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锅炉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3008579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7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锅炉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锅炉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锅炉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锅炉湿法脱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2 编制依据 11.3 研究目的及研究范围 21.4 主要技术原则 21.5 脱硫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6 工作的简要过程 31.7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41.8 项目结论及建议 4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2.1 项目建设背景性 62.2 必要性 7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 83.1 项目建设条件 83.2 水、电、气供应条件 93.2 项目选址 10第四章 企业状况 114.1 企业概况 114.2 锅炉建设及污染物排放 12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145

2、.1 主要脱硫工艺及项目脱硫工艺的选择 145.2 双碱法脱硫工程描述 165.3 设计基础参数 18第六章 脱硫工程设想 216.1 脱硫装置的总平面布置 216.2 一炉一塔脱硫工艺系统设计 216.3 主要设备选型 249JWKffwvG#tYM*Jg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 pH值小于 4.5 的面积比 2000 年有明显减少。2005 年 1 月,国家环保总局日前通报了“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厂脱硫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布了 46 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名单,要求加大对火电厂脱硫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削减二氧化硫

3、排放量。这都说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为了实现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目标,国家加快了国产脱硫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2.2必要性#3(集团)#3 有限公司地处#县城区的西部边缘,地处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区,虽不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范围内,但以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为基本原则,通过有效削减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污染排放实施有效的治理是必要的。#3t/h 锅炉加设烟气脱硫装置后,每年可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目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S02 能够达到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4、要求,TSP 有超标现象,最大超标倍数 2.57 倍,最大超标率为 l00%.纳污水体南支排现状水质超过 GB3838200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 类,污染类型属有机型。该厂废气污染源主要有锅炉燃烧废气、造气炉造气吹风气、尿素造粒塔废气及合成氨液氨储槽弛放气、合成放空气等。其中造气炉在利用原料煤制取半水煤气时产生的造气吹风气、锅炉燃煤烟气中含烟尘、SO 2等污染物,尿素造粒塔废气中含尿素粉尘及氨等,尿素尾吸塔废气中含氨,合成液氨贮罐施放气、合成放空主要含有NH3、N 2、H 2、CH 4。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政200744 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节能减

5、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200762 号)精神,节能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是 2008 年#3(集团)#3 有限公司的一件环保大事,目前对#3t/h 锅炉的烟气脱硫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3.1项目建设条件3.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县位于#中部,是#颍河冲积平原与黄泛平原交汇而形成的泛淤平原,是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地貌类型简单,自然条件优越。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4309“1140931“,北纬 334259“335913“。#县距许昌市、#各 25 公里,北距省会郑州市 120 公里,西与国家能源基地平顶山毗邻,受城市辐射力强,是发展经济的理想地。全县东西

6、长 39 公里,南北宽 29 公里,总面积为 801.74 平方公里。3.1.2 自然资源条件1、气候条件#县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4.4,年际间变化较小,但年内温差较大。7 月份温度最高,平均 27.5,年极端高温 43.4。1月份温度最低,平均 0.4,年极端低温为-20.6。年均无霜冻期 227 天,最长达 267天,最短 180 天。初霜日一般在十一月十日,终霜日在次年四月八日。年平均降雨量726mm,年最大降雨量 1238.5mm,年最小降雨量 375.9mm。年内降雨量多集中于 6 至 9月,占年降水量的 70%。2、地形、地貌、地质项目区地表为

7、第四纪冲积层覆盖,其岩性主要为黄土质亚粘土,其次为粘土,局部有淤泥质夹层,地耐力 1215t/m2。最大冻土深度 0.25m。项目场区内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地势较高,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土质结构致密,强度中等,地基承载力大部分在 160kPa 以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对项目建设无不良影响。#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水文项目所在地位于沙澧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埋藏浅,水质良好,便于开采,单井出水量 60m3/h 左右,浅层地下水位在 1015m 之间,适于工业和生活用水。3.1.3 一次水水质分析pH 6.7全碱度 300mgL(以 CaCO3 计)固形物 0.58

