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秀).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8418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优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水浒的作者和内容2,分析并理解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3,掌握运用景物和细节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过程与方法1,把握情节,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过程2,掌握文中对“风雪”的描写及其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认识在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林冲性格的发展过程2,鉴赏对“风雪”的描写教学难点1,掌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2,把握情节,理解人物的性格变化过程3,学习鉴赏古典文学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办法讲授法、讨论法。教法设计

2、介绍水浒,重点研讨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完成的。在分析林冲性格时,抓住他的“忍”做文章,引导辨证地看待林冲的“忍”,认识到他的“忍”中有“不忍”,才有最终走向反抗的合理内因。突出林冲的“忍”,最终帮助学生理解水浒传 “官逼民反”的主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认识林冲性格的转变及这一转变的意义。2、欣赏并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心理、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认识林冲软弱性格的成因。4、辨证地看待林冲的“忍” 。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俗话“少不看水浒 ”是什么意思?明确:水浒描绘了梁山英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义举,难免涉及他们杀人

3、放火、胆大妄为的情节,年轻人血气方刚,情绪冲动,容易受水浒人物的影响而意气用事。 问:这句话有无道理?明确:有,但失之片面。它只看到了其中打打杀杀的场面,却忽略了英雄的行为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 水浒所揭示的正是“官逼民反”的主题,这句话是在误解水浒主题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结论。2、歪曲、误解水浒主题的还不止今人,清代的金圣叹就批判过水浒主题,他说:“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之一?序二 )3、即便如此,金圣叹依然对水浒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他说: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

4、格,都写出来。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按照金圣叹的说法,林冲自然也有与众不同的性格。 二、分析林冲性格的转变1.回顾课文主要情节。板书:沧州遇故旧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2. “沧州遇故旧”一节一)、概括课文开头一段“闲话”的内容?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在情节安排上它对这部分起什么作用?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 、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作用:插叙这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

5、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 软弱的一面。-课文开头一段,可算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引子,为以后情节发展作了交代。3、分析“买刀寻仇敌”一节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提问:林冲的反应

6、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明确:林冲始而“大惊”,继而“大怒” 。“大惊”他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忍辱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这也为高俅等所不容;“大怒”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归,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追到沧州害他,必欲置于死地。此时的林冲已不像在发配沧州途中甘受折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凭两个押差在野猪林将自己连手带脚和枷一起紧紧地捆在树上眼睁睁地等死,他的思想中已爆发出反抗求生的火花,恨不得将仇敌骨肉剁为泥。买刀寻敌表现了急切复仇的激愤心情。说明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必须注意到, “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

7、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4.分析“接管草料场”一节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从他被换去看守大军草料场时的态度和到达草料场后的心理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状况?明确:到了第六日,管营换林冲去看管大军草料场。林冲虽也疑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然而他还是领命前往。这不能不说他还存有“只要没事便好了”的侥幸心理。看到被朔风摇撼的茅屋,还想第二天找泥水匠来修理,买酒的途中还祈求神明的保佑,这

8、都表现出他随遇而安的思想。 “火盆”的这个细节说明林冲性格的细 心缜密,他管草料场仍然是战战兢兢,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酿成大祸。已经沦落到如此悲惨境地,仍然想苟安求生,平安无事地过日子,说明 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加淡漠了。5、分析“山神庙复仇”一节A、投宿山神庙,掇石靠门为下文偷听埋下伏笔。B、 “这条计好么?”这条计火烧草料场谋害林冲 侧面写出高俅父子的凶残歹毒“好”烧死林冲而不留罪证 C、提问:了解了事情真相的林冲,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明确:残酷的现实给林冲上了难得的一课:生路绝了,幻想灭了。林冲心中燃起复仇的怒火。D、提问:林冲即将走上复仇反抗之路,新仇旧恨

9、如山崩似海啸一齐激荡心头,假如你是电影导演,你将用什么样的画面表现此时林冲的心理活动,以便顺利过渡到林冲下一步复仇的行动,并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明确:可以给出以下画面:妻子的两次受辱,误闯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野猪林遇险,陆虞候密谋,草料场的熊熊大火。熊熊大火不仅燃在草料场内,更是燃在林冲心中,在满腔怒火的推动下,林冲打开庙门,手刃仇敌。E、教师范读课文最后“林冲手刃仇敌”一段,让感受: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快事!多么酣畅淋漓!读完及时播放好汉歌 。 这一行动标志林冲性格的彻底转变。至此,空有一身本领而受制于小人的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终于站起来反抗,杀贼报仇,成为威风凛凛的英

10、雄好汉。他“提了枪”,“投东去”,坚定地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农民革命的道路。情节在达到高潮后到此结束。二、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 完 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 致家破人亡。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三、分析林冲性格转变在作品中的意义1、分析

11、林冲性格中的“忍”A、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林冲就不能象血溅鸳鸯楼的武松,拳打镇关西的鲁达那样直接走上反抗道路?明确:造成林冲和鲁达性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阶级出身和思想意识的不同。鲁达是出身贫民的下级军官,没有产业,无亲无故,了无牵挂,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更能了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所以他的反抗意识就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优厚的经济待遇,还有美满的家庭,生活优越,所以他不可能抛开这一切走上反抗道路。虽然他也对黑暗现实不满发出大丈夫空有一身本领,不遇明主,而屈沉小人之下的牢骚,但他还是想保住现有的一切,即使是发配到沧州,他也要委曲求全挣扎着回去。另外,他也受封建愚忠思想的毒

12、害,反抗意识不强,所以林冲不逼是决不会上梁山的。B、 “忍”是林冲人生哲学的核心,他上梁山之前有几次“忍”第一忍:妻子第一次被调戏,林冲欲打高衙内时却手软;第二忍:妻子第二次被调戏,林冲又忍;第三忍:发配沧州途中,被薛霸、董超折磨,林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第四忍:在沧州寻陆谦不见,“自心下慢了” 。C、林冲是中国人的代表,因为中国人善忍。自古中国就有不少劝人忍耐的话: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和为贵,忍为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学生讨论:忍是否就等于窝囊?明确:“忍”需要辨证地看。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成就一番大业。楚霸王项羽不能忍一时之辱,自刎乌江,天下大业毁于一旦。故古今成大业者必善忍。因此,林冲的“忍”中又有“不忍”,走上反抗之路是一种必然。2、分析林冲性格中的“仁”对弱者:救济李小二 对仇人:乞求鲁智深饶恕薛霸、董超3、又忍又仁的林冲,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反抗,由一只温顺的羊变成了一只凶狠的狼,从反面印证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水浒传的主题“官逼民反” 。2、板书: 初步反抗 彻底反抗 沧州遇故旧买刀寻仇敌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逼)上梁山委曲求全 反抗意识又燃起 / 随遇而安、得过且过 / 幻想破灭、奋起反抗侠义忍辱、善良安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