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摘要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区域之间地理位置接近,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得到加强,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地区性的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应运而生。中国顺应时势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通“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东盟、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和外贸往来,沿途国家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更加方便了国际贸易的开展。文章首先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而后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
2、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策略。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全球化;战略分析IAbstractThe two major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oday ar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other is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etting faster and fast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untri
3、es is getting closer. A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between the region closer, more frequent trad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rend has been strengthened, more and more close economic ties. Reg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European Union,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China-ASEAN Free Tra
4、de Area, etc. China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ic concept, open up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and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China strengthe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ies with foreign trade, such as ASEAN, South Asia, Central Asia, West Asia, North Africa and Euro
5、pe. The countrys economic along “the belt and road“exchanges more closely,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The article firs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then expound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The author giv
6、es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foreign trad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Keyword: the belt and road;foreign trade;globalization;strategic analysis目录摘要 .IABSTRACTII一、导论 1(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二)研究内容 2(三)文献综述 2(四)研究方法 4二、“一带一路”战略的概述 .6(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6(二)相关概念的
7、阐述 .6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9(一)中国主要贸易国家及产品类 9(二)中国主要贸易方式与贸易主体 12四、“一带一路”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4(一)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影响 .14(二)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 .17五、一带一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9(一)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缓解贸易摩擦 .19(二)推动贸易自由,优化贸易结构 19(三)扩大贸易范围,提升融资水平 20(四)整合内部资源,培训国内市场 20(五)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竞争力 .21结论 22参考文献 .230“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导论(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当今世界发展
8、的两大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另一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获取国际贸易中的利益。由于区域之间地理位置接近,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得到加强,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地区性的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应运而生。中国顺应时势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通“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东盟、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等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和外贸往来,沿途国家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更加方便了国际贸易的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具
9、有重大作用。一方面,从国内形势看,“一带一路”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联系,从而更有力的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源渠道,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由于我国国内消费难以加速推进,欧美市场开拓接近饱和,增量空间很小,而且欧盟等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有歧视现象,贸易壁垒限制较多,贸易摩擦不断,“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出口更多商品到沿途国家,开辟新的国外市场,从而缓解我国由于国内消费不足和外贸出口受阻造成的产能过剩的困境,同时我国还可以对这些国家进行国际投资
10、,建立一些产业和基础设施,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从国际形势看,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建立了新丝绸之路战略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企图增强对亚洲的控制,俄罗斯实施欧亚经济联盟,不愿意接受其他国家在欧亚地区扩张影响力,日本实施丝绸之路外交,加强和中亚及高加索的联系,这些战略企图通过影响中国周围地区,牵制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欧洲的联系,发1展与这些地区的经贸往来,对保障中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很有必要;“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展现我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态度。“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是“五通”,目的在于加强与沿途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
11、我国与中亚、南亚、东南亚、欧洲的联系,使我国和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更加紧密,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互利共赢。“一带一路”一经提出,中国与沿途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就成为主线,怎样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中哪些商品被验证出具有本地市场效应,这些产业应该怎样进行贸易,那些未被检测出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商品在贸易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影响双边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推进双边贸易的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估计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的实践“一带一路”建设,获得贸