8、gL永久硬度 34.2mg/L(以 CaO 计)总硬度 140mgL(以 CaO 计)Cl- 60.1mgLS042- 88.6mg,/LNO3- 180mgLHC03- 80.3mgLNa+ 120mgLK+ l.2mg/LCa2+ 31.3mg/LMg2+ 36mg/LFe3+/Fe2+(总和) 0.3mg/LSIO2 胶体 27.2mg/L(以 SIO2 计)电导率 1320uS/cm3.2水、电、气供应条件3.2.1 供水按照脱硫工程的有关设计参数,#3t/h 燃煤锅炉脱硫装置工艺水总消耗量约为10m3/h。本期脱硫装置所需的工艺水来源于电厂主体工程的工业水,主要用于制作石灰浆。3.2

9、.2 供电脱硫系统所用 25KVA 380V 交流电源由#4 静电除尘器变压器段提供,用于脱硫段与脱硫电机的供电。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负荷 29KVA.。3.2.3 供压缩空气脱硫装置的仪用压缩空气消耗量不大,脱硫装置的仪用压缩空气气源由主体工程的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提供。3.2项目选址#3t/h 燃煤锅炉脱硫工程在公司现有锅炉位置南空地上建设,不需另外选址。第四章 企业状况4.1 企业概况4.1.1 基本情况 #3(集团)#3 有限公司始建于 1970 年,位于#县城#区。公司现有职工1200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300 余人。公司生产的“颍青”牌尿素被确认为#重点保护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或优于

10、部级标准,享有很高信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小氮肥先进企业、全国化工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国家二级计量单位、国家二级节能企业和全国环保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形成年产 12 万吨合成氨、15万吨尿素、3 万吨甲醛、4 万吨甲醇生产能力,并已建成装机容量 12MW 的自备电站。2005 年企业总资产 2.6 亿元,实际销售收入 2.7 亿元,利税 2343.98 万元。目前,企业生产情况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是#县主要经济支柱之一。#3(集团)#3 有限公司是以尿素为主要产品的合成氨企业,现有生产规模为年产 12 万吨总氨、

11、2 万吨甲醇、12 万吨尿素、1 万吨甲醛。#3 有限公司十分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公司的技术改造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治理废水方面,公司累计投资 2034 万元,先后建设投运 1500t/h 造气含氰废水曝气处理冷却装置、尿素冷凝液深度水解工程和 8500t/h 的生产工艺用水闭路循环处理装置。目前正在运行的有造气、锅炉、压缩、碳化、尿素五大循环处理系统,重复水利用率 96%以上,在#河乃至河南率先实现了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综合治理环保工程、终端水深度治理和回用工程,投资建设的三废混燃炉工程正在建设中。4.1.2 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厂址位于#县城区的西部。

12、从环境空气影响方面,最主要的保护目标是颍县城区,其次是厂址周围 5Km 以内的村庄;从水环境影响方面,电厂是地面水南干渠和清水河的水源,沿途两侧农田主要依靠该水源灌溉,应保护土壤及农作物不受污染;灰场位于厂址西 700-800m 的沙河确保大堤西侧,由平地围坝而成,干灰场贮灰,主要保护目标是灰场周围农作物不受二次扬尘污染,村庄距离较远,影响不大;干灰场高于平地,灰场对地下水影响不大;厂界噪音影响的主要对象是北侧的挂面庄和闵湾村;从生态环境影响方面,厂址周围处于人工控制的农业生态区,没有需要保护的野生陆生动植物资源,纳污水体没有清洁水源,没有野生水生动植物资源,但纳污河处于淮河流域,水污染物必须

