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学习目标: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以及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教学重点: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教学难点: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问题一:假设你作为一个投资者,要投资开办一家皮具制造厂,现在你有了资金,有了计划方案,有了初步的厂房,你还需要从市场上购买那些东西,你才能够开办起这家工厂?问题二:我们都知道企业家开办工厂是为了赚钱,那如果你的皮具厂已经成功的开办了,而且各种生产要素已经具备了
2、,为了增加企业的收益,你会采取哪些做法?问题三:企业建立起来了,如何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引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是一个叫威克菲尔德的英 国经济学家在他的英国和美国一书中谈到的。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曾经有一位英国的资本家皮尔先生,把价值5万英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英国带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并同时带去了3万名男工、女工和童工,企图在那里赚取剩余价值。可是,英国工人一到澳大利亚,都纷纷离开了。因为当 时澳大利亚还不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物产丰富、极易谋生。结果皮尔先生竟连一个替他铺床或 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有了。马克思幽默地说:“不幸的皮尔先生,它什么都预
3、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又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那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呢?,皮尔发财梦的破灭,商品,条件,劳动者有完全人身自由,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力,(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条件,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 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 ,价值也 ;,布,使用价值 ,价
4、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本身并非资本,只有当货币用来雇佣劳动力并占有剩余劳动,才能成其为资本。资本不是永恒的东西,而是历史的产物。货币如不用来雇佣劳动力只能是货币而不会是资本。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无论货币、土地、锄头、铁铲、渔具都是可以创造利润的资本。货币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进入生产或投资领域或流通领域都是资本。,不同经济学家对货币和资本的看法,返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双重身份: 1、劳动者作为
5、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公有企业和社会的主人,并通过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受益来体现; 2、由于公有资产不能量化到个人,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与企业发生劳动交易关系,劳动者在一定的期限内就自己的劳动力的支配权转让给企业。,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资源的关键因素,返回,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元 6小时,生产资料,15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小时,创造新价值3元,劳动力价值,12元,布2米 10元,辅料1套 2元,例题,价值 15元,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
6、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工 人 劳 动,进入生产过程,元 12小时,生产资料,27元,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2小时,创造新价值6元,劳动力价值,24元,布4米 20元,辅料2套 4元,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30元 =,24,+ 3,+ 3,例题,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生
7、产关系,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3.资本的本质,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原有价值 ,价值量 k,使原有价值 , 产生,增殖,剩余价值,转移,没有变化,m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揭示了m产生的源泉:v 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m,剩余价值率(m )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 可变资本(V)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
8、一种形式来表示,即: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无酬劳动 剩余价值率= = = 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 有酬劳动,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商品价值= 新创造价值 预付资本,c+v+m,v+m,c+v,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小练习,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 “啃吃饭时间”英国1850年制定的现行(1867年)工厂法规定,一周平均每个工作日为10小时,即一周的前5天为12小时,其中包括法定的半小时早饭时间和一小时午饭时间,做工时间净剩105小时;星期六为8小时,其中有半小时早饭时间。为了监督法律的执行,设置了专门的工厂视察员,直属内务部,他们的报告由议会每半年公布一次。让我们听一听这些工厂视察
9、员的报告吧。“狡猾的工厂主在早晨6点前l刻就开工,有时还要早些,有时稍晚些,晚上6点过l刻才收工,有时稍早些,有时还要晚些。他把名义上规定的半小时早饭时间前后各侵占5分钟,一小时午饭时间前后各侵占10分钟。星期六下午到2点过1刻才收工,有时稍早些,有时还要晚些。这样每周多出来5小时40分钟,每年以50个劳动周计算(除掉2周作为节日或因故停工),共为27个工作日。这里捞一点时间,那里捞一点时间,一天多出一小时,一年12个月就变成13个月了”。资本“零敲碎打地偷窃”工人吃饭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这种行为,又被工厂视察员叫作“偷占几分钟时间”,“夺走几分钟时间”,工人中间流行的术语,叫做“啃吃饭时间”。
10、童工 9岁到10岁的孩子,在大清早2、3、4点钟就从肮脏的床上被拉起来,为了勉强糊口,不得不一直干到夜里10、1l、12点钟。他们四肢瘦弱,身躯萎缩,神态呆痴,麻木得像石头人一样,使人看一眼都感到不寒而栗。,陶业、火柴制造业工人的生活在特伦特河畔的斯托克和在沃尔斯坦登这两个陶业区,人的寿命特别短。20岁以上的男子从事陶业生产的,在斯托克区虽然只占36.6,在沃尔斯坦登只占30.4,但是在这类年龄的男子死亡人数中,死于胸腔病的陶工在斯托克区占一半以上,在沃尔斯坦登区约占25。陶工作为一个阶级,不分男女代表着身体上和道德上退化的人口。他们一般都是身材矮小,发育不良,而且胸部往往是畸形的。他们未老先
11、衰,寿命短促,迟钝而又贫血。他们常患消化不良症、肝脏病、肾脏病和风湿症,表明体质极为虚弱。但他们最常患的是胸腔病: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和哮喘病。有一种哮喘病是陶工特有的,通称陶工哮喘病或陶工肺结核。还有侵及腺、骨骼和身体其他部分的瘰疬病,患这种病的陶工占23以上。火柴制造业是从1833年发明用木梗涂磷的办法之后出现的。自1845年起,它在英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它同时也使牙关锁闭症蔓延到各地。工人中有一半是13岁以下的儿童和不满18岁的少年。谁都知道,这种制造业有害健康,令人生厌,所以只有工人阶级中那些最不幸的人,饿得半死的寡妇等等,才肯把“衣衫褴褛、饿得半死、无人照管、未受教育的孩子”送去干这
