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实施方案.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92432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DF 页数:171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实施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实施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实施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实施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浦东新区创建国家级智慧城市实施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上海市浦东新区 申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实施方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十二月 1 2 目 录3 上海市 浦东新区 申报创建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实施方案 1 基本概况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地带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 , 区域 面积 1429.67平方公里,占 上海全 市五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 517.5 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 214.64 万。 2011 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 5484亿元 , 经济总量占 上海 全市四分之一 强 。全区有 12个街道和 24个 镇。 浦东新区 区内有 6个 国家级开发区,即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浦东机场综合保税

2、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5 个市级开发小区,即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康桥工业区、临港产业区、南汇工业园区、国际医学园区。 从上世纪 90年代开始,浦东新区在中央政府 “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的方针下,加入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头部队。 2005 年, 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 1.1 城市整体布局方面 浦东正强化完善 “ 7+1” 的生产力 布局 , 分层次、抓重点 地 推进城市化 。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浦东机场 综合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3、金桥出口加工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整合拓展,促进转型升级。4 临港产业区、南汇新城、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世博板块正成为发展新亮点。推动“ 7+1”生产力布局调整,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了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基本形成主导功能明确、服务功能完善、空间集约、要素集聚、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围绕现有的 公共中心体系,使之成为推动城市化建设和产城融合发展,体现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陆家嘴地区与浦西外滩共同构成市级中央商 务区,重点建设南汇新城中心,以及花木、世博、外高桥 金桥、张江、迪士尼 空港等市级副中心或市级专业中心,同时加快推进地区中心及新市镇中心建设,推动周康、川沙、惠南等有条件的新市镇进一

4、步提升能级和服务层次。 1.2 经济金融贸易方面 浦 东新区围绕上海市“四个率先”( 率先转变发展方式, 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率先推进改革开放, 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进程,在上海市建设“四个中心”( 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 )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功能作用。 2011年,浦东 新区 “四个中心”核心功能 区建设加快推进 ,年度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浦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57%以上,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18%。 浦东新区拥有 中、外资各类金融机构650 家 左右 , 外资法人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数占全国一半左右,

5、 陆家嘴金融城十大重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 以 浦东 外高桥和洋山港为主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列世界第一位,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列世界第三位, 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 浦东 “三港三区” (三港:外高桥港区、浦东国际机场港区和 洋山港区 ;三区: 外高5 桥保税区 、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和洋山保税港区 ) 实现联动 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和服务贸易总额分别占 上海 全市一半和 1/3以上 , 电子商务服务交易额增至 3600 亿元 。 2011 年上海浦东新区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达到 65亿美元和 52亿美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21家(累计达 171家,约占 上海

6、全市一半) 。 1.3 城市基础建设方面 浦东新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 额每年在 200 亿以上,其中2006-2010 年 总额达 1700 亿元, 区内道路平整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随着 历时三年、投资 430多亿元的 25项 世博 配套道路(设施)全面建成 , 浦东国际机 场、 7条轨道交通线路、 4座跨江大桥、 2座跨海大桥(隧道)、 13条 车辆隧道 和 1条黄浦江人行观光隧道 、 516条河道 、 220余条城市公交线路 , 构成了 浦东新区 天上、地下、地面、水上的四维现代化交通设施体系 。 1.4 科技文化教育 文化 方面 截止 2012年 6月,

7、 全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896家、研发机构44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156家。截止 2011年底,浦东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 7127件 , 占全市四分之一左右,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3.9件 ,高于全市平均 。 全区 2011年教育经费 54.3亿元, 总量居全市各区县首位 ,三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12%,远高于区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增幅 。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 1057家(个),其中,医院 56所(综合性医院 3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82个。在全区范围内设立 6个疾病控制分中心、 10个卫生监督分所,实6 现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的全覆盖。 浦东

8、图书馆新馆 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可藏书 250余万册。 街镇文化中心 、 村(居)文化活动室 、 文化活动广场 覆盖全区。 2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 可行性分析 2.1 需求分析 ( 1) 建设智慧城市拥有成熟的技术理论基础 首先,信息技术的新兴应用理念 和模式正引领发达国家迈向智慧社会。物联网、云计算、 4G等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引发了智慧 地球、智慧城市等理念,智能产业和智慧应用正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引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将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实现经济持续快速提升的战略举措。欧盟更是对 70个中等城市分析后,形成了六大

