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的导师孔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一生求学进取、追求人生之道的历程。2学习孔子不舍恒心的精神品质。3了解介绍人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特征,又要融入作者情感的写法。【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孔子生平。2积累孔子的名言,学习孔子不舍恒心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1了解介绍人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特征,又要融入作者情感的写法。2文章思想内容的感知。【教学方法】1运用评点法,通过写及时感受理解孔子的人生魅力。2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了解介绍人物的写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今世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文化正被世界各国关注。在许多国家兴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兴起了解中国文化的潮流。
2、在国外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 。为什么这些传播中国文化的学院都以孔子命名呢?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呢?在今天的课文中我们将了解到一些知识,也许会找到答案。让我们学习复旦大学郜元宝先生的文章人生的导师孔子 。二、作者简介郜元宝,男,汉族,1966年生于安徽铜陵,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1992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史、鲁迅研究、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一)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同学讨论互助解决疑难,在句旁写出它的大概意思,并谈谈这些话对自己的启示。例:“
3、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的意为“我年轻时地位卑贱,因此能够从事很多低下的劳作” 。“恒惑德之未修,学之未讲”的意思是孔子经常为自己没有修养完美的德行、没有很好地进行讲学而感到困惑。(二)层次结构1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人生简历,请你为他写一个简明履历表。时间(年龄) 主要经历公元前 551 年 生于山东省曲阜县南3 岁时 丧父15 岁30 岁 学习、劳作(做过仓库出纳、牛倌)30 岁55 岁从政(先后到鲁国、齐国做过几任小官,还一度任鲁司寇)55 岁以后 周游讲学,完成孔子学说公元前 479 年 离开人世2用第一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孔子一生的历程。明确: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3说说哪些段落谈到了孔子对我们
4、的人生指导。明确:文章的第 36 自然段。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第3、4自然段,点出孔子是人生的导师。第二层次为第5、6自然段,将孔子一生不舍恒心地追求精神与“人生导师”相结合,作简要的介绍。4课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总结全文。5小结本文是一篇文字纯朴、内涵丰富的介绍人物的文章。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简述孔子生平,概括孔子的主要特征“一生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 。第二部分(第 36 自然段)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第 3、4 自然段,点出孔子是人生的导师。第二层次为第 5、6 自然段,将孔子一生不舍恒心地追求精神与“人生导师”相结合,
5、作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第 7 自然段)总结全文。(三)把握课文内容1通过对孔子的生平的了解,你认识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明确:好学,所以博闻多能;勤奋刻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观积极等。2这样的孔子,你认为他能做人生的导师吗?为什么?结合课文谈一谈。明确:孔子的经历给我们启迪,孔子的言行可以做我们人生的向导。“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出身低贱,但是能专心做事,并积极乐观地做好,实现人生价值,成为让人尊敬的人。孔子敏而好学,一生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让我们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孔子把讲学和个人的修养看得同样重要,一部薄薄的论语 ,其中充满了他善良、智慧的教诲。这些大多是对人生的指导。不同
6、于西方古代的圣哲,孔子主要是对具体人生做出切实指教。“孔子不是以单纯的学问教人,而是以全副的爱心教人。 ”“就像一个蔼蔼长者面对面和我们倾心而谈似的。 ”“这样的人,的确有资格做万世的师表。 ”四、总结课文以简练的语言,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生导师。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加光辉绚丽。第二课时一、导入从课文中我们能了解孔子的生平,孔子在他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人生宝贵的财富。那么在这些思想的珍宝中,什么才是孔子精神的实质呢?借助课文我们一起探讨。二、讨论研讨(一)讨论精神实质1 “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
