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幼儿园经典课程方案,陈鹤琴“整个教学法”,陈鹤琴简介(18921982) 中国浙江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 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出生(1892),丧父(1898),入私塾(1900),入中学(1906),考入北京 清华学堂 (1911),美国留学(1914),获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并回国任教(1919),长子出生(1920),开办南京鼓楼幼稚园(1923),理论背景,建国以前,儿童被送入私塾学习孔子孟子古代哲学家的经典著作。“死记硬背”对日常生活作用很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非常混乱,只是一味模仿外国教育,中国本土幼儿园教育环境太少,严重脱离中国
2、实际。陈鹤琴针对这种情况,努力寻求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课程,创建中国化、科学化的幼教理论和实践体系.,“整个教学”也叫“五指活动”、“五指教学”是由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创立的。他以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的特征。,“整个教学法”,1.新的儿童观他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特别指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期不仅作为成人的准备,而且应具有它本身的价值,他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一)“整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理论来源1.杜威 “教
3、育即生活”“从做中学”2.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2.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方法论,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整体教学法”特点,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主要的教材,以课本作为参考资料; 是直接的活知识,是间接的经验; 各科混合或相互关联; 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分节的时间表,时间为功课所支配; 生气勃勃; 儿童自己做的; 整个的、有目标的; 有意义的; 儿童了解的,活教育与死教育特点比较,教学原则(17条),1.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
4、己做 2.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3.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们自己的世界 5.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 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7.比较教学法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教学原则(17条),10.替代教学法 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13.教学游戏化 14.教学故事化 15.教师教教师 16.儿童教儿童 17.精密观察,(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1.目标(1)做人方面:培养儿童具有合作服务的精神的同情心,以及诚实、礼貌等其他品质 (2)身体方面:训练儿童养成各种达到强健体格的
5、习惯,培养儿童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 (3)智力方面:以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儿童充分接触自然和社会,引导儿童对日常事物产生好奇并作于研究 (4)情绪方面:除了要让儿童养成乐于欣赏、快乐的积极情绪外,还要帮助儿童克服发脾气、撒娇、惧怕等不良性格,(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1.内容(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社会常识等 (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等 (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张
6、雪门行为课程,张雪门简介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早在1917年他就在家乡宁波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了星荫幼稚园(现宁波市第一幼儿园)首任院长,他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成绩卓越,与陈鹤琴先生并称为幼教界的“南陈北张”,其中他所创设的课程、幼儿教师培养方式等影响深远。,什么是行为课程?,张雪门说:“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这份课程包括了工作、游戏、音乐、故事等材料,如一般的课程一样。然而,这份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中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生活与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行为课程方案,
7、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联络孩子的旧观念,以引起其新观念,更谋其旧经验的打破,新经验的建设。满足儿童心理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儿童的能力与意识,从而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兼顾社会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以社会需要为远景的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幼稚教育任务。,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目标,张雪门认为作为教材的经验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儿童本身个体发展上而得二是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得三是从社会交际而得,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内容,据此,张雪门将行为课程的内容划分为:1.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即儿童自身发展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如呼吸、攀登等2.儿童的自然环境,即儿童周围生活中
8、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如植物、动物、旅行、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3.儿童的社会环境,即儿童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如家庭、邻近的地方、各种职业活动等,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行为课程的内容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内容,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张雪门又提出了五条标准应合于儿童的需要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应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资料应顾到社会生活的需要上面所述还没有道及的一切冲动习惯态度,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内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组织,1.整体的。幼稚园的课程与中小学课程,它不应是分科的,而应是
9、整体的,“体现整体活动” 2.偏重于儿童个体的发育 3.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来张雪门是非常关注幼稚园课程的衔接性和个体性,特点与要求,张雪门认为,儿童既不是等待灌输的中空的容器,也不是只需满足生存需要的动植物,儿童期不是需要尽快走完的、为未来做准备的一段“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历程;而是既有生理需要又有心理需要的正在生长中的、能动的有机体。他说,“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生长的一段,他在这一段的时期里,他自有其自己的生理,他自有其自己的心理。他用自己当时的生理与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俾得逐渐生长,以完成这一时期的生命,维持已有的生长,继续将来的生长,这才是儿童的
10、本体。,张雪门的儿童观,行为课程内容的选择,1.活动须普遍,即应该是绝大多数幼儿都拥有的生活经验2.活动须真实,例如种菜,就当实地下种,不能一张种菜图就算了3.活动须有代表性,因为环境中东西实在太多了,若一一都想使幼儿知道,事实当然不可能,我们只要使儿童养过一回蚕,许多昆虫类的生长变化就可以代表了4.活动须有利于将来行动,例如整齐清洁、节省材料、分工合作、计划讨论,无论在哪一种作业中,都应该时时注意。,行为课程内容的组织,1.活动须普遍,即应该是绝大多数幼儿都拥有的生活经验2.活动须真实,例如种菜,就当实地下种,不能一张种菜图就算了3.活动须有代表性,因为环境中东西实在太多了,若一一都想使幼儿知道,事实当然不可能,我们只要使儿童养过一回蚕,许多昆虫类的生长变化就可以代表了4.活动须有利于将来行动,例如整齐清洁、节省材料、分工合作、计划讨论,无论在哪一种作业中,都应该时时注意。,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