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分离一:晶体和非晶体概念 晶体:具有规则形状的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形状)如食盐,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沥青,松香,有机玻璃等(1)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二:结晶和结晶的方法1:结晶 溶液中无法再榕基软件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注意 结晶后余下的液体叫做母液)2:结晶的适用范围及原理:范围 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原理 利用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不同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使一种物质先结晶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看懂溶解度温度变化图标几种不同物质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的不同 有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变
2、化非常大,而有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变化很小 或者基本不变结晶就是分离一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的物质和一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物质(2):右图中 M、N 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 点表示 M、N 二种物质在 t1时均达到饱和BM、N 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 t1降至 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同处 A 点的相同质量的 M、N 二种溶液当温度从 t1降至 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0时,M、N 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在我国的青海等地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那里的农民
3、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试解释原因。3 结晶的两种方法(1) 冷却热饱和溶液(含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的物质):将热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下来,从而使其溶解度下降,溶剂量一定,溶液中溶质过饱和,从而析出。(2) 蒸发溶剂法(一般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也可以用于其它物质)要求: 蒸发操作要求,下面食盐精制具体讲结晶方法有两种: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大)晶体用 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用 的方法三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注意:硫酸铜粉末为白色,硫酸铜结晶为蓝色1、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药匙、滴管、玻片、温度计、20 厘米长的细线、显微镜、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硫酸铜
4、、棉花2、实验过程:制备小晶体:(1)准备一杯约 50ml 温度约 7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2)静置、冷却、析晶。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慢下降,析出硫酸铜小晶体。小晶体“生长”成大晶体:(1)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几颗备用。(2)晶体长大:用线把一粒硫酸铜晶体绑好,悬吊在饱和硫酸铜溶液里,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 3、实验注意事项:(1)制备较大颗粒晶体需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
5、要缓慢。(2)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过饱和而析出晶体;(3)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4)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5)晶种的选择是关键,要获得形状完整的晶种,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饱和溶液要静置,避免振动;(6)晶体的“成长”需要多次结晶,整个过程中在线上只留一粒晶体,多余的要去掉,每次取出要修改外形,使其保持完整形状。四 结晶水合物结晶水: 有些晶体在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往往要结合一定量的水,这部分水存在于析出的晶体中,叫做结晶水。硫酸铜晶体又称为胆矾或者蓝矾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和较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
6、象叫风化。风化本质:结晶水合物分解。风化现象:由晶体状逐渐变成粉末状。因此凡具有此现象的自然过程都可称为风化,如岩石的风化,它显然不属于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潮解:某些易溶于水的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或全部溶解的现象叫潮解。 粗盐会潮解(5) 、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 硫酸铜晶体(假设溶剂不蒸发掉)( )A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C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D形状不变,质量减少(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就一定带有结晶水 B、大部分结晶水合物受热容易失掉结晶水 C、结晶水合物是混合物 D、
7、结晶水和水的组成是不同的五 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1:沉淀法 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常会加入凝聚剂(活性炭,明矾)2:过滤法 过滤操作实验仪器:铁架台 漏斗 滤纸 烧杯 玻璃棒 具体过程:首先滤纸 圆形 对折再对折 打开其中的一边使滤纸一边一层另一边 3 层。撕去滤纸上缘一部分,从而使滤纸放入漏斗时其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接着用水讲滤纸润湿后小心放入漏斗,使漏斗和滤纸之间没有气泡产生。接着讲漏斗放到铁架台铁圈上,调节高度并在漏斗底部放一个烧杯,要求漏斗下部尖端与烧杯内壁相贴。将玻璃棒放在三层滤纸处,将需要过滤的液体沿着玻璃棒倒入漏斗。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8、中间不留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在整个过滤操作中的作用:引流过滤结果:滤纸上留有固体,下面烧杯中为溶液3:蒸馏法概念: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注意事项:冷却水应该从下口进上口出。 温度计位于支管口附近,给液体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应放入几片碎瓷片或者沸石,防止爆沸。六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注意判断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不能只看表面,要了解物质实质。如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是纯净物,纯净的空气是混合物,纯盐酸是混合物等。七 粗盐精制在粗盐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泥沙等不溶性物质。主要过程:一:溶解 在烧杯中进行 使用玻璃棒搅拌 玻璃棒作用为加速溶解二:过滤 玻璃棒作用为引流三:蒸发结晶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内并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加快水分的蒸发。当有大量晶体析出后,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发剩余水分。不能一直加热到所有晶体都析出时才停止加热,不然晶体会受热飞溅出来。 玻璃棒进行搅拌,作用为使溶液均匀受热。四:转移晶体 用玻璃棒把蒸发皿内的食盐晶体转移到试剂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