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学 生 刘海龙 指导教师 田文斌 专 业 土木工程 层 次 102 批 次 高起专 学 号 W130210102002 学习中心 河北省电大 工作单位 宣化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3 年 2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2、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生签名: 刘海龙 时间: 2013 年 2 月 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 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 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
3、存、汇编论文(设计) 。学生签名: 刘海龙 时间: 2013 年 2 月 日摘 要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极具有装饰的独特特点而深受一些大型工程业主的喜爱,所以近些年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工程项目中。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不论是在研究水平还是施工技术、规范上与国外相比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国外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先进的国家如美国等已建立了清水混凝土应用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体系,对清水饰面混凝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的现行国家规范对清水混凝土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成因的研究分析还不够完善和透彻,正是没有完善的研究理论作为具体的指导,所以我国在实际清水
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阻碍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进步以及清水混凝土施工应用推广的瓶颈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对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发和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简单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母的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有关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理论概念进行阐述,为下文的研究做好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清水混凝土主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是结合具体实例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不仅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措施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而且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相
5、关经验及参与,为大力推广清水混凝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目 录摘 要 .11.绪论 .3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 研究背景 .31.3 研究方法 32.清水混凝土的理论概述 .42.1 清水混凝土的概念 .42.2 清水混凝土的特点 .42.3 国内外应用现状 .43.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53.1 测量放线 .53.2 钢筋工程 .53.3 模板工程 .63.4 混凝土工程 .74.清水混凝土施工实例应用分析 .84.1 工程介绍 .84.2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84.3 工程完成质量情况 .9参考文献 .101.绪论1.1 研究
6、目的和意义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起步比较晚,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一些工程的质量,并且也阻碍了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对于解决清水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另外对于完善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清水混凝土理论概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现状,并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总结和完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应用验证论述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改善的效果,为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1.2 研究背景清水混凝土施工效果具有精美外观、顺畅的线条
7、,光洁自然、质朴无华、返朴归真的特点,另外清水混凝土施工取消了抹灰和饰面层作业,所以就节约了投资,减少了湿作业,消除了抹灰工程空裂、脱落的质量通病,增大房屋开间、净高尺寸,具有一定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等优点,深受各类业主的喜欢,因此现在广泛应用各类工程施工中。随着有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逐渐增多,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 2009 年 3 月 4 日发布了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至此,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终于有了可参考的行业标准,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工艺将不断地随着施工经验的累积而逐渐改进并趋于成熟,这也必将使清水混凝土实现“建筑设计多样” 、 “工艺技术成熟” 、“施工质量
