0.10 molL-1=0.02 mol,则 Al 的物质的量也是 0.02 mol,当生成的沉淀全部溶解时,此时的溶液是氯化钠与氯化铝的混合液,根据氯元素守恒,n(HCl)=n(NaCl)+3n(AlCl3)=0.02+0.023=0.08(mol),则需要 1 molL-1 的盐酸的体积是=0.08 L=80 mL。0.0811答案:(1)224 (2)450(3)2Al+2NaOH+2H2O 2NaAlO2+3H2 8010.(16分)(2
17、015宝鸡模拟)实验室需要 0.1 molL-1NaOH溶液 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 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填序号)。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的质量为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0.1 molL-1(填“大于”“
18、等于”或“小于” ,下同)。若 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未经冷却,则所得溶液浓度_0.1 molL -1。(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解析】(1) 配制溶液 时不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还必须有溶解用的烧杯和搅拌、引流用的玻璃棒。(2)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溶解、稀释、贮存溶液,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只能用来测量容积所标明的溶液的体积。(3)应配制 500 mL NaOH 溶液,则 m(NaOH)=0.5 L0.1 molL-140 gmol-
19、1=2.0 g。定容时若仰视刻度线,则实际溶液体积偏大,则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即小于 0.1 molL-1。若 NaOH 溶液未经冷却就转入容量瓶定容,温度冷却到标定温度时,溶液体积偏小, 导致所配 NaOH 溶液浓度偏大,即大于 0.1 molL-1。(4)浓硫酸的浓度为 c= = molL-1=18.4 molL-1,则1 000 1 0001.8498%980.5 molL-1500 mL=18.4 molL-1V,V=13.6 mL,要注意浓硫酸稀释的操作要点。答案:(1)A 、C 烧杯、玻璃棒 (2)B、C、E(3)2.0 小于 大于 (4)13.6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
20、璃棒不断搅拌11.(14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含两种元素的某种气体 X的分子式。在注射器 A中装有 240 mL气体 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红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 B,使之完全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 B管重 20.32 g,实验后 B管重 20.00 g,B 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在 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在注射器 D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氮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X气体是由_和_元素组成的。(2)若 240 m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氮气质量是 0.28 g。根据实验时温度和压强计算 1 mol X气体的体积是 24 000 mL,则 X的摩尔质量是_gmo
21、l-1。(3)通过计算,确定 X的分子式为_。(4)写出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 在该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反应)_。【解析】在 C 管中收集到水,其中氧来源于 CuO,则 X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在 D中收集到氮气,说明 X 中一定有氮元素,即 X 中含有氮、氢两种元素。B 管中CuO 含 O:20.32 g-20.00 g=0.32 g。n(O)=0.02 mol,n(N2)=0.01 mol,240 mL X 气体物质的量为 0.01 mol,因此 n(X)n(N)n(H)=0.01 mol(0.01 mol2)(0.02 mol2)=124,所以化学式 为 N2H4,摩尔质量为 32 g
22、mol-1。答案:(1) 氮 氢 (2)32 (3)N2H4(4)N2H4+2CuO N2+2H2O+2Cu【互动探究】(1)题设中实验时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是多少?提示: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题设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4 Lmol-1。(2)烧杯中冰和食盐的作用是什么?提示:降低温度,使试管 C 中的气体充分凝结为液体。单元评估检测(二)第二章(90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自来水厂常使用 Cl2和 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B.硝酸、纯碱、醋酸钾和硅石
23、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从分类的角度看,混合物、分散系、胶体的从属关系如图所示:D.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解析】选 B。Cl2 能消毒,和 FeSO4 反应生成的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净水,A 正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B 错误;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D 正确。2.(2015沈阳模拟)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碘酒、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Na 2O2、Na 2CO3、NaHCO 3、Na 2SiO3均为钠盐A.