12、易带来的双赢。(二)研究内容本文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然后研究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包括“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的对外贸易策略进行了研究。论文完成了理论分析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内容,丰富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对策建议。(三)文献综述“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立刻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大焦点。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以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在对选题涉及的
13、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选题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方法、研究前景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目前,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重点关注其科学内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展开讨论。国内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点:焦聪、王菲及刘瑞峰等人在研究了“一带一路”相关概念之后,分析了我2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现状,研究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的影响包括:增强各国经贸合作、推动区域交通便利化、有利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基础设施及工业大项目输出、增加资本项目输出等;不利的影响包括:贸易摩擦加剧、金融摩擦升级等。在综合分析了“
14、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及产生影响后,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赵宾宾等人在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外贸的影响,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外贸竞争力培育的研究。文章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外贸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新形势下,为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其他的国家战略举措的积极作用,增强我国国际地位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积极培育外贸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董红、林慧慧、李晓燕等人在研究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格局与贸易摩擦的现状之后,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因素,进而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格局
15、及贸易摩擦的影响。文章提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工业制品与资本对外输出的加剧将会产生新的摩擦,主要包括实物贸易摩擦加剧以及金融摩擦升级两方面。在分析了以上几种可能之后,提出了几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企业贸易摩擦防范措施。汪素琴、李莉莉等人研究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变化。主要提出了一下几点:,对外贸易规模将迅速加大、对外贸易伙伴地位有所变化、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等。文章提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契机,应该注重寻求几个方面的转变:由货物为主向技术、服务、资本输入相结合转变;寻求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
16、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要寻求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由被动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向主动参与、制定对外贸易规则转变。陈华、安泽扬等人在分析“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对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文章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对外开放现状,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向并就“一带一路”战略下金融对外开放的配套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高金瑞针对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效率偏低,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分析了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现状及领域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模式以及机制,并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
17、合作对策进行研究。李金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针对特定区域即演变州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利用 SWOT 分析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结合延边开放开放的发展现状,针对延边州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靳娟则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作者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中,如何实现国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跨境电子商务无疑是其中最好的平台。同时“一带一带”发展战略,也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可依据的战略思想,为其发展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发展指
18、明了方向。综合近两年来,我国学者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等相关文献的检索研究发现,众多学者在分析国内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以及对外贸易过程中的有利及不利因素。笔者在综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即首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而后重点研究“一带一路”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丢“一带一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进行分析。(四)研究方法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对策相结合、一般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开展研究。釆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1
19、.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等相关文献进行的研究,从而把握住“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前沿动态。2.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实践经验,力求对“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提出更全面的认识、做出更科学的分析。43.调查研究法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研究,总结对外贸易发展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二、“一带一路”战略的概述(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