8、可控” 、 “成本逐渐降低”的目标,以满足清水混凝土的快速发展。现在北京、上海等相对发达城市地区的部分业主已在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明确要求所发包工程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但目前由于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不成熟等原因造成清水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和缺陷普遍存在,严重者会造成重新抹灰,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对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我国目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另外本文的研究还运用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
9、分析方法,运用工程学、建筑学和材料学的相关理论,以具体的工程作为个案,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模式以及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利用逻辑推理法对提高我国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相应的看法,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使用所学的有关工程学、建筑学理论指导于实际的工作,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的完整体系。2.清水混凝土的理论概述2.1 清水混凝土的概念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为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非常天
10、然、庄重。2.2 清水混凝土的特点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清水混凝土能够展现出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美感,达到了人、建筑、自然的和谐。而且清水混凝土饰面都可以表现出多样统一的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还具有绿色环保、经济节约社会价值和的实用价值。 2.3 国内外应用现状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对清水混凝土的研究开始比较早,主要兴起于二战以后
11、的桥梁、水利以及工业建筑方面,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中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国的建筑设计师路易康设计的耶鲁大学英国艺术馆,美国设计师埃罗沙里宁设计的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环球航空大楼、华盛顿达拉斯国际机场候机大楼等都是清水混凝土建筑的代表。到 20 世纪 60 年代,越来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出现在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到了 80 年代,一批新起的建筑师延续了国际主义风格,强调高技术;强调建筑结构的科技含量,形成了“高技派” ,它们的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罗杰斯、诺曼福斯特等,典型作品如香港汇丰银行以及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共建筑。日本也是研究和使用清水混凝土比较完善的国家,在混凝土应用
12、上,日本改变了以前的不加以修饰的水泥表面手法,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使水泥表面达到非常精致的水平,同时又充分展现出水泥本身特有的原始和朴素的一面。一种被认为更接近于东方禅学无为而为的思想,被以有“清水混凝土诗人”之称的安藤忠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融人在其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色彩。我国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对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开始相对较晚,主要是从 19世纪末期开始的,我国清水混凝土最早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桥梁、市政工程中,后来,由于人们将外装饰的目光都投诸于面砖、玻璃幕墙等装饰材料上,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实践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至 1997 年,北京市设立了
13、“结构长城杯”工程奖,推广清水混凝土技术,使清水混凝土重获生机与发展。近年来,部分高档公共建筑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随着绿色建筑的客观需求,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返朴归真的自然思想的深入人心,我国清水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道路桥梁、厂房和机场,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中建一局二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建设的联想研发基地,被建设部科技司列为“中国首座大面积清水混凝土建筑工程” ,标志着我国清水混凝土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我国清水混凝土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总体来看,我国清水混凝土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原始清
