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050401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陈太丘与友期行于都二中 初一年级 陈苏娟一、教师导学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许多少年英雄的故事。比如救小伙伴砸缸的司马光,七岁就精通书法的王羲之,四岁就会画画的王冕,还有七岁写诗的曹植,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少年英雄元方。这是中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比较的简单,如下:朗读、背诵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学会翻译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二、合作探究(一)熟悉文本1、解题 期:相约 交代背景,为下文元方的出现做铺垫。2、自由读齐读听示范朗读再齐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2、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个环节中让先自由读 3 分钟 ,在齐读 ,读的过程中 ,老师注意听 ,学生的易错字 ,老师再进行正音。正音之后,老师进行示范朗读,读之前告诉学生,朗读文言文最关键的是读准字音和节奏。教师读完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齐读。3、全班合作学习,借助注释翻译全文。刚刚同学们已经把这篇文言文读了好几遍了,但这篇文章毕竟是篇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些差异。为了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3、,我们一起来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现代文白话文吧。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最基本的技巧就是组词,但对于有些词不能组词怎么办呢?那么老实交给同学们 3 个最基本的技巧。方法指导:留:人名、地名、官名、时间例如:元方 陈太丘 人名补:有些省略的成分要及时的补充例如:去后(友)乃至 (家君)待君久不至换:有些古今异义的词要及时替换例如:陈太丘与友期 约定太丘舍去 离开在老师讲解完这些技巧之后,我们全班一起来完成全文的翻译吧!全班一起翻译全文。刚刚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全文的翻译,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那么现在呢,老师要当堂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小伙子们和小姑娘们,大展身手的机会来了 ,主动出击吧

4、,请你口述下面句子的翻译(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探究文本哇塞,真心的不错,现学现用的非常好!经过朗读和翻译这两个环节,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文章中对话中出现的两人吧,一个是友人,一个是元方,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男生回答问题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无信- 期日中,过中不至 暴躁易怒- - 友人便怒 粗鲁-非人哉 无礼-对子骂父 知错能改

5、- 友人惭,下车引之 女生回答问题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父亲友人的?明白事理(懂礼识仪) ,性格直率,聪敏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个懂礼仪,聪慧的元方,但同时作者也想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诚信、守时,还应该有礼。探究:课文中的友人知错就改,在他“惭” “下车引车”时,我们的元方却“过门不入”是否失礼?正方:客人已经道歉,元方应该原谅对方,他“过门不入”让客人非常的尴尬,无地自容。反方:元方才 7 岁,对于一个对子骂父之人,拒绝他是天性使然。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的有道理,这就是我们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

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请同学们讲讲你们所知道的关于诚信(礼貌)的故事吧!大家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关于礼貌和诚信的故事。故事讲得非常的精彩,老师呢,也准备了一些关于诚信 的名言,与同门们共勉,愿同学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做一个诚实、守时、有礼之人。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 诚信是一轮耀眼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趟过它方能洗尽尘世的浮华,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三、当堂训练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做到学以致用,才是真正属于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语文学科亦是如此,请同学们看到,下面 王戎识李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交流下: 翻译 你对王戎的印象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