24、和 B.和 C.和 D.【解析】选 B。中液氯是单质,错误;氢氟酸是 HF 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正确;明矾、小苏打、醋酸、次 氯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相应的离子,均为电解质,正确; 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漂粉精为次氯酸盐的水溶液,二者属于溶液,豆浆是胶体, 错误; Na2CO3、NaHCO3、Na2SiO3 均为钠盐,Na 2O2 没有酸根所以不是盐,是氧化物, 错误。3.(2015南昌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K +、Cu 2+、Na +、S O24pH=11 的溶液中:C 、Na +、Al 、
25、NO23 O2 O3加入 Al能放出 H2的溶液中:Cl -、HC 、N 、NO3 O3 H+4在由水电离出的 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 +、Ba 2+、Cl -、I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 +、Cl -、S 2-、ClO -酸性溶液中:Fe 2+、Al 3+、N 、Cl -O3A. B. C. D.【解析】选 B。Cu2+的水溶液是 蓝色的,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错误;pH=11 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 C 、Na+、Al 、N 不会发生O23 O2 O3任何反应,能大量存在,正确; 加入 Al 能放出 H2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
26、碱性,在酸性溶液中:H +和 HC 不能大量共存,而且存在 N 不能产生氢气;O3 O3在碱性溶液中 HC 、N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由水电离出的 c(OH-)=10-O3 H+413molL-1 的溶液可能 为 酸性也可能为碱性,在 该溶液中 Na+、Ba2+、Cl-、I-不会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存在,正确;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该溶液中 S2-、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酸性溶液中:Fe 2+、N 、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错误。故能够大量共O3存的离子组合是。4.(2015宜春模拟)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a
27、NO2溶液中加入酸性 KMnO4溶液:2Mn +5N + 6H+ 2Mn2+5N +3H2OO4 O2 O3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 +HC +2OH- C + H+4 O3 O23NH3H2O+H2O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溶液:2Fe 3+2I- 2Fe2+I2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 -+2H2O Cl2+H 2+2OH -【解析】选 A。B 项应为 Ba2+2OH-+N +HC BaCO3+NH3H2O+H2O,错H+4 O3误;C 项应为 Fe3+3N +12H+10I- Fe2+5I2+3NO+6H2O,错误;电解熔融的O3氯化钠生成
28、钠和氯气,D 错误。【加固训练】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明矾作净水剂:Al 3+3H2O Al(OH)3+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 +2H+ CO2+H 2OO23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铜:Fe 3+Cu Fe2+Cu2+D.含等物质的量的 KHCO3和 Ba(OH)2溶液混合:HC +Ba2+OH- BaCO3+H 2OO3【解析】选 D。A 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H2O Al(OH)3+3H+;B 项,小苏打是 NaHCO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HC +H+ CO2+H2O;C 项,电荷不守恒,O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
29、u 2Fe2+Cu2+;D 项,假设 KHCO3、Ba(OH)2 均为1 mol,首先 1 mol HC 与 1 mol OH-反应生成 1 mol C 、1 mol H2O,1 mol CO3 O23立即与 1 mol Ba2+结合生成 1 mol BaCO3 沉淀,正确。O235.(2015衡水模拟)对 4FeCl2+ 4Na2O2+6H2O 4Fe(OH)3+O2+8Na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氧化 FeCl2的 Na2O2占全部 Na2O2的一半B.氧气是氧化产物C.氢氧化铁是氧化产物,氧气是还原产物D.作氧化剂的过氧化钠和作还原剂的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 31【解析】选
30、C。已知反 应 中, 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为+3 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一部分由-1 价降低为-2 价,一部分由-1 价升高为 0。A 项,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4 mol Na2O2 参加反应时,用于氧化 FeCl2 的 Na2O2为 2 mol,另外 2 mol Na2O2发生自身氧化 还原反应,故 A 正确;B 项,因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气是氧化产物,B 正确;C 项,因反应中, 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OH) 3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错误;D 项,由氧原子守恒可知,4 mol Na2O2 参加反应时,2 mol 氧原子失去电子,
31、6 mol 氧原子得到电子,则作氧化剂的过氧化钠和作还原剂的过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1,D 正确。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已检出部分离子的某溶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既有气体逸出又有沉淀生成B.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FeI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 +6I-O3+8H+ 2NO+3I 2+4H2OC.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 Mn 、ClO -O4D.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Mg一定有 H2逸出【解析】选 A。A 项, C 与 Al3+水解相互促进,生成 Al(OH)3 沉淀和 CO2 气体,O23正确;B 项,还原性 I-Fe2+,因为
32、FeI2为少量,故 Fe2+、I-均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应为 Fe2+2I-+N +4H+ I2+Fe3+NO+2H2O,B 错误;C 项,ClO -与 H+不能O3大量共存,C 错误;D 项,当溶液中 N 足量时,镁不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3H2,D 错误。【易错提醒】本题易只关注 C 与 H+的反应而忽视 C 与 Al3+水解相互促进导致错选 A;O23 O23易忽视 Fe2+的还原性导 致错选 B;易忽视 N 和 H+组合的氧化性导致错选 D。O37.(2015潍坊模拟)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必要时可加热),放出 Cl2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KMnO4 B.MnO2 C.