9、纬度(智慧经济、智慧民众、智慧治理、智慧移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 31个要素、 74项指标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可以预见,“智慧引领模式变革”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成为社会经济 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 2) 浦东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环境迫切性已凸显 鉴于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将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走向更为便捷、高效、智能、绿色,更将带动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发展,并催生出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北京、南京、武汉、深圳、宁波、无锡、广州、佛山等为代表的国内各大中城市均颁布了智慧城7 市建设的纲要文件或战略设想。 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国内迅速起步。 同时,建设智慧城市已经纳入上海“十二五”规

10、划纲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的快速兴起,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智慧城市锁定为发展战略之一,并分别出 台“指导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这表明,“十二五”期间,建设智慧化的城市已成为上海顺应国际发展趋势、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智慧化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和新兴产业发展将成为上海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各类资源将优先配置到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领域。 建设 “ 智慧浦东 ”已成为浦东新区“十二五”规划 的单独篇章。这既是上海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在浦东的具体体现,是浦东新区积 极对接上海市总体部署、把握城市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更将极大的促进浦东新区高效惠民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

11、术产业和金融、航运、现代服务 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信息化引领和带动作用。 ( 3) 浦东新区正处在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点上 2009 年 5 月,南汇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两区合 并”后,新浦东的总体规划、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浦东正 面临两大挑战 , 一 是 如何 重新 锻造核心竞争力,二 是 如何把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到实处,在新一轮开放开发中赢得先机。浦东 正面临着 开发开放 的第 二次创业 。 浦东新区的二次创业 处处凸显浦东新的使命、新的 作为、新的突

12、8 破、新的跨越。浦东将弘扬只争朝夕、勇立潮头、崇尚科学、开放包容的二次创业精神,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强化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使浦东努力成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枢纽。 2.2 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 1) 较高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浦东新区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 和建设能力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到 2010年底,新区主干光 缆总长达 23204皮长公里,城市光网覆盖用户 40 万户,覆盖率 29%。基本建

13、成覆盖全区重点区域、重要场所的 3G网络,室外无线基站 1381个,移动宽带用户数 178万户, WiFi 热点覆盖 1417 个。数字电视覆盖率 得到 提高。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用户达到 35万户, IPTV用户超过 28万户, NGB覆盖率 42.5%。 ( 2) 完整的电子政府框架体系 浦东新区经过多年的电子政府规划和建设,已 基本建成电子政府“五横两纵”框架体系。 基础网络完成升级改造。政务网、教育网、公安网三大网络能级逐步提升,其中政务外网实现万兆骨干、千兆汇聚 、百兆接入的网络构架,校园网实现区内 550余所职校、中小学、幼儿园互通互联。信息资源更加汇聚。建成 浦东 新区实有人口库、

14、市场主体库、空间地理数据库并推广应用,建成 浦东新区 公共数据中心,满足政务资源容灾备份等需求。应用支撑平台逐步完备。建成 浦东 新9 区协同办公平台,并实现对其他应用系统的认证授权、数据交换、基础服务等支撑功能。应用服务成效显著。建成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系统、行政审批平台、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等数十个应用服务系统,公众满意度,行政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得到明显提高。服务渠道层更加亲民。以“上海浦东”门户网站为基础, 开设了“浦东市民中心受理大厅”和“张江一表制受理大厅”,共提供 932项服务事项告知、 668张表格和22个行政事项的在线受理和反馈。 ( 3) 全面铺开的信息化项目应用 浦东新区各条线部门在

15、区级规划引导下, 以需求和项目为导向,围绕产业应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已建成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 和应用 。 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初步形成。建成“一总三子”综合交通信息管理平台、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电子政务和社会服务协同应用平台等应用系统,基本形成了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互动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建成家校通、医疗卫生信息共 享联动工程(一期)、电视影像库与网络电视制播平台等项目,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实现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社区管理等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开展“一村一网”建设,完成了 194个涉农行政村和 155个非涉农行政村的网站建设工作;开发涉农信息资源,实现“绿、特”

