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 要(三号黑体,单倍行距,下空1行,居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施工行业已逐步成为微利行业,管理正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随着利润空间的减小,而项目工程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却不断增加,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成为项目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既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又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项目经理们必备的一项与企业生命攸关的决策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有不少论文及专著问世,相比之下,我国有关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而言,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风险管
2、理方面人处于早期阶段,国外在这一领域已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一套较规范化工作方法。关键词:项目管理;化工建设项目;项目质量管理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项目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并对社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渴望项目的成功,不断探寻项目成功的奥秘。项目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有其科学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项目的科学内涵,掌握项目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才有可能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也才能趋利避害,有效控制和管理项目风险。随着利润空间的减小,而项目工程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却不断增加,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也越来越大,风险成为项目成功
3、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1.2.1 项目管理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 Paul Grace 说过,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不管是日常工作还是茶余饭后,人们谈论最多的事情也是各种各样的项目。项目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项目管理被视为未来二十年的黄金职业也不无道理。首先,项目是解决社会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解决这一矛盾的策略之一是扩大需求,如商家促销、政府鼓励个人贷款消费、鼓励社会投资、加大政府投资等都属于扩大需求,这类策略是我国目前为促进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主要策略;另一策略就是改善供给,改善供给需要企业不断
4、推陈出新,推出个性化服务和产品,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功能,而这类策略的采用,就要求政府和企业不断启动、完成新项目来实现,这也向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次,项目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的一个主要业务手段。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科研成果,新的科研成果需要通过一个项目的启动、策划、实施、经营才能最终变为财富,否则,知识永远是躺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因此,从知识到效益的转化要依赖于项目来实现,企业买专利、搞预言,最终都需要通过项目实现利润。第三,项目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载体。企业的使命、企业的愿景、企业的战略目标都需要通过一个一个成
5、功的项目来具体实现。成功的项目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利润、扩大企业的规模,而且能强化企业的品牌效应,锻炼企业的研发团队,留住企业的人才。第四,项目是项目经理社会价值的体现。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的人生是由一个个项目堆积而成的,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价值只能透过项目的成果来反映。参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本身就是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员莫大的荣誉。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的定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第二,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6、第三,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这三层含义对应这项目的三重约束- 时间、费用和性能。项目的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管理层和供应商在时间、费用和性能(质量)上的不同要求。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资源应用于目标,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各方面既定的需求。项目管理首先是管理,只不过管理的对象很专一,就是项目;管理的方式是目标管理;项目的组织通常是临时性、柔性、扁平化的组织;管理过程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先进性和开放性,用到多学科的知识和工具。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IT 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利润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 IT 项目的风险管理,从项目创意、项目
