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设计评比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第七册大家生活在一起柳州市驾鹤路小学 李艺教学设计基本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只有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把他们的学习过程化为一次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其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在大家生活在一起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以情动人,以情贯穿”的原则,按照诱情移情实践三大步骤,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
2、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大胆整合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作为情感触发点,运用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参与情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细绳”,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发学生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以及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2行为与习惯通过了解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要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3知识与技能(1) 在
3、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寻找生活中的“细绳 ,了解生活中不文明的现象。(2) 通过教学体验 ,增强学生自律方面认识和能力的提升,学会关爱他人。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柳州风情照片 录象教学重难点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细绳”,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的,激发学生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以及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教学过程一、 关注生活 谈话激情1、师述:柳州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大家生活在一起,有许多其乐融融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配乐展示五星街、公园、校园等公共场所人们其乐融融的场景)2、看到这些生活片段,你最想说什么?(设计意图:关注孩子生活的环境,从孩子们熟悉的一草一木入手,在一张张
4、美丽的柳州风景照的撞击下,让孩子们感到我们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快乐。这样的美丽与生活中那些不文明的事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里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做了一个良好的情感铺垫。)二、初步感知 诱情明理师:是呀大家生活在一起多么快乐,幸福,可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却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课件逐一展示:图 1在马路上小女孩踩在香蕉皮上图 2在电影院里一人抽烟大声喧哗不顾他人图 3小朋友们在饮水处取水拥挤的场面1、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看到哪些不和谐的音符?2、孩子们想想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不和谐的音符?3、连续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马路上乱丢香蕉皮不文明吗?你
5、们知道在电影院里吸烟大声喧哗不文明吗?你们知道在饮水处取水时拥挤不文明吗?(课件第二次出示同上三幅图)4、四人小组讨论:这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文明的,可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小结:也许这些人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他们得到仅仅是一点点自己方便,失去的是大家的利益,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如果大家生活在一起,多为别人想一想,其实也就给了自己方便,生活将因此而更舒心。课件出示:大家生活在一起,多为别人想一想,多给别人一些方便,其实也就给了自己方便,生活将因此而更舒心。齐读。(设计意图: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重视儿童生活情感的陶冶,整合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先从文本入手,通过孩子
6、的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其次由文本到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的事情谈起,一个个典型的例子,让孩子感受到破坏生活的美丽,是那么令人讨厌。让学生感受不遵守公共秩序这种不文明的表现,得到的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点自己的利益,失去的是集体利益。得与失,美与丑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过渡:虽然我们的生活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它们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三、深入体验 行为提升1、课件出示:任弼时图片。教师简介任弼时他是我国的开国元勋,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由于长
7、期抱病工作,身体十分虚弱。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身体又不好的领导人,在一根细绳面前会怎样呢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2、听故事:在一根细绳面前任弼时是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由于身体虚弱,腿脚不便,住进了修养所。每天清晨,警卫员都要陪他去附近的景山公园散步。一天,他们来到公园西边,警卫员发现了一扇小门,心想:从这里进公园能少走好多路,任老身体不好,还不能照顾一下?就说:“咱们从这里进去吧?”任弼时看了看,只见门上栓着一根细绳,绳上挂着一张硬纸牌,上面写着“游人止步” 。任老摇摇头,吃力地拖着脚步,朝正门走去。3、故事中“一根细绳”到底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看 P58 这幅图。4、你觉得故事中的任弼时最
8、了不起的是什么?小结:任老面对一根细绳,宁可走远路也要遵守公共秩序,这是多么的可贵呀!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生活中因为这些高尚的人而美丽和温暖。 课件出示: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5、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细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三幅图(有警示语)图 1马路上:水泥未干,请勿践踏图 2旅游景区:进入景区,严禁烟火图 3图书馆:请勿大声喧哗6、找找看,图中的 “细绳”分别指什么?小结:这些看得见的文字或标志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有形细绳,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板书:有形细绳)7、在这些地方我们该怎样
9、做呢?小结:因为有了这些细绳,我们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秩序!我们大家生活在一起才会更幸福快乐!8、课件展示:同上三幅图(没有警示语)孩子们瞧图上没有了什么?当警示语没有了,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小结:孩子们你们说得多好,当我们时刻为他人着想时,这些细绳,就装在我们心里,成为心中那根无形的细绳。因为这些细绳的存在,大家生活在一起才会更文明、更有序。 (板书:无形细绳)9、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这些有形或无形细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两段录象课件逐一出示:片段一我们每天都要经过车水马龙的荣军路口片段二这是上下楼梯的情景每看完一个片段,学生谈自己的做法在这里,我们应该怎样做?10、无论在
10、马路上还是校园里,细绳无处不在,找找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细绳需要我们遵守?(设计意图:情感细节的被注意、被挖掘,使教育变得更亮丽更能打动人。从而实现心灵对心灵的感应,感情对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紧抓“感动“这根主线,通过创设情境,故事介入,让孩子们在讲述中,在名人等榜样的感召下,明理正行,在体验生活中提升行为,真正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过渡:孩子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个实话实说的现场,老师这里有好多的奖品,我要奖给最能挑战自己,勇敢的孩子。四、反思行为 关注社会 (一)创设活动,实话实说 行为养成1、孩子们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这几幅图,仔细想想你
