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公共空间与公共性培育:当代大学生 公民身份建构的实践探索基于一个 大学生读书社团的案例分析 罗大蒙 张芸 四川文理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 摘 要: 微公共空间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 进行公共交往的重要场域。 公共空间所形塑的 公民身份具有“公共人”的基本特质。 处于公共空间中的公民主体以普遍性的伦 理原则为基本遵循, 人们之间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个体的情感、 利益和认 知, 个体的价值体现于对公共事务的关怀、 对公共价值的认可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实现之中。 “知正尚公读书社”作为一个微公共空间场域, 它不仅为组织成员的 公共性培育提供了显性的符号和标记, 还在其运行机制上, 为
2、成员的公共生活 提供了样本, 读书社的公共实践形塑着大学生对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的认知。 作 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鼓励读书社这样的微型公共空间的发 展, 激发学生进入公共生活的热情, 在公共交往中培育学生的公共情怀和公民 品德。 关键词: 微公共空间; 公民身份; 公共性; 读书社; 作者简介:罗大蒙, 四川文理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当代中 国政治, 基层治理; 作者简介:张芸,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基层治理 (四川达 州635000)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 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CJ
3、S14-081) “学校公民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主要途径, 它承担着使 学生成为公民的重要使命”。1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和生活, 便自觉或不自觉 地卷入了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并形塑着其作为公民的公共身份。 公民公共身份意 识的养成逻辑既是公民在日常生活场域中受到隐性渲染的过程, 也是公民进入 一个公共交往的实践平台而逐渐有意习得的结果。 大学生的公共性是在这两种逻 辑下的共同演进和建构, 它们构成了大学生公共身份养成的空间场域。 由于“公民教育不可能是在孤立的、 自私自利的交往生活中完成的, 而是需要通过公共性 的交往生活来实现其目标”, 2因此, 学校在大学生的公共性培育中, 不
4、仅要 通过课堂教学传达公民教育理念, 更应该着意为大学生公民品质的成长提供微 型的公共交往空间。 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一个大学生读书社团为样本, 分析其作 为一个微型公共空间的建构逻辑及其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价值, 从 而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一个新的理念和实践途径。 一、公共空间:公民身份建构的重要场域 公共空间, 也被称为“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将其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 观点 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 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 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3公共空间具有相对私 人领域而言的“公共人格”, 它既“牵涉到公民的公共性活动所及的社会生活
5、 区间”, 也意指一种“兼有批判的功能和操纵的功能的理想范型”。4公共空 间的存在和发展, 是建立在明晰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严格分离基础上的, 它 既区分于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等私人生活空间, 也相异于以契约精神为支配性 原则的市场交换体系, 公共空间是一个“生产规范和构筑共识的精神文化领 域”, 在这一领域中, “人们相互承认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自主的思想表 达”,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就他们私人生活中共同关注的话题或事关他们共 同利益的论域进行相互交流。 公共空间, 作为个体化的公民主体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场域, 它为现代公民身 份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沃土和坚实的社会依托。 公共性是现代公民身份
6、的基本特 质, 它注重公民美德的培育和公共责任的承担, 有利于为国家及其他社会共同 体的有效治理提供公民文化基础。但在权利政治时代, 个人主义有泛滥之势。个 体化社会过于珍视私人领域的价值, 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公民, 都“沉浸 在私人空间中”, 既遮蔽了公民对公共责任的承担, 也造成了社会的原子化和 碎片化。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的直接后果便是“无公德”的个人的普遍存在, “社 会公共规则与公共秩序在短时间内面临挑战, 社会公共事务可能处于瘫痪状态, 人与人之间缺乏共同的认知和集体行动的意识”, 公共道德的力量也逐渐式微 和消解。5在极端的私人空间领域建构中, 每个公民个体作为独立的原子而存 在
