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目录1 钢筋桁架楼承板简介 21.1 产品概况 21.2 产品形状 21.3 构件规格 32 材料 32.1 钢筋 32.2 混凝土 42.3 底模 42.4 焊条 53 钢筋桁架混凝土模板 53.1 钢筋桁架混凝土模板的形成 53.2 适用范围 53.3 设计需遵守的相关规定 54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受力特点 65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设计 65.1 设计内容 65.2 计算方法 65.3 设计步骤 95.4 构造要求 96 设计相关事宜 97 设计实例 107.1 工程概况 117.2 钢筋桁架楼承板长度确定 117.3 钢筋桁架楼承板选用及附加钢筋计算 117.4 施工示意图 36附录
2、一 钢筋桁架楼承板选用表 38附录二 等跨连续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系数 46附录三 钢筋桁架楼承板节点详图 4821 钢筋桁架楼承板简介1.1 产品概况1.1.1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钢筋在工厂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底模连接成一体的组合楼承板。见图 1.1.1。钢筋形成桁架,承受施工期间荷载,底模托住湿混凝土,因此这种技术免去支模、拆模的工作及费用。注:左下角标注为肋高 3mm。图 1.1.1 钢筋桁架楼承板1.2 产品形状1.2.1 A 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形状见图 1.2.1-1、图 1.2.1-2;1.2.2 B 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形状见图 1.2.2-1、图 1.2.2-2;
3、图 1.2- A型 钢 筋 桁 架 楼 承 板 横 剖 面 图 htc下 弦 钢 筋上 弦 钢 筋 腹 杆 钢 筋钢 筋 桁 架 间 距 底 模 Ch图 1.2- A型 钢 筋 桁 架 楼 承 板 纵 剖 面 图 t上 弦 钢 筋下 弦 钢 筋 腹 杆 钢 筋 支 座 竖 筋支 座 水 平 筋底 模 钢 筋 桁 架 节 点 间 距图 1.-B型 钢 筋 桁 架 楼 承 板 横 剖 面 图 htc下 弦 钢 筋上 弦 钢 筋钢 筋 桁 架 间 距上 弦 钢 筋 底 模31.3 构件规格1.3.1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由钢筋桁架、支座钢筋、底模等构件构成,产品构件标准规格见表 1.3.1钢筋桁架楼承板
4、构件规格 表 1.3.1名称 规格钢筋桁架楼承板宽度(mm) A 型 600;B 型 576钢筋桁架楼承板长度( m) 1.012.0楼板厚度 h(mm ) 80370钢筋桁架高度 ht(mm) 5034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mm) 15,30钢筋桁架间距(mm) A 型 200,B 型 188上下弦钢筋直径(mm) 612腹杆钢筋直径(mm) 48支座水平筋(mm) 10(用于 h100) ,12(用于 h100)支座竖筋(mm) 12(用于 h100) ,14(用于 h100)底模厚度(mm) 镀锌钢板 0.5mm;0.75mm冷轧钢板 0.4mm2 材料2.1 钢筋2.1.1 上下弦采
5、用盘供应的热轧钢筋 HPB235、HRB400 或冷轧带肋钢筋 550 级;腹杆采用成盘供应的 HPB235、冷轧光圆钢筋 550 级或 650 级;桁架支座钢筋用热轧钢筋 HPB235或 HPB335.楼板中附加钢筋采用热轧钢筋 HPB235、HRB335 、HRB400 或冷轧带肋钢筋550 级。注:HPB235 级钢筋系指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中的 Q235 钢筋;HRB335 级、HRB400J 级钢筋系指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中的 HRB335 级和 HRB400 级钢筋;550 级冷轧带肋钢筋系指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
6、B13788 中的 CRB550 钢筋;550 级或 650 级冷轧光圆钢筋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 筋GB 13788 中的CRB550 或 CRB650 钢筋。2.1.2 钢筋强度标准值 YK应按表 2.1.2 采用。 钢筋强度标准值 (N/mm) 表 2.1.2种类 符号 YKHPB 235(Q235) 235HRB 335 (20MnSi) 335热轧钢筋HRB 400 (20MnSiV、20MnTi、20MnSi) 400550 级 R 550冷轧钢筋650 级 R 650Ch图 1.2-B型 钢 筋 桁 架 楼 承 板 纵 剖 面 图 t上 弦 钢 筋下 弦 钢 筋 腹 杆 钢