13、实施总量控制。厂址周围没有重要人文古迹和自然保护区。4.2 锅炉建设及污染物排放4.2.1 锅炉建设基本情况公司燃煤锅炉产生的中温、中压蒸汽经公司热电厂汽轮机发电后背压蒸汽用于生产。热电厂目前总装机26MW容量,采取四炉(两开两备)两机配置方式,其中1#锅炉UG-35/39-M6是无锡锅炉厂生产的链条锅炉;2#锅炉YG-35/3.82-M3、3#锅炉YG-35/3.82-M6均为济南锅炉厂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4#锅炉 TG-35/3.82-M1是泰山集团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公司实际运行的是2#、4#锅炉。1#汽轮机N6-35-4(改型)是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凝汽式带两极非调整抽汽机组;2

14、#汽轮机C6-3.43/1.274 是武汉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凝汽式可调整抽汽机组。1#于1990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2#号机组于1996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公司主要运行的两台2#、4#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煤种参数见表4-1。表 4-1 锅炉设计参数表参 数项 目 单 位2# 4#额 定 蒸 发 量 t/h 35 35蒸 汽 压 力 MPa 3.82 3.82蒸 汽 温 度 450 450给 水 温 度 150 150排 烟 温 度 150 150燃 料 品 种 烟 煤 烟 煤设 计 锅 炉 热 效 率 % 75 87送 风 机 型 号 AGX35-1A 15D AGX35-1A 15D送 风

15、机 风 量 m3/h 30911 30911送 风 机 风 压 Pa 14007 14007送 风 机 电 机 kW 185 185引 风 机 型 号 AYX35-1A 13D AYX50-5A 18.5D引 风 机 风 量 m3/h 94217 115950引 风 机 风 压 Pa 4411 5225引 风 机 电 机 kW 185 250上 煤 方 式 皮 带 皮 带水 处 理 方 式 化 水 化 水除 尘 器 型 式 麻石水膜除尘 高压静电除尘4.2.2 锅炉燃煤概况燃煤煤质资料见表 4-2,#2、#4 锅炉燃煤消耗量见表 4-3。表 4-2 现有电厂燃煤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Car(%)

16、Har(%)Nar(%)Oar(%)Sar(%)Wad(%)Aar(%)Vdaf(%)Wt(%)Qnet,v,ar(MJ/kg)31.10 2.87 0.81 6.6 3.07 0.82 47.80 31.70 7.81 12669表 4-3 #2、#4 炉及电厂燃煤消耗量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项 目 单 位#2、#4 炉 全厂 #2、#4 炉 全厂小时耗煤量 t/h 12.94 12.94 16.17 16.17日耗煤量 t/d 310.6 310.6 388.1 388.1年耗煤量 104t/a 9.71 9.71 12.13 12.13注:日运行按 24 时计,年运行按 7500 小时计。电

17、厂煤质含硫量的变化范围应根据电厂近年实际燃煤品质并考虑未来煤源情况决定,设计煤质应留有一定裕度,设计煤种硫份可按 1%考虑。4.2.3 机组污染物排放状况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4-4。表 4-4 工程废气排放情况一览表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烟气温度 140烟囱出口参数烟气流速 m/s 25.2 27.4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100 2100排放浓度(1.4) mg/m3 1595 1939SO2设计排放量 kg/h 231.5允许排放浓度 mg/m3 500排放浓度(1.4) mg/m3 251 395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烟囱出口)烟尘 设计排放量 kg/h 13.2第五章

18、 工程技术方案5.1 主要脱硫工艺及项目脱硫工艺的选择5.1.1 主要脱硫工艺烟气脱硫的历史悠久,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据美国环保局(EPA)统计,世界各国开发、研究、使用的 S02控制技术达 200 种。这些技术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l)燃烧前脱硫,如洗煤、微生物脱硫;(2)燃烧中脱硫,如工业型煤固硫、炉内喷钙;(3)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FGD 法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的脱硫技术,主要是利用吸收剂或吸附剂去除烟气中的 S02,并使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硫的化合物。FGD 技术种类繁多,但是真正工业化的只有十几种。FGD 技术按脱硫后产物的含水量大小可分为湿法、半