33、NaClO3 D.NaClO【解析】选 C。根据 n= 计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结合得到的电子越多,生成的氯m气越多,由此来解答。设质量为 m,则 A、B、C、D 选项中各物质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 (7-2)、 (4-m158 m872)、 (5-0)、 (1-0),C 项与 HCl 反应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为氯气,显m106.5 m74.5然 NaClO3 得到的电子最多,生成的氯气最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共 58分)8.(1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可能含有 K+、N 、Na +、Mg 2+、Ba 2+、Al 3+、Cl -H+4、I -、N 、C 、S 、S 、Mn ,取该溶液
34、进行以下实验:O3 O23 O24 O23 O4(1)取 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_离子的存在。(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 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 CCl4层呈紫红色,可以排除_离子的存在。(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渐加入 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以排除_离子的存在。(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 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_离子存在,又可排除_离子的存在。(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还不能确定
35、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解析】(1) 溶液呈酸性,C 、S 分别生成 CO2、SO2 而不能大量存在;O23 O23(2)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 CCl4 后,CCl 4层呈紫红色,说明一定含有 I-,则一定不能存在 N 、Mn ,在酸性条件下,它们与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在溶液中O3 O4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没有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没有 Mg2+、Al3+;(4)当继续加入 Na2CO3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 Ba2+,则没有 S ;(5)如将碱性溶O24液加热有气体放出,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一定有 N ,不能H+4确定的离子是 K+、Na+、Cl-。答案:
36、(1)C 、S (2)N 、MnO23 O23 O3 O4(3)Mg2+、Al3+ (4)Ba2+ SO24(5)I-、N 、Ba2+ K+、Na+、Cl-H+49.(12分)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序号 反应物 产物 KMnO4、H 2O2、H 2SO4 K2SO4、MnSO 4 Cl2、FeBr 2 FeCl3、FeBr 3 Mn O4 Cl2、Mn 2+(1)第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第组反应中 Cl2与 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第组反应中生成 1 mol Cl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_mol。(4)Mn 、Fe 3+、Br 2、Cl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O4_。
37、【解析】(1) 由表中信息可知,KMnO 4 反应后生成 MnSO4发生还原反应,故过氧化氢作还原剂,被氧化的产物是氧气,根据元素守恒,产物中还生成 H2O、K2SO4,可以写出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H2O+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配平为 2KMnO4+5H2O2+3H2SO4 K2SO4+2MnSO4+8H2O+5O2。(2)氯气与溴化亚铁反应,当产物中含有铁离子、氯离子、溴离子时,说明氯气不足,只发生反应 2Fe2+ Cl2 2Fe3+ 2Cl-,则氯气与溴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3)根据第 组信息,Mn 与 Cl-反应生成 Cl2、Mn2+
38、,根据电子守恒知,若生成O41 mol 氯气, 转移电子的物 质的量是 2 mol。(4)根据第 组信息,说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强,即铁离子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弱,综合比较可以得出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n Cl2 Br2Fe3+。O4答案:(1)2KMnO 4+5H2O2+3H2SO4 K2SO4+2MnSO4+8H2O+5O2(2)12 (3)2(4)Mn Cl2 Br2Fe3+O410.(15分)(2015济宁模拟)某一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HCl、SnCl 2、H 2SnCl6、As、H 3AsO3、H 2O。已知:As 是产物之一。(1)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在该反应
39、中,得电子的物质是_,被氧化的元素是_。(3)在反应中,每转移 1 mol电子,消耗(或生成)HCl_mol。(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写序号)。A.在相同条件下,第A 族元素的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B.Sn和 Pb位于同一主族,Sn 和 Pb的+4 价的化合物均很稳定C.在相同条件下,还原性顺序:S 2-I-Fe2+Br-Cl-D.在上述反应中,还原性:SnCl 2As;氧化性:H 3AsO3Br-Cl-,A 正确;铅的+2 价化合物稳定,+4 价铅具有强氧化性,B 错误 ;相同条件下, 还原性顺序为 S2-I-Fe2+Br-Cl-,C 正确;在溶液里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