7、筋 支 座 竖 筋支 座 水 平 筋 底 模 钢 筋 桁 架 节 点 间 距42.1.3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y和抗压强度设计值 1y应按表 2.1.3 采用。 钢筋强度设计值 (N/mm) 表 2.1.3种类 符号 y 1yHPB 235(Q235) 210 210HRB 335 (20MnSi) 300 300热轧钢筋HRB 400 (20MnSiV、20MnTi、20MnSi) 360 360550 级 R 360 360冷轧钢筋650 级 R 430 3802.1.4 钢筋弹性模量 ES应按表 2.1.4 采用。钢筋弹性模量(10 N/mm) 表 2.1.4种类 ESHPB 235(Q
8、235) 2.1HRB 335 (20MnSi) 2.0热轧钢筋HRB 400 (20MnSiV、20MnTi、20MnSi) 2.0550 级 1.9冷轧钢筋650 级 1.92.2 混凝土2.2.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处于室内高湿度或露天环境的结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 C30。2.2.2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CK、 tk应按表 2.2.2 采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 2) 表 2.2.2 2.2.3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C、 t、应按表 2.2.3 采用。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 2) 表 2.2.32.2.4 混凝土受压或手拉的
9、弹性模量 EC应按表 2.2.4 采用。混凝土弹性模量(10) 表 2.2.4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种 类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CK 13.4 16.7 20.1 23.4 26.8 29.6 32.4tk 1.54 1.78 2.01 2.20 2.39 2.51 2.64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种 类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C 9.6 11.9 14.3 16.7 19.1 21.1 23.1t 1.10 1.27 1.43 1.57 1.71 1.80 1.89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E
10、C 2.55 2.80 3.00 3.15 3.25 3.35 3.4552.3 底模2.3.1 底模采用镀锌卷板时,基板厚度为 0.5mm,屈服强度应不低于 260N/mm2,镀锌层两面总计不小于 80g/,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3.2 底模采用冷轧钢板时,基板厚度为 0.4mm,屈服强度应不低于 260 N/mm2,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2.4 焊条 2.4.1 手工焊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 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 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钢筋力学性能相适应。2.4.2 钢筋桁架与压型钢筋板之间的连接,采用电阻电焊,焊点的抗剪承载力标
11、准值安表2.4.2 采用。钢筋桁架与底模焊点抗剪承载力标准值(N) 表 2.4.22.4.3 钢筋桁架与压型钢筋板之间焊点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安表 2.4.3 采用。钢筋桁架与底模焊点抗剪承载力标准值(N) 表 2.4.33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3.1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的形成 在施工现场,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支座在钢梁上,然后绑扎桁架连接钢筋、支座附加钢筋及分布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便形成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其纵横向剖面见图 3.1.1 和图3.1.2. 图3.1.1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纵剖面图图 3.12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3.1.2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横剖面图3.