20、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5一是国内改革步入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调整转向。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社会改革和发展到了矛盾集聚、风险积压、需要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内的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三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进口和消费大国。原油进口来源和运输渠道比较集中和单一,这种原油进口格局与近年来南海局势的紧张,使得我国原油进口潜在的“马六甲之困”
21、日益突出,能源安全形势加剧。四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展和崛起抱有疑虑、担忧甚至戒备、敌意。五是中美战略博弈日益白热化。美国“重返”亚洲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参与建构国际新秩序形成越来越激烈的对冲。(二)相关概念的阐述1.本地市场效应理论长期以来,解释国际贸易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框架,一种是新古典框架,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为条件,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等;另一种是新贸易理论框架,以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为条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本地市场效应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强调运输成本和规模报酬决定了
22、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其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国内出现较大需求时,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应该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时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该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因而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而本地市场效应则认为,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一国国内出现较大需求会刺激该国厂商扩大生产,增加生产规模追求规模经济,同时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增加该产品的产量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如此,厂商还可以有产品剩余并将其出口到周围国家,最终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首次提出本地市场效应这一概念的是 Krugman (1980),他基于新贸易理论框架,在规模经济
23、、产品异质性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研究国内市场需求与贸易出6口的联系。结论概括为一国倾向于出口那些在国内拥有较大市场需求的产品。2.“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于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时候提出的,具体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一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 “一路 ”)。2015 年 3 月,我国为了更好的实践“一带一路”的战略设想,三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指导“一带一路”建设的路线方案,勾画了“一带一路”的框架思路。如图 2-1 所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条路线,第一条路线起点在中国终点在欧洲,途经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第二条路线是
24、经中国到地中海,途经中亚、西亚、波斯湾等国家和地区;第三条线路连通了中国与印度洋,经过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三条线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拉近了亚欧非大陆的距离;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起点在中国经过海上路线到达欧洲,途中经过南海、印度洋等海域;另一个方向从中国沿海地区出发,途经南海等地区,最后到达南太平洋。“一带一路”将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联系起来,既有利于东亚和欧洲经济的发展,也是沿线各国共同利益所在。图 2-1 “一带一路”框架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60 多个国家 “一带一路 ”沿线覆盖面广,沿线涉及面积大,涉及国家多。如图 2-2
25、 所示,“一带一路”覆盖人口达 44 亿,占全世界63%;经济规模达 21 万亿美元,占全世界 29%;其中,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全世界23.9%;欧亚铁路网达 8.1 万公里。因此,“一带一路”影响范围广,涉及国家和7人口多,对世界经济贸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发展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图 2-2 “一带一路”覆盖范围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 4 年保持 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 年居全球第 3 位。2006 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 17606.9 亿美元,比 2005 年净增3385
26、.7 亿美元,增长 23.8%,实现贸易顺差 1774.7 亿美元,外贸出口 9690.8 亿美元,增幅回落 1.2 个百分点;进口 7916.1 亿美元,增幅上升 2.4 个百分点。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 年秋季),报告中指出 2011 年我国外贸增速将呈现前高后底走势,全年进出口约为 3.5 亿美元,增长 20%左右。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迟缓,我国当先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额均呈下降趋势。随着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显著。2015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也遭遇了自经济危机以来的首次下滑。据商务部统计,2015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仅为 24.6
27、 万亿人民币,较去年下降了 7%。其中,出口总值为14.1 万亿下降 1.8%;进口总值为 10.5 万亿,下降 13.2%;因此,在新常态下,我8国对外贸易的改革实在必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对外贸易总体上趋于合理,贸易伙伴趋于多元化。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为了调整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使其更加合理,我国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展策略。2015 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13.3 万亿元,较 2014年下降了 6.5%,占进出口总额的 54%,其中出口增长 2.2%,贸易方式正趋于合理。中国对主要十五个进口市场的进口额分析可以发
28、现,中国十五个主要进口市场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图 3-1 所示,除了 2009年比重上升以外,其他年份都比上一年的比重低。中国对这十五个进口市场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从 2002 年的 87.67%下降到 2013 年的 74.85%。图 3-1 进口额占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3-1 所示,中国的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盟、东盟、台湾、韩国和美国六个国家和地区。这六个国家和地区一直是我国进口最多的地方,但是地位有所变化。2002 年-2010 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国家。2002-2013 年,中国从日本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逐年
29、降低,比重由 2002 年的 18.11%下降到 2013 年的 8.32%,比重下降幅度达到54%。 2011 年后,欧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市场;东盟在 2007 年超过韩国之后,一直是中国第三大进口地区,而韩国则成为第四大进口国;2002-2011年,中国从台湾的进口额占中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降低,近两年才开始上升;2004 年之后,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占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则一直维持在 7%左右。表 3-1 十五个国家进口额占比国家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9日本 18.1 18.