16、农产品网上营销。 ( 4) 健康的信息化产用联动体系 浦东新区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势头良好。 到 2010年末 ,新区企业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普及率 75%,企业门户网站建站率 49.2%、企业10 电子商务行为率 22.1%。 2010年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 践区”。 以 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 代表 的信息产业 在浦东新区呈集聚快速 发展态势,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在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等国家级和上海市级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基础上,浦东软件园二期、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以及电信、移动、大唐等央企产业基地也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培育优

17、秀企业、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阵地。 电子信息制造业(包括集成电路、光电子、通信设备制造) 2010年实现产值达 2146.1亿元,同比增长 39%,占上海市 30.39%,其中集成电路产业 已形成国内技术层级最高、产 业链最完整的产业集群。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软件 +服务 +内容”为架构,在游戏软件、金融软件、部分嵌入式软件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 2010年实现收入达1380.2亿元,占上海市 54.5%。 到 2010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16家,占上海市 51.67%,经营收入超亿元软件企业 66家,占上海市 42%,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区县之首。 以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为代表

18、的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0年获批“上海市物联网产业基地” 、 “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 ( 5) 良好的组织制 度发展环境 浦东新区整体信息化建设由副区长牵头,由浦东 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 、浦东 新区推进电子政府建设联席会议的 组织 领11 导和协调, 形成由上至下的领导组织架构 。浦东新区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浦东新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 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以及 信息安全测评、软件测评和 IT治理 制度 等项目保障手段,保证浦东新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成功实施 。 浦东新区拥有一支专业的信息专职人员队伍, 每年 接受 4-5次新技术

19、、新领域信息化培训,并 积极 参加信息主管、 COBIT国际认证 IT治理等职业资格培训, 通过不间断的学习 提高队 伍专业水平。 2.3 风险分析及对策 ( 1) 管理风险及对策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人的组织与决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带来不可避免的 管理 风险。 在智慧城市决策过程带来的风险包括现实与预期的不一致性、主要负责人更替带来的重视程度 、组织决策架构带来的组织性不确定性等 。为此,浦东新区将高度重视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中的管理协同问题,通过在 已有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管理,进一步理顺试点建设的管理机制,保障试点建设顺利开展。 ( 2) 技术风险 及对策

20、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热点也会不断地 更新。当前大行其道 的新兴信息技术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新兴产业如 电子书产业、第三方支付产业等,都只是在近几年内才开始爆发性的发展,并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有其他更新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出现,而现有的新兴信息技术和新兴产业逐渐式微 ;12 或者某一行业内,由于行业政策或市场的原因,通行技术标准产生改变,现行的技术标准不再广泛使用 。另外,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测性,很难准确预测一种技术或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长短,长期前景难以确定,这 都 将影响到相关应用和 相关 政策的制定。 浦东新区将 针对具体的信息技术和 产 业采取

21、更灵活的 方式, 避免针对具体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规划的制定,改为针对行业大类别制定发展规划和长期性政策支持 ,同时在 具体项目的信息技术应用上,考虑到将来的扩展与共享,避免应用最新兴的信息技术,或者标准前景不明确的信息技术,改为使用较为成熟、标准确定的信息技术。 ( 3) 人力资源风险及对策 浦东新区是国内主要的人才集聚地之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等方面有着充足的海内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因此,在人才的数量和来源方面浦东存在的风险较小。但相对于技术人才,管理方面或技术和管理综合式人才或领军人才,浦东新 区仍然处于较为缺少的境况,在具有国际视野的智慧城市前瞻研究人才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引

22、进和培养。因此,针对人才方面的风险,浦东新区将在新一轮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中,着重加强对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集成应用)、管理人才方面引进和关注力度,充分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浦东,进一步夯实浦东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人才资源基础。 13 3 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目标和任务 3.1创建目标 以信息技术为引领,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融合化、开放化 ”合一的城市运行体系,基本实现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普 及、便捷、城乡一体化的市民生活环境,努力培育信息化与工业化 高度融合、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发展环境健康和谐的产业支撑氛围,争取到创建期末或更长时间,基本建成

23、智慧浦东框架体系,达到“基础设施高度覆盖、产业发展高度生态、应用体系高度发达、民众生活高度和谐”的智慧城市发展新阶段, 成为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区域和示范区域。 通过申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浦东新区围绕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目标,率先实现以下 7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率先形成适度超前的基础网络体系。 本着“充分激活存量、合理规划增量”的原则,统筹建设宽带、泛在、 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缩小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提升浦东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 率先形成高效协同的政府服务体系 。 加快构建和完善开放、协同、合作的电子政府框架体系,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为目标,推动政府服务与管理模式向“多个部

