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不能带宾语的成语1.司空见惯错例: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渐渐被体现时代精神的文明用语代替了。 (应为:对已经司空见惯)2.漠不关心错例:幽默与讽刺上的这则笑话,因为对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所以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 (应为:对漠不关心)3.现身说法错例:李女士勇敢地站出来,在媒体上现身说法自己的遭遇,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因贪小便宜而上了骗子的当。 (应为:就自己的遭遇现身说法)4.尘埃落定释 义 : 尘 埃 虽 然 在 空 中 飘 浮 , 最 终 要 落 到 地 面 。 比 喻 事 情 经 过 许 多 变 化 , 终 于 有 了 结 果 ; 或 经
2、 过 一 阵 混 乱 后 将 结 果 确 定 下来 。 注 : 此 词 后 不 可 以 带 补 语 !例 子 : 几 经 反 复 , 这 件 事 算 是 尘 埃 落 定 了5.耳濡目染、释 义 : 耳 朵 经 常 听 到 , 眼 睛 经 常 看 到 , 不 知 不 觉 地 受 到 影 响 。示 例 她 完 全 没 有 读 过 书 , 但 她 单 凭 耳 濡 目 染 , 也 认 得 一 些 字 , 而 且 能 够暗 诵 得 好 些 唐 诗 。 ( 郭 沫 若 少 年 时 代 我 的 童 年 )6.出奇制胜、释 义 : 用 奇 兵 或 奇 计 战 胜 敌 人 。 比 喻 用 对 方 意 料 不 到
3、 的 方 法 取 得 胜 利 。示 例 : 统 率 所 部 , 出 奇 制 胜 , 将 法 人 所 占 越 南 各 城 , 迅 图 恢 复 。7.极其罕见示例:像这样由单独一人创造出一个汽车品牌整个系列,在世界上极其罕见8.津津乐道十 余 年 来 , 在 不 少 出 版 物 中 我 都 看 到 这 幅 画 , 它 为 不 少 人 所 津 津 乐 道9.求全责备释 义 : 对 人 或 对 人 做 的 事 情 要 求 十 全 十 美 , 毫 无 缺 点示例:我认为老师会容易对比较优秀的孩子求全责备,人们都这样,希望好的更好10 视而不见示例:中巴超载 交警视而不见、11.坐井观天示例;少年儿童要认
4、真学习各门功课,不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决不能坐井观天。12 刮目相看:用新得眼光来看待。13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2002 年北京高考语文题) 在此句中成语“信手拈来”后面带上了宾语。 “信手拈来”指不加思索地随手拿来。常用于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的随意或从容。 14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它用作谓语时后面不可接宾语。例 1 从国外旅游回来的小王与我侃侃而谈他的所见所闻。 (错)使用正确的如: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15 这则
5、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一点儿不关心。作谓语不能带宾语 ,可改为“对漠不关心” ,使得介宾短语作该成语的状语。范例:亚洲投资者对美国大选漠不关心。 16 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求全责备:指对人或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作谓语不能带宾语 ,可改为“对求全责备” ,使得介宾短语作该成语的状语。范例:对人才求全责备就是对人才的摧残 。 17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妄自菲薄:指没有根据的过分地小看
6、自己。 “妄自菲薄”不用于别人,作谓语不能带宾语,只能说“对妄自菲薄” 。范例: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的青少年、对中国的18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发扬光大:指充实发展使美好事物更加显著盛大。作谓语不能带宾语,只能说“把(将)发扬光大” 。范例:我们要将中朝友谊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 19 他因为置若罔闻老师的批评所以不久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毫不关心。作谓语不能带宾语,上句可改成“对置若罔闻” ,使得介宾短语作该成语的状语。可改为:他因为对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所以不久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20 老人年轻时在戏院里
7、打杂,耳濡目染了太多的戏剧名家的表演,到后来他无师自通,也能唱很多京剧名段了。 耳濡目染:经常看到听到,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作谓语不能带宾语,上句可改成:老人年轻时在戏院里打杂,经常欣赏到戏剧名家的表演,耳濡目染,到后来他无师自通,也能唱很多京剧名段了。 21 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 视而不见:看见了同没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不注意。一方面望文生义,另一方面这个成语作谓语不能带宾语,上句可改成“对视而不见” ,使得介宾短语作该成语的状语。范例:1、有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视而不见,却对我们的政治制度说三道四、妄加评判、
8、横加指责,真是可恶。2、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 注意后面不带宾语 1、有些领导干部漠不关心群众的疾苦。 2、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语文成绩。 3、有些人已司空见惯这些浪费现象了。 “漠不关心” 、 “妄自菲薄” 、 “司空见惯” ,这三个成语后面均不能带宾语。另外如:“耳濡目染了这些事二、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的成语举例 1、无时无刻: 常用为“无时无刻不” ,意思为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例如:“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恋着剑波,就好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空气一样。 ” 2、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
9、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 ,表示否定意义。例如:“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走的道路不能同日而语。 ” 3、一蹴而就: 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成功;多用于否定句中。例如:“学习要持之以恒,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 4、青红皂白: 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常说“不分(问)青红皂白” 。例如:“老王的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5、鹿死谁手: 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例如:“若使江南人主,也能励精图治,任用贤才,未知鹿死谁手。 ” 6、天高地厚: 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
