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02412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钢筋混凝土电杆技术规范书 1.总则 1.1 为贯彻 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 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按 GB4623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GB396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标准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和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1.3 凡本工艺技术规程中未作规定的部分,按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4 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通过试验和鉴定后方可使用。如新技术的应用和本规程不相适应时,可另制订专项规程。 1.5 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

2、本技术规程,并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2.原材料 2.1 水泥 2.1.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快硬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分别符合: 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99快硬硅酸盐水泥; GB1344矿渣硅酸盐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的规定。 电杆生产用水泥强度等级: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42.5; 钢筋混凝土电杆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32.5。 2.1.2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应按进厂顺序分别存放。堆垛高度不宜超过 12 包

3、,库内应有防潮措施。 2.1.3 水泥存放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需按规定重新检验后使用。 2.1.4 使用袋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水泥中不应有夹杂物和结块。2.1.5 使用散装水泥时,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放在同一罐内,水泥中不应有杂物和结块。 2.2 细骨料 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细度模数宜为 2.3-3.2、含泥量不得大于 2%,其它各项指标须符合 GB/T14684建筑用砂的有关规定。 2.3 粗骨料 应采用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 1%、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 1/2壁厚或钢筋最小间距的 3/4,其它各项要求须符合GB/T146

4、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有关规定。 2.4 水 拌和混凝土用水宜采用自来水和洁净天然水,并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 2.5 外加剂 3 使用外加剂应按照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和 GB8077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经试验后选用合适的品种并确定其掺量。 2.6 钢材 2.6.1 电杆所用钢材的品种、规格,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进厂钢材应有质量保证书,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6.2 预应力钢筋应优先选用变截面钢筋。 2.6.3 钢材的技术要求与验收规定 2.6.3.1 生产用普通钢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G

5、B701低碳钢热轧园盘条和 GB/T700普通碳素结构钢的有关规定。2.6.3.2 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和螺旋肋钢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和 GB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质量证书的一般规定的规定。 2.6.3.3 冷拔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GB343一般用途低碳钢丝规定。 2.6.4 钢筋(丝)经检验合格后,应按不同厂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强度等级分别堆放并标识,不得混放,并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3.钢筋加工和半成品骨架制作 3.1 钢筋 3.1.1 钢筋不得有颈缩,表面不得有裂纹、损伤。钢筋和钢丝表面应洁净,如有油渍、漆污、浮皮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3.1

6、.2 预应力钢丝宜采用变截面钢丝。 3.1.3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成盘的钢筋或变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2 钢筋加工 3.2.1 预应力钢丝经调直、定长切断后的长度相对误差应不大于钢筋长度的 1.5/10000。 3.2.2 非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宜采用闪光电焊,焊接技术要求应符合 GB50204 的规定,其接头处的强度应不小于钢筋本身强度。3.2.3 热轧光圆钢筋用作冷拉强化时,应先焊后拉。其冷拉总延伸率对级钢不大于 10%,级钢不大于 5.5%,级钢不大于 5%,级钢不大于 4%,5 号钢不大于 6%。 3.2.4 热轧光圆钢筋或热轧螺纹钢筋在调直除锈时,其延伸率级-级钢为 3%-5%,

7、5 号钢不大于 4%。 3.3 半成品骨架 3.3.1 钢筋半成品应按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制作。 3.3.2 纵向受力钢筋沿电杆环向均匀配置,其根数不应少于国标规定或设计要求。 3.3.3 螺旋筋的直径、螺距断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3.3.3.1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螺旋筋螺旋筋直径: a)梢径小于 190mm 的锥形杆不小于 2.5mm; b)梢径等于 190mm 的锥形杆不小于 3.0mm; c)锥形杆的梢径或等径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 230mm 的杆段不小于 4.0mm,或按设计图纸配置。 螺旋筋间距: 4 a)当锥形杆杆段梢径小于或等于 170mm 时,间距不大于150mm,杆段梢径大于 170

8、mm 时,间距不大于 100mm; b)等径杆不大于 100mm; c)所有杆段的两端,螺旋钢筋应密缠 3-5 圈。 3.3.3.2 钢筋混凝土电杆螺旋筋 螺旋筋直径宜采用 2mm-6mm,其间距不大于 150mm。当手工缠绕时,螺旋钢筋应用钢丝与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或用接触焊固定;当用机械缠绕时,两端必须挂牢,且两端密缠 3-5 圈。 3.3.4 预应力钢筋半成品 3.3.4.1 预应力钢筋的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5%(达不到时,可降低强度使用);镦头的直径一般为钢筋直径的 1.5-1.8 倍;镦头不得歪斜和有裂纹。 3.3.4.2 架立圈应求园正,椭园度及外径公差不得大于 1.5m