24、门、一个政府”明显转变。 率先形成智能互动的城市建管体系 。 聚焦 建筑、 交通、环保、安防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产品,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高度智能的立体化城市 建设和14 管理体系。 率先形成以人为本的惠民服务体系 。 聚焦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发展领 域,逐步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全面提高教卫文领域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 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安全、便捷、健康、愉快、高效、绿色的智慧化生活环境。 率先形成高端高效的产用联动体系 。 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加快创建“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践区”,着力推动信息化和新区各

25、大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行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率先形成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体系 。以建设安全可靠可控的“智慧浦东”保障体系为核心 , 率先形成较为完善可行的制度规范 ,全面提升新区信息安全公共服务、技术防范、安全监测、应急处 置能力。 率先形成有力支撑的制度保障体系 。 以形成浦东新申报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领导机制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政策制度、宣传推广等多方位的保障体系建设。 3.2 考核指标 ( 1)规定指标 具体指标 达到的目标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制定详细的规划及实施方案,在创建期内较好的完成所制定的任务。 政策法规 创建期内发布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专

26、门性(或专项)政策。 经费规划和持续保障 创建期内每年明确有一定量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并实现一定增长。 运行管理 设立智慧城市建设的专门领导小 组和日常管理机制 . 无线网络 城市重点区域内 90%以上实现移动宽带覆盖,无线基站达到 3000个 ,基本实现 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 宽带网络 主干光缆总长超过 30000皮长公里 ,实现全区百兆家庭宽带全覆盖。 下一代广电网 实现中心城区、郊区城镇化地区 NGB100%全覆盖 。 15 城市公共数据库 建成完善的人口、地理和法人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房屋、 经济、建筑物等数据库,并投入实际协同共享使用。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建成 城市 公共信息统一管

27、理和协同共享平台, 并在政务、医疗、交通等若干方面进行使用。 信息安全 制定完 善的信息安全机制,相关设备达到较高安全级别。 城乡规划 编制完善的城乡规划(或区域规划),并切实贯彻落实。 数字化城市管理 拓展更多网格化管理范围,进一步建设智慧工地等。 建筑市场管理 针对各相关部门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协同共享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房产管理 在实有住房数据库基础上,形成对房产相关事项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共享。 园林绿化 依托物联网和新型通讯技术,建成园林绿化方面的实时监管系统,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历史文化保护 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对历史文化古迹等进行状态监测、实时监控等,进一步 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28、 建筑节能 在全区甲级写字楼中推广应用信息化节能技术,争取 30%以上的楼宇实现信息化节能。 绿色建筑 以国家相关方面的绿色建筑法规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手段, 推动新建楼宇采用更加先进的绿色建筑标准。 供水系统 建成供水信息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区域的供水实时监测。 排水系统 建成排水信息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区域的排水实时监测。 节水应用 推动 节水器具普及使用 ;推动信息化节能技术和产品的试点应用;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率大于等于 20%。 燃气系统 推动清洁燃气普及使用;提高燃气监测设备安装应 用,安装率大于 50%。 垃圾分类和处理 放置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区域占 50%左右;垃圾无害化处理比例达

29、到 50%以上;开展垃圾处理实时监控试点。 照明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 30%以上城市区域照明节能化改造。 地下管线与 空间综合管理 建成地下管线实时监测系统,以及地下空间管理系统。 决策支持 建成决策支撑平台,完成 70%左右的经济统计与决策分析 。 信息公开 实现所有规定公开的政务信息在网上公开便捷查询。 网上办事 实现 100%的行政审批项目可在网上受理及查询结果, 7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可实现在线 处理 。 政务服务体系 形成区和下一级政府部门协同共享的政务服务平台 体系 ,实现对全社会居民的全覆盖式服务。 基本公共教育 完成所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推广远程教育;建设成人终

30、身学习信息化平台。 劳动就业服务 实现就业和培训信息的实时,多渠道发布;支持建设以职业培训为主的信息化平台。 社会保险 试点推广社会保险方面的智能服务终端;建成社会保险方面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社会服务 鼓励和支持建设 5个以上的信息化社会服务项目,包括为16 老养老、生活服务等。 医疗卫生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在 98%以上;推动电 子病历的使用和共享;建成药品 安全追溯系统 ; 加快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应用 。 公共文化体育 支持建成若干以文化体育为主题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基本住房保障 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对廉租房、公租房等的实时信息管理,增强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 2)自选指标 具