19、干法和干法;按脱硫剂是否再生分为再生法和不可再生法;按脱硫产物是否回收分为回收法和抛弃法。其中湿法脱硫技术应用约占整个工业化脱硫装置的 85%左右。主要有以下几种:(l)湿法石灰石/石灰烟气脱硫技术该法是利用成本低廉的石灰石或石灰作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 S02,生成半水亚硫酸钙或石膏。这种技术曾在 70 年代因其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和腐蚀、结垢、堵塞等问题而影响了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投资与运行费用显著减少。该法主要优点为:a.脱硫效率高(脱硫效率大于 90%);b.吸收剂利用率高,可大于 90%;c.设备运转率高(可达 90%以上)。该法是目前我国

20、引进的烟气脱硫装置中主要方法。主要缺点是投资大、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 “七五”期间重庆路磺电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的与 2 又 360MW 机组配套 2 套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率先建成了大型电厂锅炉烟气莫建松,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的可靠性研究及工业应用脱硫示范工程,并于 1992 年和 1993 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转,系统脱硫率达 95%以上,副产品石膏纯度高于 90%。目前,从设计上综合考虑加强反应控制,强制氧化,从而减少吸收塔和附属设备体积、降低电耗、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选用耐腐蚀材料,提高吸收塔及出口烟气、挡板、除雾装置等的使用寿命,提高气液传质效率,建造大尺寸

21、的吸收塔等因素,对此项技术作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2)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氨法烟气脱硫采用氨作为二氧化硫的吸收剂,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铵,随着亚硫酸氢铵比例的增加,需补充氨,而亚硫酸铵会从脱硫系统中结晶出来。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铵。该法根据吸收液再生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氨一酸法、氨一亚硫酸铵法和氨一硫铵法。影响氨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脱硫液的组成,受溶液蒸气压和 pH 值的影响。氨法的主要优点是脱硫剂利用率和脱硫效率高,且可以生产副产品。但氨易挥发,使得吸收剂的消耗量增加,产生二次污染。此外该法还存在生产成本高、易腐蚀、净化后尾气中含有气溶胶等问题。(3)双

22、碱法脱硫工艺为了克服石灰/石灰石法容易结垢和堵塞的缺点,发展了双碱法。该法先用可溶性的碱性清液作为吸收剂吸收,然后再用石灰乳或石灰对吸收液进行再生。双碱法的明显优点是,由于主塔内采用液相吸收,吸收剂在塔外的再生池中进行再生,从而不存在塔内结垢和浆料堵塞问题,从而可以使用高效的板式塔或填料塔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喷淋塔浆液法,减小吸收塔的尺寸及操作液气比,降低成本。另外,双碱法可得到较高的脱硫率,可达 85%以上,应用范围较广,该法的主要缺点是再生池和澄清池占地面积较大。(4)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这种技术属半干法脱硫技术,多数采用旋转喷雾器,石灰浆液作吸收剂,以细雾滴喷入反应器,与二氧化硫反应并同

23、时干燥,在反应器出口,随着水分蒸发,形成了干的颗粒混合物。其工艺特点是投资较低,设计和运行费用较为简单,占地面积较少,脱硫率一般为 60 一 80%。在西欧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应用比较多。美国也有巧套装置(总容量 500OMW)在运行,燃煤含硫量一般不超过 1.5%,脱硫效率均低于 90%。黎明发动机厂从丹麦引进技术并建成一套 5000ONm3/h 工业装置,并对低硫煤(含硫率 0.97%)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在钙硫比为 2.2 时,取得 80%的系统总脱硫效率。(5)炉内喷吸收剂/增湿活化烟气脱硫工艺该法是一种将粉状钙质脱硫剂直接喷入燃烧锅炉炉膛的技术,由于投资及运