7、, 以自我的封闭拒斥开放性的社会交往, 以个体化的私人生活遮蔽公共性的 信任网络, 最终导致个体丧失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 育中所指出的, “孤立的生活只能使生活僵化和形式制度化, 使群体内部只有 静止的和自私自利的思想”。6 公共空间理论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诉求, 它的存在和发展, 正是为了促使人们 走出过于私密化的生活状态, 转向公共交往网络, 进而形成信任、规范、合作的 公民社会形态。汉娜阿伦特在对公共领域理论的探讨中认为, “一个人如果仅 仅过着个人生活 (像奴隶一样, 不让他进入公共领域, 或者像野蛮人那样不愿 建立这样一个领域) , 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7黑
8、格尔也指出:“个人 的生活和福利都同众人的生活、 福利和权利交织在一起, 它们只能建立在这 种制度的基础上, 同时也只有在这种联系中才是现实和可靠的。 ”8也即是说, 一个完整、平等、独立的公民人格, 只有在公共交往活动中, 在公共性培育和公共精神的养成中, 才能得以更加健全和完善。 作为“公众”的社会活动领域, 公 共空间依赖于广众他人的“在场”和具有“超越个体生命限制”、“从独处的、 自身单一经历的主观性走向了耳闻目睹他人、 也为他人耳闻目睹的相联系或 者相分离的客观性”9的特征, 这就决定了公共空间所形塑的公民身份具 有“公共人”的基本特质。 处于公共空间中的公民主体以普遍性的伦理原则为
9、基 本遵循, 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再是“以私人的情感来限定, 而是以公共伦理来约 束”, 个体的价值体现于对公共事务的关怀、 对公共价值的认可和社会公共利益 的实现之中。公民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个体的情感、利益和认知, 他以一种“积 极的公民身份”投入于社会公共实践中, 并把“自身的思考、 批判和行动自觉融 入到公共社会当中, 从公共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来看待问题”。 10在公民的平 等交往中, 公民之间进行平等的商讨和对话, 以理性的态度对公共事务进行思 考、 批判以及采取行动, 从而汇集了多样性的民众意见并形成公共舆论, 进而在 民主开放的社会空间中建构了公民共同体, 实现了公共的福祉。 二、一个
10、现实运作中的微公共空间及其公共“印记”:知正尚公读书社 的实践 微公共空间概念是由基恩提出, 他认为, 公共空间并不是只有在一个非常理想 的状态下才存在的模型, 而是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它们就像“马赛 克”一样, 各种零散的、相互重叠的、不同形式而又相互联系的微型公共空间遍 及于社会的日常生活层面。 在基恩看来, 在一个国家内部存在着无数的相互交叉 和重叠的微型公共空间。由两个以上的人聚在一起喝咖啡、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 抗议、对公共议题进行讨论等, 他们便构成了一个微型公共领域。人们在这种小 规模的日常接触中, “相互交流情感, 畅谈生活经验, 讨论生活中面对的具体 问题”, 通过这种
11、交流, “人们或者成为朋友, 或者形成有共同爱好的群体”, 还会就某种利益或观点达成共识。 11本文所介绍的“知正尚公读书社”便属于 这种场域规模较小的微公共空间领域。 “知正尚公读书社”是由四川文理学院几名从事政治学、行政学、历史学、社会 学、 哲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青年教师发起成立的学生读书社团组织, 旨在为四 川文理学院“爱读书、 会读书、 读好书的有志青年学生搭建一个团队学习平台”。 “知正尚公读书社”成立于2015年6月, 其名源于读书社挂靠的四川文理学院 二级学院政法学院的院训, 即“知正明德, 崇实尚公”, 意在通过读书 活动的开展, 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 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
12、, 培养学生的 “正义之气”、“德行操守”和“尚公情怀”。目前, 读书社设有社长一名, 副 社长三名, 秘书一名, 社内设七个读书小组, 分别由青年教师担任小组导读教 师。各小组设组长一名, 社长、秘书及小组长均由学生担任。社长、副社长和秘 书由读书社社员大会根据一人一票匿名投票原则选举产生, 采取相对多数票制。 各读书小组组长由小组指导教师与小组成员协商产生。社长、副社长、秘书和小 组长任期为两年, 不得连任。 读书社每个导读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各向读书 社发布约50本左右的读书清单, 清单中所含书目均为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小组 成员的确定采取导师和学生双选的方式进行, 首先由社团学生根据自
13、己感兴趣 的书单选择导读教师, 然后指导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考察, 最后确定小组成员。 成员加入和退出读书小组均遵循自愿的原则, 小组成员在参加本小组 读书交流活动的同时, 也可以自愿选择其它小组, 参与其它小组的读书活动。 导 读教师每学期向小组成员发布 4本必读书目, 若干本选读书目, 由导读教师指 导阅读, 并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 每月至少一次。 每次读书交流活动均围绕本月 的阅读书目开展, 由一名成员担任月度主持, 并轮流进行。 成员既可介绍自己的 读书情况, 也可围绕书中的某一主题展开阐述, 其他成员可或作补充, 或就有 争议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辩论。 指导教师虽然全程参与活动,