7、知老之将至”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内容吗?明确:学道不倦无论什么事,都做得非常之好。他特别好学,所以博闻多能。诲人不厌如:孔子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感到人不学无以成材,无以用世,所以他好为人师,诲人不倦。他说他“恒惑德之未修,学之未讲” ,把讲学和个人的修养看得同样重要。周游列国讲学;一生宣扬“仁”的学说;感到“吾道穷矣” ,不知道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即使如此,他对学生,还是讲他自己“吾道一以贯之” , “知其不可而为之”等。发愤忘食如:为实现“仁”的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居无定所,颠沛造次,历经困厄,别人说他“累累如丧家之犬” ,他也无可奈何地承认“然哉,然哉” ,但
8、艰难险阻,并没有击垮他。乐以忘忧如:在路上遭围困,生命都受到威胁,孔子还弦歌不绝。不知老之将至如:从五十五岁一直到死,他都是周游列国,聚徒讲学。2以上这些语句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引导:“不倦” 、 “不厌” 、 “忘食” 、“忘忧” 、 “不知老”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为了理想“不舍恒心” ,一生进取,终身追求的精神实质)(二)写法分析1由此看来,课文最后一段孔子自评的话是否贯穿全文?2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有很多内容可写,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与这句话有关的内容。明确:最后一句(或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也是孔子的精髓所在。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介绍的材料很多,要在有
9、限的篇幅内介绍他,作者必须围绕一个主旨选取材料,并有机地组织安排材料。以集中的材料,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如果面面俱到,给人的印象反而不深刻。三、拓展延伸1结合课文,感受孔子对人生的教导,从文中看孔子对人生有哪些切实指教呢?孔子指导人生,重点在“仁” 。孔子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孔子认为个人应该尽量发挥所学,为社会做贡献。孔子认为做人要讲究志气。孔子重视人的乐观精神。孔子认为要以“义”为标准决定取舍。2孔子的这些“具体人生的切实指教”从何而来?时隔 2000 多年,于今看来,是否仍有指导人生之功用?请联系实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谈谈各自的看法。例如: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
10、奋斗的过程,就像我们,将来要有一份工作,只有不断进取,才会不断进步,开拓新的天地,有所创新。面对艰难险阻要时刻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发挥自己所学,为社会作贡献,把每一份工作做好,实现自己最大价值。3文中说道:“正是有了孔子这位人生的导师,中国文化才雄踞世界,历久弥新。 ”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四、课上练习1孔子的名言,你能写出几条?2文中运用了比较的写法,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做人要讲究志气,他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否则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格。他认为,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当困厄时不夺其志,小人可就要乱来了!他表扬最
11、心爱的弟子颜回,说他居陋巷,饭蔬食,尤不改其乐。他的确重视人的乐观精神,在路上遭围困,生命都受到威胁,孔子还弦歌不绝。他还教学生要以“义”为标准决定取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使他的学生成为他理想中的人。他那些教导,总是在具体的场合下脱口而出,并不是事先想好的一篇文章,届时宣读。孔子以单纯的学问教人,以全副的爱心教人。他的话,因为都是从他切身经验中体会出来的,所以看似平凡,却无不蕴含着人生的至情至理,千载以下,仍让人感到生动、真切,就像一个蔼蔼长者面对面和我们倾心而谈似的。(1)选文从哪三点谈到孔子对人生的指导?(2)解释“君子固穷
12、,小人穷斯滥矣”的含义。(3)选文横线处应填的最佳关联词是( ) 。A往往又 B不是却C不是而是 D不是还(4)划线句子里,如果把“无不”换成“都” ,表达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君子安于穷困,小人遇到穷困,就会胡作非为了。3 (1)做人要讲究志气;重视人的乐观精神;教学生要以“义”为标准决定取舍。(2)君子安于穷困,小人遇到穷困,就会胡作非为了。(3)C(4) “无不”是双重否定,语气强烈,意在强调孔子的话语来自现实生活,亲切可感。而换成“都” ,语气就平淡了,不能突出这一层意思。五、小结本文以精练的笔墨概述孔子的生平,重点介绍孔子作为人生导师的一面,通过大量引用和比较,展现一代圣哲的风采。让我们重温东方文化的经典,丰富我们的人生。希望我们大家在将来的人生中从这位导师身上受益,让两千年前的文化瑰宝在当今社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持永恒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本文在介绍过程中重点突出人物主要特点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