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03095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文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州园林课文赏析苏州园林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 1 段), 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第二部分(29 段),作者从园林建筑设施的各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的特征。第一层( 第 2 段), 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第二层(39 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第三部分(第 10 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说的这些,结束全文,引人回味。中心思想: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整体把握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

2、,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 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 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 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 “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

3、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 “图画”,我 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 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 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 绝不讲究对称”,作

4、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 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

5、“ 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 的松柏”“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 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 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问题

6、研究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 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 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以上语句中所说的“ 画 ”“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 1、3 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 2、4、5 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 们觉得很熟悉

7、,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艺术特征一、语言美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 苏州园林的语言不仅准确简练,而且优美耐人寻味。如“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 对 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中的 “蔓延”、 “补”字,表示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重峦叠嶂” 一词写出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 “高低屈曲” 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 “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 “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的“

8、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二、动态美“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恰当的引用勾勒出一个情趣横溢的意境:夏秋季节,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塘, 鲜艳的荷花,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此时此景构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动态画面,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三、谐和美所谓谐和美,就是指布局、配合得适当、匀称的美。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布局上的谐和。苏州园林的布局是不讲究对称的,要求自然之趣,符合 “美术画”的要求。至于假山的堆叠和配合,则使人忘却了苏州城市,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至于园林建筑色彩的谐和,文章 则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把 苏州园林的建筑颜色与北京园林建筑

9、的颜色进行比较,说明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大多漆广漆(天然漆的一种),这种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 安静闲适”的感 觉。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四、映衬美映衬美称为陪衬、衬托。园林中花草树木的映衬 也着眼于画意:“ 高树与低树”两个 “相间”从而使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远景和近景层次的映衬,园林中设置花墙、廊子和漏窗,其目的都是为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 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游览者感到美不胜收。五、结构美精巧的结构给人以美的感觉。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文章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

10、进行叙述。全文的结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接着说明总体上的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务必使游 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的特色的四 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 层次),分 别作出具体介绍、并 谈到其他的一些次要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留有余地,给人回味。从而使文章严丝合缝。总之, 苏州园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 说 明、 记叙、议论于一炉,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 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刻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 动 形象,又耐人寻

11、味,启人兴趣。此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句子赏析、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征。在 这之后,文章还附带谈到苏州园林的一些次要特色:角落、门和窗、色彩。“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标本” 中“标本”一词有典范、代表的意思。它形象地表明苏州园林 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如何理解“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

12、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大多” 表示很多、大部分。 “无所依傍” 指不依靠在其他建筑物上,目的是增加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因为花墙和廊子的设置是为了避免一览无余。使整个园林时而幽曲, 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增加观赏者的兴致,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意境。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 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 “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 “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