7、获准、项目启动开始,到项目实施监控、项目结束,风险管理一直伴随项目的整个过程。目前,国外和国内的部分 IT 企业通过了 ISO 质量认证,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作的较好,降低了企业的风险。还有部分 IT 企业,由于缺乏项目管理人才,在 IT 项目风险管理上根本没有或者刚刚起步,更谈不上利用风险管理技术来控制项目的风险。国内的 IT 企业在 IT 项目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现象: a.缺乏项目管理意识:不能真正区分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工作任务,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可概括为“没事做”和“没人做”并存的现象,这往往由开发骨干兼任项目经理所致。一方面,如果设立专职的项目经理,专做项目管理而不做任何分析
8、、设计、编码、测试等具体的技术实施工作,就会感觉“没事做” ,或是在打杂。另一方面,由于主要或全部精力均忙于具体技术工作,各种项目管理任务(如:项目分析/评估、项目计划的制定检查/ 调整、上下左右的沟通、专业资源调配、项目组织调整、项目财务控制、风险分析/对策等) 不可避免地疏于顾及,项目管理的事情“没人做” ,导致项目控制的问题“积劳成疾”,后悔莫及; b.没有精确的项目成本基础:项目管理的精髓是必须在规格( Specification )、成本(Cost, Resource)和进度(Schedule)之间取得平衡。而目前国内的系统集成企业,普遍没有建立专业工程师的成本结构及运用控制体制。因
9、而无法确立和实现项目成本的指标、考核和控制,导致公司与项目经理之间的责任不清; c.项目管理制度不到位:国内目前的普遍情况,或者是企业无项目管理制度,仅凭个人经验实施项目管理;或者是书生制度,照搬教条,纸上谈兵,束之高阁。其结果是,不仅实际的项目管理无所依循,而且也使项目监管层难以落实项目的间接监控和支持; d.缺乏专业服务组织:目前国内的差距主要在于,一是公司策略上将项目实施部门定位为配合系统产品销售的成本中心,而未能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业务单元或业务方向;二是基本采取层次性的业务管理性组织结构,而缺乏业务管理和专业管理(诸如运营经理、资源调配、资源开发、行政助理、项目会计、项目质量监控等)的
10、分工合作的矩阵结构;三是缺乏纵向专业深度的设计和结构。专业服务组织结构的差距,使专业服务部门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迷茫。平时不利于专业队伍建设,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和提高技术队伍的专业素养;售前活动中,不利于程序化地组织售前支持及控制售前风险;项目实施中,不利于合理及时的项目资源的调配,不能将运营(Operation)监管和项目监管有机结合,以确保项目监控状态; e.项目计划性差:项目计划是项目经理实施项目管理控制的基础。目前的差距主要有:一是项目计划的制定不够严谨,随意性大,可操作性差,因而实施中无法遵循,如项目计划过于粗略,落实 Breakdown(“粒度”)不足;没有做到任务、进度、资源三
11、落实。二是缺乏贯穿项目全程的详细项目计划,甚至采取每周制定下周工作计划的逐周项目计划方式,其实质是“项目失控合法化” 。三是项目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比对)和控制不足,不能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 f.项目风险意识淡薄:项目风险意识就是失败意识。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成熟度不足,可能导致应用开发项目的恶性竞争风险。客户希望物美价廉而加需求、压价格、压进度;厂商惟恐出局而拍胸脯、打包票。忽视必要的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签订不可能完成的服务合同,项目尚未启动,已经注定了其中的高风险。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双方的,厂商可能是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客户也可能是经济和业务发展上的损失; g.业务参与意识薄
12、弱:我们经常会看见技术人员 “独立”地开发“创新”性的系统,究其原因,往往有:认为应用开发是 IT 的事情;认为业务人员的认识囿于手工或现行方式;业务人员工作太忙,无暇参与项目 ;嫌业务人员要求太多、太啰嗦,以致频繁变更需求。尽管这些原因不无道理,但归根结底,应用项目是来自于业务部门的需求,最终供业务部门使用。业务参与不足,既可能产生业务偏差的隐患,也可能因业务人员不理解、不认可而夭折。2.1.1 项目管理一般来说,列作项目管理的项目一般是指技术上比较复杂、上作量比较繁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任务或项目,项目的特点表明它所需要的管理及其管理办法与一般作业管理不同。1. 项目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1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定义,他们认为:项目就是为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的努力。项目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类经济,社会活动形式,是为创造特定的 产品或服务而开展的一次性活动。因此凡是人类创造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都属于项目范畴。项目管理则是为了满足或超过相关者对项目的需要和期望而对有关知识、技能、工具和手段的运用。在项目的管理中要关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注项目产品的管理和项目本身的管理。即不仅要创造出满足要求的产品,还要在项目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方面达到项目的管理目标。2. 项目的基本特征各种不同专业领域中的项目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不同的项目都有自己的特征。但是从本
14、质上说,项目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不管是科研项目、服务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的这些共同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 项目实施的一次性和重复性。(2) 项目目标的明确性。(3) 项目组织的整体性。(4) 项目的多目标性。(5) 项目的不确定性。(6) 项目资源的有限性。(7) 项目的临时性。(8) 项目的开发性。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从系统和过程的角度来看,项目风险是一种系统过程活动,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涉及到诸多因素,应用到许多系统工程的管理技术方法。风险管理有三个定义:(1)风险管理是系统识别和评估风险因素的形式化过程(2)风险管理是识别和控制能够引起不希望变化的潜在领域和
15、时间的形式、系统的方法。(3)风险管理是在项目识别、分析风险因素、采取必要对策的决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综上所述,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组织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监控的过程,是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2.1.3 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项目损失的发生,进行项目等险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经济型原则。风险管理人员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应以总成本最低为总目标,即风险管理也要考虑成本。以最合理、经济的处置方法把控制损失的费用降到最低,通过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项目的安全保障目标,这就是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种效益
