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5938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用人单位薪酬信息主要指标解释一、企业人工成本的有关指标(一)法人单位代码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 机构代码登记主管机构给 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具体填写规定如下: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代码均由 8 位无属性的数字和 1 位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要按照质量监督 检验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二)法人单位名称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应按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凡 经登记主管机关

2、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填写。(四)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指企业单位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共有 6 位数字组成,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填写。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左到右的含义分别是: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 辖市、特 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 地区、自治州、盟及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 )。如 420000 湖

3、北省武 汉市武昌区的行政区域代 码为 420106,其中42 代表“湖北 ”,01 代表“ 武 汉” ,06 代表“ 武昌”。企业在填报时,可直接填写本次调查实施机构给本企业指定的“ 企业编码”的前六位。该代码填写与“企业编码”前六位不一致,将无法通过系统的审核。(五)单位隶属关系主要指国有企业依据资产或管理所形成的隶属关系,按照下表代码表填写。单位隶属关系标准代 码 隶属关系名称 说 明10 中央 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机构、国务院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及其所属机构20 省 包括自治区、直辖市40 市、地区 包括自治州、盟、省辖市、直辖市辖区(县)250 县 包括地

4、(州、盟)辖市、省辖市辖区、自治县(旗) 、旗、县级市60 街道、镇、乡70 居民、村民委员会90 其他出现一些特殊情形时,按以下原则处理: 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以领导为主的一方来划分。 隶属于“中央 ”的单位兴办 的集体企业,隶属关系填“其他” 。 省属以下的企业办的企业,其隶属关系与企业本身的隶属关系一致。 无主管部门的单位、本省在外省的办事机构所开办的第三产业等单位填“其他”。非国有单位填写“90”。(六)行业类别是根据企业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根据各单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 3 位(1 位字母

5、加 2 位数字)行 业大类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部分)代码门类 大类 类别名称A 农、林、牧、渔业01 农业02 林业03 畜牧业04 渔业05 农、林、牧、渔服务业B 采矿业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 非金属矿采选业11 开采辅助活动12 其他采矿业C 制造业13 农副食品加工业14 食品制造业1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6 烟草制品业17 纺织业18 纺织服装、服饰业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321 家具制造业22 造纸和纸制品业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4 文

6、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7 医药制造业28 化学纤维制造业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3 金属制品业34 通用设备制造业35 专用设备制造业36 汽车制造业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 仪器仪表制造业41 其他制造业4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46

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 建筑业47 房屋建筑业48 土木工程建筑业49 建筑安装业50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F 批发和零售业51 批发业52 零售业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3 铁路运输业54 道路运输业55 水上运输业56 航空运输业57 管道运输业58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59 仓储业60 邮政业H 住宿和餐饮业61 住宿业62 餐饮业4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3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64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 金融业66 货币金融服务67 资本市场服务68 保险业69 其他金融业K 房地产业70 房地产业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 租赁业72 商务

8、服务业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3 研究与试验发展74 专业技术服务业75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6 水利管理业77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78 公共设施管理业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79 居民服务业80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81 其他服务业P 教育82 教育Q 卫生和社会工作83 卫生84 社会工作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5 新闻出版业86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87 文化艺术业88 体育89 娱乐业军工企业兼生产民品的,即使目前企业的民品产值大于军工产值,但军工企业的生产方向并未改变,按 军工生产的性质划分行业并填写行业大类代码。(七

9、)企业规模指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主要以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为划分依据。划分标 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 75 号)执行。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5计量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单位大型 中型 小型 微型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500Y2000050Y5000 Y50从业人员(X) 人 X1000300X100020X300 X20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2000Y40000300Y2000 Y300营业收入(Y) 万元 Y800006

10、000Y80000300Y6000 Y300建筑业资产总额(Z) 万元 Z800005000Z80000300Z5000 Z 300从业人员(X) 人 X200 20X200 5X20 X5批发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400005000Y400001000Y5000 Y1000从业人员(X) 人 X300 50X300 10X50 X10零售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500Y20000100Y500 Y100从业人员(X) 人 X1000300X100020X300 X20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水上、航空、管理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