14、但并不主导讨论和左 右成员的争论, 而是做一个“聆听者”, 给成员充分辩论的自由。 每学期末, 读 书社会举行全社团范围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由小组长代表本读书小组做读书汇 报。读书社还创办了内部刊物读书与探索, 主要用于汇编成员的读书心得、 读书笔记、调研报告、讨论记录、学术论文等, 每学期印刷一辑。一年多来, 读 书社已成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80余场次, 阅读经典著作 100余本 (各小组 815 本) 。 微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人们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而形成的“社会空间”, 它是一个 由私人组成的公众群体, 公众在该场域交流的议题具有弗雷泽意义上的公共性 含义, 即“与共同的善或者共享利益有关”。
15、 该场域也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 允 许所有人“作为平等人的身份而参与意见交流”。 12“知正尚公读书社”作为 一个微公共空间领域, 不仅在外在形态上打上了公共性“印记”, 而且在运作 机制上也凸显了公共性的精神品性。 (一) 就外在形态而言, “知正尚公读书社”具有一系列公共性符号 首先, 读书社的社名凝聚了其公共性主旨。 组织的名称是一个组织核心价值的提 炼和凝聚, 它是一个组织的文化符号, 好的组织名称不仅会成为组织成员的共 同追忆, 它也会对成员的价值观具有“编码”意义。 “知正尚公读书社”作为一 个互益性的学习型社团组织, 其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便内嵌于其名称中, 读书 社不仅注重知识传
16、播和需求分享, 更是期翼在互动学习和集体阅读中培育学生 的正义之气和公共精神。 其次, 读书社设计了专属“LOGO”和“书签”, 体现了集体身份认同。组织的 “LOGO”是一个组织的形象代表及组织文化底蕴与深刻内涵的体现, 拥有专属 “LOGO”的组织, 其成员更容易形成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成员的积极性也会 在这种无形的精神产品中得以增强。 “知正尚公读书社”为培育成员的集体身份 认同, 便设计了专属“LOGO”, 还为加入读书社的每位成员印制了印有 “LOGO”标记的书签。 第三, 读书社的阅读书目以彰显公共关怀为主。 公共关怀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 性, 不仅需要在公共生活中进行实践塑造,
17、 也需要在经典阅读中进行培育。 经典 著作是“古圣先贤在文明轴心期精心淬炼而成的典范之作, 凝聚着圣贤完整、 丰 富、光明、深湛的内心境界”。13经典著作往往内涵着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家国 意识, 具有“超越地域和时间的普世价值和永恒意义”。 14通过对经典著作的 品读, 不仅可以使多元主体间获得哲学意义上的“交往行为”, 也可进一步提 升阅读主体的精神境界, 形塑其民族精神和公共意识。 “知正尚公读书社”所推荐的阅读书目是以能够彰显受众的公共关怀意识为主的中西方经典著作, 学生 在阅读中既赏阅了文字之美, 也培养了人文情怀, 启悟了公共精神。 第四, 读书社为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 开展了一系列公
18、益活动。 公益精神是公共 性的具体表现, 它在利他原则中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益活动是培育公 民公益精神的重要载体, “公益活动有着彰显助人为乐品质、体现主体社会责任 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价值蕴含, 借助公益活动的开展, 能够满足“公众对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 在持续的公益实践活动中, 促使公益理念逐渐内 化为实践主体的道德品质”, 15进而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意识。 “知正尚公读书社”在其运作过程中, 围绕读书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公益项目, 如在2016 年9月, 读书社面向全校开展了“人文社科50本好书评选活 动”;2016 年10月, 读书社开展了“阅享校园读书笔记
19、征文活动”;2017 年4月与四川文理学院图书馆合作开展了第二届“书香文理, 阅读致远”读书 节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书社还与校内其它社团合作创办了政法 论苑 (季刊) , 在校园内部公开发行。 (二) 就运作机制而言, “知正尚公读书社”凸显了公共品性 公共性作为一种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 其形塑路径“是建立在社会多元化、 异质 化之上的, 呈现出的是一种整合的力量”, 16它既可借助于“共同的物质利 益”, 塑造一种“物质共同体”, 也可诉诸“国族意识”, 塑造公民的“民族 认同”, 同时, 也可借助于“价值整合”, 形成公民“价值共同体”。 17公共 性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价值理念
