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沸水的温度为 100 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叫 1 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分类及比较: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注意:“烧杯壁和烧杯
2、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体温计: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量程:3542;分度值:0.1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细弯管(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使用前甩几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5
3、和 38.4 ,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和_(二) 、物态变化一、熔化和凝固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气固 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晶 体 物 质 : 海 波 、 冰 、 石 英 、 水 晶 、 食 盐 、 萘 、 各 种 金 属 非 晶 体 物 质 : 松 香 、 石 蜡 玻 璃 、 沥 青 、 塑 料晶 体 熔 化 特 点 : 固 液 共 存 , 吸 热 , 温 度 不 变晶 体 熔 化 的 条 件 : 达 到 熔 点 。 继 续 吸 热 。非 晶 体 熔 化 特 点 : 吸 热 , 先 变 软 变 稀 , 最 后 变 为 液 态温
4、 度 不 断 上 升 。非 晶 体 熔 化 的 条 件 : 持 续 吸 热 。熔 点 : 晶 体 熔 化 时 的 温 度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凝 固 :定 义 : 物 质 从 液 态 变 成 固 态 叫凝固。凝固图象:凝 固 特 点 : 固 液 共 存 , 放 热 , 温 度 不 变 凝 固 特 点 : 放 热 , 逐 渐 变 稠 、 变 黏 、变 硬 、 最 后 变 成固 体 , 凝 固 点 : 晶 体 凝 固 时 的 温 度 。 温 度 不 断 降 低 。同 种 物 质 的 熔 点 、 凝 固 点
5、相 同 。晶 体 凝 固 的 条 件 :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注意 1:晶体熔化图像(“加热”过程)AB 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BC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D 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B 点表示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熔化,物质处于固态;C 点表示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注 意 2: 晶体凝固图像(“冷却”过程)(注:晶体凝固和晶体熔化相反)DC 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晶体放热降温过程。CD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凝固过程凝固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A 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液体放热降温过程C 点表示达到
6、凝固温度,但没有凝固,物质处于液态;B 点表示刚好完全凝固,物质处于固态“冬天为了防止车箱里的水凝固,驾驶员师傅常在水箱里加些酒精,因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凝固点低【例题 1】在全国各个地方和南极可以测量温度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 ( 凝固点低)【例题 2】在北方地窖为防止菜不被冻坏常常放几桶水是因为 (水凝固放热)【例题 3】 “下雪天在公路上撒盐”目的是 (能降低水的凝固点,盐水凝固点低,从而使雪熔化后的水不易凝固) 。【例题 4】人们通常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电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_高(熔点)【例题 5】如下左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曲线,从 A 到 D 整个过程是_的(选填“吸
7、热”或“放热”),在 AB 段物质处于_状态, BC 段是个_过程,物质处于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 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 CD 段物质处于_状态【例题 6】如下中图所示的非晶体凝固曲线,说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在此过程中,非晶体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例题 7】如上右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 AB 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 CD 段表示熔化过程C在 BC 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D在 BC 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例题 9】海波的熔点是 48,
8、那么 48的海波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例题 9】在 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 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多 B冰质量增多 C水和冰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例题 10】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持续上升 B温度保持熔点不变C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 D先下降后上升二、汽化(吸热)1、汽化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2、汽化两种方法:蒸发、沸腾3、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意:只要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就都可以蒸发蒸发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
9、的高低” 、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 “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使液体蒸发加快的方法:(“减慢蒸发”与之相反)1、提高液体的温度;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3、加快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例 1.在室内,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先降低后升高最后保持不变” (最后与室温相同) 例 2.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什么?加快了皮肤表面水分蒸发吸热 例 3.多油的热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因为 (油层覆盖在汤表面上,阻碍了水蒸发和散热)例 4 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 D. 把湿衣服展开晾在向
10、阳处4、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实验器材组装:(从下往上)实验现象:气泡变化:(1)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2)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温 度:(1)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2)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对沸腾图像的观察:沸腾特点: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B 段为沸腾前,BC 段指沸腾过程(即沸腾时)t2t1 为沸腾所用时间A 点对应的温度为水的初温T 点为水沸腾时的温度(即水此时的沸点)如果 T=100表明此时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如果 T100表明此时气压高于标准大气
11、压.三、液化(放热)1、液化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2、液化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注: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 (即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会液化成小水珠) (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注:“压缩体积”如:打火机、杀虫剂、燃气罐、灭火器、火箭燃料注:水蒸气是气体,肉眼是看不见的。注:“白气”是非常非常小的小水珠,是液体。3、自然中的液化现象有:雾、露、 “白气” (热气)4、 “汽化、液化”有关的几个现象:例 1:用注射器吸进一些纯酒精,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看到注射器中的酒精消失,这是汽化现象;再推动活塞,又会看到注射器中的酒精出现,这是液化现象。例 2.炖食物
12、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炖.试说明其中的道理.答:因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变的,再使用大火力就浪费了燃料,改用小火,保持锅内的水沸腾就行了.例 3.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那么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 开水吗?请试一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 183,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答: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而且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吸收纸多 余热量,不让纸热到比 100高多少,而纸的着火点是 183,因此纸不会起火燃烧例 4.观察蒸汽熨斗熨平衣服的过程,并指出其优点.答:从蒸汽熨斗喷出的水蒸气温度很高,这些高温水蒸气遇到冷衣服后迅速液化为小水滴,放出
13、大量的热,如此高温足以将衣服熨平因为衣服中有水,温度升到 100时不再升高,蒸汽熨斗的优点是不会将衣服烫坏例 5.100的水蒸气遇到 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 (水蒸气会液化,液化放热) 。例 6.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造成平面镜成像模糊例 7.制造金属工具时,为了增加工件的硬度,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进行淬火,此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汽化) ,并在水面上方冒出“白烟” (液化) 。例 8.冰箱工作时,冷冻室内温度很低,这是由于制冷剂汽化吸热造成的,而冰
14、箱后面的冷凝器较热,这是由于制冷剂液化放热造成的。例 9.传统烧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红烧,一种是清蒸。 清蒸比红烧熟的原因:水蒸气液化放热例 10.吹气冷,哈气热,原因?答:吹气冷:加快了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哈气热: 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放热例 11.“雨”的形成最合理的解释:河、湖、海中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后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这就是雨。 (先 “汽化”后“液化” )例 12 洗澡时房里镜子先模糊(水蒸气遇冷液化) ,过会儿又清晰了(汽化) 。例 13 滚烫的油锅滴入水珠油花四溅原因:水的沸点比油沸点低例 14 魔术师能把手伸进油锅而不烫伤原因:这种油