9、m,不平度不得大于 3mm,架立圈接头力求重合,并按规格堆放,不得混放。 3.3.4.3 预应力钢丝的架立圈,应与主筋垂直。 3.3.5 普通钢筋半成品 3.3.5.1 主筋对焊接头在 500mm 或不小于主筋直径 3.5 倍的区间范围内,接头总截面积不得大于主筋总截面积的 25%;焊接骨架的接头总截面积不得大于主筋总截面积的 5%;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一处以上接头。 3.3.5.2 架立圈应园正,椭园度及外径公差不得大于 1.5mm,不平度不得大于 3mm,架立圈应用电弧焊与主筋焊接牢固并与主筋垂直。 3.3.5.3 螺旋筋的配制应符合电杆现行标准规定,在骨架两端应密绕 3-5 圈。 3.3.5

10、.4 用电弧焊焊接的钢筋骨架,钢板圈及法兰盘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为防止焊接咬边缺陷,不宜采用过大电流,焊接角度必须准确,焊接缝隙不得超过钢筋直径或钢板圈厚度的 10%; b)主筋与钢板圈或法兰盘的焊接,焊接高度应等于被焊接钢筋直径的 25%,但不得小于 4mm,宽度等于焊接钢筋直径的 50%,但不得小于 8mm,其主筋应与钢板圈或法兰盘保持垂直; c)焊接应平滑均匀无中断现象,被熔过的金属在焊接缝上应呈鱼鳞状,无裂缝及气泡; d)为保证钢筋骨架在混凝土环向截面上的设计位置,钢筋骨架沿着纵向每隔 1.5 米在环向均匀放置三个水泥垫块或塑料垫块。 3.3.6 钢筋骨架各项尺寸公差不得超过表 1

11、规定。 表 1 项目 允许误差 主筋(纵向受力钢筋)间距 5mm 架立圈间距 20mm 架立圈垂直度偏差 1/40 架立圈直径 骨架长度偏差 10mm 螺旋筋间距 10mm 5 法兰盘倾斜偏差 2mm 钢板圈倾斜偏差 2mm 3.3.6 钢筋骨架堆放要求如下: a)钢筋骨架堆放时,严禁抛掷和拖移,以免变形。 b)钢筋骨架分规格整齐堆放,对焊接骨架的堆放层数:当杆长小于12m 时,不超过四层;杆长大于 12m 时不超过三层。 c)搬运钢筋骨架,其受力点应为架立圈与主筋交叉处,起吊时受力点不少于 2 点。 d)骨架在使用时不得有锈蚀、脱皮、松动、坍垮、油污及附杂物。 3.3.7 钢筋骨架经检验合格

12、并标识后方可使用。 3.3.8 骨架在冬季和雨天焊接时,未冷却前严禁碰冰雪和雨水。4.成型工艺 4.1 混凝土的配制 4.1.1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50;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验确定。 4.1.2 配料 4.1.2.1 严格按规定的配合比配料,其原材料称量偏差:水泥、水、外加剂不大于1%;砂、石不大于2%。称量器具定期检验,计量装置称量前检查,符合要求方能使用。 4.1.2.2 应随气候变化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并及时调整配料,冬季不得含冰块。 4.1.3 混凝土搅拌 4.1.3.1 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应搅拌均匀,

13、其搅拌时间经试验确定。 4.1.3.2 搅拌第一罐混凝土时,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4.1.3.3 混凝土混合物应即拌即用,最长停放时间:当室温在20以下时,不宜超过 1h;当室温在 20上时,不宜超过45min,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 2cm-6cm。 4.1.3.4 冬季施工混凝土温度不宜低于 10,并宜适当延长搅拌时间,采用热水搅拌时,水温不得高于 60。 4.2 成型 4.2.1 钢模必须清理干净,螺丝应齐全完好,钢模内壁及合缝处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4.2.2 模内的钢筋骨架必须保证在混凝土中的设计位置,钢筋骨架不得扭曲。对主筋、螺旋筋、架力圈、预埋件的位置必须检查校正,合格后方可布料。 4.2.3 布料时,模具温度不宜超过 45。 4.2.4 布料时,在梢端 1.5m 内应填满混凝土,在根端 0.5m 内应适当少布混凝土或不布混凝土。 4.2.5 布料后,应将钢模合缝处清理干净,均匀对称拧紧螺栓。为防止漏浆,可采取相应密封措施。 4.2.6 含有杂物或初凝后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4.3张拉预应力筋 4.3.1 张拉预应力筋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及仪表,应定期维护和校验,长期未用者,使用前应全面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