14、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镜面清水混凝土和彩色清水混凝土四个阶段。当前,原始清水混凝土已成为历史,清水混凝土和镜面清水混凝土工艺正被广泛应用,而彩色清水混凝土正处于探索、研发阶段。3.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3.1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不仅是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而且贯穿于各个施工环节中,它是保证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基础。首先,施工竖向精度。一是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是竖向控制的基准依据,要求每一个施工场区内设置 3 个或 3 个以上,并且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在50-100m,以便于互相通视和校核,墙上水准点的设置应选在稳定的建筑物上,以便于保存、查找、引测。
15、二是场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应依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建立。其次,平面轴线投测。控制平面轴线精度,应根据轴线控制桩,将所需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图上,同一层上所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校核的基准。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和细部线。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各楼层的轴线投测,上下层垂直偏差不得超过 3mm;轴线投测后放出竖向构件几何尺寸和模板就位线、检查控制线;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方可进入竖向施测;墙体拆模后,在墙体上测出结构 lm 线以供下一道工序使用;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施测完成后需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请专职人员复检,复检合格后才能报检。第三,引测标高
16、。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必须正确,同一层不少于 3 个点,以便于互相校核,这 3 个点的误差不得超过 3 mm,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平面施工中的标高基准点。标高基准点每层不少于三个,用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做好标记,并要设在同一个水平标高上。3.2 钢筋工程 首先,选用合适的钢筋的品种。混凝土工程所选钢筋表面应没有腐蚀,因为表面腐蚀的钢筋会污染清水混凝土面,使外观效果受到影响。其次,做好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指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厚度,它能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和钢筋的有效锚固。第三,钢筋的连接和翻样制作。在清水混凝土工程中,搭接范围之内的钢筋密度不宜增加,一是为了节约钢材,二是便于
17、混凝土浇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建议对粗直径的钢筋最好使用机械连接和焊接,因此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以提高钢筋的连接质量。在设计工程结构施工图时,不但要注明了钢筋的直径、数量和外形规格等,还要考虑到所有细节,钢筋绑扎之前需要进行翻样。钢筋翻样需要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情况下对图纸进行深化,制作出每个构件每一根正确形状和尺寸的钢筋。此外,还必须要考虑到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根据钢筋的占位避让关系以确定加工尺寸。应重点考虑钢筋接头位置、接头形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等对钢筋绑扎的影响。第四,钢筋绑扎。钢筋的绑扎必须要精细严格,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绑扎钢筋除了跟普通混凝土的要求标准相同以外,还要考虑到清水
18、混凝土工程竖向构件的钢筋代表了结构的轴线,因此在绑扎底板钢筋时,底板的中层和面层钢筋必须让出结构竖向钢筋的位置,并且定位要准确、固定要牢固,以保证够结构轴线准确。梁柱结点的钢筋绑扎时,加密的柱箍筋要层层准确到位、绑扎牢固,梁钢筋要按规定位置穿过相应位置的柱箍;钢筋绑扎中还要控制墙体的横向钢筋,墙横向钢筋即水平筋的排距和内外竖筋距离的控制,可以采用竖向定位梯形撑,将此支撑埋于墙内,可采用 14-16 的钢筋焊接,间距宜为 1.2-1.5 m。绑扎钢筋用的扎丝 20-22#的镀锌钢丝。扎丝的长短应合适,与所绑扎的钢筋和扎丝扣相匹配,不可过长,以免过多的扎丝尾剩余。当钢筋绑扎完毕,多余部分应按倒,向
19、构件内侧弯折,以免翘起的扎丝扣和丝尾外露出混凝土形成锈斑,影响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第五,钢筋保护层垫块,不管是什么材质的一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色彩要与清水混凝土一致,垫块的规格尺寸要根据钢筋的直径和保护层厚度确定。放置在平面和斜模板上的垫块需适当增加密度,使钢筋骨架在自重和可能的施工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明显的变形。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在工作面上不应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以免发生变形,影响绑扎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和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的性能。钢筋绑扎完毕后要尽快组织后续工序施工,以避免钢筋在现场暴露较长时间而锈蚀;如果因故不能开始后续施工,要制定相应的防锈措施,如果绑扎好的钢筋需要除锈,应保护好施工缝以下的清
20、水混凝土,防止污染。3.3 模板工程首先,模板设计。对于模板的设计和选择应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形式、构件的截面尺寸、模板所承受荷载的大小、基础或地基、支承结构的承载能力、材料供应条件和现场施工设备情况等方面。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模板规格尺寸必须准确并且牢固稳定,拼缝不允许漏浆,拼缝处的平整度要满足清水混凝土禅缝的要求,竖向结构的模板应高出结构混凝土浇筑高度 5cm,以便于设置水平施工缝时仍能保持结构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不至于影响明缝的布置。模板及支撑体系应由足够的强度刚度、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绑扎钢筋的自重、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及侧压力及其他可能的施工荷载。模板面板的分割接缝设计应使模板分块处和