12、2 适用范围3.2.1 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楼板和屋盖、一般构筑物操作平台、市政高架桥桥面等。3.2.2 处于高湿、侵蚀环境、结构表面温度高于 100,或有生产热源且结果表面温度经常高于 60时,应另作处理。3.2.3 当钢筋桁架上下弦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时,不适用于有强烈震动的楼盖,不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大于 9 度地区的楼盖。3.3 设计需遵守的相关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8)钢板厚度(mm) 0.4 0.5 0.6 0.8焊点剪承载力 750 1000 1350 2100钢板厚度(mm)
13、0.4 0.5 0.6 0.8焊点剪承载力 375 500 675 1050图 3.12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纵 剖 面 图 图 . 钢 筋 桁 架 混
14、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312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图 钢 筋 桁 架 混 凝 土 楼 板 横 剖 面 图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YB 9238)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 99)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95)4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受力特点4.1.1 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阶段因下部支模故基本没有挠度,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在自重作用下,楼板下挠,楼底混凝土产生拉力、甚至出现裂缝。而钢筋桁架楼承板根
15、据是否设临时支撑分为两种情况:1. 设临时支撑时,与普通现浇混凝土楼板基本相同。2. 不设临时支撑时,在混凝土结硬前,楼板强度和刚度即钢筋桁架的强度和刚度,钢筋桁架楼承板自重、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全由钢筋桁架承受。混凝土结硬是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变形下进行的,所以楼承板自重不会使板底混凝土产生拉力,在除楼承板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及楼面活荷载作用下,板底混凝土才产生拉力。这样,楼板开裂延迟,楼板的刚度比普通现浇混凝土楼板大。4.2.1 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和混凝土一起共同工作,此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叠合式楼板具有相同的受力性能,虽然受拉钢筋应力超前,但其承载力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相同。4.1.3
16、 做为底模的压型钢板厚度较薄,而且考虑经济型,钢板下部不做防火处理,所以计数楼承板载力时不应考虑钢板的作用。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钢板的存在增加了楼板的刚度,改善了楼板下部混凝土的受力性能。5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设计5.1 设计内容5.1.1 在混凝土从 浇筑到达到设计强度过程中,楼板受力明显不同。所以应进行使用及施工两阶段计数。5.1.2 使用阶段计数包括楼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楼板下部钢筋应力控制验算、支座裂缝控制验算以及挠度计算。5.1.3 施工阶段计算包括上下弦杆强度验算、受压弦杆和腹杆稳定性验算以及桁架挠度验算。5.2 计算方法5.2.1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可设计为单向
17、板,也可设计为双向板。在确定设计为单向板还是双向板时,不必遵守楼板长边与短边长度的比例关系原则,即: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等于 2.0 时,也可按单向板设计,但沿长边方向应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5.2.2 单向板设计 1. 使用阶段A. 施工阶段不设临时支撑时,按以下原则设计:(1) 内力计数此阶段楼板形成,根据支座实际情况,按简支或连续梁模型计算。当为连续板时,板支座及跨中弯矩按以下公式计算。支座弯矩调幅不应大于 15%。 支座弯矩:7M 支 (5.2.2-1) 20320201glPllFFF 跨中弯矩:M 中 (5.2.2-2)20320201plllM式中 g1楼板自重;g2出楼板
18、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P2楼面活荷载;板的计数跨度;0lM 支 支座弯矩;M 中 跨中弯矩;楼板自重作用下,根据施工阶段桁架连续性确定的支座或跨中弯矩系F1,数;除楼板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作用下,根据使用阶段楼板连续性确定的MF2,支座或跨中弯矩系数;楼面活荷载作用下,根据使用阶段楼板连续性、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F3,确 定的支座或跨中弯矩系数。注: 1.施工阶段桁架连续性:如图 5.2.2 所示的楼板简图,设计选用两块长度为 la和 lb的钢筋桁架楼承板,认为施工阶段楼板为两跨(长度为 la)和三跨(长度为 lb)的连续桁架。在楼板自重作用下,各支座及跨中弯矩分别按两跨和三跨连续桁架计算。2.使用