20、, 是公民身份意识的核心元素, “知正尚公读书 社”在其运作机制上塑造了基于公共性的价值共同体。 首先, 读书社的管理机制以民主和自治为内核, 有利于培养成员对社团事务的 公共责任感。读书社在日常管理中倡导民主参与、社团自治的原则, 社员大会是 读书社的最高决策机构, 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 (开学初和期末各一次, 其它时 间随需要而定) , 有关读书社重大事务的决策均由社员大会做出, 三分之二以 上会员参与方可召开社员大会, 与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的决策才具有合法 性。读书社的社长、副社长、秘书等均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 社长、副社长每学 期末需向社员大会做述职报告。 读书社指导教师和各小组的导
21、读教师的职责仅限 于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并不干预社团内部事务。 民主自治的社团管理机制, 既提 升了社员对社团的认同意识, 也培养了成员的公共责任感。 其次, 读书小组的读书交流活动鼓励自由发言和充分辩论, 有利于集体共识的 达成。 读书社作为一个观点和智慧汇集的平台, 成员在交流活动中可以在预定的 讨论规则之下, 就阅读书目中的某一观点, 或时政中的某一话题展开充分辩论, 在知识和思想的碰撞中达成集体共识。 共识的形成并不是基于对某一权威的遵从, 而是在观点的辩论中相互认可和妥协的结果。 而在个体化的社会中学会妥协, 恰 恰是公共秩序得以维持的关键。 通过读书小组的讨论活动, 既进一步吸引了
22、准备 充分、 兴趣浓厚的成员,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关系, 也提高了社团的凝聚力, 为成 员提供了满足感。 第三, 读书社成员具有人格的平等性, 在知识分享中, 易于形成学习共同体。 读 书社是一个基于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而形成的学习圈, 在这个学习圈中, 成员 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讨论, 就如朋友之间展开的日常对话, 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自然而平等的, “每个参加者可以基于自身的经历和观点一起谈谈问题和构建 观点”, 且在读书小组的讨论活动中, “参加者可以在规则范围内直接与他人 平等互动, 能够实现话语轮换”。18 第四, 读书社的讨论话题具有公共性, 有利于培养成员的公共关怀意识。 在读书 小组的
23、读书交流活动中, 所谈论的话题多涉及公共性论域, 在对经典著作的理 论辨析中, 组织成员会选择一种公共性的话语进行言说, 他们会自觉地在理论 与现实中进行话语对接。 他们不仅善于运用理论对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 而且还 初步学会了从实践理性出发对理论进行修正。 借助这种公共话语的理性交流方式, 组织成员的公共生活立场和公共精神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 读书社作为一个社会交往平台, 在促使成员由私密阅读转向集体阅读的 同时, 成员的社会共同体意识也会得以培养。读书社是一个开放、多元、平等的 社会交往空间, 成员在其中既接受了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的熏陶, 也拓展了成 员的社会关系。 传统的阅读模
24、式主张在私密空间中进行“静谧”的阅读, 却不注 重阅读分享和集体讨论, 读书社倡导集体阅读模式, 成员通过对各类主题进行 集体解读, 寻找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最终在对话学习中达成集体共识。 参加读书 社的成员多是志同道合者, 他们在交互学习模式中, 既建立了友爱的朋友关系, 也强化了他们对共同体的认知, 并会把这种社交模式延展到社会生活区间, 促 进各种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三、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与公共性培育 作为对个体性、私人性的一种超越, 公共性意味着在一个敞开的公共领域中, “自我”与“他者”的和谐共在, 并且“自我”只有在与“他者”的共融中才 能获得人格的完善和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脱离了
25、“他者”, 个体便会陷入极端的 原子化状态, 没有了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公共之善 被个人的算计、 功利和利益所代替, 立基于公共善基础之上的良好社会秩序也会 随之付之阙如。 而在今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在突显 了个体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同时, 个体化也由隐性转向显性, “造成了人的自我 与孤独, 失去了公共性和公共生活”, 利己主义者甚嚣尘上, 公众社会被个体 社会所代替, 社会人被经济人吞噬, 公共精神逐渐消解, 公共性陷入了危机之 中。 随着公共性的消解, 社会道德规范便丧失了传统的约束力, 公共德性和公共 伦理也处于消蚀之中, 社会共同体在
26、这场公共性的危机中日渐瓦解, 而“被各 种瓦解了的共同体抛出来的个人, 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 实现了以自我为中 心, 却找不到与公共生活、 公共社群的有机联系, 因而也难以产生社会所需要 的相应担当, 于是有的就成为了无公德的个人”。 19在这场公共性的变革 中, 现代大学教育也深陷“政治化”、 “市场化”和“私人化”的泥沼, 不仅大 学本身成为“政治的名利场”, 其培养的精英也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对公共事务缺乏参与的意愿, 对弱势群体更缺乏基本的人道关怀。 在大学校 园中, “公共人的衰落”对社会公共伦理具有极大的解构性影响, 他们踏入社会, 会以庸俗化的个人主义侵蚀社会公共利益