30、0 16.8 15.2 14.6 14.0 13.3 13.0 12.7 11.2 9.8 8.3 欧盟 13.1 12.9 12.5 11.2 11.4 11.6 11.7 12.7 12.1 12.1 11.7 11.3 东盟 10.6 11.5 11.2 11.4 11.3 11.3 10.3 10.6 11.1 11.1 10.8 10.2 台湾 12.9 12.0 11.5 11.3 11.0 10.6 9.1 8.5 8.3 7.2 7.3 8.0 韩国 9.7 10.5 11.1 11.6 11.3 10.9 9.9 10.2 9.9 9.3 9.3 9.4 英国 9.2 8.2
31、 8.0 7.4 7.5 7.3 7.2 7.7 7.3 7.0 7.3 7.8 澳大利亚 2.0 1.8 2.1 2.5 2.4 2.7 3.3 3.9 4.4 4.7 4.7 5.1 俄罗斯 2.9 2.4 2.2 2.4 2.2 2.1 2.1 2.1 1.9 2.3 2.4 2.0 巴西 1.0 1.4 1.6 1.5 1.6 1.9 2.6 2.8 2.7 3.0 2.9 2.8 沙特 1.2 1.3 1.3 1.9 1.9 1.8 2.7 2.3 2.4 2.8 3.0 2.7 香港 3.6 2.7 2.1 1.9 1.4 1.3 1.1 0.9 0.9 0.9 1.0 0.8 加
32、拿大 1.2 1.1 1.3 1.1 1.0 1.2 1.1 1.2 1.1 1.3 1.3 1.3 印度 0.8 1.0 1.4 1.5 1.3 1.5 1.8 1.4 1.5 1.3 1.0 0.9 伊朗 0.8 0.8 0.8 1.0 1.3 1.4 1.7 1.3 1.3 1.7 1.4 1.3 瑞士 0.7 0.7 0.6 0.6 0.5 0.6 0.7 0.7 1.2 1.6 1.3 2.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年-2013 年,中国对主要十五个过年和地区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图 3-2 所示。2002 年,中国对十五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额
33、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89.61%;2013 年,中国对这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85.11%。10图 3-2 出口额占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3-2 所示,这里不作详细的阐述。表 3-2 十五个国家出口额占比国家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美国 21.48 21.10 21.06 21.38 21.00 19.06 17.64 18.38 17.96 17.09 17.17 16.67 香港 17.96 17.41 17.00 16.34 16.03 15
34、.11 13.33 13.83 13.84 14.12 15.79 17.41 欧盟 14.81 16.47 18.06 18.86 18.78 20.09 20.47 19.66 19.73 18.75 16.30 15.34 东盟 7.24 7.06 7.23 7.27 7.36 7.72 7.98 8.85 8.76 8.96 9.97 11.05 日本 14.88 13.56 12.39 11.02 9.46 8.36 8.12 8.14 7.67 7.81 7.40 6.80 韩国 4.77 4.59 4.69 4.61 4.59 4.60 5.17 4.47 4.36 4.37 4
35、.28 4.13 俄罗斯 1.08 1.38 1.53 1.73 1.63 2.33 2.31 1.46 1.88 2.05 2.15 2.24 印度 0.82 0.76 1.00 1.17 1.50 1.97 2.21 2.47 2.59 2.66 2.33 2.19 台湾 2.02 2.05 2.28 2.17 2.14 1.92 1.81 1.71 1.88 1.85 1.80 1.84 巴西 0.45 0.49 0.62 0.63 0.76 0.93 1.31 1.17 1.55 1.68 1.63 1.64 阿联酋 1.06 1.15 1.15 1.15 1.18 1.39 1.65
36、 1.55 1.35 1.41 1.44 1.51 加拿大 1.32 1.29 1.38 1.53 1.60 1.59 1.52 1.47 1.41 1.33 1.37 1.32 墨西哥 0.88 0.75 0.84 0.73 0.91 0.96 0.97 1.02 1.13 1.26 1.34 1.31 沙特 0.51 0.49 0.47 0.50 0.52 0.64 0.76 0.75 0.66 0.78 0.90 0.85 土耳其 0.33 0.47 0.48 0.56 0.75 0.86 0.74 0.69 0.76 0.82 0.76 0.8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4
37、0%左右波动。2011 年,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的 38.9%,而在 2008 年则达 42.1%。然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在对我国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从长远角度看,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我国出口的产品在技术和资本密集产品的出口较少,即使在工业制成品中,也主要是组装和装配方面,而这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还处在国际分工中比较落后的环节上,在整个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较低。如在我国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 75%,非技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 53%,而人类资本密集型制成品只占 15%,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只占 19%。这也反映出我国所采用仍然是以非技能劳动密集
38、型为主的技术,在我国未来贸易发展规划中,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和改进的问题。12四、“一带一路”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影响1.贸易伙伴多元,贸易结构完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贯彻落实,我国的贸易伙伴趋于多元化。欧盟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 年,双边贸易总值为 3.51 万亿元,较 2014 年的3.78 万亿元,下降 6%。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15 年,双边贸易总额总计 3.47 万亿元 ,下降了 1.7%。同期,对新兴贸易伙伴而言,双边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了 2.93 万亿元。中国与印度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一带一路
39、”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出口增长动力,加强出口模式创新。“一带一路”这略构想的提出,使我国对外贸易对象变得更加多元化,有效提升了我国产品出口的增长动力。截止到 2015 年末,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的国家已达到 66 个。2.贸易总量增大,增速平缓2014 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总计 63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13占我国 2014 年出口贸易总额的 27%,增速超过我国总出口贸易增速(6.1%)。2010 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出口大幅增长,2012 年之后增幅减缓,但增速也均维持在 10%以上,远高于我国总体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图 4-1 出口情况资料来源:国家
40、统计局.http:/ 2013 年增长 31.17%和 72.26%。2014 年,我国出口额大于 100 亿美元的17 个国家占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额 83.11%。2014 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口贸易额总计 48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占我国 2014 年进口贸易总额的 25%,增速超过我国总进口贸易增速(0.4%)。2010 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口大幅增长,2012 年增幅开始减缓,但增速也均维持在 2%以上,远高于我国总体进口贸易增长速度。14图 4-2 进口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 42.58%。近三年来,我国主要产品年进