11、300003000Y30000200Y3000 Y200从业人员(X) 人 X200100X20020X100 X20仓储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1000Y30000100Y1000 Y100从业人员(X) 人 X1000300X100020X300 X20邮政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300002000Y30000100Y2000 Y100从业人员(X) 人 X300100X300 10X100 X10住宿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2000Y10000100Y2000 Y100从业人员(X) 人 X300100X300 10X100 X10餐饮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

12、100002000Y10000100Y2000 Y100从业人员(X) 人 X2000100X200010X100 X10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01000Y100000100Y1000 Y100从业人员(X) 人 X300100X300 10X100 X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Y) 万元 Y100001000Y1000050Y1000 Y506营业收入(Y) 万元 Y2000001000Y200000100Y1000 Y100房地产开发经营资产总额(Z) 万元 Z100005000Z100002000Z50

13、00 Z 2000从业人员(X) 人 X1000300X1000100X300 X100物业管理营业收入(Y) 万元 Y50001000Y5000 500Y1000 Y500从业人员(X) 人 X300100X300 10X100 X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总额(Z) 万元 Z1200008000Z120000100Z8000 Z 10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从业人员(X) 人 X300100X300 10X100 X10上表中:1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 业人员数,没

14、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 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 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2.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中未明确标准的行业此次调查时暂不填写。包括以下行业:代 码 类 别 名 称门类

15、 大类G 53 铁路运输业J 金融业66 货币金融服务67 资本市场服务68 保险业69 其他金融业P 教育82 教育Q 卫生和社会工作83 卫生84 社会工作7(八)登记注册类型是指企业或生产经营性活动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1998 200 号),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分为以下各种:代 码 企 业 登 记 注 册 类 型100 内资企业110 国有企业120 集体企业130 股份合作企业140 联营企业150 有限责任公司160 股份有限公司170 私营企业190 其他内资企业200

1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0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20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230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00 外商投资企业31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320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30 外资企业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 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

17、,实 行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 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包括国有联营企业、集体 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和其他联营 企业。国有 联营企业,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国有。集体 联营企业,指所有联营单位均为集体。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指联营单位既有国有也有集体。其他联营企业,指上述三种联营企业之外的其他联营形式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 东 以其所认缴的出

18、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称为有限责8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分为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称为私营企业。包括按照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及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

19、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 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 业。私 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 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内资)企业,指上述企业之外的其他内资经济组织。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 1)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是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

20、定的比例投 资设立、分享利 润和分担 风险的企业。 (2)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是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 风险的企业。 (3)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4)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根据国家有关 规定,经外 经贸部依法批准设 立,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 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 25%的,属于内资企业中

21、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包括:(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3)外 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4)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

22、25% 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 25%的,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登记注册类型不可填写 100、200 和 300 三个类型,必须填写其下各项细类。(九)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从业人员是指在企业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企业使用的“ 在岗职工”和“劳务派遣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三类。其中, “劳务派遣人员”指与 劳务派遣单 位签定劳动合同,并被 劳务 派遣单位派遗到实际用工9企业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企业签定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即无论用工企业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行为实际用工企业的从业人员范围;“其他从 业人

23、员 指本企业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 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企业生产或工作并从本企业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 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从业人员不包括:(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指年度平均人数,即以企业 12 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 12 求得,或以企业 4 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 4 求得。(十)销售(营业)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产品、提

24、供劳务、让渡资产或从事其它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全部收入。该指标通常来源于“ 企业损益表”,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一)企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按收入法计算或生产法计算。生产法是指,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 间投入。收入法是指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之和,即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劳动者 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难以计算企业增加值的企业,此次调查时可以不填。(十二)利润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该指标通常来源于“ 企业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的本年累

25、计数,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三)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发生的所有费用。该指标来源于“ 企业损益表”中的 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 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四)企业人工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它反映企业 在报告期内因使用各种人力资源所付出的全部成本费用,其范围包括:从业人 员劳动报酬、福利 费用、教育经费、保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相当于 企业会 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

26、财会20063 号)中的“ 职 工薪酬”科目再附加劳动保 护费用以及招聘费用等。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五)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工资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相当于财政部企 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中的“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和补贴” 的口径。10本次调查中,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总额暂按以下办法处理: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的劳动报酬,计入本指 标,而交由 劳务派遣企 业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报酬的计入“其他人工成本”的“劳务费”。单位:万元/ 年,填报时可保留