11、过去,是否曾经反过类似这样的错误?当时你是怎样想呢?你现在又有什么想法?(课件第三次展示环节 1 那三幅图)评价: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老师相信你的心中已经藏着一根无形的细绳。发奖激励2、抓住时机表扬:孩子们你们真棒,我看到了那一根又一根的细绳就藏在了你们有序的排队中,默默地等待中,声声的感谢里。孩子们把掌声送给他们。(音乐响起)3、坐着的孩子,老师也看到那一根又一根的细绳藏在了你们羞涩的眼神里,热烈的掌声里,孩子们把掌声送给自己!(设计意图: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该环节由剖析别人到反思自己,老师就在此时悄然安
12、排了一个领奖品的活动,当学生面对诱惑时,思想会再次受到撞击,由说到做,这把明理真正落实到行为习惯的养成里,教师的随机评价多方面的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讲文明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幸福,快乐和谐。 )(二)社会实践 延伸课堂1、2008 奥运正一步步向我们走了,我们提出了“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为了让我们生活中少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多一些美丽温暖的色彩,面对这些不讲文明的人,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把它写下来。(设计意图:品德教育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使教材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中我
13、结合社会大环境 2008 奥运这一事件,通过写建议卡,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达到“情通而理达”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品德教育的开放性。 )姓名:_ 活动日期:_我的视角看到的(文字、照片、图片等形式)热点追踪想到的 我的建议 大家生活在一起教学反思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大家生活在一起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中第二主题内容,结合单元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以情动人,以情贯穿”的原则,按照诱情移情实践三大步骤,以儿童的年龄
14、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大胆整合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作为情感触发点,运用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参与情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该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只有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把他们的学习过程化为一次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15、,才能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努力从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寻找教育教学的最合适的切口和教育点,探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社会中来,最后指导学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实践中、社会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在教学伊时,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播放了一组柳州生活风情照,关注孩子生活的环境,从孩子们熟悉的一草一木入手,在一张张美丽的柳州风景生活风情照的撞击下,让孩子们感到我们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快乐。这样的美丽与生活中那些不文明的事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里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做了一个良好的情感铺垫。其次通过播
16、放两段马路、滑滑梯两段孩子们十分熟悉的场面,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这些有形或无形细绳呢?,由于这些片段贴近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孩子关注生活,触动孩子们交流情感点,通过孩子的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由文本到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的事情谈起,明理正行,在体验生活中提升行为,真正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二、立足教材整合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更完整大家生活在一起第二主题中包括两大内容请排队莫拥挤和在一根细绳面前 ,为全面、均衡地实施课程内容和避免简单重复。在教学中我大胆整合教材,把两个内容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找准情感触发点,思想教育落脚点
17、,达到较好地育人目标。例如在对于以上两个内容的处理上,请排队莫拥挤重在初步感知诱情明理, 在一根细绳面前重在深入体验行为提升。这样的处理体现了,思品课程设计: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在教学中,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重视儿童生活情感的陶冶,整合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立足文本,通过孩子的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其次由文本到生活体验,从学生熟悉的事情谈起,一个个典型的例子,让孩子感受到破坏生活的美丽,是那么令人讨厌。让学生感受不遵守公共秩序这种不文明的表现,得到的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点自己的利益,失去的是集体利益。得与失,美与丑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
18、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三、 重视学生情感的熏陶,让课堂流动着情感品德教育应该贯穿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主旨和精神,充分发掘其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及深厚的人文价值,为构建全社会的人文精神良好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以情动人,怎样以情熏陶和教育人,是我在备课时一直思考地问题。教学时我以学生生活作为基调, ,以体验作为手段,把情感熏陶这根主线贯穿课堂,力争让课堂洋溢着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例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实话实说的环节,让孩子们仔细想想你过去,是否曾经反过类似这样的错误?当时你是怎样想呢?你现在又有什么想法?通过剖析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
19、在孩子们情感的高潮点,又巧设一个送礼物的活动。情感教育,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由剖析别人到反思自己,老师就在此时悄然安排了一个领奖品的活动,当学生面对诱惑时,思想会再次受到撞击,由说到做,这把明理真正落实到行为习惯的养成里,教师的随机评价多方面的激励学生,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了讲文明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幸福,快乐和谐。就在上课尾声,还设计了一个传递活动卡的活动。日常的行为最能看出孩子本真的想法,让孩子在体验中受到情感教育。四、拓展学习内容,让课堂延伸课外体现课程开放性品德教育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
20、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使教材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中我结合社会大环境 2008 奥运这一事件,通过写建议卡,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达到“情通而理达 ”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品德教育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1.课堂评价不够有针对性。例如在实话实说环节,孩子们在谈自己感受时一定要抓住契机,个性地评价孩子,由于上课教师情绪紧张,在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尽人意。2.个别活动设计有待改进。例如对于任弼时在一根细绳面前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这个问题上,挖得不够,在实话实说这个环节上安排孩子们回顾三幅不和谐音符图片,有些限制孩子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