40、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上述反应式知还原性:SnCl 2As;氧化性:H3AsO3H2SnCl6,D 错误。答案:(1)12HCl+3SnCl 2+2H3AsO3 3H2SnCl6+2As+6H2O(2)H3AsO3 +2 价的 Sn(3)2 (4)A、C11.(15分)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NO+O 2+NO2+H2O HNO3。(1)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2)如果参加反应的氧气中有 被 NO还原,则 NO与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_,配平该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现生成 6.3 g HNO3,转移电子数为_N A。(3)上述反应的化
41、学计量数有多种组合,NO、O 2、NO 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能为_(填选项代号)。A.324 B.111C.4924 D.312【解析】(1) 根据反 应式知,O 2 是氧化剂,NO、NO 2 都是还原剂,HNO 3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2)设 NO、O2、NO2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c。aNO+bO2+cNO2+H2O HNO3,由氮、氢原子守恒得:aNO+bO 2+cNO2+H2O (a+c)HNO3,a+2由氧原子守恒得:a+2b+2c+ =3(a+c)a+2由电子守恒得:3a+c=4b整理得:3a+c=4b,依题意, 的 O2 氧化 NO,根据电子守恒知, 4=3a,令
42、a=8、b=9,根据23 233a+c=4b 计算得 c=12,n(NO)n(NO2)=812=23,化学方程式为8NO+9O2+12NO2+10H2O 20HNO3,生成 20 mol HNO3转移 36 mol e-,生成6.3 g HNO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0.18 mol,即 0.18NA 个电6.3 63 13620子。(3)根据 电子守恒,NO 、O2、NO2 化学计量数满足:3a+c=4b,代入四个选项数据知,B、C 符合题意。答案:(1)NO、 NO2(2)23 8NO+9O2+12NO2+10H2O 20HNO3 0.18(3)B、C【方法规律】解答氧化还原反应综合题的几
43、个关键(1)理清两条主线: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2)抓住两个相等: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相等。(3)理解三个同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同时存在;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同时生成。(4)做好一个标注:标好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单元评估检测(三)第三章(90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1.(2015德州模拟)下表中,对陈述、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44、 陈述 陈述 判 断A 纯碱可用于治疗胃病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对,对,有B向 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错,无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对,对,有D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和 CO2、H 2O反应生成 O2对,对,有【解析】选 D。A 项, 陈述错,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陈述正确;B 项,向过氧化钠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马上褪色,陈述错,陈述正确;C 项,高压钠灯发黄光是物理变化,与金属钠具有还原性没有因果关系。2.(2015玉溪模拟)Na、Al、Fe、Cu 都是重要的金属,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45、( )A.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都必须隔绝空气保存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H2【解析】选 B。铜不能与水反 应, A 错误;只有钠需隔绝空气保存,C 错误;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D 错误。3.(2015桂林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C.油脂能在酸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可用于防止油脂变质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于高空飞行或潜水的供氧剂【解析】选 D。铝的熔点不高,不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46、故 A 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但由于与氨气反应,不可用于干燥氨气,故 B 错误;油脂能在酸性溶液中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所以不可用于防止油脂变质,故 C 错误;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提供氧气,常用于高空飞行或潜水的供氧剂,故 D 正确。【加固训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实质是 Al3+3NH3H2O Al(OH)3+3N H+4B.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K +、N 、C 、Cl -一定能够大量共存H+4 O23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 NaOH溶液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 2Al+3MgO 3Mg+Al2O3【解析】选 A。氨水碱性太弱,不能与 Al(OH)3 反应,故 A 项正确;能够使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则 C 不能存在,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则O23N 不能大量存在,B 项错误;镁和铝都属于活泼金属,故都能够与盐酸反应,H+4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