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0008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扬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 18 与朱元思书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背诵全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3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下小 诗可课前先写于黑板)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的小诗山中杂诗描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

2、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诗人借黄昏安宁静谧景色,展现了山居的清幽环境与隐逸的情趣。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好,请同学们想想,看我们谁能最快地用古诗句表达心中的山水之情景。(学生反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距我们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梁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也不 乏优秀作品,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其 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与”:给;“书” :信。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二

3、、介绍作者和作品情况2吴均,字叔庠(xing) ,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 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 格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缥(pio) 湍(tun) 轩(xun) 邈(mio) 泠(lng)嘤(yng) 鸢(yun) 窥(ku) 柯(k) 2学生放声

4、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四、自主学习、合作翻译补充注释如下: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急湍甚箭:湍,急流。甚,胜过,超过。泉水激石:冲击,冲刷。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在昼犹昏:犹如,如同。参考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

5、马。3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 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五、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引导背诵、尝试背诵(检查学生背诵情况。通过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记诵的方法,首先

6、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二、复述全文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与朱元思书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三、师生合作,赏析美景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第 1 段总写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析:这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

7、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 “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2学习体会第 2 段。(1)教师提问:本段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4答:水清、水急。(2)哪句话体现了水的清澈?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

8、鱼细石,直视无碍。(3)哪句话体现了水流很快?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分析:这段写水,突出“异”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3.第 2 段写了水的异,那么山的奇又表现在哪里呢

9、? 我们学习第 3 段,看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1)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文中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以动写静,化静为动。 )(2)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无绝” 。这里写了哪几种景物?(泉水、鸟、蝉、猿。 )(3)这一段作者调动了什么感觉器官?(视觉、听觉。 )(4)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作者有什么感悟?然后要求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作者认为即使那些追求高官厚禄的人,只要望此山峰,也会熄灭追名逐利之心,那些整天忙于处理军政要务的官员,见此奇山异水也会流连忘返。这既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

10、的否定和对幽静安闲的大自然的向往,也浸透了作者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的倾慕赞美之情。分析:这段写山,突出“奇”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两岸高山,夹江而 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 ,以“竞上” “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 耸翠的景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 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5的力量。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附: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吴均总叙:景色奇特秀丽 爱慕自然分叙:奇山异水独绝 志趣高洁景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 视无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奇山: “看” (

12、高山寒树,轩邈成峰)“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四、综合性练习1.比较阅读: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 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

13、壹。比较阅读分析:吴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动。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而柳文人的活动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动的,人是景的有机组成成分。吴文句式井然,有韵律。柳文语言活泼,形式自由。2.探究活动:补写一封结构完整的书信。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无头无尾的文章,但与晋宋时期简牍体的比较分析来看,其风格极为合拍。当时的书简体大都信笔拈来,随兴而止。而且这种文体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为四六体的典范。6但是,既然是一封无头书,就有它的可利用之处。为此,可要求学生“用现代书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语气、语调,补出全文的开头和结尾,写成一封结构完整的现代书信”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写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难的是基于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结合的信写好。参考答案:元思兄台鉴:当阳一别,忽忽数月,不甚思之。前日余自富阳沿江而下,观两岸之景甚美,笔录之,与君共享。(与朱元思书全文)惜时光匆匆,美 景不再,望兄珍重。弟叔庠敬上五、布置作业:1、语文同步练习1;2、语文同步练习2;3、语文同步练习3;4、语文同步练习4;5、语文同步练习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