31、体指标 达到的目标 智能交通 形成“数据采集 +综合调度(管理) +市民感知”的立体 互动的公共交通管理体系, 推广智慧公交试点。 智慧能源 实现对各类能源的实时监测;推动智能表具使用,实现 50%以上的智能表具覆盖率。 智慧环保 实现对湿地、气象、水源 、大气、噪声、废弃物等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 智慧国土 建成国土利用的综合信息平台。 智慧应急 (安全) 建成应急智慧平台,实现对各分领域,如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 智慧物流 建成浦东航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相关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 推进 10个社区建设智慧社区。 智能家居 选择若干小区,

32、试点推进智能炫卡、电信魔屏等智能设备。 智慧支付 支持相关企业开展智慧支付项目开发。 智能金融 探索建设具有公共金融数据中心 、 加强金融信用信息采集和共享 、 支 持国家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 。 产业规划 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并推动实施。 创新投入 企业研发投入占 GDP比重达到 3.5%。 产业要素集聚 推动人才、资本等产业要素在浦东高度集聚。 传统产业改造 推动信息化在船舶制造、化工、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中的深入融合应用。 高新技术产业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占上海市比例在 40%以上。 现代服务业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占上海市比例在 40%以上。 其他新兴产业 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

33、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快速形成集聚规模。 ( 3)创新指标 具体指标 达 到的目标 移动宽带 移动宽带用户数达到 570万户 ; 率先开展 4G移动通信网的试验网建设 。 政务办公 实现 100%非涉密公文网上流转 ; 100%的政府行政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 ; 建设新区无线政务应用服务平台 。 政务服务 建设专门的 www.iP,整合政府各部门和相关社17 会组织的资源,为市民百姓提供全面优质的贴身服务 。 智慧城管 广泛布局感知终端, 建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覆盖全城、反应快速、智能互动的基础感知网络 。 智能交通 推进北斗和新一代通讯网络的试点应用。 智能电网 布点建设新能源汽车 充电

34、桩 和充电站,占上海市 30%以上。 智慧医疗 推动自助挂号、自助缴费等的应用。 智慧教育 形成覆盖全区的电子化科普推广渠道 。 智能制造 以试点形式推动传统制造行业应用智能技术和产品进行生产研发销售流程的再造。 智慧金融 推动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 智慧航运 实现海关商检的一单两报。 智慧商旅 以迪斯尼为中心,建设智慧国际旅游度假区。 市民培训 加强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训实施力度 , 完成 10万人 以上 的“智慧浦东人”培训任务 。 3.3 主要任务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1) 建设高端可靠的 网络 基础 设 施。 持续推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光纤入户、无线宽带覆盖、 NGB(下一

35、代广播电视网) 改造。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城市重点区域实现网络一体化和覆盖基本无缝化。在全区推广普及城市光网,在已铺设固定宽带网络的小区、楼宇和农村地区加速光纤化改造进程 , 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 T 级出口” 。完善 3G 网络覆盖,基本实现全区无缝覆盖;继续开展 TD-TLE 等 4G 移动通信网的试验网建设;结合“ i-shanghai”建设,加快布点 WiFi网络建设,在重点商圈、机场、广告活动中心、校园等公共区域实现无线热点全覆盖 。逐步开展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改造与升级,完成对区内中心城区的 NGB改造,加速全区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化进程。 ( 2)建设

36、完整共享的公共基础数据库 。完善实有人口库建设,加强公安、社保、房地产等部门人口数据一致性。完善市场主体库建18 设,提高市场主体库对行政审批平台等重要系统的支撑力度。完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推进空间数据的社会化应用。强化地理、人口、建筑物、金融、经济和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数据共享和运维机制,为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 3)建设协同高效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 建设智 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适当引入具有专业运营能力的企业和机构,实现对各类智慧城市应用服务的聚合和封装,形成满足实际需求的功能服务,为各部门的已建应用系统和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共