12、种活。工作日从12到14或15小时不等,此外还有夜间劳动,吃饭没有固定时间,而且多半是在充满磷毒的工作室里吃饭。如果但丁还在,他一定会发现,他所想象的最残酷的地狱也赶不上这种制造业中的情景。在壁纸工厂中,粗糙的壁纸用机器印刷,精致的壁纸用手工印刷。生产的旺季是从10月初到第二年4月底。在这段时期内。劳动往往从早晨6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甚至到深夜,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思考讨论:1、根据上面材料分析资本家是如何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返回,(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生理因素,社会道德因素,0,24,吃饭、睡觉、休息时间,家庭生活、
13、社会活动时间,8小时工作日,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1886年5月1日,美国有近50万工人参加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争取8 小时工作日的罢工。,1860年月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
14、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逐渐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主要方式,尽管“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较快,但这种增长普遍落后于战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所以劳动力的价值仍然趋于下降,从而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由此产生出相对剩余价值。例如,日本从19551973年,30人以上的企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了将近3倍,而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却增长了9倍。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超过工区实际工资的增长,是当代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的基本因素。有学者指出日本有两个数字曾经令世界许多国家感到惊叹: 一是日本用15年左右的时间消化了人类个世纪所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的总
15、和,比其他国家节约了30年时间。二是为了消化这50年的科技成果,日本花费了101亿美元的代价,而人类为了取得这50年的成果,花了近2000亿美元的成本。这里的1900亿美元的差额,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1913年春天,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流水线在高地福特汽车公司的发电机车间建成,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这一年夏天,工厂的所有车间全部安装了自动生产流水线。1913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再次实现了翻番,可是在此期间工人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从14336人减少为12880人。 然而,与成倍增长的产量和滚滚流入福特等人腰包的钞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人劳动强度的加大和收入的降低。据统计,
16、由于新的生产方法的实施,福特汽车公司工人的劳动强度,视工种的不同是其他工厂工人的05倍或数倍,他们手中的半机械的动作每过四个小时才得片刻休息,神经更是高度紧张,然而工资水平却仅相当于整个底特律的平均水平每天2.34美元。另外,在1913年夏天公司实行流水线作业后,还相应取消了“多劳有奖”的分级工资制度,代之以最原始的计时工资制。这样一来更打击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于是大批工人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就纷纷离开福特汽车公司,而去其他工厂从事报酬不低且劳动强度低的工作。面对如此困境,1914年1月5日,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郑重宣布:“本公司将实现五美元工作日!任何合格的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不论年纪,不
17、分工种都能领到他自己的一份。”进厂的工人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无条件地服从,拼命跟上传送带的转动速度以挣到诱人的五美元工资,要么被淘汰,由云集在厂门口跃跃欲试的其他人来代替自己;而且“挣,生产流水线和5美元工作日,五美元的工资,就要有五美元工资的纪律。”这是福特的口头禅。1914年1月,一名工人的妻子写信给亨利福特说:“上帝呀,我丈夫下班后回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瘫倒在床上福特先生,别再这样下去了,一天五美元的工资虽然诱人,可我们实在挣不起呀!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随着“福特制”的诞生与推广,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8、,思考讨论: 1、你认为福特公司为什么采用流水线制和5美元工作日的制度? 2、请结合本案例,分析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返回,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谋求竞争中取胜 追求更多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全社会资本家,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相对比较长期,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区别,相对m
19、和超额m的关系,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联系,相对m和超额m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0、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区别,(三)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追加生产,使再生产在扩大基础上进行。,例如:有一个资本家有资本1万元,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8:2(他用其中的8000元购买生产资料,2000元购买劳动力),剩余价值率为100%。生产结束后全部产
21、品的价值是:8000C + 2000V + 2000M = 12000这其中有2000元的剩余价值,而简单的再生产是资本家把这2000元的剩余价值全都用于个人消费,使下一次生产仍然原来的1万的基础进行。假定他从2000元的剩余价值中拿出1000元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假定追加的资本的比例(1000元)不变,还是8:2,剩余价值率也不变是100%。重新组合后第二年的生产结果是:(8000c+800c)+( 2000v+200c) + 2200m = 13200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返回,进行积累原因:一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二
22、是市场竞争生存的外在压力。,资本家新增加的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转化,是剥削雇佣工人的结果,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即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预付资本的大小,剩余价值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距,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掉的资本。,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的构成,技术构成,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 : V
23、,资本积累的后果,追求剩余价值,改进技术,不变资本C的比重愈来愈大,可变资本V的比重愈来愈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机器排挤工人,(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有流动的、潜伏的和停滞三种形式。,资本积累的后果,(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A 劳动力蓄水池 B 加强在业工人的剥削,概念: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妇女儿童、破产者、农民成为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一般规律:一级是财富作为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累,另一级是创造财富的无产