41、口出现下滑,其中马来西亚和沙特阿拉伯两个最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额分别比2013 年下降 7.49%和 9.25%。2014 年,我国进口额大于 100 亿美元的 15 个国家占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进口额 84.84%。“一带一路”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增加资本项目输出,会造成资金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所以急需其他国家的财政支持。2014 年 10 月,亚投行(AIIB)宣布成立,中国是最大股东。它的建立,一方面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资本融通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国际贸易资本项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程度。“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与沿
42、线国家、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关系的形成,扩大与他们贸易合作的频率和金额,进一步增加我国与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合作的机会。4.平衡国内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一带一路”能够带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对外贸易。从我国目前的对外15贸易格局来看,东中部地区的贸易发展水平大大高于西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远超西部地区,我国地区对外贸易处于长期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助于平衡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缩小国内区域间经贸水平差异,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指导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不
43、断加深,贸易规模也日益增加。从贸易结构看,我国与沿线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以农品贸易为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对象主要在中亚,因为其土地资源丰富,故在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我国在出口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我国可以向中亚国家出口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从而从中亚国家进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得益于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前景十分宽广。5.完善基础设施,开展能源合作“一带一路”能够增加基础设施输出,由于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缺乏资金与技术。而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已经具备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目前,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
44、建设的高潮趋于平缓,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中国优质富裕的产能能够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还能够拉动我国劳务及施工机械的输出,同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商品材料的出口,因此基础设施的输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开展能源合作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效地带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其主要合作领域集中在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中国石油公司积极地开展海外业务,拓展海外市场,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石油来源,而且降低了我国进口石油的成本,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多
45、元化的油气贸易将有助于建立定价更为合理的油气贸易中心,为油气贸易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二)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1.实物贸易的摩擦16“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会增加对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及大工业出口,这必将引起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工业出口的相互竞争,产生贸易摩擦。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中,面临贸易摩擦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与发达国家大工业产品出口的竞争将会使中国外贸企业面临贸易摩擦的局势更加严峻。虽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力求通过扩大贸易规模,实现参与国贸易合作潜力的充分释放,但由于“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众多,包括东亚、东南亚、东欧等国,又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利益需求不同,即便“一带一
46、路”战略整体符合各国利益,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分歧。此外,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产品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较低,极易受到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中国企业与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急剧增大。2.金融领域的摩擦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为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对以美国、日本为首的亚洲开发银行形成了威胁,受到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种种阻挠。因此,“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会由实物贸易领域延伸到货币金融领域,涉及世界大国之间经济金融领域的博弈。因此,区域间的金融摩擦升级。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比如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等国际金融形势变化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第二,高于 GDP 增长的债务膨胀可能导致债务危机随时爆发;第三,国际性的汇率波动和部分国家的债务增长。亚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