27、, 甚至会牺牲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以满足个人的私欲。 在个体化的背景下, 重建公共性, 实现个体与公共的双重超越, 无论对于个人 还是社会而言都是日益走向成熟的标志。 阿伦特强调, 现代社会应当创造出一个 自由、平等、非暴力的公共交往领域, 以此来培养人们的公民品质, 使人成为公 共人。 20“公民公共性的养成需要通过共同体内部成员经常和持久的公共生活, 并由此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基本信念”。 21只有在公共空间场域中, 公民参与公 共生活, 进行公共交往, 公民的公共精神、公共理性、公共道德才能得以孕育。 对于公民个体而言, 也只有在公共生活中, 个人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 成长为 完整的人。 而对
28、公共生活的剥夺和对公共交往的限制, 会使个体沦为“没有公共 精神的自私自利之徒回到自我中心的孤立的私人生活之中, 无法获得他人 的尊重, 也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22 公共空间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 进行公共交往的重要场域。公民在公共空间中, 以无差别的平等人身份进行公共交往, 谈论公共话题, 他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交 融的, 无论是在肉体还是在精神上, 他们都被融合进一个共同体中, 他们超越 了个人的特殊性, 以共同体的精神和意志形塑着个体的价值理念。 公民在公共生 活中成长, 好的公共生活能够培育良好的公民品质, 孕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公 共担当意识。 当代大学生只有过上充分的公共生活, 在公
29、共交往的实践中和公共 精神的文化氛围中, 其公共性才能萌发并逐渐建构。 作为大学生开展公共生活的 重要场域, 学校应该着意对学生的公共性进行教育和培养, “学生进入公共生 活, 既需要学生个体从学业压力中超越出来, 同时也需要学校生活能呈现出开 阔的公共生活视野, 学生进入其中可以自由选择, 并使自己得到历练, 个性得 以彰显。 ”23公民品质培育的最好方式便是在实践中锻造, 学生通过在共同体 中亲身践行一种公共生活, 公民的公共性才能愈亦得以彰显。“知正尚公读书 社”作为一个微公共空间场域, 它不仅为组织成员的公共性培育提供了显性的 符号和标记, 还在内在的运行机制上, 为成员的公共生活提供
30、了样本。 读书社的 公共实践形塑着成员对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的认知, 他们在这个微型场域中确 立的“公共人”品质会“成为日后行为的路径依赖, 当其步入更大的公共 平台或共同体时, 潜意识里会延续过去的行为选择, 自觉地接受所在空间的公 共规范, 尊重他人话语及行为, 认可集体的行为记忆, 成为一个带着公共 性行走的社会人。 ”24因此, 学校应鼓励读书社这样的微型公共空间的发展, 激发学生进入公共生活的热情, 在公共交往中培育学生的公共情怀, 培养学生 更为健全而稳固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 参考文献 121020叶飞.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 (教育科学版) , 2
31、012, (3) . 3德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 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 版社, 1999:446. 4王新生.现代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次生性层级J.教学与研究, 2007, (4) . 51624王杨.个体化背景下社会公共性培育的微场域J.人民论坛, 2015, (21) . 6美杜威, 著.王承绪, 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96. 7美汉娜阿伦特, 著.竺乾威, 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29. 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98. 9马长山.公共领域的时代取向及其公民文化孕育功能J
32、.社会科学研究, 2010, (1) . 1112王晓升.“公共领域”概念辨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4) . 13赵雨.经典阅读:多元主体间的竞合及其场域J.图书馆学研究, 2013, (9) . 14许总.经典阅读与人文精神重建.江淮论坛J, 2011, (4) . 15冯莹姣, 周瑞法.微公益:具象化公益的道德内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 17德乌尔里希贝克, 著.李荣山, 等, 译.个体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11:20-21. 18向剑勤.读书会的演进及其功能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6, (5) . 19许纪霖.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A.唐晋.高端讲坛:大国软实力C.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78. 2122冯建军.学校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2) . 23刘铁芳.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公民教育的拓展基于活动的视角J.华 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