24、行费用较低,该类工艺方法在近期内取得较大进展,在西北欧广大国家均已有工业运行装置。芬兰 IVO 公司开发了炉内喷钙/活化脱硫工艺 (LIFAC),克服了脱硫效率不高及粉尘比阻升高而影响除尘效果的弊端,具体做法是:在锅炉尾部安活化反应器,将烟气增湿,使剩余的吸收剂活化与二氧化硫反应。其工艺简单,占地小,主要适用于中、低硫煤锅炉,脱硫率一般为 60 一 80%。其主要缺点是脱硫剂消耗量大,易产生粉灰,使除尘负荷加重。南京下关电厂引进 LIFAC 全套技术,配套 125MW 机组(燃煤含硫率 0.92%),设计脱硫率 75%。5.1.2 项目脱硫工艺的选择根据对脱硫性能的要求和现场情况,本项目所选择

25、的技术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由于该厂地处县区,环保要求高,又为了减轻对烟囱的腐蚀,应达到尽可能高脱硫效率,并能适应燃煤和运行状况的变化和未来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本方案按96%效率设计。-脱硫系统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使用当地可以稳定供应、价格较低、性能好的脱硫剂。-副产品能够在当地综合利用。-降低工程造价以及运行和维护成本。同时针对现有热电厂空场有限,且已经建成两个 300m3的沉淀池等现状,脱硫工艺选择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作为本工程脱硫工艺,有效地利用钠钙双碱法脱硫工艺的技术优势,又克服了该法再生池和澄清池占地面积较大的主要缺点。5.2 双碱法脱硫工程描述5.2.1 双碱法工艺原理双碱

26、法脱硫工艺技术是目前应用成熟的一种烟气脱硫技术,尤其是在小热电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治理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脱硫剂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含 30%NaOH)和生石灰(含 95%CaO) 。其工艺原理是:本双碱法是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第一碱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用生石灰加水熟化成氢氧化钙溶液作为第二碱,再生吸收液中 NaOH,付产品为石膏。再生后的吸收液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各步骤反应如下:吸收反应:SO2 + 2NaOH = Na2SO3 + H2O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副反应如下:Na2SO3 +1/2 O2 = Na2SO4由于硫酸钠是很难再生还原的,一旦生成就需要补

27、充 NaOH。再生反应 用氢氧化钙溶液对吸收液进行再生2NaHSO3 + Ca(OH)2 = Na2SO3 + CaSO31/2 H2O + 3/2 H2ONa2SO3 + Ca(OH)2 + 1/2 H2O = 2NaOH + CaSO31/2 H2O 氧化反应CaSO31/2 H2O + 1/2 O2 = CaSO41/2 H2O5.2.2 工程描述NaOH 溶液由罐车直接运送到厂内,通过碱液泵送入碱液罐,再由碱液罐直接流入循环池,通过循环泵将碱液送到脱硫塔进行喷淋脱硫。脱硫吸收剂(生石灰)干粉由罐车直接运送到厂内,同时按一定比例加水并搅拌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吸收剂氢氧化钙(Ca(OH) 2)

28、浆液,再由输送泵送入沉淀反应池,进行再生反应。工艺流程如下:循环液从脱硫塔底排入沉淀反应池。在沉淀反应池中加入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在沉淀反应池内发生如下再生反应:2NaHSO3 + Ca(OH)2 = Na2SO3 + CaSO31/2 H2O + 3/2 H2ONa2SO3 + Ca(OH)2 + 1/2 H2O = 2NaOH + CaSO31/2 H2O在曝气池,压缩空气向曝气池送入空气,使得氧化更加充分,同时不让石膏沉淀在曝气池。氧化反应如下:CaSO31/2 H2O + 1/2 O2 = CaSO41/2 H2O也有副反应进行:Na2SO3 +1/2 O2 = Na2SO4循环液从曝