24、阶级的贫困的积累。,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 下降,即在无产阶级创造的价值中,无产阶级的工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表现:A、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B、实际工资下降 c、 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下,(3)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
25、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1)资本主义积累作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趋势,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剥削,随着经济帝国的建设在美国整个经济的可行性当中发挥一种中心的作用,它与欧洲和亚洲争夺投资的利润和自然资源的竞争随之加剧。从我们看到的任何方面来说,公司和银行的年度报告的基本数据在本质上需要一个国际扩张的战略,以保持它们的利润率。花旗银行
26、财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它已经宣布了一个在国际上大规模扩张的计划,目标是使它的利润增加75%。金融时报的报道说,美国机构的和小规模的投资者走向海外,寻求更多的利润。在2006年10月4日之前的一年里,在美国投资基金所收入的1240亿美元中,1100亿美元是投资到外国的企业的资金收入。在2006年的头8个月,资本的流动总额中有87%流向海外。跨国公司、银行、退休基金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新的主要的目标国家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俄罗斯的吸引力在于它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它的交通市场和奢侈品的需求,所有这一切都提供高额利润。巴西因为利率保持世界上最低的纪录,它的原料工业的劳工成本很低,特别是汽车工
27、业,那里是投资者的天堂。中国吸引投资到这的是基础设施部门和消费领域,因为劳工成本低。,贫困与阶级压迫、民族压迫之间有着牢固的、密切的关系。贫困全球化的最大受害者是无产阶级,其中包括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无产阶级。长期贫困、极度贫困的人中间,绝大多数来自这个阶级的家庭。曼谷的打工妹为了两个美元的日工资,在狭窄、昏暗、嘈杂和污浊的空气中缝制T恤衫,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或者更多。这些T恤衫不仅使普通的美国人廉价地享受舒适和潇洒,还抑制着最富有国家的通货膨胀,造就了家资千万的总裁和家资百万的经销商。她的祖国成为一个庞杂的组装车间。当她在细腰肥臀的美式广告牌下奢侈一回麦当劳的时候,点点滴滴的消
28、费就又转而吹胀了国外富人的腰包。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载美国新闻与世 界报道周刊2000年2月21日,当代无产阶级境况,返回,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销售 阶段,为生产剩余价 值准备条件,生产剩余 价值,实现剩余 价值,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购买 阶段,生产 阶段,阶段 公式 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周转次数(n) =,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一年的时间(U),周转时间(u),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周转时间周转次数,资本周转,资本的周转速度,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厂房、机器、设备
29、,一次投入,多次使用,价值逐渐收回,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劳动力等,一次投入,一次使用,价值一次全部收回,按价值周转方式,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定义,生产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厂房、机器等,价值逐次转移,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价值一次转移,流动资本,工资,一次收回,返回,石头怎样在水中漂起来?,在一次关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级经理人培训会议上,海尔集团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张瑞敏目光炯炯地看着讲台下的中层干部们,提出了一个象脑筋急转弯的问题。 “ 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把石头掏空”,有人喊了一句,张瑞敏摇了摇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张
30、瑞敏又摇了摇头。“做一块假石头”,这个回答引来了一片笑声,张瑞敏还是摇了摇头:“石头是真的”。“速度。”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回答道。“正确”张瑞敏脸上露出了笑容:“孙子兵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网络时代,速度同样决定了企业能否越上新的高峰!”,海尔CEO张瑞敏评海尔(2004):“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 的业务流程再造始于1998年9月8日,到现在将近6年了,虽然离我们的目标差距还非常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幸亏流程再造,否则海尔没有今天”。20年间,海尔从一个当初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神速地发展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高达1000亿元的跨国集团。,海尔“业务
31、流程再造”,案例点评,这一细节形象地表明了海尔“业务流程再造”是解决企业的循环与周转的速度问题。企业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速度问题, 企业资本周转越快,增值的价值也就越多.加快企业资本周转的速度,其实质在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在现代社会,企业可以把经过购、产、销等过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流程),改革的目标则是要缩短资本的停留时间,以加快资本循环速度。海尔的“业务流程再造”就是这类的改革。,返回,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区别和联系,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价值转移方式,原材料,-劳动力,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可变资本,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研究周转速
32、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机器等,-固定资本,个别资本,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一)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私有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矛盾,(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
33、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相对过剩,(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图一 1930年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图二 失业的人群,图三 卖车,价格降到100美元,图四 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1929-1933经济危机,1.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2.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1. 货币的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出现只卖不买的危机。2. 货币的支付手段形成商品的债权与债务链条,加深某环节中断的危机。,经济 危机 的周 期性,(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进程中的各阶段特征不明显,危机阶段的破坏程度大为减弱,危机与通胀相结合的经济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