27、两位小数。(十六)福利费用指企业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支付给从 业人员的冬季取暖补贴费(也包括企业实际支付给享受集体供暖的从业人员个人的部分)、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 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 职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医 务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 乐部、青少年 宫、图书 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及 丧葬抚恤救济费、 职工因工 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 等。相当于 企业会计准 则第 9 号职工薪

28、酬中的“职工福利费 ”以及“非货币性福利”中的一部分。 单 位:万元/ 年。该指标资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净利润分配中公益金里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费用,另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福利费(不包括上缴给社会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按照实际发 放数统计。在采集福利费用总额时,要注意 财务福利费的口径与工资总额、保 险费用、住房 费用的口径有交叉。与工资总额的交叉主要体现在: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医护、 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 员的工资在福利费中列支,而按照统计制度都应该统计在工资总额中。与保险费用的交叉主要体现在:(1)按照有关规定,大病统筹有一部分在福利费中列支,因此注意不要重复统计。 (2

29、)按照财务制度,丧葬抚恤费等项目在保险费用中列支,而我们要求 统计在福利费用中。与住房费用的交叉主要体现在:我们要求企业公益金中集体福利设施的费用在福利费用中统计,而这一项目在住房费用中已经有所体现,因此也要注意统计时不能重复。(十七)教育经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岗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 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 技术院校等培训场 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相当于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教育经费 ”。单位:万元/ 年,填 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八)保险费用指根据国家法律,由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

30、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 疗保险、失业 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 险等费用,也包括企业缴纳的年金(补充养老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或储 蓄性医疗保险。不包括不在岗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相当于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中的“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 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单位:万元/ 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养老保险费用即会计科目中列入管理费用的“劳动保险费” ,它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企业为从业人员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用也是养老保险费用的组成部分。医疗保险费用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企 业为从业人员缴纳

31、 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用也是医疗保险费用的组成部分。目前有些地区参加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企业在报告期内按照规定比例为职11工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也是医疗保险费用的一个部分。失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失业保险基金。目前它在财务科目中的期间费用列支,科目 为管理费用中的“待业保 险费”。(十九)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为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如保健用品、清凉用品、工作服等)的费用。它不包括劳动保护设备的购置费、 维修费以及个人只能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特殊用品。该数据一般来源于制造费用中的“ 劳动保护费 ”科目。 单位:万元/年,填 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二十

32、)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的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 企业交纳的住房公 积金、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包括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租房差价补贴 、购房差价补贴等)和按 规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困难补助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包含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中的“住房公 积金” 以及 “非货币性福利”中的一部分。住房费用的具体采集方法:以企业财务备查帐户“企业住房基金” 实际支出数 为基础调整计算。按该办法计算时注意:“ 购建租改住房或住房使用 权的支出 ”大多为一次性的大额支出,应按国家规定摊销的折旧额计算填报每年的费用,否则就会出现人工成本大起大落的情况

33、。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二十一)其他人工成本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包括工会经费,企业因招聘职工而实际花费的职工招聘费、咨询费、外聘人 员劳务费, 对职工的特殊奖励(如创造发明奖、科技进步 奖等),支付 实行租赁、承租 经营企业的承租人、承包人的风险补偿费等,解除劳动 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费用以及企业因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其它用工成本等。其他人工成本包含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中的“因解除与职工的 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本指标项下,需单独填写“劳务费”。 “劳务费”包括实际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公

34、司的管理费以及交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的在本单位实际工作的劳务派遣工的工资总额。如无此内容,可不填写。二、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有关指标(一)调查表填写人员本表限由被调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填报。(二)职工代码职工代码按照企业参与本调查的所有劳动者自然排序,由企业自行顺序编码(199999 之间)不能重复,不超过五位。样本企业以下人员不作为调查对象:1 2011 年度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职工;2 因长期病假、事假、培训等未正常出勤的职工;3 因工作岗位调整而导致工资发生较大变动的职工;124 “其他从业人员” ,即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

35、员等其他从业人员。样本企业中规模为“大型”的企业,如果出现相同岗位职工人数较多的情况,可以采取对职工抽样参加调查的办法,具体要求是:1 同岗位职工人数不足 50 人(含 50 人)的, 调查全部人 员;2 同岗位职工人数 50 人以上 250 人以下(含 250 人)的,至少调查 50 人;3 同岗位职工人数 250 人以上的,按 职工人数 20%的比例抽样调查。在调查时,高、中、低档工资水平的职工要兼顾。采取上述抽样调查方式的企业,应 形成简要说明材料上 报调查组织机构备查。(三)性别、出生年份根据劳动者真实情况填报。(四)学历指劳动者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与现有的受教育水平相当的