19、阶段楼板连续性:如图 5.2.2 所示的楼板简图,认为使用阶段楼板为五跨连续板。在除楼板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及楼板活荷载作用下,各支座及跨中弯矩按五跨连续板计算。3.等跨连续板在均补荷载作用下弯矩系数见附录 B。(2)承载力极限状态计数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楼板正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及冷 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 95 有关规定计算。 楼板下部钢筋的拉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80.9 y sk(5.2.2-3) k2ss1k(5.2.2-3)(5.2.2-5) SKAN1slk(5.2.2-02h87.2SMKS6)式中 A s计算宽度范围内杆件
20、截面面积;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h0截面有效高度;M2k使用阶段除楼板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及楼面荷载标准值作用下计算截面 产生的弯矩值;楼板自重标准值作用下钢筋桁架下弦的拉力;k1N楼板自重标准值作用下钢筋桁架下弦的拉应力; s在弯矩 M2k作用下楼板下部钢筋的拉应力;k2s楼板下部的拉应力。s 楼板支座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有关规定执行。其裂缝控制验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 相关公式执行,其中 Mk应为除楼板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以及楼面荷载作用下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楼板挠度:楼面活荷载作用下楼板的挠度不应超过
21、计算跨度的 1/350,楼板自重、除楼板自重以外的永久荷载以及楼面活荷载作用下楼板的挠度不应超过计算跨度的1/250。在楼板挠度计算中,刚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中相关公式计算。B.施工阶段设临时支撑时,与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一样进行使用阶段内力计算以及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2.施工阶段9A施工阶段不设临时支撑时,钢筋桁架楼承板中桁架杆件的内力以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挠度,采用桁架模型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荷载效应基本组合,重要性系数 0取0.9。挠度采用荷载的标准效应组合计算。 此阶段荷载包括钢筋桁架楼承板自重、湿混凝土重量以及施工荷载。施工荷
22、载采用均布荷载为 1.5KN/H 和跨中集中荷载沿板宽慰 2.5KN/m 中叫不利者,不考虑二者同时作用。(1)上下弦杆强度应按下式计算:(5.2.2-y9.0fANS7)(2)受压弦杆及腹杆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5.2.2-yfS8)式中 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yfht0上下弦杆轴心之间的距离;N杆件轴心拉力或压力;上下弦杆的应力;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附录 C 采用。其中受压弦杆的计算长度取 0.9 倍的受压弦杆节点间距,腹杆的 计算长度取 0.7 倍的腹杆节点间距。(3)桁架挠度与跨度之比值不大于 1/180,也不大于 20mm。B.设有临时支
23、撑时,无需进行施工阶段验算。5.2.3 双向板设计为了节约钢材,双向板在施工阶段应沿垂直于桁架方向设临时支撑。施工阶段无需验算;使用阶段按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计算。5.3 设计步骤5.3.1 确定设计基本参数设计基本参数包括楼板的跨度、厚度,两个阶段板支座情况,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使用荷载等。5.3.2 确定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长度根据工程情况,楼承板长度可以为一跨或几跨之和,确定时应注意:(1)钢筋桁架楼板其长度宜为 200mm 的倍数,特殊情况下长度可为 100mm 的倍数。(2)楼承板长度最好定为几跨之和的连续板。(3)楼承板长度不宜大于 20m。5.3.3 通过使用阶段计算,初步
24、选择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型号。钢筋桁架楼承板设计包括桁架杆件设计、底模设计、桁架杆件连接节点设计和桁架与底模连接节点设计四个方。其中连接节点的强度通过构造保证,不需要验算,底模已设计成型,满足手里要求,所以设计人员只需进行桁架杆件设计便可选择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型号。105.3.4 当不设临时支撑时,可查附表 A 或进行施工阶段验算,调整楼承板的型号,以至满足受力要求。5.3.5 确定支座附加钢筋用量当钢筋桁架连续时,使用阶段计算的支座负筋截面面积减去钢筋桁架上弦钢筋截面面积,即为支座附加钢筋量;当钢筋桁架在支座处不连续时,使用阶段计算的支座负筋截面面积即为支座附加钢筋量。不同种类钢筋应进行等强带换。