16、和费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严格核算。(2) “二战”原则。即战略上蔑视而战术上重视的原则。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在风险发生之前,对风险的恐惧往往会造成人们心里和精神上的不安,这种忧虑心理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并阻碍积极性,这时应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让大家确信项目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管理部门已经识别了全部不确定因素,并已经妥善的做出了安排和处理,这时战略上的蔑视。而作为风向管理部门,则要坚持战术上重视的原则,即认真对待每一个风险因素,杜绝松懈麻痹。(3)满意原则。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投入多少资源,项目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而确定性是相对的。因此,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允许一定的不确定性,只要能达到要求,满
17、意就行了。(4)社会性原则。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和措施必须考虑周围地区及一切与项目有关并受其影响的单位、个人等对该项目风险影响的要求;同时风险管理还应充分注意有关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使项目风险管理的每一步骤都具有合法性。2.1.4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项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对项目安全保障的满意结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分成为两部分:一是损失发生前的目标,二是损失发生后的目标,两者构成了风险管理的系统目标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识别过程描述发现风险、确认风险的主要活动和方法。风险识别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我
18、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描述风险识别过程:外部视角详细说明过程控制、输入、输出和机制;内部视角详细说明用机制将输入转变为输出的过程活动。2.3.4 项目风险识别的技术与工具2.3.4.1 检查表检查表是管理中用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的常用工具。用它进行风险识别是,将项目可能发生的许多潜在风险列于一个表上,供识别人员进行检查核对,用来判别某项目是否存在表中所列或类似的风险。检查表中所列都是历史上类似项目曾发生过的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经验的结晶,对项目管理人员具有开阔思路/ 启发联想/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个成熟的项目公司或项目组织要掌握丰富的风险识别检查表工具。检查表可以包含多种内容,如:(1)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19、(2)项目其它方面规划的结果(范伟/融资/成本/质量/ 进度/采购与合同/ 人力资源与沟通等计划成果)(3)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说明书(4)项目组成员的机能。(5)项目可用的资源。2.3.4.2 流程图流程图又是一种项目风险识别时常用的工具。流程图可以帮助项目识别人员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的具体项目缓解/项目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以及项目风险的起因和影响。通过对项目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和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发生在项目的哪个环节或哪个地方,以及项目流程中各个环节对风险影响的大小。项目流程图是用于给出一个项目的工作流程,项目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的图表。项目流程图包括:项目系统流程图/项目实施流
20、程图/ 项目作业流程图等多种形式。绘制项目流程图的步骤:(1)确定工作过程的起点(输入)和终点(输出) 。(2)确定工作过程经历的所有步骤和判断。(3)按顺序连接成流程图。流程图用来描述项目工作标准流程,它与网络图的不同之处在于:流程图的特色是判断点,而网络图不能出现闭环和判断点;流程图用来描述工作的逻辑步骤,而网络图用来排定项目工作时间。2.4.1 项目风险应对概述风险应对的含义:风险应对就是对项目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项目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项目风险管理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以得出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
21、可确定项目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风险应对的依据:风险应对的主要依据有(1)风险管理计划.(2)风险排序。将风险按其可能性、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缓急程度分级排序,说明要抓住的机会和要应付的威胁。(3)风险认知。对可放弃的机会和可接受风险的认知。组织的认知度会影响风险应对计划。(4)风险主体。项目利益相关者中可以作为风险应对主体的名单。风险主题应参与制定风险应对的计划。(5)一般风险应对。许多风险可能是由某一个共同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为利用一种应对方案和两个或更多项目风险提供了机会。2.4.2 项目风险应对过程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项目
22、于风险应对也是一种系统过程活动。我们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种是叫来看待风险应对过程:外部视角详细说明过程控制、输入、输出和机制;内部视角详细说明用机制将输入转变为输出的过程活动。2.4.3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规避风险,可以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1)减轻风险。是通过缓和或预知等手段来减轻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缓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以达到风险减少的目的。(2)预防风险。风险预防是一种主动的风险管理策略,同场采取有形和无形的手段:1有形手段, 工程法是一种有形的手段,此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消除物质性风险威胁。2 无形手段,教育法,项目管理人员和所有