29、气池继续溢流到循环沉淀池,让石膏在此处沉淀下来,并通过抓斗吊抓走,最后将石膏一起外运或作其他处理。循环液中再生得到的 NaOH 可重复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因为锅炉烟气中有大量氧气且温度较高二氧化硫浓度较低副反应会较多,也就是说要补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再通过循环泵把循环液(含补充的新鲜氢氧化钠)再送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对向沉淀反应池中加 Ca(OH)2 和循环沉淀池加 NaOH 都是通过 PH 计测定 PH 值后加入碱液,达到脱硫工艺要求的 PH 值。5.2.3 技术特点(1)从技术、经济及装置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上考虑采用生石灰和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保证系统脱硫效率可达 96%。(2)采用双碱法脱硫

30、工艺,可以基本上避免产生结垢堵塞现象,减少昂贵的NaOH 耗量和降低运行费用。(3)采用悬流洗涤方式可在较小的液气比下获得较大的液气接触面积,进而获得较高的脱硫除尘效率;并且,较小的液气比可以减少循环液量,从而减少循环泵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也减少了造价。(4)保证本脱硫装置连续运行,年运行时间大于 8400 小时。(5)为确保整个系统连续可靠运行,采用优良可靠的设备,以确保脱硫系统的可靠运行.(6)按现有场地条件布置脱硫系统设备,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7)最大限度的把脱硫水循环利用,但是由于烟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份和 Cl 离子,反应塔内部分水分蒸发,因此形成循环水中盐和 Cl 离子

31、的积累,由于过高的盐和Cl 离子浓度会降低脱硫效率和腐蚀反应装置,所以必须调整脱硫循环水水质并补充少量工业用水。5.3 设计基础参数为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以及出口烟气达到合格的排放标准,要求提供的反应剂和工业水必须符合相关标准。5.3.1 脱硫系统设计基础参数根据公司燃煤锅炉近年平均燃煤含硫的变化,建议在编制脱硫技术规范书时,FGD装置煤质含硫量变化用 FGD 入口 SO2浓度变化进行覆盖,即:“脱硫装置燃用设计煤种时,脱硫效率95%,当 FGD 入口 SO2浓度增加 30%时脱硫率不低于 92%,当 FGD 入口SO2浓度增加 50%时,脱硫系统能安全运行” 。表 4-2 脱硫系统设计基础参

32、数项 目 单 位 数值(单台炉)入口烟气量 m3/h 100,000入口烟气温度 140入口烟气量 Nm3/h 66,143入口二氧化硫 kg/h 231.5入口 SO2 浓度 mg/Nm3 3500入口烟尘 kg/h 13.2入口烟尘浓度 mg/Nm3 200出口烟气量 m3/h 88,718出口烟气温度 60出口二氧化硫 kg/h 10.2出口 SO2 浓度 mg/Nm3 140出口烟尘 kg/h 3.6出口烟尘浓度 mg/Nm3 50液气比 L/ m3 0.8钙硫比 1.05脱硫率 % 96除尘率 % 73脱硫剂 30%NaOH 用量(启动) kg/h 482.3脱硫剂 NaOH 液用量

33、(补充) kg/h 48.25脱硫剂生石灰用量(含 90% CaO) kg/h 118.15水 m3/h 10电 kw 20运行时间 h 7500脱硫塔入口水温 度 40 o5.3.2 脱硫系统各项性能参数脱硫系统各项性能参数表性能和设计数据 单位 数据1一般数据1.1 脱硫系统总压力损失 Pa 1100其中:脱硫塔 Pa 600总烟道(自引风机出口到水平烟道进口) Pa 5001.2 吸收剂摩尔比 Ca/S mol/mol 1.051.3 循环液气比 L/Nm3 0.81.4 SO2脱除率 % 961.5 出口 SO2浓度 mg/Nm3 1401.6 脱硫塔出口含尘浓度 mg/Nm3 502