25、5.3.6 绘制楼板结构图楼板结构图包括平面布置图及节点大样。平面布置图包含:钢筋桁架楼承板排板,支座负筋、洞边和柱边附加钢筋、分布钢筋,柱边、混凝土墙边支撑件,等等。同时图中必须明确施工期间临时支撑布置情况。5.4 构造要求5.4.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 5.4.1 的规定。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 5.4.1混凝土强度等级环境类别C20 C25C45 C50一 15 15 15a 20 20 20二b 25 20三 30 25注:1.环境类别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中表 3.4.1 划分;
26、2.由于钢筋桁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得到充分保证,所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规定有所减小。5.4.2 当计数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式计算,且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250mm。(5.4.2-1) dtyfla式中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aly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40 时,按 C40 取值;d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 取 0.16,带肋钢筋 取 0.14.5.4.3 同一方向,两块楼承板连接处,应设置上下弦连接钢筋
27、;上部钢筋按计算确定,下部钢筋按构造配置,配置量不小于 6250.连接钢筋与钢筋桁架上弦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于 300mm:al6.1(5.4.3-1)式中 l纵向受拉钢筋的长度连接钢筋与钢筋桁下弦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于 200mm:11al12.( 5.4.3-2) 5.4.4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取 0.2 和 45t/y中的较大值。高层建筑中地下室顶板及转换层楼板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0.25.5.4.5 桁架下弦钢筋深入梁边的锚固长度 不应小于 5d,且不小于 50mm,压型钢板伸入al梁边不应小于 30mm。5.4.6 设计钢筋桁架楼承板时,其长
28、度宜为 200mm 的倍数,特殊情况下长度可为 100mm 的倍数。设计时,应调整柱网及梁上翼缘宽度,与之相适应。5.4.7 楼板厚度大于等于 100mm,小于等于 300mm。5.4.8 楼板开孔,孔洞切断桁架上下弦钢筋时,孔洞边应设洞边加强筋,当孔洞边有较大的集中荷载或洞边长大于 1000mm,应设洞边梁。5.4.9 钢筋桁架楼承板悬挑长度不宜大于 7ht,否则,施工时必须设临时支撑。5.4.10 设计除符合以上规定外,同时也应严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 中相关构造执行。6 设计相关事宜6.1.1 钢筋桁架楼承板桁架上下弦钢筋规格
29、的多样化,加上不同情况下楼板厚度不同,引起钢筋桁架的规格很多,为了实现产品标准化,附录 A 中列出了几种常用的产品型号,以供设计选用。6.1.2 楼板可设计为单向板,也可设计为双向板。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施工阶段均为单向板。不设临时支撑时,一般情况下,施工阶段要求的配筋量已大于使用阶段按单向板计算的配筋量,故楼板宜设计为单向板。当因具体工程情况需设计为双向板时,为了节约钢材,施工阶段应沿垂直于桁架方向设置临时支撑。6.1.3 设计时,尽可能使钢筋桁架楼承板连续,这是因为连续板较简支板的挠度小,这样施工阶段楼承板变形小,有利建筑美观。但单块楼承板的长度不宜大于 12m,以方面运输及施工。6.1.4
30、当板跨较大时,为降低楼板钢筋用量,建议施工阶段设临时支撑。根据大量计算,当通过使用阶段计算后,对于施工阶段,只需在跨中设一道临时支撑,便可满足施工阶段受力要求。6.1.5 设计人员自行编号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必须说明钢筋规格代号的具体内容。6.1.6 对一个项目来说,为了方便制作,桁架型号不宜过多。6.1.7 当垂直于钢筋桁架方向的上不=部附加钢筋置于桁架上弦的顶面时,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将桁架的高度减小或在家楼板厚度,但在设计前必须与营销人员或业主沟通,得到业主的认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设计时,必须将垂直于钢筋桁架方向的上部附加钢筋置于桁架上弦的下表面。6.1.8 当垂直于钢筋桁架方
31、向布置有分布钢筋时,宜将分布钢筋置于钢筋桁架下弦的上表面。6.1.9 当楼板浇注完成后需要将底模撕除时,底模宜采用 0.4mm 厚冷轧钢板;垂直于钢筋桁架方向的受力筋或分布筋不得置于桁架上弦顶面,必须布置于钢筋桁架下弦的上表面。7 设计实例127.1 工程概况建筑用途:商店;次梁间距分别为 2.0m、2.6m、2.8m、3.0m;楼板厚度 100mm;楼面铺地面砖,设吊顶;混凝土强度为 C20;楼面梁布置见施工示意图。施工过程不舍临时支撑。7.2 钢筋桁架模板长度确定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拟采用三种板长:2.0m、5.6m、8.4m。其中 2.0m 板按简支板设计;5.6m 板按连续板设计;8.