37、享提供低成本整合手段,并以“服务超市”的模式将这些服务对外发布,供其他平台用户调用,从而实现跨部门、跨网络、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的数据和业务的高效协同。 ( 4)建设安全可控的城市信息安全体系 。 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和规范 , 强化电子政务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和制定信息安全分级测评制度、信用管理、安全认证、信息资源管理等安 全规范。完善安全监管平台,推进网络安全监管的全区覆盖,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运维调度功能。全面推进数字认证系统应用,拓展认证手段、认证对象,构建统一的安全认证 机制 。建设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 以国家 863信息安全基地为依托,建设面向社会的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积极

38、引进大中型信息安全咨询、评测和技术服务企业,支持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与应用,促进信息安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新区信息安全公共服务、技术防范、安全监测、应急处置能力。 2、 建设 与宜居 19 ( 1)深化城市管理网格化和精细化 。在优化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同 时,广泛布局立体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感知网络,特别是探索在尽可能多的城市基础设施 物联网技术 为核心的新型感知终端,全面、实时、准确获取城市运行的相关信息; 拓展城市管理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对建筑市场和建筑工地等的信息化监控和智能化响应 。针对园林绿化管理,应用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实现对城市绿化的信息化监测管理。加强地下空间管网智

39、能化监控水平,在浦东新区已建成的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将范围延生到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线,形成立体式的空间监控系统。 同时,按照城市建与管需要,形成“集中 +分布”的信息资源存储和利用中心 。 ( 2)鼓励支持信息化节能楼宇建设和改造 。一方面, 采取“试点 +推广”的模式,推动区内主要楼宇实现更为智能化、低碳化的管理 ,通过 倡导更为智能化节能技术应用和改造,在新建楼宇中推动使 用更先进的节能减排、新能源技术, 鼓励和支持老旧楼宇进行空调、照明等的智能化节能改造。 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在建筑节能监督、评价、控制和管理方面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对城市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动态跟踪监测和实时管

40、理。 ( 3)加快形成多层多元的环境感知与生态保护网络 。结合供水、排水设施建设,加强管网设施实时监测、智能调度和综合管理信 息系统建设,优化涉水信息采集机制,打通涉水部门信息互通渠道,建立安全、节约的智能给排水管理体系。 依托世博会垃圾智能处理技术,试点推广更为便捷智能高效的垃圾处理和监管系统。 20 3、 管理与服务 ( 1) 建设 高效协同的电子政务 体系 。 深化“电子政府”建设 ,推动政府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实现 政府行为向跨条线跨部门协同模式明显转变 。 优化“上海浦东”门户网站枢纽功能。以“上海浦东”门户网站为网络枢纽,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各区域网站和信息服务资源, 加大政府信

41、息公开力度, 拓展和对接更多的行政办公系统 。加强网上办事功能, 进一步发挥 “浦东市民中心”物理平台和网络受理大厅的便民功能,完善网上和网下一体化的服务架构,扩大行政审批事项在线处理应用范围, 加强网上办事系统和建设, 达到行政事务“在线互动处理”的高级阶段。 ( 2) 建设惠民亲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服务为先,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领域信息化建设 。 建立新型的卫生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卫生医疗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着重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应用、实时医疗影像等信息整合和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信息服务 。 建立智慧型终身

42、教育体系 ,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广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 ,积极推动以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终身教育及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救助等信息资源的多维共享,加快信息系统向社区、农村全面覆盖。提升劳动就业信息服务能力,有效对接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信息,提供适合于各类劳动者的培训、就业、维权和生活服务等的网上受理和信息推送,实现城乡劳动力信息资源引导和共享。 21 4、专项应用 ( 1)智能交通。 完善“一总三子”综合交通管理系统,深化 GPS、GIS、 RFID 等先进技术应用,构建立体互动公共 交通管理系统,形成“数据采集 +综合调度(管理) +市

43、民感知”的立体互动的公共交通管理体系, 重点推进公交车辆的智能调度和多样化的实时信息服务 、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 2)智慧能源 。 以张江、临港地区智能电网建设为试点,加强电力、 燃气、石油等能源管网的实时监测和调度分析,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 等清洁能源 应用 ,加快建设能源智能化管理系统。 鼓励和支持智能表具的推广应用 。 ( 3)智慧环保 。 围绕“生态宜居浦东”建设目标,加强对湿地、气象、地质、海塘、水源、大气、噪声 、重点污染源 等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建设集迅速感知、智能 处理、综合管理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环保系统。 ( 4)智慧平安(应急) 。 提升城市安全防控水平 , 完善城

