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样板临床医学院临床教研室 新课内容:中医护理学第一章 绪论学 时:2 学时 90 分钟教学目的: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了解: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教学重点: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具准备:PTT 课件教学方式:理论讲授: 问题引导式教学法 课前提问 1.什么是中医? 2.在生活中哪些属于中医护理的范畴?授课时间: 2017 年 9 月 7 日 周四授课班级:授课地点:学时安排:中医护理学的概念-5 分钟;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30 分钟;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30 分钟;传承与发扬中
2、医药文化的意义-10分钟 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10 分钟 总结回顾-5 分钟教学内容:一、中医及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 5 分钟(一)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 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二)中医护理的概念 中医护理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医护理在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分药,七分养 ”,这 “七分养”就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 二、中医护理学
3、的发展简史 30 分钟(一) 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 (简称内经 ) 作者 集体创作(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年代 公元前 1 世纪西汉中后期学术价值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汉唐时期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作 者 张仲景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 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并继承和发扬了汉以前的汤液疗法,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后世尊为“ 活人之书 ”。开创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先河。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脏腑辨证内容更丰富和系统化,集唐代以前方
4、书之大成,载方 5300 余首,详论脏腑生理,列举诸多病证。(三) 宋、金、元时期 金元四大家: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刘完素-百病多因火而起,善用寒凉药 (寒凉派) 。张从正-病由外邪入侵而起,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 (攻下派) ,重视情志护理。 李杲-病由内伤脾胃而起,善于调理脾胃 (补土派) ,重视对脾胃的护理。朱震亨-倡阳常有余阴液不足,善于补阴 (养阴学派) ,重视老年人的保健护理。(五) 明清时期 代表医著 明张介宾 景岳全书 ,丰富了中医妇产科的护理内容。 明吴又可著 温疫论 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提出“异气说”,详细论述了对传染病人的护理要求。 陈实功著外科正宗详细论述了对疮疡的护
5、理。近代和现代 中医护理发展迅速,中医护理队伍日益壮大。 三、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30 分钟(一)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谓之整体观念。 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性 脏腑组织结构的整体性: 人体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组成。这些脏腑组织器官尽管形态,功能各异,但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 功能活动的整体性 人体的有机整体,不仅在组织结构上相互连接,而且在生理活动中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协调平衡整体。 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中医对病理变化的研究首先着眼于整体,因局部病变可以引起全
6、身的病理反映,全身的功能失常也可以在局部反应出来,所以,中医辨证治疗,分析病因病机也都是把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统一起来分析。例如:肝火: : 传心 心肝火旺 烦躁易怒 传肺 肝火犯肺 胁痛咯血 入胃 肝火犯胃 脘痛泛酸、呕血 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主要理论依据:“ 有诸内者形诸外 ”、 “整体调节”。 由于各组织器官在生理和病理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所以,在诊治疾病时,可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人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当然,人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和自然环境。所以,人与自然,社会
7、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天人相应观) 四季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人所住地区的不同,对人体生理,病理,体质的影响也不同,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变动也对人发生影响 例如:社会进步物质,精神生活丰富促进人类健康 社会动荡,环境污染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人类健康 (二)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的概念及关系 概念: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及方法。 关系: 辨证是
8、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 施护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辨证和施护,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体现,是指导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具体运用的基本原则。 病、证和症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症是指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即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等。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内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 病护异同 中医治疗病人的依据是“ 证 ”而非病,因此,便存在 “同病异护”和“ 异病
9、同护”二种情况。 同病异护: 同病异护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护理方法也就不同。 异病同护 异病同护指不同疾病,如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的证,即可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三)防护结合防护及预防与护理。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早在战国西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了“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防护结合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1. 未病先防(1)养身以固正气 顺应自然 调摄情志 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锻炼身体(2)防止病邪毒气侵入慎避外邪避疫毒,防疬气预施药物,
10、防止传播(3)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控制传变四、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10 分钟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新时代的你们去传承和发展。努力学好中医护理学:学习方法(一)正确对待两种医学理论体系 (二)要熟记中医护理基本内容 (三)善于运用分析、推理、综合的方法 (四)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五、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 10 分钟课堂小结:5 分钟一、本次课对中医护理学的绪论进行了学习,熟悉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意义;了解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展望,需要重点掌握中医护理学的概念;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二、课外作业: (一)简述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参考文献:1. 张伯礼,等.中医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 刘永升.全本黄帝内经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