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观摩2016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6112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摩2016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观摩2016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观摩2016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观摩2016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观摩2016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观摩 2016 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阜阳中学 张士伟 杨海青 摘要 本文通过整理归纳 2016 安徽省实验说课大赛在参赛教师、说课模式、实验特点、创新视角突显出来的特点,以此为依据探析物理实验教学的走势。关键词 安徽省实验说课 物理实验 实验创新 教学走势2016 年安徽省中小学实验说课大赛在省厅精心组织,老师积极参赛的背景下如期举行了。金秋 9 月20 日,我有幸在巢湖聆听观摩了这场安徽教育的盛事,受益匪浅,直至最后一名选手说课结束,我仍不愿离开,陶醉其中。聆听观摩之后,再次认真学习参赛团队老师的说课课件、说课稿、说课设计、实验教具图片、说课现场的图片视频等优秀的资源,

2、揣摩领悟,尝试从参赛教师、实验特点、说课模式、创新视角四个方面总结本次实验说课大赛的情况,追寻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以期获得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脉搏,指导日常的物理教学,尤其是有理念无实操的物理实验教学。1 省实验说课大赛的四维特点1.1 教师:资深化,团队化1.1.1 资深化,更专业。参赛选手的年龄层变大,教学实践丰富,学校地位都是骨干级的(如亳州特级教师王辛辛) ,突显出各地市对实验教学,对教学赛事的重视程度变高,教研氛围变得更浓郁。从老师说课上看,说课环节完整有序,体现出来的教学逻辑序清晰严谨(如合肥徐骁畅老师) ,有很高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尤其体现在老师在实验设计意图环节的解

3、说(如宣城郭登杰老师) 、实验反思与自我评价上在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学科核心素养(如阜阳吴礼晨老师) 、教学艺术、及建构效果的论述上。从说课课件及说课设计上看说课主线清晰,创新点突出,教学逻辑感强,设计精美,意图点评有依据够深刻。所以老师实验操作、教育理论素养,教学设计(如铜陵吴薇老师和合肥徐骁畅老师录制视频的设计) ,现场发挥上都尽显专业。1.1.2 团队化,现场版。一人参赛,多人帮忙,有的是同级别老师辅助参赛,有的是高水平名师指导引领, 几乎都是一个年级备课组、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市的优秀老师构建团队(如合肥徐骁畅老师团队) ,集思广益,研磨创新,追求精致,必出精品。教师实验教学的团队化

4、趋势体现教研氛围的和谐和未来教育的必然。很多团队带来了自己富有创意的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学多媒体,现场做实验,说实验,彰显参赛老师素养与魅力:技能强、够自信、会表现,有水准!1.2 实验显“四化”21.2.1 实验系列化。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不明显到直观清晰,从器材可调性差到可调性好,易操作,遵循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实验原则,多个实验组建一个实验系列,显化实验现象,可视化物理规律,系列性实验突破一个物理问题,优化了实验教学效果。1.2.2 实验自制化。参赛老师带来的实验教具都是老师自制的,有的是实验器材的组合,如图 1;有的是老师全部制作,如图 2,3。实验教具的自制化更符合老师的个性特色,也更具

5、教学针对性,实验教具的自制化体现出参赛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智慧和精准的实验教学资源重要性的定位,课程理念前沿,资源意识强烈。 1.2.3 实验定量化。物理学是一门精密定量科学,高中体现很明显,因此实验理应定量化。本次大赛实验的定量化尤为明显,如滁州桂媛媛用视频逐帧播放技术和几何画板软件的应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 4) ,阜阳吴礼晨等很多老师朗威 DIS 数字信息系统的定量测量(如图 5) ,亳州于亚彬等老师Vernier 软件配套功能模块(如图 6)的使用等。为实现实验的定量化特点,参赛老师们充满智慧的使用了很多定量化的实验器材和数字化的多软件系统,在定量化的同时有体现了实验资源的多元化和老

6、师的创造性。1.2.4 实验可视化。实验的重要优势在于展现物理现象、显化和外化物理规律,因此就要求实验必图 1 图 2 图 3图 5图 4 图 63然是可视化的,易于观察的,如。本次大赛实验的可视化尤为明显,尤其是数字式定量化,如滁州桂媛媛老师、安庆陈垚老师视频软件的应用展现物理现象,芜湖李军老师的 Excel 作图拟合、宿州王清才老师的数字温度计实时显示温度(如图 7) 、马鞍山李佳阜阳吴礼晨等老师 DIS 系统作图显化物理规律、蚌埠曹豆豆的 Logger Pro 软件绘制物理图像(如图 8)等。数字化实验媒体软件在实验中的使用使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可视性更好,使物理教学时代感更强。1.3 说