15、的沸点很低四、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过程、凝华(放热)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例 1、观察“碘”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实验中加热时,固态碘消失,有紫红色碘蒸气出现(升华)冷却时,紫红色碘蒸气消失,有黑色颗粒状固态碘出现(凝华)例 2、用久的灯泡发黑的原因?答:灯泡里钨丝先发生升华变成钨蒸气,关灯后灯泡逐渐冷却钨蒸气凝华成固态钨依附在灯泡上。例 3、舞台白雾的由来?答: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形成了白雾。例 4、人工降雨解释?答: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
16、,高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有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熔化成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例 5、 “霜前冷、雪后寒”解释?答:霜前冷: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雪后寒: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吸热,因此雪后寒是必然的;例 6、液化现象:雨、雾、露、 白气凝固现象:冰块凝华现象:霜、雾凇、雪、冰花练习1 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 浓雾 B.冬天,室外冰 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 水被浇铸 成工件B.冰 冻的衣服也会干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
17、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 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 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
18、凝华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 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冷饮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第 13 章 内能与热机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1、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 0)(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的能量。(2)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体积和状态,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温度影响物体的内能是重要考点(3)内能的
19、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热传递:1.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2.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内能(即热量) ,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能量,温度升高, 最终两物体温
20、度相同。考点: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例题 1 教材图 13-3 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答:向下压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棉花燃烧是因为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了。实验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例题 2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图 13-4) 。分析其原因。答:铁丝内能的改变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实验再次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练习:1、摩擦生热的实质是利用_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2、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冷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以暖和_;(2)比赛中
21、,从竿的顶端滑到底端时手感到发热_;(3)密封的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_;(4)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_;(5)用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_;(6)把烧热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_。3、冬天觉得手冷时,常将两手掌紧贴后搓一搓,并向手上呵气,就会觉得暖和些。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并说明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什么3、热量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1)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也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2)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3)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通常用 Q 表示。4、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和区别(难点考点)区别: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2、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是内能的变化量,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由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考点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们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一个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不变;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温度可能不变。例题 31 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的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这三句话的正确顺序是: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甲丙
23、D.甲丙乙2、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一定多 B.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C.比热容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和热量计算1比热容(c ):1kg 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3比热容描述物质的吸热本领,C 大则吸热能力强,同种条件下,升温慢,降温也慢。C 小则反之。4。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5水的比热容是:C=4.210 3 J/(kg),它
24、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 J。6热量的计算:(考点难点:热量计算) Q 吸 = cm(t-t 0) = cmt Q 放 = cm(t 0-t) = cmt 例题 1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吸热多的物体比热容大C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多,比热容小的物体吸热少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例题 2 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要比湖泊湿地处温度升高得快,这是因为( )A沙石吸热多 B沙石的比热容小C沙石的密度大 D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一、基础1、10g 水和 100g 水的比热容相同,温度为 1
25、0的水与温度为 90的水的比热容相同。2、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二、提高1、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 4kg 的水,当温升高了 10时,它吸收了J 的热量。已知 c 水 = 4.2103 J/(kg)2、天然气在我市广泛使用,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107Jm 3,完全燃烧0.05m3 天然气可以放出J 的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 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常温下 5kg 的水温度上升。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26、kg)4、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2:3,吸收热量之比为 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 B2:9 C1:2 D2:1 学第三节 内燃机1. 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2. 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内机,叫做内燃机。3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4 个冲程,对外做功 1 次,活塞往复 2 次,曲轴转 2 周,2 次能量转化。汽油和柴油机的区别: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1. 热值(q ):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27、单位是:焦耳/ 千克。 J/kg.关于热值的理解: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 、 “某种燃料” 、 “完全燃烧” 。 热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放 =q m(Q 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 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式:=W 有用 / Q 总 = W 有用 /qm 4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考点)注意: 热
28、机能量的损失燃料未完全燃烧(尽量完全燃烧:充足空气,研磨成细颗粒)废气排出带走能量(废气的利用)克服磨擦,消耗能量(使用润滑剂,减小摩擦)汽油机 柴油机构造: 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吸 气 冲 程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吸入空气不同点 点 燃 方 式 点燃式 压燃式相同点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 2 次,曲轴和飞轮转动 2 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 1 次。例题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 200kg 的水从 25加热到 100,燃烧了 6kg 的无烟煤。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J/kg 试求:1锅炉内 200kg 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6kg 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