34、消耗-石灰粉(90%CaO) kg/h 118.15-其他助脱硫剂(100%NaOH) kg/h 48.25-工业水(规定品质) m3/h 10-电力(电动机总容量) kW 20-电力(BMCR 工况设备耗电量) kW.h 20-压缩空气(仪表控制用) m3/h 0.53脱硫塔-设计压力 Pa 3000-BMCR 时烟气流速 m/s 3.54-脱硫塔直径 m 2.8-脱硫塔高度 m 16-脱硫塔壁厚 mm 10-脱硫塔本体材质 碳钢4吸收剂消化系统-系统耗电量 kW.h 1.5-系统耗水量 t/h 6.5第六章 脱硫工程设想6.1 脱硫装置的总平面布置本布置按一炉一塔(喷淋式空腔塔) 、无升压

35、风机布置。脱硫系统按其工艺特性集中布置于炉后烟囱南侧。脱硫采取一炉一塔的布置方式,无升压风机,两台炉吸收塔布置在炉后烟囱南侧,两台炉吸收塔的西侧及东侧分别布置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再生池和澄清池利用已经建成两个 300m3的沉淀池(加以改造) 。6.2 一炉一塔脱硫工艺系统设计6.2.1 脱硫工艺系统本工程烟气脱硫技术为双碱法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方案设计采用先进的喷淋塔(悬流洗涤方式)工艺,塔内上部设置喷淋层,出口烟道上设二级除雾器。在吸收塔内,烟气中的 SO2 被脱硫剂浆液洗涤并与浆液中的 NaOH 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在吸收塔的后部设有旋风分离器,以除去脱硫后烟气带出的细小液

36、滴,使烟气在含液滴量低于 75mg/Nm3 下排出。其他同样有害的物质如飞灰,SO 3,HCL 和 HF也大部分得到去除。氢氧化钠溶液为第一碱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用生石灰加水熟化成氢氧化钙溶液作为第二碱,再生吸收液中 NaOH,付产品为石膏。再生后的吸收液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6.2.2 脱硫工艺系统设计两台炉各用一套脱硫吸收塔。每套旋流脱硫除尘塔有以下设备组成:脱硫塔本体,主筒内有四层喷嘴,烟气经下部切向进入除尘脱硫塔,使烟气呈高速旋转气流。.在高速旋转气流中再加以四道旋转喷咀,喷流逆向喷淋注入碱性水,使水气充分接触,利用水气相对运动使水在烟气旋转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到除尘脱硫塔内壁自动形

37、成水膜,起到非常好的除尘脱硫效果,烟气到除尘脱硫塔上部再进入脱水筒,烟气呈螺旋上升脱水。脱水后的烟气进入热交换器于除尘脱硫前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对净烟气进行升温,从而有效介决低温潮湿烟气造成引风机等的腐蚀。(1)SO 2 吸收系统SO2 吸收系统是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吸收塔、喷嘴、脱水筒和浆液循环泵等设施、设备。在吸收塔内,烟气中的 SO2 被脱硫剂浆液洗涤并与浆液中的 NaOH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在吸收塔的后部设有旋风分离器,以除去脱硫后烟气带出的细小液滴,使烟气在含液滴量低于 75mg/Nm3 下排出。脱硫塔采用开式喷淋塔(即“空塔” )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不会因为浆液中的固态物质和灰份在塔内件沉积和结垢。在喷淋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逆流结构设计。采用四层喷嘴将脱硫剂浆液以雾状均匀地喷洒于充满烟气的塔中,以保证高脱硫吸收效率,并具有一定的除尘效果。脱硫塔采用碳钢衬鳞片,上部分为喷淋层和脱水筒两部分,每塔配置 2 台循环泵(一备一用) 。当脱硫系统解列或出现事故停机需要检修时,脱硫塔内的浆液流入沉淀反应池。(2)烟气系统锅炉机组燃煤的全部烟气量经各自的除尘器被送进脱硫塔,经洗涤脱硫后的烟气温度约 60,经引风机被送进共用烟道,最终由共用烟囱排入大气。锅炉正常运行时,其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