32、4m 板按连续板设计。7.3 钢筋桁架模板选用及附加钢筋计算7.3.1 2.0m 板设计7.3.1.1 设计数据1 基本数据混凝土强度 C20 楼板厚度 h=100 mm施工阶段结构重要性系数 01=0.9 左支撑梁上翼缘宽度 b1 左 =200 mm使用阶段结构重要性系数 02=1 右支撑梁上翼缘宽度 b1 右 =200 m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1.2 模板在梁上的支撑长度 a=50 mm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Q=1.4 单榀桁架计算宽度 b=188 mm次梁间距 1=2000mm 钢筋桁架节点间距 ls=200 mm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9.6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360 cf2mK
33、N2mKN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1 钢筋强度标准值 =550 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1.54 钢筋弹性模梁 =190000 tk2 sE2混凝土弹性模具 =25500 混凝土上保护层厚度 =15 mmcEKNc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2.1 混凝土下保护层厚度 C=15 mmr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的相对粘结性系数 Vi=1 mm 桁架高度 ht=70 mm相对受压区高度 =0.373 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360b yf2mKN2 荷载施工阶段:模板自重+湿混凝土重量 2.5 施工荷载 1.5 2mKN2使用阶段:楼板 2.5 面层 1 2KN吊顶 0.3 楼面活荷载 3.5 27.3
34、.1.2 使用阶段计算131 荷载计算楼板净跨 n= -( b1 左 +b1 右 )/2=1800 mml楼板计算跨度 0= n+a=1850 mm除楼板自重外的永久荷载 g2=(1+0.3)b=0.244 mKN使用荷载 P2=3.5b=0.658 mKN除楼板自重外的永久荷载产生的弯矩M2GK= =0.105 KNm820lg使用荷载产生的弯矩 M 2QK= =0.282 KNm20lpM2K=M2GK+M2QK= 0.386 KNmMK=M1GK+M2GK+M2QK= 0.587 KNmM= 02 g(M1gk+M2gk)+ QM2QK= 0.761 KNm2 截面设计施工阶段简支且使用
35、阶段也简支时,桁架上弦钢筋只在施工阶段起作用,故使用阶段截面设计时,应按单筋截面计算下弦受拉钢筋 sycAfbxM= fc2-h0如图 1 所示 h0=h-20=80 mm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h 0- =5.456 dc2Mfhmm受拉区钢筋截面面积 2sm351.7ycfbxA 钢筋直径 .42sD根据钢筋桁架模板表,初选 TD1-70 下弦钢筋直径 D2=6mm上弦钢筋直径 D 1=8mm 腹杆钢筋直径 Dc=4mm3 配筋率验算图 1s14最大配筋率 01.ycbmaxf最小配筋率取 0.002 与 中的较大值yt45f0138.ytf最小配筋率=0.002根据选用的模板确定 h0=h
36、-c-D2/2= 82.000 mmmin h0=30.832 mm2bmax h0=153.338 AS= D222=56.5494 minbh01 时,取 1 =0.200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当 c1 时,取 1 =0.200根据弹性模具量与混凝土弹性模具量之比 =7.451mmE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0.00380SbhA 楼板的短期刚度16Bs= =1.150E+11 Nmm4fESA5.3162.05.h=0.587 kMmKN0.418 q 2Qkk210.4M)( GmN考虑荷载长期作用下挠度增大系数,按规范取=1.644 受弯构件的刚度 B= BS=7
37、.880E+10Nmm4K(1-q楼面活荷载作用下楼板的挠度 m27.1850Q22lMK挠度限值 挠度小于限值,满足要求 m286.530l.4852BlMK楼板总挠度挠度限值 挠度小于限值,满足要求!0.7250l7.3.1.3 施工阶段验算因桁架模型手算工作量太大,为了演示设计步骤,施工阶段内力按梁模型计算,结果有一定误差。1 荷载计算施工阶段结构重要性系数 01=0.9楼板自重 =2.5b=0.740 KNm1g施工荷载 =1.5b=0.282 KNmp楼板自重产生的弯矩 mk201.8glk1 NM0G施工荷载产生的弯矩 .plk1 K0Q32.k1Qk1 KNGMl= 01( G
38、+ Q )=0.369 KNmk117剪力 =0.5 01( G + Q )l0=0.798 KN1V1gp2 截面特性计算如图 2 所示,h t0=ht-D1/2-D2/2 63.000 mm 腹杆钢筋截面面积:=12.566mm2scA受压区钢筋截面面积: =50.265mm2 如图 2 所示, =ht0+c+D2/2=81.000mm2sA hx受压区钢筋截面面积:A s=56.549mm2 Y0= =47.647mm2 sh2sx)c(ADXC= -Y0=33.353mm2 hxXt=ht0- =29.647mm2c截面有效惯性矩 mm4059.13264t410 EADAI SSC3