44、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 公共安全、 城市应急联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新区应急联动指挥平台,整合相关部门的 应急联动监控与处置资源,提高预警指示、统筹分析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建设危险化学品在线监管和应急救援平台,提高对企业事故预防、生产评估和处置救援的信息化水平 。 ( 5)智慧社区 。 实施“智慧社区”计划,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转变 , 以街镇为依托,构 建亲民便捷的社区服务信息综 合平台,22 并将社区事务延伸到居(村)委 ,本着“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原则,逐步实现社 区事务受理模式从“本地受理本地办结”向“本地受

45、理全区通办”转变。 ( 6)智能家居 。以 建立智能生活新模式 为目标,在智能化家庭生活娱乐、养老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探索智能化应用。 建立“科技助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远程体质监测 、健康咨询、紧急救助等快速、畅通、安心的服务,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开展“数字家庭”应用示范,通过家用电器和社区公共设施的信息互联,实现实时 远程控制、安全监控等,提升居住的舒适性 、便利性、娱乐性和安全性 。 5、产业与经济 ( 1)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根据国家以及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计划,对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更加深入的规划布局,谋

46、划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制定新的产业促进政策,引导和支持更多优秀企业落户浦东。 ( 2)进一步扩大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优势 。 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暨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主要依托,推进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陆家嘴金融信息服务业基地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聚度和产业能级,不断强化对金融、航运、高新 技术产业等的服务和支撑能力。 发挥浦东区位优势和产业既有优势,在临港、北蔡等地规模建设若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产业前景的新园区,形成新的23 产业发展承载空间 。 ( 3)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能级 。 优化集成电路、光电子产业基地、网络和通信设备新型制造业发展,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品的研

47、发和产业化 ,重点聚焦集成电路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 、 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 等领域。 加快推进以“整机品牌”为核心的产业聚合发展 ,强化“整机带动、终端崛起”战略 ,高位打造新区数字整机制造基地,重点聚焦数字高清产品、创建 3D显示产品基地、数 字多媒体产品、移动终端产品、智能表具产品等高端数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形成国家高端数字产品品牌集聚地。 积极推动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发展,鼓励和支持现有制造业使用智能化技术和产品进行对生产研发和产品销售服务的模式创新。 ( 4)进一步抢占新兴交叉产业领域制高点 。 高度关注并全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 ICT、电子商务、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48、展,把握产业发展先机,尽快形成规模集聚优势, 重点关注和推动物联网产业基地、云计算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综合实践区等的建设, 为新区下一步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谋篇布局。 6、创新任务 ( 1) 打造新型的电子 政务 和政府服务模式 。 建设 移动终端智能应用系统 iPudong,整合政府各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的资源,为市民百姓提供全面优质的贴身服务 。 建设新区无线政务应用服务平台,扩大移动宽带和移动终端应用,逐步实现无线办公。 ( 2)不断推动部门业务信息化的深度应用 。紧紧围绕政府职能24 转变,广泛应用云计算和无线宽带等技术,新建和完善一批政务领域专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如档案馆库异地监管系统、社会

49、组织管理服务系统、电子检务等,进一步丰富政府综合监管和公共服务手段与方式,提高服务和监管能力。 ( 3)全面推进产业领域两化深度 融合 。围绕 进一步建设“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践区”, 聚焦先进制造业、金融、物流和商贸等领域,提升两化融合水平 。 在先进制造领域, 深入推进造船、汽车、飞机、重大装备、新能源等制造业重点企业信息化改造,以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为目标,加快跨地域协同制造、数字化协同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的渗透应用。 在金融领域, 加快提升金融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网络支付三方支付平台,高标准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新区金融信息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在物流领域 ,加快物联网、云计 算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在电子通关、海关电 子监管、电子支付、物流信息、航运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 在商贸领域, 焦若干核心商圈,充分应用物联网、 3G、 4G 等新兴技术,打造国内智能商业中心典范,加快提升商旅信息化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旅游多媒体展示中心和旅游服务移动信息化平台等的建设。 ( 4) 推动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升级。 实施“精准农业试点”计划,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拓展“农信通”功能,推进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在农业中的创新应用,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疫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