10、厚;比喻恩情极为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常用于否定句中。例如:“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 7、一概而论: 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 。例如:“学校的情况不同,处理办法也应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 8、等闲视之: 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例如:“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9、望其项背: 此成语 1998 年全国试卷考查过,其例句是:“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甲 B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 ,其意思是指
11、:赶得上或比得上。而此语境需要的是“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 ,可见此成语只适合于表否定的语境。10吹灰之力: 通常比喻极微小的力量。一般说“不费吹灰之力” 。 11等量齐观: 指不管事物的差异,都同等对待。一般说“不可(怎可)等量齐观” 。 12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一般说“不能(怎能)混为一谈” 。13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放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一般说“不能(怎能)相提并论” 。 14、善罢甘休: 好好地;甘:情愿,乐意;罢、休:停止,了结。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一般说“岂(怎,不)肯善罢甘休。15、尽如人
12、意: 尽:全;如:依照,符合。事情完全符合人的心意。一般说“不(岂能)尽如人意” 。 16、妄自菲薄: 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用于否定句,一般说, “不可妄自菲薄。 ”) 17、万应灵丹: 丹:按药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或是精炼的成药;灵丹:灵验;妙:指有特殊效力。能医治百病的灵验有效的药。比喻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多用于否定句。如“赏识并非万应灵丹。 ”(与“灵丹妙药”近义,有时含嘲讽意味;多用于否定句。一般作主语、宾语。例句 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成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 【 在 非成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忘怀、置疑、捉摸、消受
13、”等,也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无法(难以)忘怀,毋庸(不容)置疑,难以(无法)捉摸(不定) 。 】三、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 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指人工的技艺极其精巧,胜过自然。而这里陈述的对象主体是自然界中的“苍山”和“洱海” ,强调的是大自然艺术技巧的高超,非人力所能达到,应该使用“鬼斧神工” 。 】 2、博物馆里保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
14、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 ,一般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 ,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 ,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 3、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用来形容花木。 】 4、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蓬筚生辉”是自谦之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得不够得体。2001 年全国高考考过,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
15、】 5、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意思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不用来形容做事。 】6、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这里说的是北方大草原,不恰当。 】 7、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使用对象错误。 】 8、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画。 】 9、本
16、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刊物。再说此句也并未说明刊物“过”在何处。 】 10、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的意思是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很多。它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 11、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 【“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这里明显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够
17、正确。 】 12、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这里用错了对象。 】 13、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抛砖引玉”是谦辞,多用于自己一方,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或尊卑关系,显然不正确。 】 14、 大河之舞自 1994 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评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只可指人,不能指其它的。1999 年全国高考考过:“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
18、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 】 15、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忝列门墙”属谦辞, “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 16、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鼎力”指能够扛鼎的巨大力气、能力,是赞美他人之辞;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 17、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相敬相爱,关系融洽。 】 18、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是说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东山再起是指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后重新任职。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 19、没有好本子就没有好戏可演,上质量差的剧本,演了就赔钱,所以寻找好本子就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 【“朝思暮想”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 ,句子中的“朝思暮想”应该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 20、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