21、明缝、禅缝等清水混凝土的饰面结构协调一致,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要考虑到结构的长宽高、留洞位置以及与相邻构件的关系等方面,尽量做到对称、均匀、美观、布置有规律。其次,模板安装。模板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模板编号顺序进行,对号入座,准确安装,定点使用。安装的模板接缝一定要严密、避免漏浆,以保证浇筑出的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需要。模板之间的连接应严密,应制定完整有效的防止拼缝处漏浆的措施。正确无误地安装对拉螺栓及连接件,不得硬拉强撬导致模板损伤,安装对拉螺栓时应注意拧紧顺序使锁紧程度尽量一致,并且固定牢固,保证模板受力均匀。外墙模板应用专用的支架,支架用顶撑和对拉螺栓固定在施工缝下混凝土结构的适当
22、部位,顶撑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需设海绵垫以保护混凝土面。第三,模板的拆除。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拆模顺序进行拆除,不得硬拆硬撬损伤模板和混凝土;当混凝土有早期保湿养护的需求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水泥浆等,如有损伤应进行修复,涂刷隔离剂进行保养。另外要尤其注意胶合板边缘有无封胶破损、对拉螺栓孔处垫圈是否齐全等,及时封号切口、垫上垫圈等,以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3.4 混凝土工程首先,准备阶段。清水混凝土一般是由集中地预拌混凝土供应站生产,工程上设计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配制方案后,再交由混凝土供应站生产。混凝土供应站应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质量控
23、制措施和先进的设备,以确保生产出满足性能要求和工程需要的混凝土。当清水混凝土在供应站生产完毕之后,应由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浇筑时一般使用混凝土输送泵,特殊情况下少量的混凝土可通过吊斗运送。 其次,竖向结构和倾斜构件浇筑。施工前一般需要制作样板墙来检验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清水效果。1)要注意清水混凝土与己浇筑的非清水混凝土结合部位的施工,要进行严密的封堵,门洞根部的模板应有足够的水平压角,以防止混凝土漏浆。2)要控制分层下料的厚度,并且逐层振捣。3)控制竖向结构的浇筑速度,尤其是尺寸较小的构件。4)柱的浇筑应合理组织施工人员,采用树根柱为一组一次循环浇筑的方法,各个混凝土柱分层下料、分层
24、振捣,在满足施工进度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每一根柱的浇筑速度,使浇筑的每层混凝土都沉实。5)墙体的浇筑跟柱基本相同,也是采用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方式。6)倾斜构件的浇筑需特别注意的是混凝土的下料和振捣。可以在上方模板隔适当的距离设置浇灌口进行下料和振捣,需要对留置的孔和封堵的板进行精确的加工和施工操作。确保浇筑出符合要求的清水混凝土倾斜构件。第三,梁板结构浇筑。梁的浇筑采用分层下料的方式,振捣一般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其选择应根据梁的截面尺寸和钢筋间距,振捣要适度,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的情况。在有预埋件及伸出板面的墙和柱等构件浇筑时,下料要均匀,振捣要小心,不得使钢筋和预埋件移位,浇筑完要对这些部位进行复
25、核和必要的校正。在梁支座等钢筋布置较密集的地方振捣时可能出现卡住骨料的情况,应辅助以人工振捣的方式,避免过振导致的混凝土离析。而梁板的交接部位易出现塑性沉缩裂缝,应通过平板振动器或刮杠拍打板面等二次振捣的方式予以消除。对梁板结构的新浇混凝土应及时做好保湿,可以在混凝土振实找平后用薄膜或布条等不透水的材料临时覆盖,二次振捣或压抹时揭开覆盖材料进行,所有操作完成后用薄膜严密覆盖。第四,混凝土裂缝控制。从原材料方面来讲,要选择级配良好、外形规整、并且没有碱活性的粗细骨料;使用优质高效减水剂和掺用矿物掺合料,减少用水量和降低水泥水化热,使用最优化的配合比设计,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配制干缩小的混凝土。
26、浇筑混凝土时做到连续浇筑,还要控制浇筑速度,不可过快等。浇筑之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二次振捣和压抹,以避免沉缩裂缝的出现。利用明缝设置诱导缝,也是清水混凝土控制裂缝的有效措施。 第五,混凝土养护和冬季施工注意事项。1)拆模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保湿蓄热养护,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布条等覆盖,或者涂刷水性养护剂加覆盖,使混凝土出于潮湿的环境中,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降温速率在允许的范围内。2)清水混凝土竖向构件的养护采取喷洒水雾营造一个潮湿的外部环境。3)拆模后应对清水易碰撞的部位进行保护,一般采用多层板、塑料等材料,避免损伤。4)冬季施工时应加入防冻剂,并进行实验对比,必要时应对混凝土搅拌用水采取加温
27、措施,清除冻结块,并对混凝土罐车和输送泵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 5。4.清水混凝土施工实例应用分析4.1 工程介绍石家庄华强广场工程位于新华区民族路商业街西段北侧号。由石家庄华强广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深圳筑博工程设计公司设计,深圳市东部建设监理公司监理,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建筑面积共 86103.33,地下二层,裙房三层;1、2 号楼 32 层,3号楼 24 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下设抗浮锚杆,基础及地下室采用 C50/S8 高强防水混凝土,负二层至十二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50,十三层至二十层为 C45,二十一层至二十七层为 C40,二十八