36、学历,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为准。(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取得毕业证书,不包括肄 业、在 读或辍学。(2)大学本科学历: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本科并取得毕业证书,不包括肄业、在读或辍学。(3)大专学历: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大学专科并取得毕业证书,不包括肄业、在 读或辍学。(4)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高中,并取得毕业证书。包括等同于高中学历的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专。不包括肄业、在读或辍学。(5)初中及以下学历:指接受的最高一级教育为初中、小学或未接受国民教育。(五)参加工作时间指劳动者初

37、次完成学历教育,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的年份。(六)职业指劳动者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的类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填写,共七位。此次调查涉及 6 个大类、 54 个中类、376个小类。各 调查城市可根据需要扩充调查的职业范围。同时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劳动时间较长的为其职业;如不能确定时间长短者,以经济收入较 多的为其职业。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 职业的人员,以其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为职业。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种或一组特定工作的统称。我们以往经常使用“ 工种”“岗位”等概念, 实质上就是将职业按不同需要或要求进行的具体划分。一般的,一个职业包括一

38、个或几个工种,一个工种又包括一个或几个岗位。因此,职业与工种、 岗位之间是一个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本 调查首先按照职业对各类工作进行分类,对有可能继续划分的,再划分至工种或岗位。对于企 业中的岗位无法与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一一对应的,可以暂时采用行业标准、行业惯例或较为宽 泛的办法界定,将来随国家职业分类制度的完善逐步规范。13被调查者在本企业的岗位名称是指被调查者目前在企业的现有岗位名称。为便于统计分析,被调查者在本企业的岗位名称要按照以下方法转换为职业分类代码。具体方法是:(1)附表 职业分类与代码表中所有职业是按照大类、中类、小类进 行逐级划分的,填报人员将现有岗位名称全称或关键词输入职业

39、分类与代码表的查找选项中进行查询,附表职业分类与代码表中最后一列所列出的职业名称中与之相符合或最接近的职业名称即为被调查者的规范职业名称;(2)将被调查者查询出的规范职业名称所属的职业小类代码填入劳动者工资报酬情况调查表的职业选项中。职业小类代码的查找方法是:按被调查者查询出的规范职业名称或最接近的职业名称沿职业分类与代码表最后一列向上查找出的第一个小类即为该职业小类代码。填报要求到职业小类,不要填写中类或大类。如本企业使用与职业分类标准不同的专门岗位名称,需要 说明的,可在填 报软件的 “岗位描述”中单独注明。(七)管理岗位等级、专业技术职称、 职业技能等级管理岗位等级:指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

40、作人员在本企业岗位序列中的位置。本制度自定义,分为四级,即高级管理岗、一级部门 管理岗、二级部门管理岗和其它管理岗。其中高级管理 岗是指企业法人单位负责人层级(包含同级别岗位及副职),相当于企业高管;一 级部门管理岗是指企业总部中内设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层级(包含副职),相当于企业中层负责人;二级部门管理岗是指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层级(包含副职),相当于企业基层负责人;其它管理岗是指不包括在以上各层级中的或不承担一级管理职责的岗位, 一般是低于上述三个层级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职称:是指经国务院人事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行业或中央企业、省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构评审的各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一般专

41、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为 初、中、高三个级别。 (1)高级职称:指具有国家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包括高级工程师(含一级飞行员、高级船长),农业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 ,正副研究员,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高级讲师、中学高 级教师,高 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正副编审、高级记者、主任记者、高级编辑、主任编辑,一、二级 律师,公证员,播音指 导,主任播音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二 级艺术人员,高级政工师。 (2)中级职称:指具有国家规定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中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包括工程师(含二级

42、飞行员、船长、大副), 农艺师,助理研究 员,主治医师,讲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经济师,会计师, 统计师,翻 译,馆员,编辑,记者,一 级校对,三级律师,公证员,一 级播音员,工艺美术师,一级教练,三 级艺术人员,政工师。 (3)初级职称:指具有国家规定的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初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包括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含三、四级飞行员、二、三副),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研究实习员,实验员,医(护)师(士),助教、中学二、三级教师,小学一、二、三级教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助理会 计师,会 计员,助理统计师,统计员,助理翻译,助理 馆员,管理员,助理编辑记者,二、三级校对,四级