39、 上下弦强度验算18弦杆轴力 N= =5859.809 Nt01h上弦钢筋受压应力 116.577 N 0.9fy,满足要求! scA下弦钢筋受拉应力 103.624 N 0.9fy,满足要求!st4 受压弦杆及腹杆稳定性(1) 对受压下弦杆受压上弦杆节点间距 Is=200mm 上弦杆计算长度 l 0x=l0y=0.9ls=180.000 mm惯性矩 201.062 回转半径 2.000 mm641DIyx 4I1sxDAiyx长细化 x= y= = =90.000 150 ,满足要求!x0ily由 查得 a 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0.367上弦杆稳定验算 =317.532 fy,稳定
40、性满足要求!sANpaM(2) 对腹杆19如图 3 所示: 如图 4 所示:AD= =91.363 mm212t )-75)ch(D(AG= =157.255mm AF=AD+30=121.363 mm2s)(lAFAC= AG=93.313 mm AB= AD= AD=76.016 mmBAOHch2-tt 腹杆节点间距 1c=AC=93.313 mm 腹杆计算长度 l 0x=l0y=0.7lc=65.319 mm2回转半径 x= y= =1.000 mmi4IscxCDA长细化 x= y= = 65.319 150,满足要求!yoxoilil由 查得 a 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0.
41、607腹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 =45.890arcsinACH腹杆轴力 N= =556.061 N 腹杆稳定验算 =72.931 sin5.01VscNpaMfy,稳定性满足要求!5 挠度验算施工阶段钢筋桁架模板的挠度 5.689 mm0slk1485IEM220挠度限值为 与 20mm 中的较小值, =10.278mm180l 180l所以挠度限值为 10.278mm 挠度小于限值,满足要求!7.3.1.4 结论经过上述计算可知:TD1-70 免租施工及使用阶段的要求!7.3.2 5.6m 及 8.4m 板设计7.3.2.1 设计数据1 基本数据混凝土强度 C20施工阶段结构重要性系数 01
42、=0.9 次梁间距 l 1= 2600 mm使用阶段结构重要性系数 02=1 l2= 3000 m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G=1.2 l3= 2800 mm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Q=1.4 楼板厚度 h=100mm 钢筋桁架节点间距 ls=200mm假设支撑梁上翼缘宽度 b1均为 200mm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 9.6N/mm2cf模板在梁上的支撑长度 a=50mm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1N/M单榀桁架计算宽度 b=188mm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1.54N/Mtk混凝土弹性模具 =25500N/M 钢筋强度标准值 =550N/mm2eEyf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cr=2.1 钢筋弹
43、性模梁 Es=190000N/mm2 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的相对粘结性系数 Vi=1mm 连接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210N/mm2相对受压区高度 b=0.373 混凝土上保护层厚度 =15mmc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y1=360N/mm2 混凝土下保护层厚度 C=15m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360N/mm2 桁架高度 ht=70mm2 荷载 施工阶段:模板自重+湿混凝土重量 2.5KN/m2施工荷载 1.5KN/m2使用阶段:楼板 2.5KN/m2 吊顶 0.3KN/m2面层 1KN/m2 楼面活荷载 3.5KN/m27.3.2.2 使用阶段计算使用阶段,2.6m+3.0m 板与 2
44、.8m+2.8m+2.8m 板共同形成一五跨连续板。21一、荷载计算楼板净跨 l 1n=l1-b1=2400mm 计算跨度 l 10=l10+a/2+b1/2=2525mml2n=l2-b1=2800mm l20=l2n+b1=3000mml3n=l3-b1=2600mm l30=l3n+b1=2800mml40=l3n+b1/2+a/2=2725mm楼板自重 g 1=2.5b=0.470KN/m施工荷载 p 1=1.5b=0.282KN/m除楼板自重外的永久荷载 g 2=(1+0.3)b=0.244KN/m楼面活荷载 p 2=3.5b=0.658KN/m1 施工阶段荷载计算(1) 2.6m+3.0m 两不等跨连续板施工阶段计算跨度 l1 边 =l10=2525mml2 边 =l2n+b1/2+a/2=2925mm n=l 2 边 /l1 边 =1.158 根据 n 值,查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