28、层以上为 C35。地下室为五级人防隐蔽所及车库,安全等级为二级,防水等级为一级,商务公寓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办公楼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办公楼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裙房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室底板及外墙外侧做耐水性80%的水泥基防水涂料防水层一道,抗渗等级为 S8 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上外围护填充墙为 25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身防潮层位于地面以下 60 高处,采用 30 厚1:2 水泥砂浆内掺加 5%无机铝盐防水剂,遇基础梁不设,隔墙均砌至梁底或板底。住宅外墙为清水混凝土,局部为玻璃幕墙;外墙保温采用内保温,住宅外窗选用双层中空玻璃铝合金窗;屋面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采用 60 厚挤塑
29、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SBS 新型卷材防水;住宅采用地暖供热,楼内设电梯,强弱电、通风、消防系统设施齐全。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墙体,清水混凝土墙面采用 40 厚聚苯板保温层内保温,公寓外廊清水混凝土墙面采用 40 厚聚苯板保温层内保温,公寓楼三层以地面做法均在结构底板上加粘铺 30 厚挤塑保温板地热地面。4.2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首先,配置混凝土技术,本工程外墙清水混凝土共有 C50, C45, C40, C35四种型号,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种标号混凝土的施工季节,查阅历年天气情况记录,确定每种标号混凝土的施工条件(温度、湿度等),以做到不同标号混凝土在同施工条件下的色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
30、内。其次,基坑处理技术。工程基坑深达 13.5 米,距城市主干道最近处不足2m,管线密集,基坑支护难度大。采取土钉墙支护、锚喷技术,在基坑周边坡顶设置 26 个监测点定期监测,边坡最大水平位移 4mm,小于 II 级基坑允许限值 0.3 H%,未对周边道路及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保证了基坑边坡稳定。 第三,工程外墙技术。外墙檐高 99.95 米,在国内清水混凝土饰面工程中,其竖向线条多,定位难度大。采用铅垂仪、全站仪等先进仪器,精确传递基准点,控制转角位定位精度,通过三级监控,保证了结构线条顺直,全高垂直度偏差均小于 6mm。第四,水平施工缝处理技术。根据层高,将水平施工缝留置在外墙明缝处,保持
31、明缝内凹,混凝土拆模后,弹水平控制线,清除上部浮浆。混凝土浇筑前采取同批次预拌混凝土现场过筛保留的细骨料铺浆,采用“赶浆法”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施工。第五,钢筋防锈蚀技术。严格钢筋除锈处理,绑扎丝扣折向墙中方向,剪力墙钢筋撑杆两端安装防锈帽,有效避免了因钢筋接触模板导致的锈点问题。第六模板技术。利用模板支设对拉螺栓孔做为饰点装饰,螺栓孔布置有序,横平竖直,螺栓孔封堵饰点采用硬质塑料加工定型,穿墙栓采用可周转的对拉螺栓,两端为锥形堵头板下端铺胶粘海绵垫。拆模后,孔眼封堵配比 l:1 干硬性砂浆,最后在墙外表面留下凹槽作装饰。 第七,清水混凝土构件保护技术。对螺栓孔采用专用工具封堵,混凝土养护采用塑
32、料布覆盖,外墙混凝土浇筑时,在墙体接茬处敷设 SBC 防水卷材,减少了二次污染导致的色差。对易损坏的部位,用塑料布加竹胶板围护,保证了成型质量,并安排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4.3 工程完成质量情况首先,基础结构安全,目前未发现裂缝、变形等现象。基础底板下共设 980根抗浮锚杆,经专业勘测公司进行抗拔实验,全部满足抗拔承载力要求。其次,结构性能安全。1、2、3 号楼设沉降观测点 17 个,1 号楼累计最大沉降量 21.90mm,最大沉降差为 3.9mm;2 号楼累计最大沉降量 21.90mm,最大沉降差为 1.5mm;3 号楼累计最大沉降量 20.90mm,最大沉降差为 4.2mm;终止观测沉降速
33、度 1、3 楼 O.5mm/100d,2 号楼 0.54mm/ 100d,结构沉降均匀,已稳定。第三,主体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全部为清水混凝土饰面,混凝土节点规整,线角顺直,色泽均匀,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至今未发现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第四,防水工程。放水工程细部处理到位,3529裙房屋面、2528主楼屋面、30113地下室防水面、654 个卫生间未出现渗漏现象。第五,装饰工程。裙房干挂花岗岩石材,安装牢固平整,胶缝均匀清晰。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大角垂直方正,线条帧列整齐,结构封胶饱满严密。室内装饰采用集成化精装修,各类吊顶表面平整,布局美观;乳胶漆墙面涂刷
34、均匀,线角清晰;板块地面、复合木地板铺装精细;卫生间墙地砖铺贴细致规整;室内空气及环境质量检测合格。第六,其他工程,各种管道布局合理,支、吊架固定牢固,各种色标清晰,管道保温严密,接头处理细致;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节能环保。卫生器具安装牢固、接口严密无渗漏。设备安装规范,基座、阀门、仪表排布成线。消防系统安装规范,验收合格。电缆桥架安装顺直,伸缩节设置规范,接地可靠。变配电室、配电箱安装规范,标识清楚。电气设备控制动作灵敏。屋面避雷带顺直,标高一致,测试点设置美观,接地测试符合规范要求。安防监控、消防报警等智能化系统运行正常。15 部室内电梯运行平稳,平层准确。 参考文献1 顾勇新.清水混凝
35、土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 杨嗣信.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5 李辛民.我国清水混凝土技术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M.建筑技术,2012(6)6 林蝉珊.WISA 模板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0(8)7 李强.清水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分析、选型与设计J.混凝土,2011(9)8 郑玉华.清水饰面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的优化J.建筑技术,2010(1)9 王志龙等.城市桥梁清水混凝土研究与应用J.混凝土,2012(11)10王凤起.清水饰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与技术,2010(1)11张世杰. 清水饰面混凝土细部设计与施工措施J.建筑技术,2012(2)12 田广平.宝源公寓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