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薪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一、企业人工成本调查的有关指标(一) 法人单位代码具体填写规定如下:单位代码均由 8 位无属性的数字和 1位校验码组成。企业要按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二)法人单位名称企业应按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个人独资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填写。(四)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2、企业在填报时,可根据单位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在表格上直接进行选择。五)单位隶属关系企业依据资产或管理所形成的隶属关系在表格上直接进行选择。(六)行业类别企业根据业务所属行业在表格上直接进行选择。(七)企业规模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规模,主要以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作为划分依据,可在表格上直接进行选择。(八)登记注册类型是指企业或生产经营性活动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可在表格上直接进行选择。(九)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企业从业人员是指在企业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企业使用的“在岗职工”和“劳务派遣人员 和“其他从业人员”三类。从业人员不包括
3、:(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3) 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指年度平均人数,即以企业 1 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 1 2 求得,或以企业 4 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 4 求得。(十)销售(营业)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或从事其它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全部收入。该指标通常来源于“企业损益表 ,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一)企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按收入法计算或生产法计算。生产法是指,增加
4、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收入法是指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之和,即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难以计算企业增加值的企业,此次调查时可以不填。(十二)利润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该指标通常来源于“企业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的本年累计数,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三)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发生的所有费用。该指标来源于“企业损益表 中的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单
5、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四)企业人工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它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因使用各种人力资源所付出的全部成本费用,其范围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福利费用、教育经赞、保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五)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工资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本次调查中,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总额暂按以下办法处理: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的劳动报酬,计入本指标,而
6、交由劳务派遣企业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报酬的计入“其他人工成本”的“劳务费” 。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六)福利费用指企业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冬季取暖补贴费(也包括企业实际支付给享受集体供暖的从业人员个人的部分) 、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职工食堂、抚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官、俱乐部、青少年官、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及丧葬抚恤救济费、职工因工负伤
7、赴外地就医路费、物业管理费、上下班交通补贴等。单位:万元年。(十七)教育经费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岗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和企业自办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等培训场所发生的费用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八)保险费用指根据国家法律,由企业承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费用,也包括企业缴纳的年金(补充养老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或储蓄性医疗保险。不包括不在岗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十九)劳动保护费用指企业为实施
8、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如保健用品、清凉用品、工作服等)的费用。它不包括劳动保护设备的购置费,维修费以及个人只能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特殊用品。该数据一般来源于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科目。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二十)住房费用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的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职工宿舍的折旧费、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包括为职工租用房屋的租金、租房差价补贴、购房差价补贴等)和按规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困难补助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二、劳动者工资报酬调查的有关指标(一)调查表填写
9、人员本表限由被调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填报。(二)职工代码职工代码按照企业参与本调查的所有劳动者自然排序,由企业自行顺序编码(1 99999 之间)不能重复,不超过五位。样本企业以下人员不作为调查对象: 20 1 3 年度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职工; 因长期病假、事假、培训等未正常出勤的职工; 因工作岗位调整而导致工资发生较大变动的职工; “其他从业人员” ,即非金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等其他从业人员。样本企业中规模为“大型”的企业,如果出现相同岗位职工人数较多的情况,可以采取对职工抽样参加调查的办法,具体要求是: 同岗位职工人数
10、不足 50 人(含 50 人)的,调查全部人员; 同岗位职工人数 50 人以上 250 人以下(含 250 人)的,至少调查 50 人; 同岗位职工人数 250 人以上的,按职工人数 20%的比例抽样调查。在调查时,高、中、低档工资水平的职工要兼顾。(三)性别、出生年份根据劳动者真实情况填报。(四)学历指劳动者接受国内外教育所取得的最高学历或与现有的受教育水平相当的学历,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为准,不包括肄业、在读或辍学。 。(五)参加工作时间指劳动者初次完成学历教育,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就业的年份。(六)职业指劳动者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的类别。同时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劳动
11、时间较长的为其职业;如不能确定时间长短者,以经济收入较多的为其职业。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其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为职业。被调查者在本企业的岗位名称是指被调查者目前在企业的现有岗位名称。企业在填报时可根据表格上工种名称直接进行选择。(七)管理岗位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管理岗位等级:指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人员在本企业岗位序列中的位置。其中高级管理岗是指企业法人单位负责人层级(包含同级别岗位及副职) ,相当于企业高管;一级部门管理岗是指企业总部中内设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层级(包含副职) ,相当于企业中层负责人;二级部门管理岗是指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层级(包含副职) ,
12、相当于企业基层负责人;其它管理岗是指不包括在以上各层级中的或不承担一级管理职责的岗位,一般是低于上述三个层级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职称:是指经国务院人事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行业或中央企业、省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构评审的各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一般专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能等级:专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或商业服务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按照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 ,分为初级技能(五级) 、中级技能(四级) 、高级技能(三级) 、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五个职业技能等级。被调查人员同时具备管理岗位等级、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中两种以上岗位属性的,只按在岗人员主要承担的职责或工作时间较多的
13、岗位属性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填报。(八)用工形式分为合同制度用工、劳务派遣用工两种形式。本调查只调查全日制雇员和劳务派遣人员。(九)劳动合同类型指劳动者与企业签署的劳动合同的类型。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劳动合同类型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十)周工作小时数指劳动者平均一个工作周内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劳动的小时数。(十一)是否工会会员根据劳动者真实情况填报。企业没有成立工会以及虽有工会但不确定被调查者是否为工会会员的,均按非工会会员填报。(十二)工资报酬指劳动者因向企业提供劳动而直接取得的各种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单位:元年。(1)基本工资(类)指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与劳动者本人岗位相对应的、发放周期和发放水平相对固定的工资报酬。如标准工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