23、其他有关各方的行为不当可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因此,要减轻与不当行为有关的风险,就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程序法,工程法和教育法处理的是物质和人的因素,但是,项目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若被破坏也会给项目造成损失(3)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有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4)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将风险转移至参与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人或其他组织,所以又叫合伙分担风险。(5)接受风险。接受风险也是应对风险的策略之一,他是只有意识的选择承担风险后果(6)储备风险,是指根据项目风险规律事先制定应急措施
24、和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项目风险计划,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业绩花不同,就动用后备应急措施。 2.4.4 项目风险应对技巧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对风险应对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描述处理具体风险的方法相比,风险应对更需要创造性和协作。应对风险时,应反复使用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1)创造性,创造性是源于原创想法的发明,既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有创新的思维模式。 (2)协作。协作是“两个或更多有互补型技术的个人互相作用达成共识,这一认识是他们以前从未有过或可能想得到的”2.5 项目风险监控2.5.1 项目风险监测与控制风险监测与控制指追踪已识别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确保风险计划的执行、并评估其降
25、低风险有效性的过程。 风险监测与控制对与应急计划实施相关的风险进行计量。 风险监测与控制是在项目生命期内不间断地进行的过程。 随着项目的逐渐成熟,风险发生变化,或者是形成了新的风险,或者是原有的预期风险消失了。风险监测与控制过程进行得好,可以提供有助于在风险发生之前制订有效决策的信息。需要与所有项目利害关系者沟通, 以定期评估项目风险水平的可接受性。风险监测的目的是确定:风险应对措施是否已按计划实施。风险应对行动是否像预期的那样有效,是否需要制订新的应对措施。项目的假设是否仍然成立。风险的原有状态是否已经改变,以及其趋势分析。是否出现了风险触发因素。是否遵循了恰当的方针与程序。是否发生或出现了
26、以前未曾识别的风险。风险控制可能涉及选择其它对策、实施应变计划、采取纠正行动,或重新规划项目。风险应对负责人应当定期向项目经理和风险班子负责人汇报计划的有效性、未曾预料到的后果,以及为减轻风险所需采取的路途纠正行动。风险监测与控制的投入.1 风险管理计划 . 2 风险应对计划。.3 项目沟通。.4 额外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对项目绩效进行量度与报告时,以往未曾识别的潜在风险有可能显现出来。对这些风险应执行六项风险过程的常规分析。.5 范围变更。 范围变更常常需要新的风险分析与应对计划。2.5.3 风险监测与控制的工具与技术.1 项目风险应对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对回避、转嫁或减轻风险发生等项风险应对
27、措施以及风险负责人的效率进行检查与记录.风险审计在整个项目生命期间实施,以控制风险。.2 定期项目风险审议。应安排定期的项目风险审议。在所有班子会议上,项目风险均应列为一项议事日程。在项目生命期内风险评级及其轻重缓急顺序会发生变化。任何变化都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定性或定量分析。.3 实现价值分析。实现价值用于监测相对于基准计划的项目整体绩效。实现价值分析的结果可以揭示项目竣工时在成本与进度目标方面的潜在偏离。在项目与基准发生重大偏离时,应该对风险识别与分析进行更新。.4 技术绩效量度。技术绩效量度将项目执行期间的技术成果与项目计划中的技术成果进度进行比较。如出现偏差,例如在某里程碑处实现计划规定
28、的功能,有可能意味着项目范围的实现存在风险。.5 额外的风险应对规划。如果出现了风险应对计划中未曾预计的某项风险,或者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大于预期影响,则原先所计划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估计不足,因此有必要进行额外的应对规划,以控制此项风险。2.6.2 技术风险的识别(1)确立调查范围。确定进行技术风险管理的范围,从而有目的地展开技术风险调查活动。(2)确定配套的规范与文件。确定与调查相关的规范、标准、文件等,以明确技术风险调查与分析的标准和要求。(3)培训人员。培训调查范围所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包括调查者和被调查者) ,使他们具备基本的技术风险管理的知识以及开展技术风险调查与分析能力。(4)定义用户
29、的需求。明确用户的需求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技术风险分析和控制工作,同时明确调查的重点,可有效的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5)确定风险因子。这是风险是别的主要工作,主要根据规范、文件、标准以及用户的要求,并与现场工作人员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项目的技术风险因子。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硬件、软件及服务。2.6.3 技术风险的量化(1)风险量化的基本过程1)确定风险层次。根据风险因子对风险的影响程度确定风险因子的层次,影响大的等级应高一些,权重应大一些;反之影响小的权重可以小一些。至于权重的大小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多样的,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德尔菲(Delphi)是古希腊地名,该方法
30、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在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一些预测和预测的场合,广泛用来进行预测、决策分析和编制规划工作。基本特征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由此可见,德尔菲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三个明显的特点,分别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的统计回答。匿名性。匿名是德尔菲法的极其重要的特点,从事预测的专家彼此互不知道其他有哪些