43、律师,公证员助理,二、三级 播音员,助理工艺美术师,美术员,二、三级教练,四级艺术人员,助理政工师,政工员。职业技能等级:专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或商业服务业人员的职业技能14鉴定等级。按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分为初级技能(五级)、中级技能(四级 )、高级技能(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五个职业技能等级。没有取得资格证书的请填报“36” 。被调查人员同时具备管理岗位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中两种以上岗位属性的,只按在岗 人员主要承担的职责或工作时间较多的岗位属性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填报。本指标与职业的对应关系:职业大类为第一大类,只能对应本指标中的11、12 选项;职业

44、大类为第二大类的, 对应本指标中的 21-24 选项;职业大类为第三大类的,对应本指标中的 13、14 选项;职业大类为 第四大类、第五大 类、第六大类的, 对应本指标中的 31-36 选项。(八)用工形式分为合同制度用工、劳务派遣用工两种形式。本调查只调查全日制雇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全日制雇员 与“非全日制雇员”相对,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超过 4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超过 24 小时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工是指企业中以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向企业提供劳动的劳动者。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存在三方关系,即: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

45、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九)劳动合同类型指劳动者与企业签署的劳动合同的类型。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类型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十)周工作小时数指劳动者平均一个工作周内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劳动的小时数。月度之间工作量比较平均的人员,周平均工作小时数可以以其月实际工作小时数除以 4 计算。月度之间工作量不均衡的人员,周平均工作小时数可以以其全年实际工作小时数除以 52 计算。(十一)是否工会会员根据劳动者真实情况填报。劳动者的回答要与本企业工会的会员单位相符合。企业 没有成立,工会以及虽有工会但不确定被调查 者是否为工会会员的

46、,均按非工会会员填报。(十二)工资报酬指劳动者因向企业提供劳动而直接取得的各种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四个二级指标。根据本调查 制度的目的和内容,按照分类概括限定法设计填报。单位:元/年。(1)基本工资(类)指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与劳动者本人岗位相对应的、发放周期和发放水平相对固定的工资报酬。如 标准工资、基 础工资、 岗位工资等,包括其它不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工资项目。(2)绩效工资(类)指劳动者根据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集体或本人绩效或实际表现获得的浮动性工资报酬,包括按月度、季度、半年、全年考核发放的奖金或奖金性质的绩15效工资,还包括销售提成、项目奖金,特别奖励、技术交易奖酬金等工资项

47、目。(3)津补贴(类)包括劳动者因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等获得各项生产性津贴,如艰苦岗位津贴、夜班津贴、倒班津贴等工资项目;还包括企业 从福利费用中支付的劳动者个人的各种现金补贴,如各种交通补助、各种住房提租补贴、各种通信工具 补助、住宅电话补助、劳动者不休假的补贴等工资项目。(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照国家和本地区有关法规政策,由企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是调查期内劳动者因超时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如果工资结构有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 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但在本调查年度没有发生,请填“0”,如果工资结构中没有该项,请保留“ 空项”。基本工资(类)、绩效工资(类)、津 补贴(类)三项之和不得低于

48、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三、涉及的职业分类及其代码调查涉及的职业分类及其代码中类 小类 职业名称1000000 单位负责人1050000 企业负责人1050101 企业董事1050102 企业经理1050103 企业职能部门经理或主管1050104 生产经营经理1050105 财务经理1050106 行政、人事经理1050107 人事经理1050108 销售和营销经理1050109 广告和公关经理1050110 采购经理1050111 计算机服务经理1050112 研究和开发经理1050113 餐厅、客房经理1050114 客房经理1050199 其他企业负责人1059900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2000000 专业技术人员2010000 科学研究人员2010100 哲学研究人员2010200 经济学研究人员2010300 法学研究人员2010400 社会学研究人员2010500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2010600 文学、艺术研究人员2010700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2010800 历史学研究人员2010900 管理科学研究人员2011000 数学研究人员2011100 物理学研究人员2011200 化学研究人员2011300 天文学研究人员2011400 地球科学研究人员2011500 生物科学研究人员2011600 农业科学研究人员2011700 医学研究人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