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大学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西校2009426 号根据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精神,我校从 2009 年开始招收脱产学习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保 证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 号),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 号)、 关于做好 200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92 号)、国
2、务院学位办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 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 过的各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等相关文件,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逐渐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此项工作纳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与建
3、设。二、准确把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对象、学习方式等方面又有所区别,必须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确保培养质量。三、着力建设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
4、育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所不同、各有侧重, 须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好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队伍。学校和各专业学位分委员会要制定相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按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程序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对研究生导师实行“分 类遴选,分 类管理”;各专业学位研究生二级培养单位根据培养工作需要,结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从校外生产管理一线的单位聘请一批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作为第二导师联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为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实践能力、 应用能力的培养”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
5、、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多种方法的运用,这对任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单位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培养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四、科学制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各专业学位分委员会要根据全国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按不同专业学位类别、分领域(方向)制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其内容要坚持如下原则和规定。(一)培养方案须以全国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 依据,没有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参考我校或其他高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6、养方案”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做到科学合理、切 实可行。(二)严格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程序。按照“承担培养任务的二级培养单位起草初稿、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各专业学位分委员会全体委员会会议讨论、学校组织专家终审定稿后执行” 的基本程序制定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和要求、学习方式及年限、培养方式、课程学 习及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环节)、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学位授予与毕业等。(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脱产学习,基本学习年限一般设置为 2 年(其中在校集中学习课程 1 年,校外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研究 1 年),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学位类型的基本学
7、习年限可设置为 3 年。(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 专业 及领域课)和选修课。其中公共课为相应专业学位类别各领域(方向)的研究生均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及领域课为相应领域(方向)研究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为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公共课一般应包括外语(2-4 学分)、政治理论课(2 学分), 该两门课程的由学校为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开设。其他课程及总学分要求以指导性培养方案或参考培养方案为基础作合理调整。 针对跨专业或同等学力考取者设置 2-4 门本科骨干课作为补修课程,不 计学分。(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
8、(含学位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培养模式,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七)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专业实践,其中专业实践的形式和具体要求因专业学位的类别不同而的所区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须通过撰写专业实践总结、实践单位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考核合格者计 6-8 学分。(八)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
9、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 艺术 作品等形式。学位 论 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工作按西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学位论文应由至少 2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 35 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各应至少有 1 名是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位申请者的指导教师不能作为其本人的论文评阅与论文答辩专家;论文评阅人不得兼任答辩委员会成员。(十)
10、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毕业)论文,并通过学位(毕业)答辩者,由学校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相应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学校发给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五、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组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均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学校和各二级培养单位要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建设纳入统一建设规划;组织教学团队认真研究, 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校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课课程纳入“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 范畴,通 过申报立项建设;各二级单位对负责的专业及领域课、其他选修课程分期分
11、批进行建设。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相同。公共课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其他课程由各二级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跨二级培养单位选课“ 西南大学研究生跨学院(所、中心)选修课程管理试行办法” 执行。学校对教学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六、统筹安排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由各二级培养单位组织实施。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充分合理设置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各二级培养单位根据实践教学、专业实践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学校对实践基地立项资助建设,吸纳和使用社会资
12、源,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培养模式;各二级培养单位对本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进行统一规划、 统一安排,做到基地、人 员、任务 和经费“ 四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须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对其 实践效果要进行鉴定与评价;各二级培养单位须将实践基地的建立情况、年度专业实践安排与总结交研究生部培养办备案。七、切实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授予质量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专业学位授予审核主要评价“ 解决实际问题、承担 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相应职业素养” ,重在“技术创新能力” ,与对“ 科学研究能力”的评价有所区别,专业学位
13、论文的形式又具有多样性。学位授予审核应该在坚持“论 文评阅、 论文答辩”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研究制定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标准;在学位评价过程中以适当方式引导评审专家按照专业学位的审核内容和标准进行评价;根据学位论文的不同形式采取合适的论文答辩方式。切实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八、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自主择业” ,学校和各二级培养单位对其就业进行指导,按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程序办理就业与派遣手续。九、健全和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
14、术管理等均纳入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各二级单位应根据本单位情况统筹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原则上要配备班主任或辅导员,负责日常工作。为更好地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专业学位类别设立专业学位分委员会,负责处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关学术问题,学校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导专家组,对全校包括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内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十、积极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尽管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大规模开展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调整等刚起步,实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希望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等多种科研立项渠道,积极开展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深入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