31、人参加预测,他们是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交流思想的。 (后来改进的德尔菲法允许专家开会进行专题讨论)多次有控制的反馈。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通过回答组织者的问题来实现的。它一般要经过若干轮反馈才能完成预测。小组的统计回答。最典型的小组预测结果是反映多数人的观点,少数派的观点至多概括地提及一下。但是这并没有表示出小组的不同意见的状况。而统计回答却不是这样,它报告一个中位数和两个四分点,其中一半落在两个四分点内,一半落在两个四分点之外。这样,每种观点都包括在这样的统计中,避免了专家会议法只反映多数人的观点的缺点。头脑风暴法是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团队的全体成员自发地提出主张和想法。产生热情
32、的、富有创造性的更好的方案。头脑风暴法更注重想出主意的数量,而不是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团队想出尽可能多的主意,鼓励成员有新奇或突破常规的主意。头脑风暴法的具体做法是:当讨论某个问题时,由一个协助的记录人员在翻动记录卡或黑板前做记录。首先,由某个成员说出一个主意,接着下一个出主意,这个过程不断进行,每人每次想出一个主意。这一循环过程一直进行,直到想尽了一切主意或限定时间已到。2)选择风险度量方法。选择适当的、科学的风险度量方法,真实反映项目的技术风险状态。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固定加权法和二进制加权法。3)建立风险模型。建立进行风险度量的基本模型,主要是指确定风险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他们之间独立
33、与否,风险层次如何,不同层次的风险如何进行综合等。4)计算风险量。根据所选择地风险度量方法分别计算出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限量,再根据建立的风险模型进行各个因子的风险量的综合,最后得到项目总的技术风险。5)估算应急储备。根据项目总的技术风险估算准备的应急储备金,以及估算进度的拖延。(2)二进制加权法(3)固定加权法(4)风险综合3.5.4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现阶段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在保证施工企业全心意的投入到工程中 才能有效的保证项目的实施,减少项目的风险。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
34、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35、。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 “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
36、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 10 个指标,总分 100 分: 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 70 分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0 分)、资产负债率(10 分) 、已获利息倍数(10 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 分) 、流动比率(10 分) 、速动比率 (10 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 30 分 净资产收益率(10 分) 、应收款项周转率(10 分)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 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 分) 。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 预警标准值”
37、风险预警指标的“ 预警标准值 ”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 (按照 2:3:5的比例) 为基础 ,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 )、预警区 (黄区) 、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
38、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 ;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 ;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
39、阁。 (一) 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三) 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
40、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四) 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 ERP 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五)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六)财务风险的分析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简单地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和评分还不能完全说明企业真实的财务风险情况,在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时,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防止陷入教条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使财务风险控制的各项措施真正发挥作用。 中文摘要面对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工程项目管
41、理的发展趋势,任何管理都应有一个清晰的流程,并划分职责,建立以流程为中心的创新型组织,根据项目的规模、特点建立组织机构,划分管理级别,管理职责,使得下一个流程监控上一个流程。强调每个环节交接的文档管理。让管理过程在一种顺畅的流程中得以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目标效率。本文将站在项目管理者的角度结合实际的建设项目管理的案例,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一流程管理,运用流程管理理论去分析管理现状及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所进行的必要的改进方法。实际案例分析将使我们看到,一个建设项目组织,正在运行着一定的流程,我们要运用访谈法、工作分析方法、高端流程图法等去分析流程的现状,通过分析流程的客户及需要、流程的项目范围、流程的过程等,判定哪些需要继续改进,如何改进,改进哪些方面。改进之后的工作流程如何适应了该项目的管理过程,不存在哪些不足。关键词:流程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现状分析、流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