7、课模式化参赛老师说课技能很高,说课设计规范,说课课件精致、说课稿专业。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他们说课是有一定模式可循的。有两种主流模式:其一是展示自制实验器材,现场操作演示,点出实验创意,评价实验教学,这种模式有利于体现老师的实验专业功力,有利于体现老师团队的集体智慧,有利于体现老师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育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让评委老师在短时间内明白实验的创新之处,惊叹老师的智慧!其二是从分析教材出发,发现问题,改进实验,有发现新的问题,再次提出改进方案,如此循环,直至实验最合理。这种模式,更注重设计过程,显化创意思维路径,创新不是一蹴而成的,是循序渐进,有章可循的。1.4 创新视角规律化这些自制教具

8、实验器材的创新,是可以学习推广的,创新有一定的规律和思考创意的视角。视角一可以从物理实验试题中思考研究中获取灵感,如亳州于亚彬老师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如图9) 、铜陵崔晶晶老师的半偏法测电流表电阻 、六安陈昌俊老师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视角二关于实验创新改进的学术论文。写出来,构想出原理图与能把教具做出来,能在教学中使用,这绝对是两个不同的难度和意义。如阜阳吴礼晨老师的模拟电梯(如图 10) 、淮北刘亚亚老师的洛伦兹力演示实验等。视角三教材实验改进,源于老师的教材的研究,对实验在操作简便性、现象可视性、原理理想化等问题的逐级深入思考,获得实验改进创新。如宿州梁开展老师的研究影

9、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图 7 图 84的实验改进、蚌埠曹豆豆老师的导体的电阻 (如图 11) 、芜湖李军老师的利用 DIS 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等。视角四实验思想。物理学实验发展史中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实验,也有很多极具启发性的实验思想,如等效法、微小量放大发、转化逆推法、对称均分思想等,从物理学史中,从经典实验经典思想中汲取灵感发挥智慧,就可以获得创新,如合肥徐骁畅老师的利用电荷均分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电容器带电量 Q 和两极板间电势差 U 的关系如图 3。2 探析物理实验教学走势基于上述省实验说课大赛的四维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特点能折射出一些物理实验教学必然的走势,现在阐述如下

10、,与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共同研讨。2.1 走势一:物理教师专业化、团队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丰富性、多元化都在加强,尤其是高素质创新人才。这必然对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教师队伍、教育理念。物理核心素养以及现代教师必备素养上已经高屋建瓴,做出标杆性的引导。团队化是当代社会各行各业迅猛前行的必然要求与趋势。此次说课大赛也说明了这样的发展走势:物理教师专业化、团队化之路将势在必行。2.2 走势二:实验器材自制化、数字化。实验在不同课堂环节如创设情境、学生活动、重点知识探究,难点知识研讨,甚至课堂典例教学等环节均能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不同课型、不同教学模式当中恰如其分的做物理实验也是物

11、理教学不可替代的,因此物理实验室统一配备的实验器材显然是无法完全满足的,这就意味着实验器材需要老师自制。实验器材的自制化,是物理教学的需要决定的,但更能体现物理老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艺术与智慧,特别是对教育立德树人的热爱!物理学中有很多微观化的物理现象、抽象化的概念、隐蔽性的物理规律加之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生活化的前概念认知阻碍等等都必然要求物理实验现象明显,可视化强。从这个角度说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因为数字化实验在快捷化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显性化研究物理现象、定量化建构物理概念、可视化建立物理规律上作用不言自喻。更重要的是实验器材自制化、数字

12、化当今信息社会的图 9 图 10 图 115时代性体现、生活化映照-用现代技术培养现代人!2.3 走势三:实验教学模式化、多元化。实验说课的的模式化体现实验教学的模式化,但又不是唯模式化,也即是说还有多元性。模式定主流常规,多元显个性特色。在多元当中有模式可循,在模式当中有多元因素。物理教师的个性,实验器材、主题、技能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和实验教学最终目标的唯一性-提升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这些共同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将向着模式化、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2.4 走势四:实验创新视角规律化。创新的重要系自不必言,物理实验创新的常规视角这里不再重述。物理实验教学长路漫漫兮,吾辈共同上下求索之!参考文献1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57-1602杨海青,杨皓.基于实验探究-研讨模式建构磁感应强度概念J物理教学探讨,2016(8):78-793杨海青.物理图像教学意义和策略探讨J中学物理,2016(1):24-25备注:本文发表于物理核心期刊杂志中学物理教学与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